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淄川區

鎖定
淄川區,隸屬於山東省淄博市,位於淄博市中部,南鄰博山區,西接濟南市章丘區,北與周村、張店、臨淄三區相連,東傍青州市,東南與臨朐、沂源兩縣接壤,總面積960平方千米。 [1]  [5]  。截至2022年10月,淄川區下轄4個街道、9個鎮 [82]  。截至2023年末,淄川區常住人口64.2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5.58%。 [84] 
淄川區有蒲松齡故居馬鞍山抗日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河慘案發生地、清“大漢德主”舊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勝古蹟還有蘇相墓、楊寨塔、聊齋園、淄川遊樂園等。
2022年,淄川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7.5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0.0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70.3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47.14億元。 [81] 
中文名
淄川區
行政區劃代碼
37030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山東省淄博市
地理位置
淄博市中部
面    積
960 km²
下轄地區
4個街道、9個鎮
政府駐地
般陽路街道般陽路35號
電話區號
0533
郵政編碼
2551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季風區半乾旱半濕潤大陸性氣候
人口數量
64.20 萬(2023年末常住人口) [84] 
著名景點
蒲松齡故居
馬鞍山抗日革命遺址
火車站
淄川火車站
車牌代碼
魯C
地區生產總值
527.52 億元(2022年)
區委書記
程勤 [83] 

淄川區歷史沿革

夏、商
為青州之域。
屬齊郡。
潭溪山風光 潭溪山風光
西漢
初建般陽縣。
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
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
初置淄川郡。
置淄川郡屬京東東路。
設般陽路,治所在淄川城。
初設般陽府。
洪武九年(1376年),升淄川縣為淄川州。
洪武十年(1377年),又改為淄川縣,屬濟南府。
沿明制。
中華民國
齊山 齊山
辛亥革命後,廢府設道,淄川縣屬濟南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撤道。
民國二十年(1931年),縣轄十路改為九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淄川縣全境解放,轄11個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5年4月,淄川縣制撤銷,原縣境內建立楊寨、洪山、崑崙3個區。
1956年2月,撤銷崑崙、楊寨兩區,設淄川區。
1958年4月,洪山區撤銷,歸淄川區。 [1] 

淄川區行政區劃

淄川區區劃沿革

清代,縣下初設8鄉。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8鄉為10路。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淄川縣建置沿清制。廢州改道後,屬濟南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取消道,淄川縣直屬省轄。民國十九年(1930年),縣下10路改為9個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27日,日本侵略軍侵佔淄川城,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29日建立了日偽淄川縣公署,至日本侵略者投降,縣內區劃為9個區68個鄉(鎮)、579個村(莊)。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初,博山縣原山區、章丘縣青山區、萊蕪縣茶葉區、台頭區先後劃入淄川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原山、青山、茶葉、台頭4區相繼迴歸原縣。益都縣第四區(膠濟鐵路以南淄河以西地區)劃入淄川縣。
建國初縣轄城區、洪山區、龍泉區、崑崙區、金寨區、衝山區、萌山區、商河區、蟠龍區、崔軍區、蓼河區11個區、601個自然村。
1950年3月,改按數字順序排列為第一至第十一區,同時建立了鄉政權,共有鄉、鎮136個。
1953年1月,桓台縣第七區的鎮南、鎮東、鎮西、黃金、披甲、鐵山、商家、焦宋、湖田9個鄉共25個自然村劃入淄川縣,為第十二區。
1954年初,大臨池以北的35個村莊劃歸長山縣。
蒲松齡紀念館 蒲松齡紀念館
1955年4月,淄川縣建制撤銷,原縣境劃為楊寨、崑崙、洪山3個區,屬淄博市。同時原淄川縣東部的南仇、蓼塢、田莊等23個鄉劃歸博山縣,原淄川縣北部的崔軍、灃水、瓦村等20個鄉劃歸張店區。長山縣的張樓、高塘、孟家堰等33個自然村劃入楊寨區。
1956年2月撤銷崑崙、楊寨兩區建制,設淄川區。原楊寨區全境和原崑崙區的查王等8個鄉歸屬淄川區。同時,洪山區的淄城等14個鄉、博山區的域城等7個鄉、黑山區的嶽莊等7個鄉、張店區的灃水等15個鄉劃入淄川區。區下設有10個辦事處,2個鎮,106個鄉,569個自然村。同年10月撤銷了辦事處,將全區106個鄉(鎮)併為38個大鄉(鎮)。1956年底坡地鄉、黃崖鄉劃歸洪山區。
1958年4月,洪山區建制撤銷,其所屬6個鄉3個鎮併入淄川區,同時域城、嶽莊等6個鄉歸屬博山區。是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原鄉(鎮)名稱撤銷,成立了15個人民公社。11月博山縣建制撤銷,其所屬東坪、口頭、峨莊、太河、南仇、田莊、蓼塢、邊河8個公社劃歸淄川區,淄川區所轄的原孟家堰、蘇孔兩鄉劃歸周村區。原傅家鄉18個自然村劃歸張店區。
1961年11月,龍門公社和磁村、崑崙兩公社的一部分共59個自然村劃歸博山區。
1963年3月,灃水公社的10個自然村、楊寨公社的兩個自然村劃歸張店區。
1965年5月,中埠、湖田、金嶺、大武、灃水5個公社劃歸張店區。
1969年12月,邊河、南仇、王寨3個公社劃歸臨淄區。
1970年10月,王村、彭陽、萌水3個公社劃歸周村區。
1981年,恢復公社管理委員會,公社革命委員會名稱取消。
1982年1月,恢復洪山、崑崙兩鎮,建立羅村鎮,並建城關街道。
1984年4月,地方建制改革,公社之名撤銷。
1985年1月,撤銷城關街道,所轄併入淄城鎮,全區共轄9鎮14鄉,482個行政村,485個自然村。 [3] 

