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德培

(清代淄川農民起義領袖)

鎖定
劉德培,淄川縣紙坊村人,清代淄川農民起義領袖。
中文名
劉德培
外文名
liudepei
出生地
淄川縣紙坊村(今淄博市淄川區淄城鎮開河村)
逝世日期
1863年
雪田

劉德培人物簡介

劉德培(?~1863年),字雪田,後改為春田。祖籍四川,淄川縣紙坊村(今淄博市淄川區淄城鎮開河村) 人。清代淄川農民起義領袖。

劉德培人物生平

幼年勤奮好學,中秀才後為塾師。
1860年(咸豐十年)秋,淄川知縣多仁橫徵暴斂,浮收漕糧,羣眾憤起鬧漕。他為羣眾擬寫抗漕呈文,並謀劃聚眾去縣衙與知縣講理。因事情泄露被捕判死刑,民眾聯名保釋,多仁急將他解往濟南,途中逃脱。在避難期間,開始進行反清宣傳,組織民眾武裝,伺機起義。
1861年(咸豐十一年)8月,官府令舉辦團練,抵禦捻軍,他趁機成立“信和團”。隊伍有數百人,自任團長。1861年10月,他帶領民眾開展第二次抗漕鬥爭,1000餘名羣眾揭竿而起,湧至縣城,打死差糧官,逼迫多仁取消浮收漕糧規定,派民眾代表代替官府收集漕糧,並令多仁按民意立碑作志,民眾獲勝方退。
1862年(同治元年)7月,他率“信和團”移至縣城西關。適逢發生一民眾向當鋪索賠事件,“信和團”出面迫使當鋪賠銀800兩,威信大增,要求入團者達數千人之多。1862年8月,團局移駐城內,控制縣團總局武器火藥,處決誣告他的陳氏父子及陰謀破城的縣令李鳳韶,公開舉起反清義旗。團眾公推他為“督招討大元帥”,後改稱“大漢德主”。建立政權,下設軍師、太師、軍機大臣、大將軍等職,又建龍鳳旗。其綱領:滅清平滿,重興漢室。廢除清帝年號,改用干支紀年,主張官兵剪辮以示與清廷勢不兩立。
劉德培率眾起義使清廷驚慌失措。9月,山東巡撫譚延襄派青州滿營步騎4000餘名包圍淄城。劉德培所率義軍陷入重圍,但鬥志旺盛,頑強作戰。清軍屢戰屢敗,城不能克。至1863年(同治二年)春,迫使清軍五易主帥。1863年5月,清廷派僧格林沁率大軍前來鎮壓,向淄川進犯。一連兩月三次攻城均告失敗。僧格林沁急調官軍兩萬餘增援,並加強對城內炮擊,使城內軍民死傷慘重。至1863年6月下旬,義軍糧食火藥殆盡,城內傳染病蔓延,難以據城抗敵。1863年8月6日,劉德培率義軍棄城突圍,清軍緊追不捨,至蓼塢(今益都地)太白山被清軍圍困。因寡不敵眾,義軍死傷慘重。他決心不為敵生擒,先揮劍斬殺妻兒,後飲劍自刎未成,遭敵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