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廣志

(中國工程院院士、探礦工程專家)

鎖定
劉廣志(1923年3月11日—2014年11月19日),北京人。探礦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生前是國土資源部諮詢研究中心顧問。 [1]  [5] 
劉廣志1947年6月畢業於北洋大學採礦工程系;1949年任中國地質計劃委員會勘探局鑽探組工程師;1954年任教於長春地質學院;1958年任職於地質部勘探技術研究所;1962年8月任地質礦產部探礦司主任工程師;1972年6月任地質礦產部探礦司、探礦工程裝備工業公司總工程師;1995年7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4年11月19日京逝世,享年92歲。 [1-2]  [4] 
劉廣志一生致力於鑽探工程的科研工作。 [6] 
中文名
劉廣志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23年3月11日
逝世日期
2014年11月19日
畢業院校
北洋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廣志人物生平

1947年,劉廣志在西北工學院留影 1947年,劉廣志在西北工學院留影
1923年3月11日,劉廣志出生於北京。
1931年—1935年,就讀於北京市第一小學。
1936年9月,考入孔德學校。
1939年9月,考入京師公立第四中學。
1942年,考入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機械系;不久,因學潮運動而被捕。
1944年,就讀於西北工學院航空系。
1947年6月,畢業於北洋大學採礦工程系,獲得工學士學位;同年,任甘肅玉門油礦見習工程師。
1949年,任中國地質計劃委員會勘探局鑽探組工程師。
1954年,任教於長春地質學院。
1958年,任職於地質部勘探技術研究所。
劉廣志參加學術活動 劉廣志參加學術活動
1962年8月,任地質礦產部探礦司主任工程師。
1969年4月,在黑龍江“五七幹校”勞動。
1972年6月,任地質礦產部探礦司、探礦工程裝備工業公司總工程師。
1986年6月,任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高資中心、諮詢研究中心顧問。
1995年7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4年11月19日,京逝世,享年92歲。 [1-2]  [4] 

劉廣志主要成就

劉廣志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劉廣志(右2)在隧道施工現場 劉廣志(右2)在隧道施工現場
劉廣志早期在白雲鄂博、銅官山、攀枝花等大型礦山,組織多工種綜合勘探。領導人造金剛石小口徑鑽探配套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領導研究推廣定向鑽探、繩索取心鑽探、空氣鑽探、反循環鑽探、孔底動力機鑽探五大技術,為一批老礦山探明瞭深部備用儲量。為上海治理地面沉降、用小型鑽探設備治理廣西田東煤田嚴重噴氣失火事故、鑽成松遼盆地第一口油井等做出研究並探明情況。促使中國地質學向地球深部發展的趨勢,倡議開展中國大陸科學鑽探,科鑽1井已完工,井深5118米全用金剛石取心鑽探,獲地球深部眾多信息。 [1] 
  • 學術論著
截至2014年11月,劉廣志共發表論文300餘篇,撰寫和編著專著34部 [3]  ,其代表論著有《金剛石鑽探手冊》《科學鑽探》 [1]  《回顧我國地質鑽探事業並展望將來》《岩心鑽探事故預防與處理》《超深井鑽探與深部地質學》《超深孔鑽探信息資料專集》《中國科學鑽探技術史》等。 [2]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1960年
探討上海地區沉降問題研討會 [2] 
1960年
中國地質學會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 [2] 

1965年
第一屆全國探礦工程學術會議 [2] 
1972年
中國地質學會探礦工程專業技術大會 [2] 
1976年
中國地質學會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學術會議 [2] 
北戴河
1979年
中國地質學會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暨學術會議 [2] 
北戴河
1981年
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ESCAP)鑽探、採樣、測井研討會 [2] 
蘇聯
1981年
衝擊迴轉鑽進技術專題報告討論會 [2] 
1982年
慶祝中國地質學會成立60週年暨第三屆探礦工程學術報告會 [2] 
1982年
聯合國地區間礦產工業鑽探學術討論會 [2] 
1984年
煤田鑽探學術報告會 [2] 
1985年
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鑽探研討會 [2] 

1986年
第四屆全國探礦工程學術研討會 [2] 
北京
1986年
慶祝北京地質學會成立50週年大會暨探礦工程學術報告會 [2] 
北京
1987
第二次全國坑探工程學術會議 [2] 
1987
全國探礦工程學術報告會 [2] 
1987
紀念勘探局成立30週年報告會 [2] 

1988年
科學鑽探研討會 [2] 
日本
1988年
第五屆全國探礦工程學術會議暨第四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 [2] 
1988年
第二屆全國勘探工程學術會議 [2] 

