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制南星

鎖定
制南星為禹南星,又稱會南星、禹州天南星,為產於河南、集散於禹州者,品質最優,銷往全國,並供出口。天南星,為各地天南星的統稱。以個大、勻整、無外皮、色白、粉性足者為佳,為草本植物,屬天南星科。藥用部分是它的塊莖。總花梗比葉柄短,佛焰苞綠色和紫色,有時是白色條紋;肉穗花序單性,雌雄異株;雌花序具棒狀附屬器、下具多數中性花;無花被,子房卵圓形雄花序的附屬器下部光滑和有少數中性花;無花被、雄蕊2-4枚。漿果紅色、球形。
中文名
制南星
外文名
Rhizoma arisaematis
屬    性
草本科
中文學名
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
天南星科
天南星屬

制南星形態特徵

制天南星
制天南星(18張)
天南星株高40-90釐米。葉一枚基生,葉片放射狀分裂,裂片7-20,披針形至橢圓形,長8-24釐米,頂端具線形長尾尖,全緣;葉柄長,圓柱形,肉質,下部成鞘,具白色和散生紫色紋斑。

制南星生長環境

海拔2700米以下,生長於林下、灌叢,草地。

制南星分佈範圍

制南星 制南星
分佈於除東北、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外的大部分省區。

制南星繁殖方法

以種子繁殖和塊莖繁殖為主。
(1)塊莖繁殖
秋天挖取塊莖時,大的藥用,中小的可種用,放在室內,上蓋濕土,或理在深66釐米的坑內,温度保持在5℃左右,第二年的3-4月施足基肥,翻耕整地作畦,按行距16~26釐米,株距16~20釐米,栽在3~6釐米深的溝內,覆土5釐米,澆水,每公頃大栽600~675千克,小栽375~450千克。
(2)種子繁殖
選新種子,8月上旬播在備好的畦內,在畦內澆透水,稍於後按行距16釐米作淺溝,均勻撒入種子,覆土,6~10天即出苗,結凍時用廄肥或馬糞蓋畦面能安全越冬。第二年4~5月苗高6~10釐米時,按株行距13~16釐米定苗,過些大,選陰天每隔一行去一行栽到別處,林下或玉米間作,晴天栽深一些,並澆水。種子繁殖慢,產量低,故多用塊莖繁殖。
(3)田間管理
紅蜘蛛 紅蜘蛛
天南星栽後保持土壤濕潤,勤澆水,及時鬆土保墒。忌積水,7月份苗高16~20釐米時,追施500千克人糞尿。8月份追施硫酸銨15克或餅肥50千克。除作種用的花穗外,其餘全部摘掉。

制南星栽培技術

野生天南星多生長於山谷或林下比較陰濕的環境。人工栽培宜在樹蔭下選擇濕潤、疏鬆、肥沃的黃砂土。天南星喜水喜肥,底肥充足才能高產。
天南星喜陰濕、土壤肥沃的砂質壤上,野生於陰坡、山谷或林下潮濕肥沃的土壤。

制南星病蟲害

(1)紅蜘蛛,噴灑200倍樂果液。
紅天蛾 紅天蛾
(2)紅天蛾,7~8月份吃葉子,幼齡期噴90%敵百蟲800倍液。

制南星炮製技術

【製法】 生天南星:除去雜質,洗淨,乾燥。制天南星(姜南星):取淨天南星,按大小分別用水浸泡,每日換水2~3次,如起白沫時,換水後加白礬(每100kg天南星,加白礬2kg),泡一日後,再進行換水,至切開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天南星,用生薑、白礬各12.5kg。 [1] 
【性狀】表面類白色或淡棕色,較光滑,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有麻點狀根痕,有的塊莖周邊有小扁球狀側芽。質堅硬,不易破碎,斷面不平坦,白色,粉性。氣微辛,味麻辣。
【鑑別】本品粉末類白色。澱粉粒以單粒為主,圓球形或長圓形,直徑2~17μm,臍點點狀,裂縫狀,大粒層紋隱約可見;復粒少數,由2~12分粒組成。草酸鈣針晶散在或成束存在於黏液細胞中,長63~131μm。草酸鈣方晶多見於導管旁的薄壁細胞中,直徑3~20μm。 [2] 
參考資料
  • 1.    黃惠勇,李路丹主編,張家界地區常用民族藥物,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11,第168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九九○年版一部,人民衞生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第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