淄川區區劃現狀

截至2022年10月,淄川區下轄4個街道、9個鎮 [82]  。淄川區人民政府駐般陽路街道般陽路35號。 [4]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370302001000
般陽路街道
370302002000
370302004000
370302005000
370302102000
370302104000
370302111000
370302112000
370302113000
370302114000
370302115000
370302116000
370302117000

淄川區地理環境

淄川區位置境域

淄川區位於淄博市中部,南鄰博山區,西接濟南市章丘區,北與周村、張店、臨淄三區相連,東傍青州市,東南與臨朐、沂源兩縣接壤。介於地處東經117°41'—118°14',北緯36°22'—36°45'之間,東西長49千米,南北寬42千米,總面積960平方千米。 [1]  [5] 

淄川區地質構造

地層
淄川地處淄博向斜中部,地層屬華北型,地勢由南而北逐降,自東南-西北,出露地層由老到新。分佈的主要地層有下古生代的上寒武紀(鳳山階、長山階、崮山階)、奧陶紀海相碳酸鹽地層。上古生代的石炭紀(中、上統)海陸交互相含煤地層。二迭紀、三迭紀的陸相碎屑岩含煤地層,中生代的侏侈紀陸盆碎屑岩地層。新生代第四紀礫岩,上更新統和全更新統的鬆散沉積岩層。
由於燕山運動的影響,淄川區除形成褶皺斷裂等構造形跡外,尚伴有明顯的岩漿活動,具體表現為中基性岩漿的侵入,其存在形式,多呈巖牆岩脈。
構造
淄川區處於由前震旦系組成的“山東基地”,“山”字型構造的兩翼,蓋層處於與蹄形旋卷構造的體系外環的東北邊緣,橫穿淄博向斜軸部。組成基底的前震旦系呈北西向展布,不正合覆蓋於基底之上的古生代蓋層,是二個受多次構造作用形成的不完整的向斜構造。
縱觀全區的構造特徵,褶皺平緩,構造不甚發育,除大型的淄博向斜外,在形成過程中,發展同伴生的北西向、北東向和東西向小型褶皺。斷裂構造較為發育,特別是張性斷裂,發育程度大。在淄河以西地段,縱橫穿插,弧卧奔弛,形成了較為複雜的地質構造關係。
火成岩
淄川區境內火成岩不甚發育,出露的火成岩主要為閃長巖,次為輝綠玢岩。岩漿活動主要有二次,早期為寒武紀時以基性岩漿為主的海底噴發,多呈岩牀,岩脈狀產出,晚期為白堊紀燕山期以中性岩漿的侵入為主,多呈岩基,岩漿產出,晚期的岩漿活動表現強烈,規模較大,前二迭系地層均遭到侵入,並和斷裂構造有密切關係。 [6] 

淄川區地形地貌

地形
淄川區的地形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區,南高北低,東西高中間低,呈簸箕狀,分為平原、丘陵、山區3部分。 平原分佈在河谷的漫灘,系河谷沖積平原,地勢平緩,海拔高度47—200米,地面平均坡度1/200,面積93.175平方千米。
丘陵分佈在孝婦河流域和范陽河流域,東至羅村、龍泉,南至區界車峪口、鞏家塢一線,西北至區界。其間,山嶺疊綴,起伏平緩,岩層剝蝕較劇,相對高度250米山頂為最高,間見河谷、盆地、崗嶺、平原,面積345.321平方千米。
山區分佈在區境西南部及東部,屬泰沂山區北坡,面積562.08平方千米。多數山峯高度在海拔500米以上,其中黑石寨最高,海拔923米。其間,山崖峭立,峯障迭巒,山谷幽深,山勢連綿,溝壑縱橫,地面切割嚴重。第四系覆蓋層均為上更新統坡積、洪積層,有的土層厚度達30—40米,在蓼塢、土灣、同古、南北坪、張莊、東坪等地多見,垂直節理髮育,裂隙明顯,由於常年沖刷侵蝕,常見有陡壁、基岩裸露。 [7] 
地貌
淄川區的地貌可分為構造侵蝕地形和構造剝蝕地形兩大類。構造侵蝕地形分佈在區境東部、東南部及西南部的中低山區。其特點是上升較劇、切割明顯、地勢陡峻、相對高度差別顯著,主要由碳酸鹽類型岩層,即寒武系灰巖夾頁岩、奧陶系灰巖、泥灰岩等岩層所組成。淄河以東是岩溶微弱發育的深切中低山區,多為陡峭之尖頂山,山坡“凸”形,坡度一般為20—40°,覆蓋層甚少,基岩大面積裸露,岩溶、裂隙發育微弱,溶洞較少,多為斷崖和陡坎。岩溶岩層發育的低山區主要分佈在龍泉、洪山、寨裏、羅村以東以及區境西南部的磁村、嶺子南部,由奧陶系灰巖、泥灰岩組成,山勢陡峻,溝谷發育多呈“V”形,切割深度達200—400米,山坡多為“凸”形,坡度一般為20—30°,多為尖頂山,部分山脊呈長梁狀,斷層崖較為發育。淄河斷裂帶系對稱梯形河谷,發育成河漫灘及河谷階地。
構造剝蝕地形分佈在孝婦河、范陽河流域,由南向北,寬度逐漸增大。山丘低而坡度緩,形成丘陵和河谷平原地形,主要由石炭、二疊、侏羅系沙頁岩等組成。由於岩層的單斜產狀及長期風化剝蝕作用,構成了單面山形態。從整體上看,劉瓦向斜以東的山丘,西北坡較平緩,一般為10—15°,東南坡稍陡,一般在15—20°。劉瓦向斜以西的山丘,則是北坡較平緩,南坡較陡。 [8] 
山丘
淄川區境內山丘起伏連綿,縱橫交錯,共有大小山頭1945個,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17個,500—800米的499個,300—500米的623個,其餘為300米以下。主要山頭有:
黑石寨
海拔923米,位於峨莊鄉後紫峪村東部,是淄川境內最高的山峯。
聖水山
位於口頭鄉,隔淄河與馬鞍山對峙,海拔627米,東南山腳下的城子村是古萊蕪縣城址。山頂上有石砦,為明永樂年間農民起義領袖唐賽兒(女)所築,故名唐王寨。
三台山
位於崑崙鎮西北5千米,跨越崑崙、磁村、商家鄉鎮界,向北毗連鳳凰山、雙山、煥山等10多個山頭。山坡平緩,較圓禿,一般傾斜35—50°,主峯三台山海拔360米。
黌山
位於淄城東北5千米,跨越寨裏、羅村、雙溝邊界,共有二洪、長嶺、馬山等4個山頭。其山勢為NE向,在向斜範圍內,山系高度均為由南向北逐漸減低,主峯海拔320.25米,周圍數十里地下煤炭藴藏量豐富,山陽有鄭公(康成)書院,山陰有鬼谷(子)洞,是區境歷史上一座名山。
潭溪山 潭溪山

