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准尉

鎖定
准尉,是一些國家軍隊軍人的職銜,地位介於軍官與士官之間,經上級選拔推薦、軍官候補教育合格後可晉升為少尉。
在某些國家的軍隊制度中,准尉是士官晉升的最高官階;在一些國家的軍制中,獨立成一階級;尚未被授階成為少尉的軍校畢業生,也掛准尉階級見習。
中文名
准尉
解    釋
軍人的職銜
首次使用時間
1649年
首次使用國家
俄國

准尉等級區分

軍銜的一個特殊等級。在各國的軍銜體系中,大多數國家不設准尉。設准尉的國家情況不盡相同。
有的列入尉官等次,如法國、巴基斯坦、韓國、蒙古、土耳其等國;有的列入士官(軍士)級別,如荷蘭印度尼西亞保加利亞等國;有的列為軍官與軍士之間的一個非官非士的獨立等級,如英國、日本、摩洛哥尼日利亞等國。
有的分級,如英國、俄羅斯等國分2級,印度、加拿大、尼日利亞等國分3級,美國分4~5級,波蘭分6級;有的不分級,如日本等國。
“准尉”一詞源自古斯拉夫文“旗”。

准尉歷史文化

1649年,俄國軍隊首次稱旗手為準尉,旗手從最勇敢、最健壯且經過戰鬥考驗的軍人中挑選。彼得一世建立正規軍時,於1712年正式設立准尉軍銜,作為步兵和騎兵中的最低軍銜。1722年頒佈《官級表》,將准尉分為兩個等級,“下級准尉”列入軍士的等級,准尉列入尉官行列。
在中國,清政府引進軍銜制度後,規定設置准尉軍銜,稱為“額外軍官”。辛亥革命後,南京臨時政府繼續沿用。北洋政府改稱“准尉官”。國民黨政府稱“准尉”和“準佐”,並規定“不列入官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5~1965年首次實行軍銜制度期間,未設置准尉,但實際上授有準尉,最多時有11萬餘人。准尉為副排級人員,算幹部不算軍官,在軍隊內部稱之為“預備軍官”。1988年新的軍銜等級中未設准尉。

准尉發佈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