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凌廷堪

(清中葉學者)

鎖定
凌廷堪(1755年-1809年),字次仲, [6]  又字仲子。 [7]  安徽歙縣人。中國清代經學家、史學家、文學家、 [6]  音律學家。 [7] 
凌廷堪6歲而孤,12歲棄學為商,偶於友人家見《唐詩別裁集》《詞綜》,攜歸研讀,遂能詩詞。弱冠後,始發憤讀書。29歲至京師,從翁方綱習舉子業,心慕其鄉先輩江永、戴震之學,並究心經史。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成進士,自請改教職,選寧國府教授。嘉慶十四年(1809年),凌廷堪卒,終年55歲。 [6] 
凌廷堪畢生究心於經史,對古代禮制、職官、疆域、音律、歷算均有通考。著《禮經釋例》,分為飲食、賓客、祭例、器服等八類,因辭列例,考鏡流源。又著《燕樂考原》,認為當世俗樂中經唐人燕樂而達於古雅樂。著作另有《校禮堂文集》《元遺山年譜》《梅邊吹笛譜》《充渠新書》等。 [1]  [7] 
字仲子,一字次仲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江蘇省連雲港市板浦鎮 [2] 
主要作品
《禮經釋例》
主要作品
《燕樂考原》
《校禮堂文集》
本    名
凌廷堪
出生時間
1757年10月2日巳時(9-11時) [3] 
逝世時間
1809年7月14日丑時(1-3時) [3] 

凌廷堪人生經歷

凌廷堪(1757~1809),安徽歙縣人,生於江蘇海州(今連雲港)。凌廷堪七歲那年,生母王氏為了讓其就塾讀書,賣掉了身上僅有的首飾。然而,家庭的貧困,使得凌廷堪無法繼續學業,十三歲那年,遂輟學去學做生意。凌廷堪學做生意不久,就發現自己不具備經商的天賦,後來以寫詩詞為生。 [4] 
乾隆四十二年(1777),二十一歲的凌廷堪學賈不成,又到書鋪裏做學徒。乾隆四十四年(1779),經過痛苦的思想鬥爭,凌廷堪毅然決定學習古文,於是挾書出遊。 [4] 
乾隆四十六年(1781),凌廷堪自歙縣由杭州回校浦,客居揚州,開始撰寫《元遺山年譜》初稿,時與阮元相識,成莫逆之交。乾隆四十八年(1783)至京師,名公世卿、通儒雅士時在京中者悉爰重交納,居京數月,名噪一時。經程晉芳推引,受業翁方綱之門,致力於經史之學。
乾隆四十九年(1784)作客揚州,汪中與凌廷堪相見,辯論古今,深為折服。汪中讚揚説“今得君合十有七矣,”為人器重如此。乾隆五十一年(1786),孔廣森武億相與訂交,論學論文,志趣最洽。次年作客揚州,與秦恩復劉台拱焦循李鍾泗以及章實齋等有交往,是年撰《禮經釋例》初稿。乾隆五十五年(1790)出朱珪之門,在此期間得識藏書家鮑廷博。嘉慶元年(1796)《元遺山年譜》成書。後應阮元之聘教授其子阮常生
從乾隆四十四年(1779)至乾隆五十九年(1794),凌廷堪出遊四方,除了京都、揚州外,還去過南昌、開封、江寧、杭州、淮安、儀徵、蒙城等地。但他一直心繫海州板浦。雖身在異鄉,卻常和板浦的好友書信往來,問寒問暖,切磋學問。十六年間,他十次回板浦省親。 [4] 
凌廷堪通往仕途的道路一直很不順利。從乾隆四十八年(1783)起應順天鄉試,連續兩科不中。第三次應京兆試,只中了個附榜。乾隆五十四年(1789)第四次赴考,才舉江南鄉試。第二年(1790)參加會試,中式第四名,結果複試時以頭場首藝磨勘,又被停止參加殿試。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補殿試,才被取三甲第二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雖不能入翰林,也還可以外放知縣。但幾天後,凌廷堪主動具呈吏部,要求改教職。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月,部選得安徽寧國府教授缺。第二年(1795)三月,凌廷堪從杭州去寧國府赴任,並派人回板浦將母親接到學署奉養。
凌廷堪所結交皆一時名士,朋友中與江藩交往最密,江藩在《漢學師承記》中為其撰寫的傳記也最詳審、最富深情,文中結尾處不勝感慨地説:“嗟乎,君冷宦無家,白頭乏嗣,雖死故鄉,實同旅殯,亦生人之極哀也已!”讀之令人泫然。凌廷堪所教學生中,阮常生胡培翬、張其錦是其佼佼者。
嘉慶十四年(1809)六月初一日晚,凌廷堪吃飯時突然跌倒,隨後不能言語。 [3]  [5]  次日丑時,凌廷堪病逝,葬於歙縣梅山十畝園。 [4] 

凌廷堪學術成就

凌廷堪之學無所不窺,於六書、歷算以迄古今疆域之沿革、職官之異同、史傳之參錯、外屬之源流,靡不井然條貫。尤其精通禮學,謂:“古聖使人復性者學也,所學者即禮也。顏淵問仁,孔子告之者惟禮焉爾,顏子嘆‘道之高堅前後迨博文約禮,然後如有所立',即立於禮之立也。禮有節文度數,非空言理者可託。”著有《禮經釋例》:“禮儀委曲繁重,必須會通其例。如鄉飲酒、鄉射、燕禮、大射不同,而其為獻酢酬旅、酬無算爵之例則同;聘禮、覲禮不同,而其為郊勞執玉、行享庭實之例則同;特牲饋食、少牢饋食不同,而其為屍飯主人初獻、主婦亞獻、賓長三獻、祭畢飲酒之例則同。”“乃區為八例,以明同中之異,異中之同:曰通例,曰飲食例,曰賓客例,曰射例,曰祭例,曰器服例,曰雜例。”朱珪讀其書後,贈詩大力推重之。凌廷堪除《禮經》而外,潛心於樂經,認為當世俗樂與古雅樂中隔唐人燕樂一關,蔡季通、鄭世子詞源、遼史樂志諸書,著有《燕樂考原》。江藩嘆以為“思通鬼神”。他著有《元遺山年譜》,多發古人所未發。其中特別卓然富有成就者當推《復禮》三篇。

凌廷堪評價

凌廷堪出身寒素,無力購書,羣書皆為手抄研讀。《校禮堂文集》卷二十八《學勤齋時文自序》、卷三十七《手抄諸經跋》諸篇皆有記述其困學之勤,感人至深!其於經史皆造詣宏深,雅善屬文,尤工駢體,江藩稱其“得漢魏之醇粹,有六朝之流美,在胡稚威、孔顨軒之上,而世人不知也”(《漢學師承記》)。生平著述有《禮經釋例》《燕樂考原》《校禮堂文集》《梅邊吹笛譜》《充渠新書》《元遺山年譜》、詩集十四卷及札記若干卷。
參考資料
  • 1.    凌廷堪像取自《清代學者像傳》,清葉衍蘭輯摹,黃小泉繪。
  • 2.    肖雅. 凌廷堪與《燕樂考原》[J].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1989(02):48-50.
  • 3.    凌次仲先生年譜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12-19]
  • 4.    凌廷堪與古海州  .李明友的博客.2012-01-01[引用日期2020-12-19]
  • 5.    凌廷堪後人在何處?  .冷眼看之的博客.2011-06-11[引用日期2020-12-19]
  • 6.    凌廷堪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25]
  • 7.    方克立主編;盧育三,呂希晨,周德豐副主編.中國哲學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第5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