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克利斯·馬克

鎖定
克利斯·馬克(Chris Marker,1921年7月29日—2012年7月30日),法國電影導演、製片人、影評家,新浪潮運動左岸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美麗的五月》等紀錄片及科幻片《》等。
中文名
克利斯·馬克
外文名
Chris Marker
別    名
克利斯·馬克、克里斯·馬凱
出生日期
1921年7月29日
逝世日期
2012年7月30日
星    座
獅子座
身    高
188 cm [4] 
職    業
導演、製片人、影評家
代表作品
美麗的五月

雕像也會死亡

克利斯·馬克人物簡介

克利斯·馬克(Chris Marker),法國電影大師,曾任戛納電影節主席,也是Frodon的影評家,他是20世紀60年代的典型知識分子,經歷和創作繁多,曾是新浪潮左岸派代表人物,曾和巴贊一起為法國《電影手冊》寫影評。
他最著名的影片是以“真實電影”理念拍成的《美麗的五月》和科幻未來的預言詩《》,馬克混合了真實電影和個人論述的方法,也使他成為左岸派中相當具個人色彩的創作者。 [1] 

克利斯·馬克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21年7月29日,出生於法國塞納河畔的訥伊 [2] 
關於他的早年經歷,甚少向外界透露,他維持某種神秘性,也常自己創造經歷。公眾僅知道的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始主修哲學,後來參加了地下抵抗軍,甚至入伍參加美軍的跳傘部隊。他的發表速度驚人,政論、幽默時事文摘、翻譯、音樂評論、實績、短篇小説、遊記,以及和巴贊一起在《電影手冊》上寫影評。
新浪潮運動時期
1952年他赴赫爾辛基拍攝首部片《奧林匹亞52》。之後,他和阿倫·雷乃合編合導的《雕像也會死亡》因為冒犯到法國政府的殖民政策被禁十年。這段時間他被許多文化單位委任去拍了許多遊記電影,如幽默夾帶詩情的《西伯利亞來信》。並以同樣的手法拍了以色列古巴、日本、智利等地,其中他最鍾愛的題材是拍其他那些轉變中的社會,比如西伯利亞、以色列等等。這些地方的人都努力期待新社會的改革朝氣。總體而言,他是將紀錄片和劇情片間的界限模糊化了,許多作品都強調真實的記錄性,卻也諱言其虛構故事性的一面。
五月運動時期
五月運動尚未開始前,馬克已在提倡集體的激進電影。他先在1967年組織了所謂“新作品啓動的電影合作社”(Societe pour le Lancement des Oeuvres Nouvelles,簡稱SLON),他開始擔任集體導演之合作政治電影方案推手。首先一部《遠離越南》讓許多人蔘與創作,主題是討論遠離戰爭(越戰)卻安全拍攝電影的意義。導演包括戈達爾、雷乃、瓦爾達、勒魯什、荷蘭紀錄片大師伊文思、美國導演威廉·克萊爾因等。馬克此舉,需要許多合縱連橫的勸説,以及領導的魅力,這使他能瓦解個別導演的歧見,共同為一個理想及政治目標創作。
馬克自己在SLON中只任製片,做調和和推動者角色,他此時也對時事印發《新社會》(Nouvelle Socit)和《告訴你們》(On Vous Parle)專刊。他的政治立場益發激進,《五角大廈的第六邊》是報道數十萬人在五角大廈的抗議行動,片名取自禪宗:“假如你覺得抓不到五角形的五個邊,那麼就去抓第六個邊吧!”《四萬人的戰爭》拍的是古巴人的糖廠暴亂,《行進中的列車》則交叉剪接蘇維埃社會的宣傳舊紀錄片片段與老導演麥維金的訪問。SLON也發行了具爭議性的強悍紀錄片《智利戰役》。
晚年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馬克雖年事已高,批判性仍不減當年。他的《沒有太陽》和《貓頭鷹的遺產》均以複雜的形式反思現代社會這些新科技(如電影、錄像、攝影)對影像文化的影像。
馬克晚年最精彩的兩部政論電影都似乎在回溯20世紀的政治抗爭運動,以及電影(尤其資料館存的紀錄片段剪接出來)所扮演的政治角色。《沒有貓的笑容》夾雜着各種壓制老百姓的電影片段(其中也包括艾森斯坦虛構的歷史片《戰艦波將金》的部分),配上男聲和女聲詩化的回溯歷史旁白,堪稱20世紀的政治史。美國的轟炸越南、美軍在越南農村中的行進、國內的反越戰浪,法國的反戰、伊朗的內戰、玻利維亞獨裁者的垮台,意大利、愛爾蘭的街頭抗爭,這些影像並列起來,血淚斑斑,令人唏噓。
《空氣中是紅的》則對比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歡呼和西方青年的搖滾文化、布拉格在改革前夕的和平理想遊行,以及20世紀70年代以來各種婦女解放有色人種要求平權的聲音,是一部青年改革社會的烏托邦回顧史。
2012年7月30日,克利斯·馬克在法國巴黎去世,享年91歲。恰好死於他生日的第二天,且與同為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安東尼奧尼同一天。