1990年
地質鑽探設備學術研討會 [2] 
1992年
慶祝中國地質學會成立70週年暨第七屆全國探礦工程學術會議 [2] 
無錫
1993年9月
國際大陸科學鑽探會議 [2] 
1994年2月
地質礦產部大斷面隧道施工經驗交流會 [2] 

1995年7月
全國地質災害研討會 [2] 
1996年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大別一膠南選址會議 [2] 
1996年
第八屆國際科學鑽探學術會議 [2] 
日本
1996年
第三十屆國際地質大會D-6學術組會議 [2] 

1996年
國際大陸科學鑽探會議 [2] 

1996年
第三屆岩土鑽掘設備學術研討會 [2] 

1997年
第九屆全國探礦工程學術會議 [2] 
2000年
第四屆國際非開挖技術研究會 [2] 
北京
2001年
“岩土鑽掘在西部大開發形勢下的新任務”研討會 [2] 
北京
2001年
北京國際非開挖會議 [2] 
北京
2002年
第五屆北京國際非開挖學術研討會 [2] 
北京
2002年
井下控制技術學術研討會 [2] 
2004年
“鑽井基礎理論與前沿技術開發新進展”學術研討會 [2] 
大連
  • 科研獎勵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85年
人造金剛石鑽探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 [2] 
1997年
《金剛石鑽探手冊(英文版) [2] 
地礦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0年
《科學鑽探專題情報系列(1-8集) [2] 
世界華人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獎
2017年
《金剛石鑽探手冊》及英文版Diamond Drilling Handbook [2] 
地質礦產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劉廣志人才培養

  • 編著講義
1992年,參加第七屆全國探礦工程學術會議 1992年,參加第七屆全國探礦工程學術會議
1954年5月,劉廣志編著完成《鑽探工程學講義》一書。 [2] 
  • 社會培訓
1951年,劉廣志在北京主持開辦了首期鑽探工程師培訓班。這批學生經過培訓後被分配到白雲鄂博、銅官山、大冶、攀枝花、永仁、渭北、白銀廠等礦區開展鑽探工作。在工作實踐中,他們很快就成為中國鑽探隊伍裏的中堅支柱和骨幹力量。 [6] 

劉廣志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91年
1995年7月
中國工程院院士 [2] 
2006年
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 [2] 

劉廣志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64年
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 
1979年7月
中國地質學會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 
1980年
國際大陸岩石圈計劃CC-4組中國協調員 [2] 
1982年
中國地質學會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 
1984年
第三屆探礦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 
1986年
中國地質學會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顧問 [2] 
1991年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 
1994年4月
國家科學鑽探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2] 
1997年
第九屆全國探礦工程學術會議名譽主任委員 [2] 
2001年
石油天然氣集團鑽井工程實驗室高級顧問 [2] 
2001年
中國地質工程公司顧問 [2] 
2002年
北京鑽井工程重點實驗室高級顧問 [2] 
2002年
中國地質大學兼職教授 [2] 
2004年
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地礦分會第三屆理事會院士顧問 [2] 
2004年
第六屆石油工程學會鑽井工作部鑽井基礎理論學組名譽組長 [2] 
2006年
第八屆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2] 
2006年
中國非開挖技術協會第十屆理事會名譽理事長 [2] 

劉廣志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全家福(攝於1999年) 全家福(攝於1999年)
劉廣志出生在北京一個教師家庭,幼承家教,勤學苦讀,愛國抗日,立志報國 [7]  。劉廣志的父親是劉恩鐸,母親是張璉。 [2] 
  • 婚姻家庭
劉廣志的妻子是劉菊英,他們的子女有劉曉端(長女)、劉潔(次女)、劉曉婷(三女)。 [2] 

劉廣志人物評價

劉廣志與師兄師昌緒(右)合影 劉廣志與師兄師昌緒(右)合影
“劉廣志胸懷祖國,熱愛人民,品德高尚,敬業奉獻。他把畢生的心血和汗水都奉獻給了中國的科技事業,是中國工程科技界的傑出代表,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楷模。”中國科學家博物館評) [4] 
“劉廣志作為新中國地質探礦工程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為發展新中國的工業建設作出了巨大成就。”(《中國科學報》評) [6] 
“劉廣志獻身地質事業55個春秋,是他為新中國勘探工程事業嘔心瀝血、赤心肺腑奮鬥的55年。他功勳卓著,業跡輝煌,無愧於新中國勘探工程的主要奠基人。”中國工程院評) [7] 
“劉廣志是新中國勘探工程的主要奠基人,為新中國勘探工程技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中國地質調查局評)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