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克拉瑪依友誼館

鎖定
友誼館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是一棟始建於1958年的蘇式建築,後經整修,於1991年重新投入使用。館內一共有810座位,主要有前廳、左右迴廊、觀眾廳、舞台構成,觀眾廳與左右迴廊和前廳分別通過兩扇雙扇木質隔音門相通,迴廊與前廳則通過雙向側推拉摺疊門連通。
1994年12月8日,克拉瑪依市教育局為歡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委兩基”評估驗收團的25位官員組織了全市7所中學、8所小學的學生、教師及有關領導共796人在克拉瑪依市友誼館劇場舉辦了專場文藝演出活動。靠近燈光的舞台幕布因過熱自燃而釀發大火,導致325人遇難,其中288人為中小學生。1994年12月17日,當地政府想將損毀的友誼館炸掉,但因市民抗議,整修後被保留到了1997年。1997年9月24日,友誼館主體建築還是被爆破拆除,僅留下前廳。2010年友誼館成為克拉瑪依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克拉瑪依友誼館
外文名
The Friendship Palace Of Karamay
開放時間
1991年
地    點
克拉瑪依
竣工時間
1991年
建築風格
蘇聯式
座位數
810
別    名
克拉瑪依友誼宮

目錄

克拉瑪依友誼館簡介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2張)
友誼館是1958年始建的蘇式建築,後經整修,於1991年重新投入使用。館內一共有810座位,主要有前廳、左右迴廊、觀眾廳、舞台構成,觀眾廳與左右迴廊和前廳分別通過兩扇雙扇木質隔音門相通,迴廊與前廳則通過雙向側推拉摺疊門連通。北側迴廊設有兩個廁所,舞台北側是後台,內有拉幕機和配電盤,後台與外界通過6號門相連,6號門較寬,為角鐵框架木質門,主要供道具出入。友誼館與外界相連的一共10道門,除靠近舞台的6、9、10號門,起火時無法利用外,南北兩側迴廊各有兩道門,結構均為雙扇木門內加裝金屬側推拉摺疊門;前廳有三道門,均為玻璃門外加裝鋁合金捲簾門。觀眾即通過前廳的三道門中的3號門入場。

克拉瑪依友誼館火災

1994年12月8日,克拉瑪依市教育局為歡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委兩基”評估驗收團的25位官員,組織了全市7所中學、8所小學的學生、教師及有關領導共796人在克拉瑪依市友誼館劇場舉辦了專場文藝演出活動。領導沒有準時到場,學生老師們下午入場等候了至少1個多小時,約四、五點鐘,本市及上級領導才陸續進來。18時05分演出開始。約18時十幾分,在表演第二個節目即克市第二小學的節目時,舞台後端的幕布因附近燈光過熱而被烤燃。根據多位倖存者描述,第一個節目結束時已經有人聞到焦味,但沒在意,第二個節目剛開始,舞台上就開始掉下來着火或沒有着火的布條,有人以為是演出用的道具,然後有一大團着火的幕布掉下來,有人上去把舞台前端的幕布拉上。不久,火引燃了後幕的裝飾用呼拉圈,熱氣使幕布膨脹如氣球。據二小校長黃文華回憶,此時館內“沒有一個人指揮”,“火光衝出來後,一下子全都亂了”,“喊誰誰都聽不見”。之後電線短路,燈光熄滅。第一批逃生者由友誼館後排唯一開着的捲簾門逃出,但不久後捲簾門便因斷電而掉落下來,使得8個外側安全門均被封閉(但可能此捲簾門在人們的支撐下沒有完全封死)。館外的人們試圖用各種器械撬開出口。有人扳起防盜門鋼條、砸開窗户的鐵柵欄,讓裏面的人鑽出來。第三輛消防車才帶來了消防斧。但由於火勢蔓延極快,大火僅僅持續了約20分鐘就已經結束了。大火造成的325名遇難者中,有288名中小學生,其他為教師、工作人員、家長、官員等。另外,還有受傷住院者130人。由於官方公開的信息有限,直到十多年後,一些關鍵數據仍然存在爭議,部分數據如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出場總數仍沒有可靠的準確數字。學生和教師的死亡率相近,都是約40%左右。醫生鑑定表明,死因除了燒傷、窒息,還有近百名孩子是被踩踏身亡。
在撤離過程中,克拉瑪依本地官員全部生還,其中3名市局領導和17名教委成員,除副市長趙蘭秀外,均及時脱險,趙蘭秀面部嚴重燒傷,但最終生還。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驗收團共23名官員中,有17人遇難,其中包括兩名帶隊的正處級督學,其他6人均受傷。有學生家屬接受採訪時稱,當夜有一梁姓學生父母在太平間裏發現孩子尚有心跳,送回搶救而被救活,因而懷疑救護人員並未仔細檢查“屍體”是否有心跳。

克拉瑪依友誼館災後

1994年12月17日,當地政府想將損毀的友誼館炸掉,但因市民抗議,整修後被保留到了1997年。1997年9月24日,友誼館主體建築還是被爆破拆除,僅留下大門(前廳)。2010年,僅剩下門廳的友誼館成為克拉瑪依首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曾有報道稱市政府準備修建紀念館,展出死難者的照片。但該諾言一直未兑現。1997年4月這裏新建了“人民廣場”,廣場上沒有任何關於當年克拉瑪依大火的介紹,只設有傳言可能代表死難者的300多盞路燈。
互聯網普及後,有網民自發悼念克拉瑪依火災。1998年起,陸續有不少網絡紀念文章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