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利益多元化

鎖定
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源配置的方式轉化和勞動產品分配方式的改變導致了社會轉型期利益格局的變化,出現了不同利益羣體和利益需求,利益格局也在進行一次新的重組,這個過程被稱為利益多元化。
利益多元化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成為推動社會改革的動力,但利益間的衝突如不能有效協調,也可能引發社會矛盾甚至社會危機。利益多元化本質上反映了社會結構的變化,在這種新的社會結構中,原有的自上而下的、單向的“統治”模式,需要向各種利益主體共同參與的、多向度的“治理”模式轉型。
中文名
利益多元化
類    型
經濟術語
定    義
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源配置的方式轉化和勞動產品分配方式的改變導致了社會轉型期利益格局的變化,出現了不同利益羣體和利益需求,利益格局也在進行一次新的重組
利益多元化的層次
利益多元化可以分為兩個層次:其一是利益主體的多元化。社會中的利益主體經過分化組合,形成不同的個體主體和利益羣體。其二,主體利益的多元化。社會中不同的主體對利益的需求也不同,具有差異性,在差異的基礎上共存。
(一)利益主體的多元化
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個人利益絕對隸屬於國家或整體利益,下級利益隸屬於上級利益。整個社會中,利益結構單一化,機構之間、個人之間較少有利益的對立和競爭,更少有直接的利益爭執和衝突。因而,社會對具體政策和體制的態度也較少分歧。“共識”既易於形成,也易於變更。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發展造就多元化的獨立利益主體,各類利益主體都應受到尊重,擁有獨立性並受到平等保護。而且,利益關係的不斷分解和利益差別的急劇顯性化,導致利益衝突的公開顯示,逐漸形成各種利益集團。這時,國家作為利益主體在新的條件下其功能、地位以及社會角色等都會發生重大變化,它幾乎壟斷所有重要利益和資源的狀況會改變,公民社會會逐步成為一支獨立於國家的力量,它的成長使過分集中的權力回到民間。也就是説,任何一種制度選擇或變革道路的選擇,都不再單單取決於當時的統治集團的偏好,而是社會各種利益集團“公共選擇”的結果,取決於各種利益集團的相對勢力及其“合力”。人們由過去的用“腳”投票改為用“手”投票。
(二)主體利益的多元化
利益源自於需求,主體的多元化,必然導致需求的多元化,即社會中不同的主體對利益的需求也不同,在差異的基礎上共存。同時,市場經濟的活躍也開闊了主體的需求範圍,為主體的多種利益需求提供了滿足基礎。首先,主體的利益需求內容要求更高。在滿足了基本的物質生存權需求之後,精神的需求和政治的需求被提上日程,賦予各類主體不同層次的政治參與權和監督權逐漸必要且可能。其次,不同羣體的利益需求差異加大。需求的差異性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在市場經濟運作中,不同的主體的需要是不同的,逐漸形成多元利益羣體。比如,城鄉規劃中社會公眾、開發商、地方政府甚至包括規劃師都是不同的利益羣體,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再次,利益的差異和加大要求利益訴求機制的多元化。利益的多元化必然會帶來多種形式的利益衝突,在承認不同利益羣體平等地位的基礎上,讓多元利益羣體能夠充分實現自己的利益表達,在看似衝突和矛盾的互動過程中爭取利益博弈的協調與均衡,形成多元化的利益訴求機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