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別(拼音:bié、biè),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20]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甲骨文字形像用刀剔骨,將骨頭從肉中分離,也就是別出。“別”字由本義引申指分辨、區分。如:辨別、鑑別。由區分這層意思,引申指差別、類別。由差別又引申指另外的。如:別稱、別處;又引申指與眾不同的。如:特別、別出心裁。“別”字由分離還引申指不要。如:別管、別説。“別”字還指把一物附在另一物上。以上諸義的“別”字均讀作bié。 [2] 
“別”又音biè,繁體寫作“彆”。指不順、不相投合。漢字簡化時將“彆”併入“別”。 [3] 
中文名
拼    音
bié、biè
繁    體
彆(限biè音) [3] 
部    首
[4] 
五    筆
KLJH(86);KEJH(98) [1] 
倉    頡
RSLN [1] 
鄭    碼
JYKD [1] 
筆    順
豎、橫折、橫、橫折鈎、撇、豎、豎鈎
字    級
一級(編號:0751) [20] 
平水韻
入聲·九屑 [5] 
總筆畫
2+5
四角碼
6240₀ [1] 
統一碼
522B [1] 
筆順編號
2515322
注音字母
ㄅㄧㄝˊ,ㄅㄧㄝˋ
造字法
會意字
字形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異體字
𠛰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會意字。“別”在甲骨文中寫作圖1,左部是“”字;右部是骨架的象形,隸定後寫作“冎(guǎ)”,是“”的古字。這兩個構件合起來表示用刀將骨肉分離的意思。殷人占卜用龜甲和獸骨,用於占卜的獸骨要經過剔除附着在骨上的肉,這便是“別”的由來。
“別”字發展到小篆(圖2)階段,骨架形已變為“冎”,“刀”移至骨架右側。而後“冎”上部“ㄇ”逐漸演變成“口”;下部訛變為“刀”形,後來又變為“力”,寫作“別”。 [23] 
“別”是使骨肉分離的一種行為,它的眾多意義無不是由它“分”的本義演化派生的。人分開了叫“分別”“離別”;把相似的事物分開叫“區別”“辨別”。區別的結局往往是某種類的形成,於是“別”又可以表示“類別”,如“派別”“職別”之“別”。事物可以分開則是因為相互之間有所差別,因此“別”又被用來表示“差別”,所謂“天壤之別”,指的是如同天上和地下般的巨大差別。被分出去的事物總在一定程度上歸屬於另外一個範疇,這樣,“別”又有了“另外”的意義,所謂“別具一格”,指的是另外形成的一種風格,“別開生面”,則指另外開展新的局面。人們一般總是喜合不喜分,於是“別”又成了一個常常要遭到否定的概念,“別”字自然又被人們用來表示禁止,“別高興”“別生氣”中的“別”即屬這種用法。 [22] 
“彆扭”的“別”,繁體寫作“彆”。《説文解字》未收錄“彆”字,《詩經·小雅·采薇》:“象弭魚服。”漢鄭玄箋:“弭弓反末彆者。”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彆,《説文》:‘方血反。’”鄭玄許慎是同時代人,可見唐陸德明所見《説文》中本有“彆”篆,以後缺漏。段玉裁注據此補“彆”篆,並按《集韻》釋為“弓戾也”(弓末端反曲處)。“彆”有執拗、彆扭等引申義。“彆”字筆畫多,簡化寫作“別”。明代《水滸傳》等已借“別”為“彆”。在“彆扭”義上,“別”是“彆”的簡化字。 [21]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bié
動詞
分解;分開。
cut apart;
divide up
《尚書‧禹貢》:“禹別九州島。”
《淮南子‧齊俗訓》:“宰庖之切割分別也。”

分離。
separate;
leave
戰國·屈原 《離騷》:“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
唐·李白《送友人》:“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告別;永別;久別重逢;離愁別緒
區分;區別。
distinguish
《尚書‧畢命》:“旌別淑慝。”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淇水》:“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辨別;鑑別;分門別類
〈方言〉轉動;轉變。
turn
《醒世恆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賈昌那裏肯要他拜,別轉了頭,忙教老婆扶起。”
劉心武《封面女郎》:“甚至還很有幾個同輩人故意別過頭去,避免同她打招呼。”

違背。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你若得長大成人呵,你是必休別了父母遺言。”

