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元前68年

鎖定
公元前68年(癸丑),中國西漢漢宣帝地節二年。前68年,霍光死,漢宣帝親政。
中文名
公元前68年
世    紀
公元前1世紀
紀    年
癸丑
年    號
漢宣帝地節二年

公元前68年歷史紀事

公元前68年霍光死

光字子孟,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以車騎將軍張安世大司馬、車騎將軍、領尚書事御史大夫魏相上書言:“自後元以來,祿去王室,政由冢褂”,請損諸霍之權。時宣帝始親政事,又以霍光兄孫山領尚書事,子禹為右將軍,光夫人及諸女都能出入宮禁。以魏相給事中(得入禁中,預朝議)。匈奴壺衍靼單于死,弟虛閭權渠單于立。時匈奴大飢,人民、畜死甚多。

公元前68年宣帝中興

地節二年(前68年)霍光死後,宣帝才親政。在親政的二十年中,他着重於整肅吏治,加強皇權。他不但族滅了霍氏家族,而且誅殺了一些地位很高的官員。為維護法律正常行使,宣帝設置治御史以審核廷尉量刑輕重;設廷尉平至地方鞠獄,規定郡國呈報獄囚被笞瘐死名數,重視民命之餘又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此外宣帝又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宮講論五經異同,目的是為了鞏固皇權、統一思想。其餘如廢除一些苛法,屢次蠲免田租、算賦,招撫流亡,在發展農業生產方面繼續霍光的政策。對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則平息羌患,襲破車師。適匈奴發生內亂,呼韓邪單于親至五原塞上請求入朝,宣帝又得以完成武帝傾全國之力用兵而未竟的功業。宣帝統治期間,吏稱其職,民安其業,號稱中興。

公元前68年通鑑記載

孝昭皇帝下地節二年(癸丑,公元前六八年)
春,霍光病篤。車駕自臨問,上為之涕泣。光上書謝恩,願分國邑三千户以封兄孫奉車都尉山為列侯,奉兄去病祀。即日,拜光子禹為右將軍。三月,庚午,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中二千石治冢,賜梓宮、葬具皆如乘輿制度,諡曰宣成侯。發三河卒穿復土,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奉守;下詔復其後世,疇其爵邑,世世無有所與。
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國家新失大將軍,宜顯明功臣以填籓國,毋空大位,以塞爭權。宜以車騎將軍安世為大將軍,毋令領光祿勳事;以其子延壽為光祿勳。”上亦欲用之。夏,四月,戊申,以安世為大司馬車騎將軍領尚書事
鳳皇集魯,羣鳥從之。大赦天下
上思報大將軍德,乃封光兄孫山為樂平侯,使以奉車都尉領尚書事魏相因昌成君許廣漢奏封事,言:“《春秋》譏世卿,惡宋三世為大夫及魯季孫之專權,皆危亂國家。自後元以來,祿去王室,政由冢宰。今光死,子復為右將軍,兄子秉樞機,昆弟、諸婿據權勢,在兵官,光夫人顯及諸女皆通籍長信宮,或夜詔門出入,驕奢放縱,恐寢不制,宜有以損奪其權,破散陰謀,以固萬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又故事:諸上書者皆為二封,署其一曰“副”,領尚書者先發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相復因許伯白去副封以防壅蔽。帝善之,詔相給事中,皆從其議。
帝興於閭閻,知民事之艱難。霍光既薨,始親政事,厲精為治,五日一聽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職奏事,敷奏其言,考試功能。侍中、尚書功勞當遷及有異善,厚加賞賜,至於子孫,終不改易。樞機周密,品式備備,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及拜刺史、守、相,輒親見問,觀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質其言,有名實不相應,必知其所必然。常稱曰:“庶民所以安其田裏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為太守,吏民之本,數變易則下不安;民知其將久,不可欺罔,乃服從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輒以璽書勉厲,增秩,賜金,或爵至關內侯;公卿缺,則選諸所表,以次用之。是以漢世良吏,於是為盛,稱中興焉。
匈奴壺衍鞮單于死,弟左賢王立為虛閭權渠單于,以右大將女為大閼氏,而黜前單于所幸顓渠閼氏顓渠閼氏父左大且渠怨望。是時漢以匈奴不能為邊寇,罷塞外諸城以休百姓。單于聞之,喜,召貴人謀,欲與漢和親。左大且渠心害其事,曰:“前漢使來,兵隨其後。今亦效漢發兵,先使使者入。”乃自請與呼盧訾王各將萬騎,南旁塞獵,相逢俱入。行未到,會三騎亡降漢,言匈奴欲為寇。於是天子詔發邊騎屯要害處,使大將軍軍監治眾等四人將五千騎,分三隊,出塞各數百里,捕得虜各數十人而還。時匈奴亡其三騎,不敢入,即引去。是歲,匈奴飢,人民、畜產死者什六七,又發兩屯各萬騎以備漢。其秋,匈奴前所得西?辱居左地者,其君長以下數千人皆驅畜產行,與甌脱戰,所殺傷甚眾,遂南降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