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億

鎖定
武億(1745年~1799年),字虛谷,一字小石,號半石山人,河南河南府偃師縣人。清代乾嘉時期著名的經學家、考據學家、學者、金石學家。乾隆十年(1745)十一月二十二日生,嘉慶四年(1799)十月二十九日卒。乾隆三十五年舉於鄉,遊學京師,四十五年成進士。後知山東博山縣,在官七月,以忤權貴罷。著有《授堂文鈔》、《偃師金石記》、《安陽縣金石錄》等。事具朱珪《知足齋文集》卷五《前博山縣知縣詔起引見武君墓誌銘》、法式善《存素堂文集》卷四《武虛谷傳》。
中文名
武億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745年
逝世日期
1799年
職    業
學者金石學家
出生地
河南偃師
代表作品
偃師金石記
《授堂文鈔》

武億人物簡介

武億(1745-1799),字虛谷,一字小石,舊字老統,自號半石山人,偃師老城人。武紹周子。幼秉庭訓,發憤讀書,乾隆三十年(1765) 應童子試,偃師令見其文奇,拔擢第一。三十五年中舉人,四十五年中進士,五十六年授山東博山知縣。在任,他體察民情,輕賦薄役,處理積案,勸民節儉,創建書院,啓發民智,使博山大治。時大學士和珅專權,其爪牙橫行州縣,搜刮民財,無人敢問。他不畏強暴,抓而杖之。山東巡撫吉慶,唯恐得罪和坤,曲奏皇上,罷了武億的官。百姓聞訊,集數千人到濟南府“叩首乞留”終未獲準。罷官後,他困苦潦倒,連回家路費都沒有,主講啓文、清源、春風諸書院以餬口。他學識淵博,著述頗豐,刊世的經學著作有《羣經義證》、《經讀考異》、《三禮義證》、《四書考異》;金石著作有《金石三跋》、《金石續跋》、《偃師縣誌·金石錄》、《錢譜》等,另有《授堂札記》、《授堂詩鈔》等。還主編有《魯山縣誌》、《寶豐縣志》和《陝縣誌》。嘉慶四年(1799) ,仁宗親政,罷黜和珅。十一月,召武億進京,欲委重任,惜武億已於十月逝世。追封“天官”。 [1] 

武億人物生平

武億(1745——1799),字虛谷,號授堂,河南偃師人。
武億 武億
年十二,遍覽九經諸子,為文下筆千言。早失怙恃,衰毀骨立。會伊、洛溢,居圮,架木為小屋,讀書其中。嚴冬砍木,燒以禦寒,斧傷足,血殷不顧。倜儻負奇氣。乾隆庚寅,舉鄉試,乃由興漢走四川,沿夔巫以歸,攬其形勝。作《六國論》。旋居京師,從朱筠遊,益為博通之學。庚子成進士,選授山東博山知縣。蒞任,勤政愛民,革諸供饋,決辭無留獄,禱雨立沛,嚴止賄賂,輿情大治。創範泉書院,進其秀者,親講授以敦實學。當和珅秉國,遣番役捕反賊,橫行民間,州縣莫敢誰何,先生率人收之,杖而解去。大府慮獲咎權要,因顢頇以濫刑劾奏。罷官日,博山民千餘人遮道乞留,不得,相與館其全家於縣中,朝夕饋問;先生不忍用家口累民,悉遣歸。乃間遊東昌臨清間,修魯山、郟縣寶豐三志,藉以自給。繼主講清源書院,凡五載,始返里。安陽令趙希潢與同受業朱筠,延至署,訂金石文字,旋抱病辭。嘉慶四年,和珅既伏誅,詔舉枉曲,於是先生去官事聞,敕史部起復而先一月竟卒,年五十有五。
先生生平博洽於學,諸經註疏、三史、通鑑,皆能闇誦。好收藏碑版,遊歷所至,如嵩山泰岱,遇有石刻,捫苔剔蘚,盡心摹拓。或不能施■〈亹毛〉椎者,必手錄一本。愜師杏園莊民家掘得宋劉韜墓誌,重幾百斤,急往購之,負之行數十里,困憊無恤,其嗜古有如此。所著《三禮義證》十二卷,《羣經義證》八卷,《經讀考異》八卷、補一卷,《四書考異》一卷,《句讀敍述》二卷,《金石三跋》十卷,《續跋》十四卷,《偃師堂石遺文錄》,並核定五經異義,駁異義補遺,箴膏肓,起廢疾,發墨守、鄭志等,各若干卷。《授望文抄》十卷,《詩抄》八卷,《讀史金石集目》、《年譜》、《授堂札記》又若干卷。 [2] 

