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初(拼音:chū)是漢語常用字 [1]  ,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古字形從衣從刀,指用刀裁剪衣物。用刀裁布是製衣之始,故而“初”字引申指開端。由開始義可引申為第一個,表次序。又可引申表最低的(等級),如初等、初級。古文獻中,“初”亦可假作副詞,或用表時間頻率,相當於“才”、“剛剛”。
中文名
拼    音
chū
部    首
⻂、刀
五    筆
PUVN [3] 
倉    頡
LSH [3] 
鄭    碼
WTYD [3] 
筆    順
點、橫撇、豎、撇、點、橫折鈎、撇
字    級
一級(0889) [1] 
平水韻
上平六魚 [4] 
筆畫數
5+2,2+5(部首+部首外)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異體字
𠜆、𢀯、𡔈、𣦂(其餘見擴展圖冊)
統一碼
基本區-521D
四角碼
3722₀ [3] 
注音字母
ㄔㄨ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2]
會意字。甲骨文(圖1)的“初”字,其左邊為“”字。右邊是一把裁衣服的刀,其作用相當於現代的剪刀。可見“初”是衣服和剪刀的結合,它反映出古人做衣服與今天一樣,同樣需要先用刀裁剪,然後縫。“”和“衣”的結合,反映了古人制衣服最開始的一道工序,即量體裁衣。金文(圖2、3)的“初”與甲骨文的“初”結構大致相同,同樣是一把刀、一件衣服,只是“刀”的位置不同,有時“刀”在“衣”的左側或下方(見擴展圖冊)。這種形體結構不固定是古文字的一大特徵。古文字的這一特點正好説明了古人裁衣時還沒有固定的方式,哪裏不合適,就在哪裏下刀裁。小篆字形基本沿襲金文,“刀”統一在“衣”的右側。到了隸書和楷書,“刀”基本沿襲小篆;“衣”字變化較大,寫作“衤”。 [2]  [5] 
就字義論,從西周金文以來,初字的意義變化也不大,幾種用法同樣都繼承下來了。金文除常見的“初吉”為特殊的歷法用語外,初字的含義是“開始”和“當初”。如匽侯鼎:“匽侯旨初見事於宗周(匽侯旨開始在宗周任職)。”這種情況與傳世文獻相合。如《左傳·隱公元年》:“初,鄭武公娶於申(當初鄭武公從申國娶妻)。”“初”是記敍後事時為追溯前事而用於句首的時間副詞。而“楚漢初起”(《漢書·蒯通傳》)、“諸侯初破”(《史記·秦始皇本紀》)、“初生之犢”等例,“初”又可解釋為“剛剛”“新”,這是由始初義引申而來的。現代漢語中初字很少單獨使用,大都與其他字結合為雙音詞。作為語素的初,其含義也仍然是“當初”“首(始)”,以及“新”。如初戰、初夏、初步、初學……。不過,和舉刀裁衣的“初”意距離越來越遠了。
事物往往是按照由低向高的順序向前發展的,時間在前的往往是較低層級的,所以“初”又指“最低的”。如小學程度的教育叫“初等教育”,數學中較淺近的部分叫“初等數學”。 [17] 

詳細釋義

語法屬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形容詞
起頭的,開始的。
at the beginning
屈原《離騷》:“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
朱自清《白種人——上帝的驕子》:“我凝視過許多初會面的孩子,他們都不曾向我抗議。”
初春;初年;初步
第一個。
the first in order

初伏;初稿
原來的;本來的。
original
蘇軾《與吳秀水書》:“夫南方雖號為瘴癘地,然死生有命,初不由南北也。”
初願;初衷
最低的。


初等;初級
〈文言〉舒緩,從容。

杜甫《寄李十四員外布二十韻》:“試待盤渦歇,方期解纜初。”

名詞
開始的一段時間。

《尚書·伊訓》:“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
柳宗元《貞符序》:“惟人之初,總總而生,林林而羣。”
郭沫若《我的學生時代》:“我在初,認真是想學一點醫。”

原來的情況。
nature
左傳·隱公元年》:“遂為母子如初。”
韓愈《王公墓誌銘》:“婺州大旱,人餓死,户口亡十七八。公居五年,完富如初。”

用作追敍往事之詞,用於句首。

左傳·隱公元年》:“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
史記·孟嘗君列傳》:“初,馮歡聞孟嘗君好客,躡蹺而見之。”

〈文言〉故事;成規。

《禮記·檀弓下》:“夫魯有初,公室視豐碑,三家視桓楹。”鄭玄注:“初,謂故事。”