淄川區氣候特徵

淄川區屬暖温帶季風區半乾旱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其大陸度64%。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熱同季。 [9] 
季風
淄川區由於受東亞季風環流的影響,初春及初冬季節盛行偏北風,因而氣候乾燥雨雪稀少;夏季多東到東南風,暖濕空氣活躍,雨量充沛。由於受地形影響,全年地面風的主導風向為南到西南風,頻率為37,其次多為北到東北風,頻率為17。春季由於受華北地形槽的影響,多西南大風,平均風速3.7米/秒,最大風速20米/秒。冬季受蒙古冷高壓控制,多偏北大風,平均風速2.8米/秒,最大風速16米/秒。夏季因受地形影響,多是低山丘陵,受熱不均,容易產生雷雨大風。 [9] 
光照
淄川區年平均總輻射量為123.0千卡/平方釐米,屬山東中值區。比西部的寧津少6.8千卡/平方釐米,相當於淄川區11月份總輻射量;比東部的膠南縣多7.1千卡/平方釐米,相當於淄川區2月份總輻射量。5、6月份總輻射量與日照時數是全年的最高值。 [9] 
氣温
淄川區由於受地形影響,平均氣温相差1—1.5℃,最高點在商家,最低點在東坪。淄川日平均氣温穩定通過≥0℃的日期為2月26日,終日12月3日,平均間隔日數282天,活動積温4888.2℃。 [9] 
降水
淄川區降水的季節性明顯,分配不均,高度集中於夏季6、7、8三個月。由於地形影響,境內由北向南逐漸增多,山區多於平原。暴雨日數不多,平均每年1.2天,佔全年降水日數的1.4%,最大日雨量為119.3毫米(1964年9月12日)。雨季最長,雨量最多為1964年,長達113天,降水量916.4毫米。雨季最短為1968年,僅13天,降水量146·1毫米。 [9] 
濕度
淄川區以夏季的7、8月份和秋季的9月份濕度最大,74—81%。春季濕度最小,平均56%。冬季濕度一般在60—63%。 [9] 
霜期
淄川區初霜平均出現於10月19日,最早為9月29日(1968年),最晚為11月6日(1959年)。終霜平均出現於4月12日,最早為3月26日(1975年),最晚為5月7日(1979年)。歷年平均無霜期189天,最長219天,最短166天。 [9] 

淄川區水系水文

淄川區境內河流自東向西有淄河、孝婦河、范陽河、青陽河4條河流,皆屬小清河水系,發源於泰沂山區北坡的中低山區,由南向北流經區內單獨出境。 [10] 
淄河
發源於萊蕪市碌碡頂-魯山一線,流經博山區,於淄河鎮城子村南流入境內,從黑旺鎮西坡村流出區境。區內幹流長30千米。區內支流有峨莊河、蓼河等,流域面積385.79平方千米。為季節性河流,徑流深195.5毫米,徑流係數0.28。 [10] 
孝婦河
發源於博山區禹王山、青石關、岳陽山一線,於崑崙鎮西龍角村流入區境,從楊寨鎮殷家莊流出區境,境內幹流長26.5千米,沿途建有樊家窩水庫、留仙湖水庫、賈村水庫。孝婦河在淄川區內支流有般河、三里河、五里河、七星河、錦川河。般河干流長28.8千米,流域面積123.2平方千米;三里河幹流長5.6千米,流域面積31.6平方千米;五里河干流長11千米,流域面積31.9平方千米;七星河干流長8.6公千米流域面積13.25平方公千米孝婦河區內流域總面積396.8平方公千米。 [10] 
范陽河
范陽河分南西2支。南支發源於境內寶山、五股泉、博山區青龍灣一線,幹流長22.8千米,流域面積102.6平方千米;西支發源於鄒平縣長白山、白雲山、跑馬嶺一帶,幹流長27.5千米,流域面積180.5平方千米,兩支流在萌山水庫匯合流出區境,區內流域總面積199.92平方千米。 [10] 
青陽河
發源於博山區雙堆山,流經嶺子鎮南部山區,境內幹流長15.6千米,區內流域面積16.55平方千米。 [10] 
峨莊瀑布 峨莊瀑布