用別針等將東西附着在另一物體上或固定在一起。
pin
茹誌鵑《高高的白楊樹‧魚圩邊》:“二喜胸前別了一個校徽,戴着紅領巾。”

固定住;插住;用東西卡住。

李劼人《死水微瀾》第一部分五:“纂心扎的是粉紅洋頭繩,別了根碧玉簪子。”

把字誤寫、誤讀。

《儒林外史》第四回:“前日替這裏寫了一個薦亡的疏,我拿給人看,説是倒別了三個字。”

用同“憋”。抑制住不讓出來。

《水滸傳》第六七回:“李逵道:‘我和哥哥彆口氣,要投凌州去殺那姓單、姓魏的兩個!’”

名詞
分支。

《尚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漣水》:“漣水出連道縣西,資水之別。”

區別;不同。

《禮記‧樂記》:“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羣物皆別。”
天壤之別
類別。

《後漢書‧儒林傳贊》:“斯文未陵,亦各有承。塗分流別,專門並興。”
派別;性別;職別;級別
指另外的事情。

元·李文蔚《蔣神靈應》第二折:“謝玄,喚你來不為別,那壁廂有王坦之相公在此,把體面與他相見。”

(Bié)姓氏用字。



形容詞
特殊;格外。
special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
特別;別出心裁
通“遍”。普遍。

《尚書‧康誥》:“別求聞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
《墨子‧天志下》:“且天之愛百姓厚矣,天之愛百姓別矣。”

同“癟”。乾瘦;不飽滿。

《西遊記》第二十回:“你那個徒弟,那般枴子臉,別頦腮。”

代詞
指示代詞。另外;另外的。
another;
other
《史記‧項羽本紀》:“項梁前使項羽別攻襄城,襄城堅守不下。”
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嗚乎!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抑別有疾而至斯乎?”
別稱;別人;別字;別號;別班;別國
副詞
各自。
by oneself
易緯稽覽圖》:“其餘六十卦,卦有六爻,爻別主一日,凡主三百六十日。”
清·納蘭性德《望海潮·寶珠洞》詞:“白日空山,夜深清吹,算來別是淒涼。”

表示禁止或勸阻。相當於“不要”。
do not
《紅樓夢》第九四回:“這是那裏的話,玩是玩,笑是笑,這個事非同兒戲,你可別混説。”
楊朔《英雄時代》:“炸彈還在響着,埋在土裏那個同志對她説:‘你走吧,情況這樣緊,別管我了。’”

表示揣測,一般與“是”連用(所揣測的事情,往往是自己所不願意的)。

聞一多《罪過》詩:“老頭兒你別是病了罷,你怎麼直楞着不説話?”

biè
動詞
〈方言〉改變別人堅持的意見或習性。

《水滸傳》第一回:“先奏你們眾道士阻當宣詔,違別聖旨。”

-
見例詞。


biàn
動詞
通“辯”。治。

《管子‧八觀》:“豪傑材人不務竭能,則內治不別矣。”許維遹注:“別,讀為辯。辯,治也。”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6]  [12]  《現代漢語詞典》 [3]  《漢語大字典》 [7]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卷四】【冎部】憑列切(bié)
(𠛰)分解也。從冎從刀。 [8] 

説文解字注

【卷四】【冎部】
(𠛰)分解也。分別、離別皆是也。今人分別則彼列切,離別則憑列切,古無是也。俗謂八部◻為古別字,且或於◻部乖字下益曰:“◻,古文別。”假令果尒,則於此何不載乎。
從冎,從刀。冎者,分解之皃。刀者,所以分解也。十五部。 [9] 
【卷十二】【弓部】
弓戾也。從弓,敝聲。方結反,亦方血反。又邊之入聲。按,此依《詩·采薇》釋文、正義所引説文補。弓戾者,謂弓很戾不調。鄭箋《詩》“象弭”雲:“弓反未彆者,以象骨為之。”意與小異。 [24] 

