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

鎖定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創刊於1978年,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兵工學會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五二研究所主辦的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專業科技期刊。 [1] 
據2021年第4期《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期刊封底頁顯示,《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編委會有顧問11人、委員44人,編輯部有責任編輯1人、英文編輯1人。 [2] 
據2021年9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共出版文獻量為7075篇、總被下載次數為1167777次、總被引次數為32530次;(2020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5、(2020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45。 [3]  據2021年9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共出版文獻量為3592篇、被引量為23912次、下載量為153335次、基金論文量為1854篇;2018年影響因子為0.47。 [4] 
中文名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
外文名
Ordnance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語    種
中文
類    別
金屬學及金屬工藝;材料科學
主管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
中國兵工學會、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五二研究所
編輯單位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78年
出版週期
雙月刊
國內刊號
33-1331/TJ
國際刊號
1004-244X
現任主編
趙寶榮
屬    性
中文核心期刊、CA、JST、CSCD
編輯部地址
浙江省寧波市郵政210信箱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辦刊歷史

1978年,《金屬材料與熱加工工藝》創刊。
1979年,該刊由雙月刊形式發行。
1984年,該刊更名為《兵器材料與力學》。
1985年,該刊更名為《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並由雙月刊改為月刊發行。
1993年,該刊由月刊恢復改為雙月刊發行。 [3] 
2010年,《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編輯部開通採編平台。 [7] 
2014年12月,《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5]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辦刊條件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主要欄目有材料試驗研究、試驗技術與方法、理化測試、質量與失效分析等。 [4] 
  • 報道內容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主要報道中國國內外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複合材料、材料製備工藝、失效分析、理化測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通過對中國國內外新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及研究成果的交流與研討,促進中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重點刊登鎢、銅、鎂、鋁、鈦合金材料、複合材料、特種鋼材料、結構陶瓷材料、特種功能材料、稀土材料、納米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材料動態性能測試、模擬與表徵等科技領域創新研究的科技論文。 [1]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人員編制

據2021年第4期《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期刊封底頁顯示,《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編委會有顧問11人、委員44人,編輯部有責任編輯1人、英文編輯1人。 [2] 
職務
名單
顧問
丁文江(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中國工程院院士)、才鴻年(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明(中國科學院院士)、李仲平(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言榮(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賀軍(中國工程院院士)、楊樹興(中國工程院院士)、邱志明(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業(中國工程院院士)、黃伯雲(中國工程院院士)
委員
王大森、王平、王克鴻、王樹山、王高、王梁東、鄧元、盧立偉、付文清、樂啓熾、朱秀榮、朱勝、劉日平、劉楚明、孫寶德、嚴密、李長久、李樹奎、吳護林、餘黎明、宋克興、張平則、張軍、張勁松、張國慶、張金詠、張治民、張振宇、張躍、張磊、陳小偉、陳光、範羣波、趙棟樑、郝海、耿林、慄卓新、徐寶強、黃政仁、董翰、蔣斌、雷明凱、熊守美、熊柏青
責任編輯
趙紅梅
英文編輯
田開文 [2]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辦刊成果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出版發行

據2021年9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共出版文獻量為7075篇。 [3] 
據2021年9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共出版文獻量為3592篇、被引量為23912次、下載量為153335次、基金論文量為1854篇;2018年影響因子為0.47。 [4]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收錄情況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21-2022年度)(擴展版)、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4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用刊 ,被CA化學文摘(美)(2020)、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8)、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等收錄。 [1-2]  [3]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影響因子

據2021年9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總被下載次數為1167777次、總被引次數為32530次;(2020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5、(2020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45。 [3] 
據2021年9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被引量為23912次、下載量為153335次;據2018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47,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18種)中排第3839名。 [4]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榮譽表彰

1992年,《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獲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4]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文化傳統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辦刊宗旨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以促進軍民兩用材料的研究與應用為宗旨。 [8]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投稿須知

1、文字簡練,語句通順,層次清楚,論點明確,數據可靠,結論恰當,全文一般不超過6000字;如投稿曾以摘要或簡報形式發表過,務請聲明,請勿一稿兩投。
2、文章題名不超過20字,切題,文題相符。
3、正文前應有200字左右中文摘要,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要素齊全;不要簡單重複文章題名;不得使用“據報道”或“大量研究表明”等詞彙;不能有作者今後的設想和計劃,同時儘量避免背景陳述。
4、列出5~8個關鍵詞和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第一個關鍵詞列該文豐要工作或內容所屬二級學科名稱;第二個關鍵詞為該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稱或文內若干個成果的總類別名稱,對科學研究方法的研究論文此處寫被研究的方法名稱;第三個關鍵詞為得到上述成果或結論時採用的科學研究方法的具體名稱,綜述和評論性論文此處寫“綜述”或“評論”;第四個關鍵詞列被該文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事或物質的名稱,或在題目中出現的作者認為重要的名詞;第五至第八個關鍵詞列出作者認為有利於檢索和文獻利用的其它關鍵詞。
5、英文題名應少於10個實詞;英文摘要不超過150個單詞;英文關鍵詞與中文關鍵詞及文中表題和圖題的中、英文要一一對應。
6、文中章、節的劃分、編號和排列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1”,“2.1”,“3.1”……,後空一格排標題,標題應簡短明確。
7、計景單位一律使用中國國家法定計最單位及符號;名詞術語應規範統一:外文及符號以印刷體書寫,易混字母用鉛筆標註文種、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等;圖片要求高度<45mm,寬度<50mm;表格用三線表。
8、新工藝、新成果及專利等要求有書面證明材料:受資助項目寫明課題編號;論文內容如屬於未來申報各類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投稿前請附所在研究部門的證明信。
9、作者署名,如同一單位不得超過4人,兩個以上單位的,每個單位不超過3人。在文末註明第一作者的姓名、年齡、單位、職稱、詳細通信地址、郵編、電話、電子信箱等。
10、文後參考文獻執行GB/T 7714 - 2005。該刊採用順序編碼制,即引文采用序號標註,參考文獻表中各文獻要按正文部分標註的序號依次列出。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獻時,在正文中標註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並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未公開發表的資料請勿引用。簡要列舉中國國家標準要求的6種著錄格式,詳細示例可參閲GB/T 7714 - 2005,或與該刊編輯部聯繫。 [6]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編委會主任委員、編輯部主編
趙寶榮
編委會副主任委員
宋小平、梁民憲、紀松
編輯部副主編
孫葆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