淄川區自然資源

淄川區水資源

淄川區水資源時空分佈極不均衡,因地表水攔蓄條件不一,地下水賦存貧富懸殊,故水資源開發利用難易程度差別很大。全區多年平均降水量692.9毫米,計70293.3萬立方米,人均1422立方米;地表徑流為16132.4萬立方米(不包括上游客水),人均326立方米;地下徑流量18433.1萬立方米,人均373立方米。區內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34565.5萬立方米,上游區外徑流補給量1765。7萬立方米,向區外徑流排泄量為22342.1萬立方米。 [11] 

淄川區土地資源

截至2019年末,淄川區地類數據如下:
一、耕地
淄川區耕地17225.97公頃(258389.55畝)。其中,水澆地2234.92公頃(33523.80畝),佔12.97%;旱地14991.05公頃(224865.75畝),佔87.03%。按耕地坡度等級劃分,淄川區耕地中,位於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74050.65畝,佔28.66%;位於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66756.75畝,佔25.84%;位於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93388.50畝,佔36.14%;位於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21063.15畝,佔8.16%;位於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3130.50畝,佔1.20%。
二、園地
淄川區園地7627.66公頃(114414.90畝)。其中,果園5079.02公頃(76185.30畝),佔66.59%;茶園0.07公頃(1.05畝),佔0.00092%;其他園地2548.57公頃(38228.55畝),佔33.41%。
三、林地
淄川區林地38005.35公頃(570080.25畝)。其中,喬木林地18267.57公頃(274013.55畝),佔48.07%;灌木林地3759.31公頃(56389.65畝),佔9.89%;其他林地15978.47公頃(239677.05畝),佔42.04%。
四、草地
淄川區草地4975.38公頃(74630.70畝),全部為其他草地。
五、濕地
淄川區濕地12.94公頃(194.10畝),全部為內陸灘塗。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
淄川區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9911.35公頃(298670.25畝)。其中,城區用地2869.89公頃(43048.35畝),佔14.41%;建制鎮用地3205.63公頃(48084.45畝),佔16.1%;村莊用地10563.34公頃(158450.10畝),佔53.06%;採礦用地3039.11公頃(45586.65畝),佔15.26%;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233.38公頃(3500.70畝),佔1.17%。
七、交通運輸用地
淄川區交通運輸用地1876.29公頃(28144.35畝)。其中,鐵路用地105.79公頃(1586.85畝),佔5.64%;公路用地1103.95公頃(16559.25畝),佔58.84%;管道運輸用地0.32公頃(4.8畝),佔0.01%,農村道路666.23公頃(9993.45畝),佔35.51%。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
淄川區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725.27公頃(25879.05畝)。其中,河流水面496.00公頃(7440.00畝),佔28.75%;水庫水面750.02公頃(11250.30畝),佔43.47%;坑塘水面234.70公頃(3520.50畝),佔13.61%;溝渠215.06公頃(3225.90畝),佔12.47%;水工建築用地29.49公頃(442.35畝),佔1.7%。 [78] 

淄川區植物資源

淄川區共有樹種40科、78屬、146種,鄉土樹種有楸、國槐、側柏等。中草藥資源遍及淄川區,有黃芩半夏荊芥防風蒼朮丹蔘等100多種。 [12] 

淄川區動物資源

獸類
狐狸黃鼠狼刺蝟等。
禽類
魚類
鯉魚鯽魚鮎魚等。
昆蟲
、山蠍等。 [12] 

淄川區礦產資源

淄川區地處淄博礦區中心地帶,礦產資源豐富。煤炭、耐火原材料、石灰石陶土紫砂土花崗岩大理石石英砂鐵礦石鋁礦石等儲量大,分佈廣。 [13] 
煤炭
主要分佈在羅村、寨裏、西河、龍泉、查王、嶺子、雙溝、洪山、崑崙等鄉鎮,已批准開採區保有儲量為926萬噸(其中煤厚0.6米以上691萬噸,0.6米以下235萬噸),可爭取儲量為1219萬噸。
粘土
耐火粘土主要分佈在寨裏、羅村、楊寨、雙溝、冶頭、查王、商家、磁村、嶺子、龍泉、崑崙等鄉鎮,儲量約為8000萬噸以上。
頁岩質紅粘土(又稱紫砂),主要分佈在雙溝、黃家鋪、商家、冶頭、峨莊等鄉鎮,其中以雙溝、冶頭儲量最多,全區儲量約為1000萬噸以上。
陶土
主要分佈在龍泉、西河、洪山、冶頭等鄉鎮,儲量約為1000萬噸以上。
石灰石
主要分佈在東部和西部山區各鄉鎮,儲量約2萬億噸。
花崗岩
主要分佈在太河、張莊等鄉鎮,儲量約2億立方米,近20個品種。
大理石
主要分佈在西河、張莊,黃家峪等鄉鎮,儲量約在600萬立方米以上。
石英砂
主要分佈在冶頭、崑崙等鄉鎮,儲量約1億噸以上。
白堊土
分佈在黑旺、太河等鄉鎮,儲量約為400萬噸左右,是生產白水泥的原料。
煤矸石
總量約有8000萬噸,其中發熱量在200大卡/公斤以上的有3800萬噸。
磷礦
主要分佈在張莊鄉,儲量為81萬噸。 [13] 

淄川區人口

截至2021年末,淄川區户籍總人口為58.95萬人(不含經開區)。 [79] 
截至2023年末,淄川區常住人口64.2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5.58%。 [84] 

