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筠

(中國工程院院士)

鎖定
劉筠(1929年11月17日—2015年1月21日),湖南省武岡市人 [16]  ,出生於湖南省雙峯縣,魚類繁殖和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 
1953年劉筠從湖南大學生物系畢業後被分配到湖南師範學院生物系任助教,兼任系秘書;1956年至1958年在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進修實驗胚胎學;1958年回到了湖南師範學院生物系;1959年至1963年致力於四大家魚的繁殖生理學及人工繁殖技術研究;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4年獲得首屆湖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2]  ;2008年捐資設立了“劉筠獎學金”;2015年1月21日在長沙逝世,享年86歲 [3] 
劉筠是發育生物學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長期從事魚類及水生經濟作物的生殖生理和人工繁殖及育種的研究 [4] 
中文名
劉筠
外文名
Liu Yun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湖南省婁底市雙峯縣
出生日期
1929年11月17日
逝世日期
2015年1月21日
畢業院校
湖南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中國養殖魚類繁殖生理學》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筠人物生平

劉筠
劉筠(6張)
1929年11月17日,劉筠出生在湖南省婁底市雙峯縣青樹坪鄉的一個農民兼小手工業者家庭,小時候全家靠父親做點小生意、母親手工織帽為生 [5] 
1937年,父母親帶着劉筠和弟妹舉家來到武岡縣城,小學畢業時考進了湖南省私立洞庭中學(現為武岡市第二中學)。
1945年初,洞庭中學全校師生逃難到湘貴兩省交界的會同山區,劉筠堅持每天在煤油燈下學習3小時以上。
1948年,考入湖南國立師範學院
1949年,轉入湖南大學生物系。
1953年,從湖南大學生物系畢業,被分配到湖南師範學院生物系任助教,兼任系秘書。
1956年,在時任湖南師範學院生物系主任董爽秋的推薦下,劉筠被保送到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進修實驗胚胎學,師從莊孝惠和朱冼,自此邁進了魚類研究的大門。
1956年—1958年,在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進修實驗胚胎學(發育生物學)。
1958年,從中國科學院學成回到了湖南師範學院生物系,遇上“大躍進”,到長沙市綜合農場“開門辦學”。
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8年4月8日,以推廣劉筠院士主持的國家“863”高新技術中試開發項目“湘雲鯽”、“湘雲鯉”為使命湘雲實業有限公司在湖南師範大學成立。
1999年11月26日,湖南師範大學生物樓報告廳舉行慶祝劉筠院士七十大壽。
2000年,由劉筠和梁宋平教授主持的湖南省蛋白質組學與發育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被正式批准納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規則。
2008年,捐資100萬元設立了“劉筠獎學金” [6] 
2015年1月21日凌晨5時7分,因病醫治無效在長沙逝世,享年86歲 [7] 

