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策

(明兵部右侍郎總理薊遼軍務)

鎖定
劉策(?~1630.2.21),字愚靖 [5] 號範董 [6] 山東濟南府武定州(今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人。 [5]  萬曆二十九年(1601)進士。由保定、新城知縣入為御史。後以病歸家。天啓元年(1621)春起天津兵備,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召拜兵部右侍郎,協理戎政。五年冬,為逆黨劾歸。崇禎二年(1629)夏起故官,兼右僉都御史,總理薊、遼、保定軍務。後金兵由大安口入內地,劉策不能御,被劾。祖大壽東潰,劉策偕孫承宗招使還。 [1]  崇禎三年正月初十日(1630年2月21日),與總兵張士顯並逮,斬於市。 [7] 
全    名
劉策 [5] 
愚靖 [5] 
範董 [6] 
所處時代
明朝 [1] 
出生地
山東濟南府武定州(今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 [5] 
逝世日期
1630年2月21日 [7] 
主要作品
《訂正紀年》 [14] 
《刑書弋》 [15] 
最高官職
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薊遼 [13] 

劉策人物生平

劉策任職御史

劉策,字愚靖 [5] 號範董 [6] 某年八月二十一日出生於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南府武定州(今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 [5]  《易經》,舉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山東鄉試第44名,二十九年(1601年)會試第205名,殿試三甲第80名,賜同進士出身,觀政刑部。 [6]  從保定、新城知縣入京作御史。上疏彈劾太僕少卿徐兆魁,又為熊廷弼被審問以及湯賓尹科場事竭力爭辯。湯賓尹雖然居於家,卻遠遠地掌握着朝中權力,指使黨羽驅逐擊他的孫振基、王時熙。 [8] 

劉策攻訐伐異

後來給事中劉文炳彈劾兩淮巡鹽御史徐縉芳,説劉策進入葉向高幕府,干預代皇帝批答奏章;劉策同官陳一元,是葉向高的姻親,顧惜權利。當時劉策巡按宣、大,上疏説:“劉文炳是湯賓尹的死黨,代韓敬反咬一口。當年如孫振基、王時熙等揭發奸賊的人,如今在哪裏?”葉向高也因劉策無私交,為他辯白誣罔。 [9] 
劉文炳、劉策多次上疏互相指責,南京御史吳良輔説:“劉文炳第一次上疏彈劾御史徐縉芳、陳一元、劉策及李若星,第二次上疏,彈劾詞臣蔡毅中焦竑以及監司李維楨,其他波及者還多。人才摧殘很容易。品質清廉如劉策,名望清高如焦竑,不免有詆譭排斥之議,天下難道還有完人嗎?”劉策又指責劉文炳把方從哲作為不可長久依賴的靠山,苟求一時富貴,不顧及社會輿論。 [10] 
陳一元議論選拔、任用、考核官員的政事,曾經譏刺葉向高,當時巡按江西,見到劉文炳的上疏,十分憤恨,便揭發劉文炳陰私的事情。並説:“葉向高已算了。當今掌權的方從哲,是劉文炳的同鄉人,劉文炳卑躬屈膝巴結他,是焉了謀求好官職。”御史馬孟楨也説:“韓敬關節是真實的,已經排斥兩個侍郎,兩個給諫官謝罪。卻對耿介正直的劉策,攻擊不止,而一同揭發奸謀的張篇敬又將被驅除,多麼過分!”奏疏呈入,皇帝都不省察。 [11] 
劉策憤恨託病而去。當時攻擊徐兆魁、熊廷弼、湯賓尹的人,黨人都視焉東林黨,以年例調出京城。到四十六年(1618年)秋天,在朝者已沒有可驅逐的,於是在家中遷徙劉策焉河南副使。劉策稱病不上任。 [12] 