淄川區經濟

淄川區綜述

2022年,淄川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7.5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0.04億元,同比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70.34億元,同比增長0.2%;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47.14億元,同比增長4.7%。 [81] 
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淄川區500萬元以上的投資項目328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6%。從三次產業來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下降4.6%;第二產業投資同比下降31.3%;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53.2%。三次產業投資佔投資總量比重分別為7.7%、25.5%、66.8%。從重點行業領域來看,裝備製造業投資同比下降42.5%;現代服務業投資同比下降21.4%;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47.2%;民間投資同比下降22.1%;工業技改投資同比下降62.4%;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下降35.2%;文化產業投資同比下降23.9%;四新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3.0%;四新產業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74.1%,較去年同期提高15.7個百分點。 [79] 
財税收支
2021年,淄川區實現地方財政收入342239萬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增值税124023萬元,同比增長6.1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23334萬元,下降33.44%。
2021年,淄川區實現税收收入269692萬元,同比增長6.46%,佔地方財政收入的78.8%。 [79] 
人民生活
2021年,淄川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7079元,增長8.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69元,增長9.9%。 [79] 

淄川區第一產業

農業
2021年,淄川區實現農業總產值19.98億元,可比價比上年增長9.3%。糧食產生產保持平穩。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0.94萬畝,總產量為5.82萬噸。主要經濟作物中,蔬菜總產量2.80萬噸,下降6.7%;園林水果總產量19239噸,下降7.8%。 [79] 
林業
2021年,淄川區完成造林面積927公頃,其中新增造林面積60公頃,綠化提升面積867公頃。 [79] 
生產條件
截至2021年末,淄川區農用機械總動力達到20.49萬千瓦(不包括農用運輸車數據)。其中,農用拖拉機2537台。全區灌溉面積達到7.1千公頃;化肥使用量(折純)2253噸,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787噸,地膜覆蓋面積751公頃。 [79] 

淄川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1年,淄川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255家,完成總產值410.58億元,增長10.7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紡織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汽車製造業分別完成產值144.42億元、49.35億元、48.51億元、20.98億元。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3.2%。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7.05億元,比上年增長14.24%;實現利税43.82億元,增長13.32%;實現利潤30.82億元,增長18.55%。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46.84%,比上年末下降1.54個百分點。 [79] 
建築業
2021年,淄川區有資質的建築企業35家,共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03.69億元,比上年增長9.29%;完成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42.79萬平方米。 [79] 
淄川區工業 淄川區工業

淄川區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1年,淄川區規上服務業企業39家,共實現營業收入212261.3萬元,比上年增長15.89%。其中規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9950萬元,同比增長30.86%;規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296.9萬元,同比增長40.17%;規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57378.2萬元,同比增長34.21%。 [79] 
國內貿易
2021年,淄川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6.6%。其中限額以上批發業銷售額完成580.88億元,同比增長51.1%,限額以上零售業銷售額完成54.51億元,同比增長23.8%;限額以上住宿業營業額完成2653.5萬元,同比增長69.8%,限額以上餐飲業營業額完成2.08億元,增長59.3%。 [79] 
對外經濟
2021年全區外貿進出口總額938203萬元,同比增長42.3%,列全市第四位。其中,完成出口825512萬元,同比增長54.6%;完成進口112691萬元,同比下降10.3%。 [79] 
招商引資
2021年,淄川區利用外資完成6516萬美元。 [79] 
房地產業
2021年,淄川區有資質的房地產企業38家;資質房地產企業銷售房屋面積44.23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28.99億元。 [79] 
郵電通信
2017年,淄川區郵政業務總收入5761.97萬元,比上年增長23.8%;電信業務總收入3.25億元,下降5.8%。年末,固定電話交換機容量達51.7萬門,電話總户數達57.5萬户。 [2] 
旅遊業
2021年,淄川區旅遊總收入72.06億元,同比增長率24.46%。截至2021年末,淄川區A級景區共12家,星級酒店4家。 [79] 
金融業
截至2021年末,淄川區各項存款餘額達721.91億元,比年初增加59.52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552.39億元,比年初增加56.93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75.38億元,比年初增加44.59億元。 [79] 
聊齋城 聊齋城

淄川區交通運輸

淄川區交通

截至2021年末,淄川區境內公路通車裏程達到1196.004千米。 [79] 

淄川區運輸

2021年,淄川區公路貨運量達2690萬噸,比上年下降25.5%,貨運週轉量334602萬噸千米,增長32.2%;公路客運量2015.92萬人次,增長71.1%,客運週轉量9145.05萬人千米,增長31.8%。 [79] 

淄川區社會事業

淄川區科技事業

2021年,淄川區承擔市及以上各類科技攻關計劃7項,其中省級以上7項,爭取上級扶持資金1822.42萬元。全區獲得獲得省科學技術獎2項。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6家,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8家。 [79] 

淄川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末,淄川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94處,其中高級中學7處,中等職業學校3處,初中23處,小學49處,特殊教育1處,幼兒園111處。共有在校學生83550人,其中高中在校學生12805人,初中在校學生21298人,中等職業學校4144人,小學在校學生27191人。初中升學率為78.48%。 [79] 

淄川區文化事業

截至2021年末,淄川區共有電視發射台和轉播站1座,廣播電台全年播出時間6.752千時,電視台全年播出時間12.302千時。 [79] 

淄川區衞生事業

截至2021年末,淄川區共有各類衞生機構756個,實有病牀4162張,專業衞生技術人員5151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2138人,註冊護士2190人。 [79] 

淄川區社會保障

2021年,淄川區各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57萬人次,全年共徵繳社會保險費19億元,比上年增長36%,支付社會保險基金26億元,比上年增長18%。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772人,就業轉失業人員就業人數426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3%。 [79] 

淄川區環境保護

2021年,淄川區完成環保綜合治理任務6大項442小項。取締10噸及以下直燃煤鍋爐0台,改燒清潔燃料0台。完成水污染治理再提高項目1個。 [79] 

