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創造社出版部

鎖定
“創造社”是新文學運動初期成立的文學團體。1921年6月8日在郁達夫的寓所,即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第二改盛館正式宣告成立,初期成員主要由在日本留學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組成。
而創造社出版部則是創造社的刊物發行機構。
中文名
創造社出版部
定    義
新文學運動初期成立的文學團體
成    立
1921年6月8日
成    員
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

目錄

創造社出版部背景介紹

創造社是新文學運動初期成立的文學團體。1921年6月8日在郁達夫的寓所,即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第二改盛館正式宣告成立,初期成員主要由在日本留學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組成。他們於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發行了《創造社叢書》,最初收郭沫若的詩作《女神》、郁達夫的小説集《沉淪》以及郭沫若所譯德國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等。隨後於1922年5月起在上海出版《創造》季刊(至1924年2月止,共出2卷6期),1923年5月起出版《創造週報》(至1924年5月止,共出52期)。同年7月在《中華新報》編輯文學副刊《創造日》(至1923年11月止,共出101號)。這些著譯和刊物以文藝思想和創作傾向的獨特吸引了大量讀者。1929年2月,創造社被國民黨政府封閉。

創造社出版部創建

創造社出版部 創造社出版部
1921年7月在日本東京組成的中國新文學社團——創造社,由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等人發起。隨後,創造社又在上海寶山路三德里(後遷至北四川路老靶子路北首)成立了創造社出版部,由周全平、葉靈鳳、潘漢年負責經營。創造社出版部先後出版刊物18種,如《創造月刊》(郁達夫、成仿吾等編),《洪水》(周全平、郁達夫編),《幻洲》週刊(周全平、潘漢年編),《文化批判》月刊(朱鏡我、馮乃超編),《流沙》半月刊(李一氓、華沙編),《思想》月刊(朱鏡我編)等。出版書籍有郭沫若著《落葉》、《瓶》、《沫若詩集》、《水平線下》等,張資平著《飛絮》、《沖積期化石》、《梅嶺之春》等,郁達夫著《寒灰集》、《雞肋集》等,穆木天譯《蜜蜂》、《王爾德童話集》等等。1929年2月國民政府當局查封了創造社出版部,後另成立江南書店。 [1] 
1924年初,創造社與泰東書局分離,《創造季刊》於2月停刊。《創造週報》由成仿吾維持到5月中旬。郁達夫5月從北京趕回上海,經與成仿吾商量後,在《創造週報》終刊上刊登預告,創造社將與太平洋社共同合辦一種週刊,即《現代評論》。郁達夫與太平洋社協商幾個月後,《現代評論》於同年12月13日創刊,為綜合性週刊,出版至1928年12月19日終刊,共出版9卷209期。
由於沒有一個穩定的出版陣地,創造社同人的稿件在其他刊物發表,多受到繼母式的虐待,所以他們致力於建立自己的出版部,除了出版期刊,也可出版書籍。正當郁達夫主張恢復《創造》以及《洪水》雜誌時,患肺結核,不停咳血。此時的他們沒有資金來源,於是印發5元、10元的小額股票,青年們認購入股後,再購買創造社出版物可享7折優惠,這一政策吸引了一批青年人,很快籌到了資金。在創造社同人的協助下,出版部終於在1926年3月15日成立,病體剛愈的郁達夫立即投入到《創造月刊》的編輯工作中,1925年9月16日創刊的《洪水》半月刊,也自第2卷第13期起收回到創造社出版部自印(原由光華書局出版)。創造社出版部的成立與創造復刊,標誌着創造社後期活動的開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