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淩廷堪

(清朝乾嘉學派學者、經學家)

鎖定
淩廷堪,乾嘉學派著名學者、經學家。《校禮堂詩集》《梅邊吹笛譜》,對音律之學亦有精深研究。
本    名
淩廷堪
次仲
所處時代
清代
民族族羣
出生地
江蘇海州板浦鎮
出生日期
乾隆二十二年八月二日(1757年10月2日)
逝世日期
未知
主要作品
《校禮堂詩集》《梅邊吹笛譜》
主要成就
對音律之學亦有精深研究
字次仲、仲子。安徽歙縣人,乾隆二十二年八月二日(1757年10月2日)生於江蘇海州板浦鎮
2六歲時喪父,其母授讀,聰明好學。年十二,棄書學賈,偶在友人家見《唐詩別裁集》及《詞綜》,借歸就燈下讀,遂能詩詞曾自述其學詩及治古文辭雲廷堪幼而孤露,學賈不成,貧困無聊,漫為古今體詩洎宋元詞曲以自怡。未幾棄之,治古文辭。
乾隆四十五年(1780)冬,因對詞曲戲劇有所長,受聘至揚州兩淮巡鹽御史所設詞曲館。在揚州時,讀金、元之際詩人、文學家元好問詩,為其幽憂慷慨,悱惻纏綿所感動,極為喜愛,後為之著《元遺山年譜》2卷。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冬,淩廷堪來到北京。著名學者翁方綱見其所作詩文,極為賞識,問他何以不應科舉試。答以幼時未學時文,亦不知理法。翁方綱笑道:“子為村夫子之言誤矣。夫古今文一二一,豈有二理二法哉?”淩遂拜為門下弟子,習舉子業。同年應試,以文不合格落選。於是南還,仍回揚州。在揚州期間結實阮元江藩,成為終生知交。
乾隆五十年(1785),淩廷堪再次入都,寓宣武門外米市衚衕好友牛坤宅。是年,孔廣森進京,由翁方綱介紹,二人訂交。孔廣森為乾嘉學術大師戴震門人,淩廷堪於戴氏卒後始讀其著作,服膺戴學,孔凌二人在京切磋學問,從周公孔子之學,到屈原宋玉辭賦,以致歷算天文,無所不談,成為摯友。
乾隆五十三年(1788),淩廷堪三次入京應試。是科凌以副榜準貢,冬,出都。次年,淩廷堪於江寧中舉。
乾隆五十五年(1790),第四次入都,參加禮部會試,終於得中。成進士後,本已外放知縣,但淩廷堪淡薄功名,專意治學,自請改教職。
五十九年(1794),得權授安徽寧國府學教授。
六十年(1795)三月,遂出都赴任,居京四年多,以後再未進京。淩廷堪就任後,居於是府學學署。安心教學,閉户著書,侍奉慈親。
嘉慶十四年六月初二(1809.7.14)去世,卒年五十三歲。
淩廷堪是乾嘉學派著名學者、經學家。淩初次入都時,翁方綱授以戴震論著,讀而好之。曾傭書於宣武門外琉璃廠坊肆,生活甚為清苦。發奮讀書,畢生精力用於經學,他深研理學而及於音律,對音律之學亦有精深研究。淩廷堪詩文甚豐,均見《校禮堂文集》、《校禮堂詩集》。此外還有詞集《梅邊吹笛譜》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