淄川區安全生產

2021年,淄川區生產安全事故共死亡11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11人,比上年下降31.25%;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人數為0.5214,下降32.24%,交警大隊提供機動車保有量21.0973萬台。 [79] 

淄川區歷史文化

淄川區地名由來

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始稱淄川區。 [80] 

淄川區文物古蹟

大汶口文化遺址
1964年,山東省考古部門在城子村發現一處大汶口文化遺址,並在遺址範圍內出土了彩繪紅陶壺、白陶單耳杯、紅陶罐等一批陶器,為典型大汶口文化晚期器物。 [16] 
巨石文化遺址
1956年,全省文物普查,在楊寨一帶孝婦河東岸的王母山北峯,發現一處巨石文化遺存,周圍還發現了大制石器和赤褐色陶片。該巨石頂蓋長1.84米,寬1.16米,厚0.88米,成扁平型,下有高0.70米的3根天然石柱支撐,形似石冢,當地稱無樑殿或石棚。這是淄博境內發現最早的巨石文化遺存。可惜進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大約1957年夏,合作社期間在王母山上開採石礦時被毀。 [16] 
齊長城(淄川段)遺址
自岳陽山、淄河谷地的城子要塞直達三泰山至淄川、博山交界處的達摩山。在三泰山主峯西部約有500米保存完好,在馬鞍山西峯山上有齊長城古兵營遺址及烽火台。2002年,國務院公佈齊長城(淄川段)為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 [16] 
般陽故城
漢初置般陽縣時,建有土城,留仙湖東側的一段漢代土築城牆保存完好,人工搗鑿的痕跡清晰可辨。 [16] 
般陽故城城垣舊志雲:“淄川土城,周圍七里三十步,城高二丈,池深八尺,闊一丈五尺,四門皆砌以磚,各設更樓。”四門各有其名:東曰迎仙,南曰迎燻,西曰迎清,北曰迎恩。四門之外各建一古橋,西關橋謂六龍橋,南關橋謂靈虹橋,北關橋謂濟川橋,東關橋謂迎仙橋。明弘治十四年(1510年)知縣楊公武重修,將城規制如龜,故曰龜城。崇禎九年(1636年)將土城改建石城,設四門:東內曰黌山,外曰書帶;南內曰甘泉,外曰淑聖,西內曰孝水,外曰沙堤,北內曰萬年,外曰拱極。同時,縣城不但園林眾多,單體建築也富有特色。比如,淄川古城的“四牌坊”,具有獨特的中華民族古典建築風格。 [16] 
萊蕪故城遺址
齊靈公十五年(前567年),齊靈公滅萊,萊人流落於此,邑落荒蕪,故曰萊蕪。《淄博市志·文物名勝》:“古城長、寬均800米左右,城牆大部廢盡,唯北牆稍有殘存。” [16] 
華嚴寺
位於崑崙鎮磁村村南,是境內保存最早的唐代建築之一。據考證,華嚴寺始建於唐開元元年(即713年)、迄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解放後,華嚴寺曾先後被用作學校、醫院、敬老院和織布廠的廠房,保存下了玉皇閣、文昌閣、魁星樓等建築,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古建遺產。 [16] 
大佛寺
大佛寺也叫普照寺,舊址位於原縣城東北隅。據1991年版《佛教大詞典》載:“普照寺佛教名寺始建於北齊年間,唐時為法相宗大師慧昭弘法處。”慧昭,唐代僧人(650-714年),淄川人,十五歲出家,如法修身不違戒律。初從玄奘受學,後轉依窺基習學唯識,能深入堂奧,得其真傳,世稱“淄州大師”。該寺佛像毀於“文革”初期,大殿於1989年9月經有關部門批准拆除。僅存的清順治7年、雍正2年兩塊重修碑記,現移至新建普照寺天王殿前展存。 [16] 
楊寨塔
位於雙楊鎮楊寨村,為魯中、魯北地區現存唯一古磚塔,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寨塔始建於唐宋時期,市《文物志》記載為金元時期。清乾隆四十一年《淄川縣誌》載:“寶塔寺,舊名龍山寺,又名寶塔文教寺,元大德六年四月(1321年)僧錄國朗道行碑,邑北二十里楊寨東。”1999年,省、市文物局撥款重修。 [16] 
寨裏古瓷窯址
1957年第一次文物普查發現,主要分佈在寨裏與大張村之間的高地上。1993年曾發現窯爐遺蹟,有大量瓷片暴露在斷崖表面,出土器物為青褐釉,器類簡單,多為生活用具。從器物造型、釉色及燒造工藝等特點綜合分析,該窯址燒造年代上限可到北齊,下限可待續到隋唐。 [16] 
磁村古瓷窯址
位於磁村鎮磁村東0.5千米。遺址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300米,面積15萬平方米。1976年,在其北部曾挖掘郵出窯爐12座和大量瓷片標本,按器型及釉色特點可分為早、中、晚三期。磁村窯址燒造歷史較長,根據出土遺物的造型、釉色及工藝特點分析,燒造年代約為唐代中期。 [16] 
西周墓葬
位於太河鎮南陽村100米之高地處,1982年11月掘土時發現。墓內有人骨一具,出土時基本完好。隨葬器有銅鼎1件(殘),陶鬲1件,陶豆4件,陶罐2件。銅鼎為直耳,深腹寰底,獸蹄足,腹上部飲竊曲紋,下部飾紋。各器物均具有西周中期同類器物的典型特徵。 [16] 
蘇相墓
位於城南鎮南蘇村村西100米處。現封土高約5米(以南側為準),佔地約1000餘平方米。墓南100米外原有一橋(原濟青公路石橋處,現般陽中學園內東北隅),名為蘇相橋,為古般陽二十四景之一。 [16] 
龐涓墓
位於將軍頭村東。縣誌載:龐涓墓,縣西南里許。相傳孫臏減灶增兵破魏後,涓自殺。韓、趙以涓常暴於彼,與齊兵分其屍,齊得其首,葬此。明嘉靖淄川知縣李性碑其墓曰:“魏將軍龐涓墓”。龐涓墓封土原高約8米,直徑約25米。20世紀60年代初被挖掘。據目擊者言,墓四壁為長石砌成青磚發券,墓室寬2米,長4米,青石墓門,門外有一香爐,室內有一頭骨,封土被推平。 [16] 
和莊古墓
1982年發現於龍泉鎮和莊村。墓中曾出土青釉蓮花瓷尊1件,青釉瓷碗3件,鐵環6件。其中,青瓷蓮花尊是中國北方青瓷的代表作,產於淄川寨裏古窯,國家一級文物,屬國寶中的精品。根據出土器物考證,墓葬為隋唐時期。 [16] 