武億清代名儒

幼承家教 勤學苦讀 學有所成
武億出生在官宦之家,書香門第。武億祖籍並不在偃師。“先世居山東聊城縣,有遠祖名恂者,以指揮使駐懷慶,遂為河南人。”(山東聊城即今山東聊城,懷慶即今河南沁陽)高祖諱懋德,在他的帶領下於順治年間“由懷慶軍籍遷偃師”。曾祖諱維翰又諱於翰,贈奉政大夫吏部驗封司郎中。祖父諱朝龍,贈文林郎東流縣知縣晉贈奉政大夫吏部驗封司郎中,三世以篤義尚行載於縣誌。其父武紹周,字夢卜,少有異志,博學通古,雍正癸卯中進士,官至吏部郎中,是位幹練清廉的循吏,深受時人讚美,對武億影響也最大。
武億1745年出生於京邸,幼承家教,從小就酷愛讀書,行為不同於同齡人。“億生於京邸,少有異表,不苟嬉戲。八九歲,朱墨點定明代名人制度,第其高下,父驚愛之”,年十二,就能“遍覽九經、諸子,為文下筆千言”,塾師教他經史,能“舉疑義以相質難”。
不幸的是,武億未及弱冠,父母相繼謝世,使他“哀痛毀瘠,以讀書自勵”。由於“億父故清宦,官中外卅餘年,家無儋石儲”,武億又不問生計,衣食幾乎不能自給,父母故去,生活貧困,又“值洛、伊暴溢,宅舍盡圮,億就高架木為小屋,讀書其中”,條件惡劣,仍力讀不輟。
乾隆三十一年(1766)武億年二十一歲參加縣試,取得第一名。第二年,入縣學,為附生。乾隆三十五年(1770)應鄉試,獲第六名,中舉人。但由於“鄉居講學,力求博通,鮮所師承”,學問一直未能精進,此後三次應會試皆不中,仕途遭挫,直到遇到朱筠。朱筠博學宏覽,以經學、六書訓士,是“乾嘉樸學的開國元勳”,“乾嘉樸學家的領袖”。武億對他推崇備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武億第三次參加會試,是年二月武億經曹錫寶的介紹留北京館朱筠邸。在朱門下“就日下書肆購異書,所得金石古文,皆為考證,學日益進”,朱筠負海內文望,門下士多一時賢俊闊達不羈之才,武億與之交遊開闊了視野,學問大進,“通貫經籍,講學依據漢儒師哲,不蹈宋明人空虛臆説之習”,奠定了深厚的漢學根基。同時,科舉上也取得突破,乾隆四十五年(1780),武億第四次參加會試得中三甲第十名,“賜同進士出身,以知縣歸班用”。
愛民如子 懲惡揚善 澤被鄉里
乾隆五十六年(1791)武億走上仕途,任山東博山縣(今山東淄博博山區)知縣。他以讀書用世為志,將儒家經術用於現實治理。具體而言,其政績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其一,愛民如子,革除弊政。在博山,武億“問土俗利弊,免琉璃入貢,革煤炭供饋,裏馬草豆不以累民。決辭無留獄,祈雨即沛”,“有奸民與商賈雜居寺觀,為諸不法事,君嚴懲之,俗遂革”。可以説,武億在輕徭薄賦,維護地方治安方面做出了一定貢獻。其二,潔身自好,廉潔奉公。武億初到博山就立誓清廉為官,絕不貪腐。“有以賄幹者,未敢進,億廉知之,值迅雷,曰‘汝不聞雷聲乎?吾矢禱久矣。’賄者惶悚而止”。其三,重教風化,學風敦厚。他痛詆道釋二氏,汰裁佛寺,勒令僧尼蓄髮還俗。到遠僻邨落,親講鄉約,因加教諭,以敦厚風俗。並捐錢在城東範文正祠旁創建範泉書院,“親臨講課,口授指畫,示以訓詁文字,通經術,樹風節之要,士皆勤奮”。從而使博山“輿情大洽”。其四,嫉惡如仇,懲惡揚善。自明代起發展為手工業商貿重鎮,車馬輻輳,市井繁華,博山“街簾卷鼓,奮裙吹唇;睥睨公卿,喧穢雜沓。