劉策命斷薊遼

天啓元年(1621年)春,起用焉天津兵備。提升焉右愈都御史,巡撫山西。召拜焉兵部右侍郎,協助治理軍政。五年(1625年)冬,閹黨彈劾劉策是東林遺奸,於是削籍為民。崇禎二年(1629年)夏,起用任原官職,兼任右愈都御史,總理蘭、遼、保定軍機事務。大清兵從大安口進入內地,劉策不能抵抗,被彈劾。祖大壽在東面被擊潰,劉策與孫承宗招撫使之返還。 [13] 
十二月中旬,明朝皇帝命令薊遼總督劉策,率薊州明軍反攻遵化。根據户部記載,劉策薊州軍這一次出戰的開拔費大約白銀五萬兩。 [4]  在戰役初期。劉策薊州軍收復了一些關卡。並抓獲了一些明軍叛徒。 [3]  下旬,率領薊州明軍圍攻遵化。第一天明軍圍城,八旗軍出戰,明軍失利。第二天明軍再次圍城,八旗軍再次出戰,明軍又失利,劉策明軍於夜晚撤離遵化。第三天凌晨,八旗軍追殺薊州明軍,大約追殺了明軍騎兵百餘人,步兵一千餘人。八旗軍將重點的要塞關卡又佔據了。 [2]  三年正月初十日(1630年2月21日)與總兵張士顯並逮,論死,棄市。 [7] 

劉策個人作品

《訂正紀年》一卷 [14] 《刑書弋》一卷。 [15] 

劉策史料記載

張廷玉 等《明史·卷二百四十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劉策》 [1] 
《萬曆辛丑科履歷》(上圖藏) [6] 