淄川區風景名勝

淄川區綜述

淄川名勝古蹟遍佈全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蒲松齡故居、馬鞍山抗日革命遺址,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大張古窯址、磁村古窯址、郝家古窯址、西坡地古窯址、劉德信起義“大漢德主”政府遺址、太河慘案紀念地──釣魚台、楊寨古塔、蘇相墓。此外,還有聊齋園、留仙湖公園和淄川遊樂園、奎盛園、梓童山風景區、文峯山風景區等新建景區(點)。 [17] 

淄川區主要景區

蒲松齡紀念館
前身為蒲松齡故居管理委員會,隸屬於山東省淄博市文化局,座落在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西距淄川城八里許。蒲松齡去世後,一直由其後人居住。抗日戰爭期間,故居毀於日軍戰火,僅剩殘垣四堵。1954年進行了初步修復。房屋均為方正石及亂石牆基,青磚立柱,小青瓦接檐,土坯,草頂,正房三間,建築面積27平方米,東西廂房建築面積各為17平方米,是個獨立的四合小院。 [18] 
太河水庫
位於淄博市東南部山區淄河干流上,是淄博市最大的水庫,總庫容1.833億立方米,興利庫容1.128億立方米,上游控制流域面積780平方千米。太河水庫工程包括樞紐工程和灌區工程兩部分。水庫樞紐工程包括:大壩、東西兩條溢洪道、輸水洞、水電站等五部分。太河水庫灌區轄淄川、張店、臨淄及高新區23處鄉鎮,設計灌溉面積32.1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5.7萬畝。 [19] 
淄礦集團德日建築羣
位於淄礦集團機關院內,總佔地面積4661.0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179.63平方米。有德國建築13座。整個建築羣自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德國人開始興建,到20世紀30年代日本人續建,有100多年的歷史。2002年後,由同濟大學設計、測繪,對建築進行了保護性維修。2013年7月,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佈。 [20] 
普照寺
位於淄川城區,亦稱“大佛寺”。據《中國佛教文化大辭典》記載,始建於南朝陳廢帝光大元年(567年),已有1400餘年。唐朝時為法相宗三祖慧昭大師弘法處,時稱“唯識三祖”或“淄州大師”,被譽為“山東一遍昭”。據考證,日本法相唯識宗源於唐淄州慧昭大師弘法盛地普照寺。淄川普照寺總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等建築組成。 [21] 
文峯山風景區
坐落在淄川區城南二公里處,位於將軍路辦事處查王村東首。早在明清年間,文峯山上就建有大雄寶殿,大聖廟,文昌閣,山神廟等古建築,由於大聖廟到文革前還保留完好,所以文峯山又被稱之為"猴子山"。景區內有彌勒大佛,觀音大殿,文昌閣,佛山湖,五百羅漢,四面觀音大佛,三聖大佛,卧佛,八仙過海,將帥園,佛山仙人洞,月亮灣放生池和花卉園等景點。 [22] 

淄川區地方特產

魯青瓷
是在恢復、挖掘淄博寨裏窯青瓷傳統工藝基礎上生產出的青瓷特色的工藝品,其瓷質細膩,質感如玉,釉面光潤,青翠如滴,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很高知名度,在民間也具有極高的使用性、欣賞性和收藏價值。“淄博陶瓷燒製技藝”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3] 
淄博池梨
淄又稱淄博酥梨,屬白梨中的優良品種,因原產於太河鎮池板村而得名池板梨,簡稱池梨。據史料記載,自明洪武年間就開始栽培,於2012年獲得國家地理標誌商標認證,金黃色,果實呈橢圓形,果面光潔,無鏽斑,果肉潔白,內質細膩、渣少,香脆甜適口,平均單果重200克,最大達到400克,耐貯存。含糖量在10%以上、含酸量在2%以下、可溶性固形物在10%以上;每百克淄博池梨含鋅大於0.5毫克、含鈣大於6.0毫克、含鐵大於3.0毫克。 [24] 
內畫
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藝術家們用特製的行筆,在口小如豆的瓶內反向作畫,作畫時,氣收丹田之中,發力於手腕之上,精細之處,非目力所能及,所以被譽為奇特的,富有收藏價值的藝術珍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廣慶從事內畫藝術三十多年,其作品被譽為“當今世界藝術精品中的明珠”。其中由國家領導人作為國禮饋贈外國政要和友好人士已逾百件,有些作品已被“中國工藝美術館”、德國的“林頓博物館”、“竹橋書苑”、奧地利的“怡鼎畫廊”以及美國總統卡特、西德總統魏茨澤克、總理科爾、外長根舍、前總統施密特、泰國公主詩琳通等收藏。 [25] 
淄硯
產於淄川區羅村鎮東北洞子溝,洞子溝原名“仙岩洞”,是淄硯採石故地之一。硯工取石鑿坑成洞,洞深達五百餘米,洞內石分十二層,以固石和灰堂石為佳,石質各具特色,固石有油性,潤澤似脂。灰堂石含銅,磨墨寫字則閃金星,古人譽為“金星石”、“金雀石”。洞子溝硯石為清墨色,石質軟硬相兼,所制硯利於發墨又不易磨損,曾風靡北京。 宋朝大史學家司馬光編修《資治通鑑》,神宗獎其勞,贈淄硯,因而有“淄硯逾於瓊瑤,一硯價比連城”的詠歎。 [26] 