非嗜利之牙儈,則歡博之酒徒”,社會階層分化,居民關係複雜,官僚富豪以強凌弱現象時有發生,武億不畏權貴,嫉惡如仇,懲惡揚善,為人稱頌。這其中痛仗和珅番役最為人稱道。乾隆五十七年(1792),朝廷內部和珅專權並領步軍統領事。他聽信別人妄言,認為山東長清王倫起義被撲滅後,王倫並沒有死,只是下落不明,便秘派番役四處尋找其蹤跡。番役曹君錫、杜城德以緝捕為名,招結無賴十一人,橫行州縣。“其役攜徒眾,持兵刃,於民間凌虐恣肆,歷數縣,莫敢何問。”來到博山後,他們更是在市肆中手持鐵尺,肆意飲博,無人敢問。武億聽説這件事後,把這一幫人拘捕到縣衙。先是杜城德恃強倔強,後又拿出提督發的牌照進行威脅。武億質問道:“既是牌照命令你們與地方官府合力捕盜,為何來三日不報?而且牌照上只差遣二人,為何成羣結隊,耀武揚威?”杜城德等一行啞口無言。武億下令依法一一杖之,民皆稱快。山東巡撫吉慶知道此事後,擔心“將累上官”,以“任性行杖”劾革武億職。武億被罷官的消息傳出後,博山城鄉男女老少千餘人來到山東巡撫衙門前“乞留我好官”,未得到滿意答覆,“則日為(武億)運至薪米,門如市焉”,吉慶深為感動,親到京師力圖挽回局面,終因和珅把持朝政,執掌吏部,未能如願。
武億雖因此受到革職處分,但收穫了民心,也迫使和珅亦不敢使番役再出。後來,姚鼐盛讚武億此舉是“功固及天下矣”。
潛心學術 著書立説 終成大家
武億罷官後,因為清貧,無資回鄉,又“不欲以己事累博山父老”,故應東昌啓文書院之聘,開始了自己的講學生涯。後又主持偃師二程書院,講學鄧州春風書院等,傳道授業,誨人不倦。每到一處就以小學、經史、古文倫品教諭生徒。他的著述典質古奧,頗有崇古的傾向。他教育子孫:“讀書當期有實用,而實用莫過於地誌之學,謂山川地勢關津要害,能瞭如指掌,庶胸中包羅有物。”
武億自幼酷愛金石之學,罷官後,潛心研究,成為清代著名的金石學者。主要金石學著作有《金石三跋》、《金石續跋》、《偃師金石遺文補錄》、《錢譜》等。經學家江藩在《國學漢學師承記》中説:“(武億)酷嗜翠墨,遊歷所至,如嵩山泰岱,遇有石刻,捫苔剔蘚,盡心模拓,或不能施氈椎者,必手錄一本。”又説:“偃師杏莊,去所居十餘里,民家掘井,得晉劉韜墓誌,長二尺有餘,重幾(近)百斤,先生肩之以歸。”乾隆甲寅年(1794),武億曾應著名學者阮元之邀,參校《山左金石志》。
武億更是有名的方誌學大家。他先後纂修成《魯山縣誌》、《寶豐縣志》、《郟縣縣誌》、《安陽縣誌》等,他還參與了知縣湯毓倬、翰林院編修孫星衍主持的《偃師縣誌》的編纂事宜,負責金石部分。其中《安陽縣誌》影響巨大,被視為縣誌楷模。大學士、四庫全書館總纂官紀昀(字曉嵐)為其作《序》説:“試閲其目,井井有條,多合古意。先以圖、次以表,挈其綱要;次以志、次以傳、次以紀,析其目矣;殿以藝文,乃仿古人之目錄,不似近人之附載詩文,其體例不亦善乎?而每條必有考證,不徒雜襲舊文,其敍述不亦確乎?”
武億又精於經史、考據學,善詩文,有《羣經義證》、《經讀考異》、《三禮義證》、《四書考異》、《授堂詩文集》等數十卷。 [3] 
一生嗜金石
武億是學問大家,對文學、經學及方誌學都有很高造詣。在金石考據方面,他一生用功尤多。清代經學家江藩在《國學漢學師承記》中曾説,武億“酷嗜翠墨,遊歷所至,如嵩山泰岱,遇有石刻,捫苔剔蘚,盡心模拓”。
