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丹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鎖定
劉丹,男,漢族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一直專注於有絲分裂的激酶調控機制這一方向。
中文名
劉丹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針對蛋白質翻譯後修飾轉移酶的FRET熒光傳感器開發
任職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職    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劉丹人物經歷

於1997年至2007年間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並獲得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後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繼續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2013年歸國後,加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1] 

劉丹研究方向

1、針對蛋白質翻譯後修飾轉移酶的FRET熒光傳感器開發
2、針對蛋白質翻譯後修飾轉移酶的抑制劑開發
3、多功能幹細胞誘導過程中關鍵靶標蛋白酶的發現及調控研究

劉丹科研成果

在《Science》,《Journal of Cell Biology》,《Molecular Cell》等世界頂級及領域內著名雜誌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研究成果得到同行專家的廣泛認可。其中,2009年發表在《Science》上的科研成果已經於2012年被美國經典分子細胞生物學教科書《Molecular Cell Biology》第七版收錄。

劉丹論文專著

1、Liu D., Davydenko O., Lampson M.A. Polo-like kinase-1 regulates kinetochore-microtubule dynamics and spindle checkpoint silencing. J Cell Biol. 2012 Aug; 198:491-499.
2、Liu D., Vleugel M., Backer C.B., Hori T., Fukagawa T., Cheeseman I.M., Lampson M.A. Regulated targeting of protein phosphatase 1 to the outer kinetochore by KNL1 opposes Aurora B kinase. J Cell Biol. 2010 March; 188:809-820.
3、Liu D., Vader G., Vromans M.J., Lampson M.A., Lens S.M. Sensing chromosome bi-orientation by spatial separation of aurora B kinase from kinetochore substrates. Science. 2009 Mar; 323:1350-1353.
4、Liu D., Ding X., Du J., Cai X., Huang Y., Ward T., Shaw A., Yang Y., Hu R., Jin C., Yao X. Human NUF2 interacts with centromere-associated protein E and is essential for a stable spindle microtubule-kinetochore attachment. J Biol Chem. 2007 July; 282:21415-21424.
5、Liu D., Zhang N., Du J., Cai X., Zhu M., Jin C., Dou Z., Feng C., Yang Y., Liu L., Takeyasu K., Xie W., Yao X. 2006. Interaction of Skp1 with CENP-E at the midbody is essential for cytokinesi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6 Apr; 345:394-402. [1] 
參考資料
  • 1.    劉丹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