淄川區風味小吃

淄川肉燒餅
個大肉多芝麻密,餅形圓而薄,正面貼滿芝麻,精肉置餅中,烤熟的呈金黃色,筋道耐嚼,風味獨特,剛出爐的燒餅口味更佳。淄川肉燒餅從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用火烤,而是用熱氣炙,所以特別酥嫩,剛出爐的燒餅既有芝麻和麪的香味,更有肉餡的鮮味。並且由於肉餡的原因,一邊酥嫩,一邊卻軟。 [27] 
西河山東大煎餅
採用傳統加工工藝,純手工製作,有四大特點:一是薄如紙,極易成熟或加熱,食用方便,還可捲上各類菜餚一起吃。二是純糧製作,富含纖維,無糖,便於人體消化吸收。三是存放時間長,不宜變質,不需添加防腐劑。四是硬度和韌性高於其它麪食,咀嚼時間長,可生津健胃,促進食慾,還能帶動面部神經運動,保持視覺、聽覺和嗅覺神經的敏鋭性。 [28] 

淄川區著名人物

春秋末年淄川人。姓公皙,名哀,字季次,又字季沈。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郳伯”。《淄川縣誌》載:“孔門七二賢,般陽得郳伯一賢焉。” [29] 
字子莊,一作子裝,淄川(今屬山東淄博市)人,徙居杜陵(今西安市東南),號杜田生。西漢今文易學的開創者、經學家。田何一生專門研究《周易》,以講《易》授徒為事。西漢立為博士的今文易學,如“施氏學”“孟氏學”、“梁丘學”、“京氏學”等,都出於他的傳授。 [30] 
淄川五松山人。稱號增福相公,文財神,又稱財帛星君,增福財神,福善平施公。魏孝文帝時任曲梁縣令,清廉愛民,去世後立祠祭祀。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被唐高宗賜封“財帛星君”,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被賜封“神君增福相公”,元代被賜封“福善平施公”。淄川五松山和曲周都有祭祀李詭祖的“增福廟”和李相公墓。 [31] 
賈仲明(1343—1422年)
亦作賈仲名,淄川人。元末明初戲曲作家。號雲水散人、雲水翁。明成祖即位前,曾為侍從。所作雜劇今知有十六種,現存《玉梳記》、《菩薩蠻》、《玉壺春》、《金安寺》、《呂洞賓桃柳昇仙夢》五種。 [32] 
高汝登(1525—1605年)
字自卑,號柳溪,月莊人。明神宗累贈中憲大夫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世稱高封公。明萬曆年間淄川境內多年大旱,他先後兩賑饑荒,其子高舉亦竭俸銀資助,致使家道中落。高汝登八十歲歿,時五百里內皆罷市哀悼。 [33] 
張至發(1573—1642年)
淄川人,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天啓十年(1631年)代温體仁為內閣首輔,崇禎八年(1635年)升為刑部右侍郎。 [34] 
蒲松齡(1640—1715年)
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室名聊齋。山東淄川蒲家莊人,生於明末,卒於清初,終生科舉不第,以教書為業,晚年成歲貢生。舊志稱其“性厚朴,篤交遊,重名義”,而孤介峭直,尤不能與時相俯仰。所著有詩詞、文賦、雜著、俚曲、戲等,其文言小説《聊齋志異》膾炙人口。 [35] 
劉世源(1904—1959年)
羅村鎮西官村人。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入伍,同年加入共產黨。曾任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部長。1959年病故於泰安。

淄川區榮譽稱號

淄川區是中國工業百強區 [36]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 [37] 
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 [38] 
全國雙擁模範城 [39] 
全國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 [40]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創新模式試點 [41] 
中國建築陶瓷產業基地 [42] 
紡織產業集羣創新發展示範區 [43] 
中國鍛壓裝備製造交易基地 [44] 
中國礦泉水之鄉 [45] 
中國天然富硒農產品之鄉 [46] 
全國食用菌建設示範區 [47] 
全省縣域科學發展先進區 [48] 
全省文化強省建設示範區 [49] 
全省知識產權示範區 [50] 
全省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51] 
全省鄉村旅遊示範區 [52-53] 
山東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54-56] 
全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57] 
全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 [58-60] 
崑崙鎮入選全國首批特色小鎮 [61-62] 
雙楊鎮入選省級特色小鎮 [63] 
藏梓村評為全國美麗宜居村莊 [64] 
上端士、夢泉等28個村入選國家和省級傳統村落 [65-67]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68] 
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 [69] 
2019年1月25日,入選2018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 [70]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71]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佈為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72] 
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73] 
2019年11月13日,入選2019年工業百強區。 [74] 
2019年12月19日,淄川區入選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15] 
2019年12月25日,入選首批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75] 
2020年4月14日,淄川區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單位。 [14]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76] 
2022年4月,入選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市、區、旗)名單。 [7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