廣韻

皮列切,入薛竝 ‖ 別聲月2部(bié)
別,異也。離也。解也。《説文》作𠛰。又姓,何氏《姓苑》雲:“揚州人。”皮列切。又彼列切。二。
方別切,入薛幫 ‖ 別聲月2部(bié)
別,分別。
必袂切,去祭幫 ‖ 敝聲祭2部(bì)
彆,弓彆。
【校釋】彆,今讀依《集韻》必結切讀音biè。 [13]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部】 別;康熙筆畫:7;部外筆畫:5
古文:𠔁
《唐韻》方別切。《集韻》《韻會》筆別切。《正韻》必列切。並鞭入聲。《説文》:分解也。《玉篇》:分別也。《增韻》:辨也。《禮·曲禮》:日月以告君,以厚其別也。《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淮南子·齊俗訓》:宰庖之切割分別也。晉仲長敖《核性賦》:同稟氣質,無有區別。
又傅別,謂券書也。《周禮·天官·小宰》:八成,聽稱責以傳別。注:鄭曰:為大手書於一札,中字別之。
又《唐韻》《集韻》《韻會》皮列切。《正韻》避列切。並便入聲。《玉篇》:離也。《增韻》:解也,訣也。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宋謝惠連《夜集嘆乖》詩:詩人詠踟躕,搔首歌離別。梁荀濟《贈陰梁州》詩:已作金蘭契,何言云雨別。 [10] 
【寅集下】【弓部】 彆;康熙筆畫:15;部外筆畫:12
《廣韻》方結切。《集韻》必結切,𠀤音𩋇。《廣韻》弓彆。《集韻》弓戾也。《詩·小雅》:“象弭魚服”箋:弭,弓反末。彆者,以象骨為之,以助御者解轡也。
又《集韻》必袂切,音蔽。義同。
《廣韻》或作𢏨。亦作㢼。 [11]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別字書寫提示 別字書寫提示
“另”“刂”寬窄相當,頂部“另”低,底部“刂”低。“另”,“口”的㇕(橫折)的豎段在豎中線左側;“力”,㇆(橫折鈎)的橫段在橫中線下側,豎鈎段在豎中線左側略向左斜“刂”,兩筆中點都在橫中線。 [4]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字頭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i̯at
王力系統
b
ǐat
董同龢系統
juat
周法高系統
b
iwat
李方桂系統
b
jiat
西漢



東漢





jiat


jiat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i̯ɛt
擬音/王力系統

b
ǐɛt
擬音/王力系統

p
ǐɛi
擬音/董同龢系統

jæ̆t
擬音/董同龢系統

p
jæi
擬音/周法高系統

b
iat
擬音/周法高系統

p
iæi
擬音/李方桂系統

b
jät
擬音/李方桂系統

p
jiäi
擬音/陳新雄系統

ǐɛt
擬音/陳新雄系統

p
ǐɛi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7-19]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入聲
十七薛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皮列切/彼列切
bʰjæ̆t
入聲
十七薛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方別(列)切
pjæ̆t
去聲
十三祭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必袂切
pjæi
集韻
入聲
十七𧀼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筆別切
piæt
入聲
十七𧀼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皮列切
biæt
去聲
十三祭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必袂切
pjæi
入聲
十六屑

開口呼
四等
全清
必結切
pɛt
禮部韻略


入聲





筆列切



入聲





皮列切



入聲





必結切

增韻


入聲





筆列切



入聲





皮列切



入聲





必結切

中原音韻

入聲作平聲
車遮

齊齒呼

全清

piɛ

入聲作上聲
車遮

齊齒呼

全清

piɛ
中州音韻


入聲作平聲
車遮





邦爺切



入聲作上聲
車遮





邦也切



入聲作上聲
車遮





邦也切

洪武正韻

入聲
五屑


全濁
避列切
b‘iet

入聲
五屑


全清
必列切
piet

入聲
五屑


全清
必列切
piet
分韻撮要

陽入
第一先蘚線屑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4-17]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0-08-12]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350
  •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89-90
  • 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2
  • 5.    平水韻 九屑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1-07-29]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2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623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360;1069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559
  • 9.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 説文解字注 上[M].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5.07:293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65-66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304
  • 12.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4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50
  • 13.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377;499-500
  • 14.    別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1-07-29]
  • 15.    彆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1-07-29]
  • 16.    彆的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1-07-29]
  • 17.    別的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1-07-29]
  • 18.    別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1-07-29]
  • 19.    彆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1-07-29]
  • 20.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8-01]
  • 21.    姜繼曾著.簡化字的由來[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01:56
  • 22.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507-508
  • 23.    陳煒湛著.古文字趣談[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09:161-164
  • 24.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 説文解字注 下[M].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5.07:111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