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寶風景區

鎖定
八寶省級風景區位於滇東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東南部,八寶風景區總面積60.75平方公里,年均温度16.5℃,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八寶壯鄉峯叢林立,飛瀑流泉四處可尋,溶洞、地下河密佈境內,奇山異石栩栩如生,古橋漁舟星點綴河。
中文名
八寶省級風景區
地理位置
滇東南廣南縣東南部
別    名
小桂林
總面積
60.75平方公里
年均温度
16.5℃
景區特點
一河兩瀑三灘三洞四奇五古
保護級別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對象
民族特色
主要是壯族特色風俗和飲食
景區河流
25條

八寶風景區發展歷史

八寶鎮歷史悠久,八寶河古橋萃聚,多為明清時期的石拱橋 ,近十道古色古香的石拱橋羅列於八寶河面上,為八寶壩子增添了不少長虹卧波的景緻和牧歸笛揚的情趣。主要有對河橋、八寶雙橋 、田房橋 、坡現橋 、那木橋和賓州橋等,其中的八寶雙橋保存完好,1988年被省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對象。
眾多的古人類遺址不僅證明了八寶悠久的歷史,也説明了它是人類發源地這一。
八寶風景區 八寶風景區
百樂村餘家巖洞舊石器時期遺址,安令村龍根洞新石器時期遺址,田房村新石器時代崖畫,田房村銅木黎新石器時期遺址等,成為不少科教人員嚮往的地方。

八寶風景區地理環境

八寶風景區 八寶風景區
八寶風景區
八寶風景區(5張)
位於 [1]  ,距文山160公里,以峯叢峯林岩溶瀑布景觀為主,面積40平方公里。溶峯一般高50-100米,呈尖錐狀。盆地中心還發育少量孤峯,高度小於50米,八寶有大小河流25條,八寶河從河美湖出水,伏流4公里後從河也村山腳的鯉魚泉復出,八寶河蛾蜒八寶盆地之間,由南向北緩緩流過,河水四季清澈。登高遠眺,峯林四立,青山綠水,被稱為小桂林。特別是從河也乘船至八甲一段,長6.5公里,河面寬闊,山水相依,村寨農舍,翠竹掩映。盆地內溶洞較多,主要有三臘溶洞、湯納溶洞。區內還有岩溶湖分佈,約7個,面積較小。美岩溶湖長350米,寬50-80米,湖水碧綠,水底有4個出水洞,宛如4條青龍在含水吐珠,四季湧流。木美是古老的彝族村寨,這裏的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節日跳弦子、唱山歌,通宵達旦,熱鬧非凡,村子裏保留至今的兩面銅鼓是稀世珍寶。

八寶風景區主要景點

八寶風景區中,以一河(八寶河)、兩瀑(三臘、戈峯)、三灘(田房磊灘、石丫口大灘、珍珠灘)、三洞(湯那、三臘、牙方溶洞)、四奇(奇特的喊泉、奇異的風洞、奇巧的怪石、奇怪的風鳴)、五古(古崖畫、古人類遺址古文字、古文物、古橋)為最誘人有趣。
八寶風景區
美麗的八寶河彙集了許多奇特美麗的風景,沿河由南至北有龍潭吐珠、河野鯉魚泉、風洞、半島小學、河道溶洞、河道觀音、江中夫妻樹、孤兒井、對河風光、魚鷹石、和尚山、三臘瀑布、犀牛山、田房崖畫、雙鎖鰲魚山青龍山等,有近十座古代石拱橋卧於八寶河上,如一條條古樸典雅的腰帶把八寶河扮裝得更加動人。

八寶風景區民族工藝

八寶壯鄉豐富獨特的民族文化包括民族工藝品風味小吃土特產傳統節日、風俗習慣、傳統服飾、民居建築等,奇特古老而層次豐富。燭光閃爍的河燈安魂節,羣英爭雄的跑馬節,聞名於世的八寶貢米,絢麗多姿的八甲,精緻小巧的坡現銀飾,色香味美的純天然植物染料食品,無一不令你留連忘返,欲罷還饞。
壯鄉風味食品也是令你依戀不捨的風景,味香可口的鴨子燜糯米飯,十二色花糯米飯,綠色面蒿粑、黑色粽子、褐色褡褳粑,岜奪雞、酸菜鯰須魚等均是壯鄉有名的特色風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