劉策親屬成員

劉昇,策曾祖。 [5] 
劉希周,策祖父。以子策貴贈都御史 [16] 
劉應選,策父。以子策貴贈都御史。 [16]  妻王氏,策母。 [5] 
李氏,策妻。 [5] 
劉撝謙,策子。以父貴蔭恩生 [17] 
參考資料
  • 1.    張廷玉 等著,中華書局編輯部 點校.《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4月:6419-6420
  • 2.    覺羅勒德洪《大清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之五,天聰三年十二月:“戊寅,參將英俄爾岱自遵化奏雲:皇上所撫石門驛、馬蘭峪、三屯營,大安口、羅文峪、漢兒莊、郭家峪、洪山口、潘家口及臣等撫灤陽營十一城,俱叛。密雲總督、薊州道合兵夜至遵化,四面夾攻,我兵出禦敵兵,斬殺甚眾,敵遂卻。次日,敵以馬兵列陣,我兵復出欲戰,敵旋奔入步兵營,止殺其殿後兵五人,生擒答應官一員,敵兵夜遁。翼旦,我兵追躡其後,斬馬兵百人,步兵千餘人,隨遣人齎書,諭所叛十一城。內羅文峪、三屯營、洪山口、漢兒莊、灤陽營五城復降,其六城仍叛。然不足為我憂也。”
  • 3.    李忔,《雪汀先生朝天日記》卷一,崇禎二年十二月:“三十日庚辰,晴。徐副總亦送羢羊二靷、薊酒二樽,送帖回謝。劉策一本:自逆奴突犯,而叛酋張萬春、王元正等相率歸降。如馬蘭之大安、寬佃、黃崖、石門,松棚之洪山、龍井,以至漢莊俱為奴有,甚且陷遵陽而盤據之矣,甚且諸逆俱受偽官而分守其地矣。遵城用事者乃原任兵備馬思恭也,職已先通密書,令之內應,惟有招撫以漸圖之而已。於時出示招安板刻四布,密授原任總兵張世顯督兵先進,大張旗幟,未幾而獻城之叛酋王元正、王宗堯、王允中、張鬥光、劉璽、張萬春等俱相繼而就縛矣。洪山口假官柴通聞職招諭,遂率健丁二百餘名棄甲來歸,即令立功贖罪云云。”
  • 4.    畢自嚴《度支奏議》卷十,崇禎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具:“通薊密鎮折色通融支用疏,薊遼總督劉策題為欽奉聖諭事奉聖旨知道了遵城既無勁虜陷將猶可招徠劉策著即調兵收復,糧餉照常接濟該衙門知道。又該薊遼總督劉策題為擒獲首逆等事,奉聖旨這擒獲首逆張萬春王允中張鬥光即便招審正法梟示,金日觀委署路將查果稱任即與實授新推另用鄉民劉守約量行獎賞,該路四提具復...又該薊遼總督劉策題為馬松二路已平等事,奉聖旨該協二路悉平遵城恢復事亟宜料理,關門有旨協圖調兵五幹速發並新餉暫借濟...惟是總督劉策直以恢復遵城為己任則薊鎮兵餉亦宜亟為接濟...曾議密鎮解銀二萬兩以濟薊鎮之急今薊餉新領三萬儘可支撐行糧鹽菜則密鎮應解薊鎮二萬亦似足為遵城恢復之用。”
  • 5.    《萬曆二十九年進士登科錄·劉策》(加州大學藏)
  • 6.    《萬曆辛丑科履歷》(上圖藏)
  • 7.    附錄 史語所藏鈔本崇禎長編 崇禎三年 正月 十日 段1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4-03]
  • 8.    張廷玉 等《明史·卷二百四十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劉策》:由保定新城知縣入為御史,疏劾太僕少卿徐兆魁,復力爭熊廷弼行勘及湯賓尹科場事。賓尹雖家居,遙執朝柄,嗾其黨逐攻者孫振基、王時熙。
  • 9.    張廷玉 等《明史·卷二百四十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劉策》:已而給事中劉文炳劾兩淮巡鹽御史徐縉芳,言策入葉向高幕,幹票擬;策同官陳一元,向高姻親,顧權利。時策按宣、大,疏言:「文炳為湯賓尹死友,代韓敬反噬。昔年發奸如振基、時熙輩,今皆安在?」向高亦以策無私交,為辨雪。
  • 10.    張廷玉 等《明史·卷二百四十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劉策》:文炳、策屢疏相詆,南京御史吳良輔言:「文炳一疏而彈御史縉芳、一元、策及李若星,再疏而彈詞臣蔡毅中、焦竑及監司李維楨,他波及尚多。人才摧殘甚易,清品如策,雅望如竑,不免詆斥,天下寧有完人?」策復詆文炳倚方從哲為冰山,苟一時富貴,不顧清議。
  • 11.    張廷玉 等《明史·卷二百四十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一元論銓政,嘗譏切向高,時按江西,見文炳疏,憤甚,遂揭文炳陰事。且曰:「向高行矣。今秉政者從哲,文炳鄉人,奴顏婢膝,任好為之。」御史馬孟楨亦言:「敬關節實真,既斥兩侍郎、兩給諫謝之矣。乃伉直之劉策,攻擊不休,而同發奸之張篤敬復驅除將及,何太甚也!」疏入,帝皆不省。
  • 12.    張廷玉 等《明史·卷二百四十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劉策》:策憤,謝病去。時攻兆魁、廷弼、賓尹輩者,黨人率指目為東林,以年例出之外。至四十六年秋,在朝者已無可逐,乃即家徙策為河南副使,策辭疾不赴。
  • 13.    張廷玉 等《明史·卷二百四十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劉策》:天啓元年春,起天津兵備。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召拜兵部右侍郎,協理戎政。五年冬,黨人劾策為東林遺奸,遂削籍。崇禎二年夏,起故官,兼右僉都御史,總理薊、遼、保定軍務。大清兵由大安口入內地,策不能御,被劾。祖大壽東潰,策偕孫承宗招使還。
  • 14.    《乾隆山東通志·卷三十四 經籍 劉策訂正紀年》
  • 15.    《乾隆山東通志·卷三十四 經籍 劉策刑書弋》
  • 16.    《光緒惠民縣誌·卷十五 選舉志附封蔭 劉希周 劉應選》
  • 17.    《光緒惠民縣誌·卷十五 選舉志附封蔭 劉撝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