劉筠主要成就

劉筠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劉筠在理論上建立了系統的中國主要養殖魚類(四大家魚為主體)、中華鱉(甲魚)和蛙類(食用性)的繁殖生理學,實踐上研製了養殖魚類和水生經濟市場人工繁殖和育種的技術體系。率先應用細胞工程和有性雜交相結合的綜合技術,在中國國內外建立了第一個遺傳性狀穩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體魚類種羣,成功地培育出了優質的三倍體鯽魚和三倍體鯉魚 [4] 
劉筠在研究青魚(雌)與三角魴(雄)的受精細胞學時,他首次發現魚類遠緣雜交具有受精細胞學過程,從而否定了中國國外一些專家認為魚類遠緣雜交異源精子只能起激活卵子限育的作用。這一理論被國際魚類研究界稱為“劉氏定理”。在鯽鯉雜交研究中,劉筠發現雄性部分可育,培育F1-F10代,並培育出一個遺傳性狀穩定的四倍體種羣,首先推翻了中國國內外認為鯽魚雜交F代雄性完全不育的觀點。這些發現,對於澄清學術是非和發展魚類及水生經濟動物的生殖生理與育種科學 [8] 
1959年—1963年,劉筠致力於四大家魚的繁殖生理學及人工繁殖技術研究,同協作單位的科研人員最先研究成功草魚自然產卵受精。1960年,劉筠和同事們完成了“草魚等家魚人工繁殖及技術推廣應用”的研究課題。1995年9月,“青魚人工繁殖自行產卵技術”項目,解決了雌魚排卵與雄魚排精不同步的難題,從此中國四大家魚的養殖已進入全部可人工繁殖 [9] 
  • 學術論著
截至2015年1月,劉筠先後在Genetics、Aquaculture、Science in China等中國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撰寫專著《中國養殖魚類繁殖生理學》篇 [1]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1993.09
《中國養殖魚類繁殖生理學》
劉筠著
北京:農業出版社
1990.02
《鱉和牛蛙的人工養殖》
劉筠,劉楚吾編著
北京:農業出版社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5年1月,劉筠主持的有關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20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獎勵;獲得3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1]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81年
草魚等家魚人工繁殖及技術推廣應用
湖南省政府一等獎
1987年
魚類及水生經濟動物生殖生理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8年
鯽鯉雜交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4年
專著《中國養殖魚類繁殖生理學》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1年
源四化部體鯽鯉和三倍體鯽(鯉)的研究
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劉筠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劉筠認為:“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客觀標準。唯實是推動發展和進步的動力。” [10] 
  • 指導學生
劉筠一生為國家培養了200多名博士、碩士研究生,不少學生在中國國內已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1] 

劉筠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4年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專家

1986年
湖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1994年
湖南省科技綜合獎——科技興湘獎

1994年
湖南省勞動模範

1995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

1995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4] 
中國工程院
1999年
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2001年
徐特立教育獎
湖南省人民政府
2002年
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

2004年
首屆湖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2] 


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等師範院校教師獎


國務院特殊津貼

劉筠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83年—1998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 

湖南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主席


湖南師範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實驗室(魚類發育生物學研究室)主任

中國水產原種良種審定委員會副主委

中國水產學會副理事長

湖南省水產學會理事長



內陸水產》編委會名譽主任

水產學報》《中國水產學報》編委會委員

中山大學客座教授 [11] 

劉筠個人生活

  • 婚姻家庭
劉筠的妻子胡運瑾同是生命科學院的教師。1959年,劉筠的大女兒出生時,他正在進行鰱魚的人工繁殖方面的研究,因此為女兒取名劉白鰱。1960年,二兒子出生時,他正在探索草魚,而草魚又稱鯇魚,他又為二兒子取名為劉鯇。1962年,小兒子出生時,在母親“不能一家子都是魚”的要求下,才取名為劉少軍 [12] 
  • 興趣愛好
劉筠愛好體育,他小學時就愛游泳,上中學後,跑步、爬山、打球樣樣愛好。當時武風縣城附近名勝古蹟如雲山,南山寨、東塔等地,他每年都要光顧,早出晚歸,常常一天要走七八十里山路 [13] 

劉筠人物評價

他(劉筠)是一位真正的大師,為了讓老百姓能吃上魚、吃好魚,傾注畢生心血。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長者,愛生如子,和藹可親。他畢生致力魚類繁殖研究,是中國青、草、鰱、鱅“四大家魚”人工繁殖的主要創始人,也是中國“四大家魚”基礎理論研究的主要奠基人 [14] (《湖南日報》評)
劉筠院士把一生獻給了中國的水產研究事業,經過半個世紀的刻苦鑽研與奮鬥,他主持研製了世界上第一例兩性可育的異源四倍體魚品系;他主持了“家魚人工繁殖和技術推廣應用”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並已在全國推廣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評)
父親(劉筠)做得一手好菜,寫得一手好字,一臉慈祥,一生勤勞,一身正氣,一生堅強 [15]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