(Chū)姓氏用字。參看“初姓”。



副詞
剛剛;第一次。
just;only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
劉向《説苑·談叢》:“初沐者必拭冠,新浴者必振冠。”
初犯;初診;初出茅廬
〈文言〉全;始終。
whole;all
後漢書·獨行傳·彭修》:“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廢命不忠,豈非過邪?”
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異六·化鶴》:“每日粥飯外,即面壁不語,或竟夕不卧,亦不誦經參禪,如是六七年,初不解衣。”

前綴
附着在數字“一”至“十”的前面,表示農曆一個月前十天的次序。

孔雀東南飛》:“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以上參考資料: [6-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四下】【刀部】楚居切(chū)
始也。從刀從衣。裁衣之始也。 [9] 

説文解字注

始也。
注:見《釋詁》。
從刀衣。
注:會意。楚居切。五部。
裁衣之始也。
注:衣部曰:裁,製衣也。製衣以針,用刀則為制之始,引伸為凡始之偁。此説從刀衣之意。 [10] 

廣韻

楚居切,平魚初 ‖初聲魚部(chū)
初,舒也。始也。從刀衣。蓋裁衣之初。楚居切。二。 [11]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字部】初;康熙筆畫:7;部外筆畫:5
古文:䥚
《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並楚平聲。《説文》:始也。從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慎厥初。
又《禮·檀弓》:夫魯有初。注:初謂故事。
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12] 

字形書寫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3]

書寫提示

筆順動畫演示 筆順動畫演示
【筆順】①丶(點)②フ(橫撇)③丨(豎)④ノ(撇)⑤丶(點)⑥㇆(橫折鈎)⑦ノ(撇)
【寫法】“衤”略窄,“刀”稍寬,頂部“衤”高,底部“刀”高。“衤”,フ(橫撇)與豎筆相接於橫中線。“刀”,㇆(橫折鈎)的橫段與左旁フ(橫撇)的橫段持平;豎鈎段左斜;撇從右上格撇向“衤”下側。 [13]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14]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ʂʰ
i̯o
先秦
王力系統
tʃʰ
ǐa
先秦
董同龢系統
tsʰ
先秦
周法高系統
tsʰ
iaɣ
先秦
李方桂系統
tsh
rjag
東漢




jo


jo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魚虞模

jo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魚虞模

jo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jwo
隋唐
高本漢系統

tʂʰ
i̯wo
隋唐
王力系統

tʃʰ
ǐo
隋唐
董同龢系統

tʃʰ
jo
隋唐
周法高系統

tʂʰ
io
隋唐
李方桂系統

tṣh
jwo
隋唐
陳新雄系統
tʃʰ
ǐo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5]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九魚

開口呼
次清
楚居切
tʃʰjo
集韻
平聲
上平九魚

合口呼
次清
楚居切
ʧʰiɔ
禮部韻略


平聲





楚居切

增韻


平聲





楚居切

中原音韻

陰平
魚模
穿

合口呼

次清

ʈʂʼu
中州音韻


平聲
魚模





窓疎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五模
穿


次清
楚徂切
tʃ‘u
分韻撮要

陰平
第二十三科火貨
穿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5] 

方音集匯

注意:發音用國際音標標註,僅作參考,可能與當地實際發音有異
方言類別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ʂʰu
55
陰平

官話(北方官話)
濟南
tʂʰu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sʰou
21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pfʰu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sʰou
55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sʰu
44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sʰʊ
212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sʰo
21
陰平

官話(晉語)
太原
tsʰu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tsʰəu
44
陰平

吳語
温州
tsʰəu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tsʰəu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tsʰəu
55
陰平

贛語
南昌
tsʰu
42
陰平

客家話
梅縣
tsʰɿ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tʃʰɔ
53/55
陰平

粵語
陽江
tʃʰɔ
33
陰平

閩語(閩南語)
廈門
tsʰɔ
55
陰平
文讀
閩語(閩南語)
廈門
tsʰue
55
陰平
白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tsʰo
33
陰平
文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tsʰiu
33
陰平
白讀
閩語(莆仙話)
莆田
tsʰy
533
陰平

閩語(閩東語)
福州
tsʰu
44
陰平
文讀
閩語(閩東語)
福州
tsʰœ
44
陰平
白讀
閩語(閩北語)
建甌
tsʰu
54
平聲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5]  、《漢語方音字彙》 [16]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8-01]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373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11-13]
  • 4.    平水韻 六魚  .搜韻[引用日期2019-08-01]
  • 5.    吳東平著.漢字的故事[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9:228-229
  • 6.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2卷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617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359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92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591
  • 10.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08-01]
  • 11.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66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65
  • 1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7
  • 14.    各體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8-02]
  • 15.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08-01]
  • 16.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119
  • 17.    陳煒湛著.古文字趣談[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09:119-12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