其實,武億對金石的痴迷,從少年時就開始了。他隨父母回到偃師後,發現這一帶古蹟甚多,各種碑刻充斥其間,便常獨自到廢寺荒墟間徜徉,偶爾拾得古人一二石碣,則“撫摩終日,或至廢食不歸”。
有一次,他聽説在離家十餘里的偃師杏莊,有農家在挖井時發現了晉劉韜墓誌,急急忙忙趕去買回。那墓誌長二尺有餘,重數十斤,武億一介書生,硬是扛着這塊石頭走回來,累得半死。
武億在金石上如此下功夫,不是為了別的,是看到碑銘墓誌可以“與羣史傳記互為推稽”,有不可替代的史料價值。當然,以金石文字證經補史,在當時也是一種時尚,而武億的收藏多為前人所未見,“證經史記載之訛,補經史記載之闕”的作用就更加明顯。
後來,武億依照宋代歐陽修集古錄》、趙明誠金石錄》的體例,編成了《金石三跋》《金石文字續跋》等,其中錄有先秦至元代的各類碑刻近800通。如“又龍門山老君堂一造像摩崖小碑,題為始平公者,文皆用陰字,此乃他碑所希見耳”這一類的記載,在他的金石著作中比比皆是。
此外,武億還參與編纂了多部縣誌,《偃師金石記》《安陽金石錄》《寶豐金石志》《魯山金石志》等,都是他在編纂縣誌時輯成的。《續修四庫全書提要》贊他“學問淵博,尤嗜金石文字,其考據之文,可與錢大昕《金石文字跋尾》相伯仲”。
有子能守家學
武億字虛谷,又字授堂,號半石山人。他治學崇漢儒,注重經史考據,創立有授堂學派,在當時影響較大。武億去世後,其長子武穆淳將其著作輯錄付刻,就叫《授堂遺書》。
武穆淳“生而穎異,能守家學,多識賢士大夫”,也很不簡單。武億常教育兒子“讀書當期有實用,而實用莫過於地誌之學,謂山川地勢關津要害,能瞭如指掌,庶胸中包羅有物”,武穆淳做學問,便走了和父親一樣的路子。
“武億的著作很多,涉及金石學、經學、考據學及文學多個方面。嘉慶年間,武穆淳編《授堂遺書》,共收錄了其中10部,包括《經讀考異》8卷、補1卷,《句讀敍述》2卷,《羣經義證》8卷,《三禮義證》12卷,《金石一跋》4卷,《金石二跋》4卷,《金石三跋》2卷,《授堂金石文字續跋》14卷,《授堂文鈔》8卷,《授堂詩鈔》8卷。”洛陽古籍收藏家、白河書齋主人晁會元先生説。
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武億的孫子武耒重新刊刻了《授堂遺書》。“這個刻本目前存世最多。其中《授堂文鈔》續補2卷,共計10卷,第9卷、第10卷又名《續集》。白河書齋收藏有《授堂遺書》68卷,就是道光年間這個刻本。”晁先生説,武億是偃師名儒,學識過人、見解精闢,其著作對洛陽有重要意義。“我對武億的著作特別重視,經過20年的努力,已收齊《授堂遺書》的全部版本,還有其在乾隆年間參與編纂的《偃師縣誌》《魯山縣誌》《安陽縣誌》等。 [4] 

武億主要作品

《授堂遺書》 《授堂遺書》
《授堂遺書》
《偃師金石記》
《金石三跋》

武億人物評價

著名學者阮元曾在《武虛谷君遺事記》中寫道:“餘於甲寅、乙卯間,在山東獲交於偃師武君虛谷……武君鈎考精博,系以跋語,餘所修《山左金石志》中,考證出武君手者三之一。”
散文家、學者姚鼐在《武億墓表》中説:“今中州士知讀古書、為漢學,自君始。”
學者孫星衍讚譽他:“中州讀古書,崇經學,搜訪碑刻,備一方掌故,多自億為倡始。”武億堪稱一代大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