克利斯·馬克作品風格

馬克的電影都顯現了他的電影特質:在技術有限或不足的情形下,卻充滿他聰明的評論和私密、個人化的引喻,以及對各種矛盾和古怪事物的興趣。克利斯·馬克混合了真實電影和個人論述的方法,也使他成為左岸派中相當具個人色彩的創作者。他獨樹一幟帶有強烈文學色彩的評論,顯然比他那些強調真實電影技巧的作品(如《美麗的五月》、《神秘的久美子》)讓人回味。同時,他對電影這個媒體早期的無知(他公開承認看過的電影很少)到後來自己可以擔綱攝影,更使他在文學和影像間求得平衡。
《西伯利亞來信》
是馬克最自由、幽默和原創的電影,是介於“中世紀和21世紀、地球和月亮之間,記憶羞辱和幸福之間的國度”。這裏他組合的材料更多,包括新聞片、動畫、照片和旅遊志。現拍的影片為彩色,但是插入的片段均為黑色,甚至經過染色處理。
《美麗的五月》
讓巴黎人在1962年5月通過馬克直接的“真實電影”的採訪方式,集體表達了他們對他們生活和國家的看法,既囊括了多種族的言説,也對比了作者個人風格強烈的評述。馬克在電影前半部關注對不同巴黎人的直接訪問,包括裁縫、貧民、遊民、股票職員、畫家、發明家和一對將結婚的情侶。他們暢談自己的生活和幸福與否。電影后半部則轉入嚴肅的大議題:審判、罷工、居於法國的阿爾及利亞人等。“這段包括了電影最驚人的三個訪問,一個黑人學生、一個傳教士或工人,還有一個年輕的阿爾及利亞工人。”
《美麗的五月》沒有馬克過去電影的強烈個人評述,大部分被訪問的人都各自表述,也有重複、矛盾、期期艾艾的毛病,使全片看來平均,欠缺工整形式,結構也較鬆散。電影結尾倒那麼快樂,鏡頭輾轉於巴黎羣眾憂傷的臉上,旁白説道:“只要貧窮尚存,你就不算有錢。只要憂傷尚存,你就不算快樂。只要監獄尚存,你就不算自由。”
《堤》
是一部有創意具有突破性的cult電影。這是完全由靜照(全片只有一個會動少許幾乎看不出來的電影鏡頭)組成,配上如詩如夢的複雜旁白,顯示一個角色破碎片段的記憶。劇情牽涉到不知日期的未來,僅知因為核戰使得巴黎毀滅,勝利者在地下室向倖存者進行催眠實驗,他他們進入過去或未來的時間之旅。電影主題是一個被催眠者,在記憶中反覆和一個少女相遇,後來奔向她時,卻被某種未知力量殺死,原來他正夢見自己的死亡。這種帶有強烈前衞性、主觀性的敍事,與電影的真實與愈行愈遠。
至於全用照片組成電影的概念,馬克在《如果我有四隻駱駝》中又用了一遍。這是他在26個國家所拍照片的大集合,由三個評論聲組成,照片則鬆散地結合在一起,現實和想象、貧窮和富裕、真人和牆上塗鴉、孤軍與羣眾,都被馬克充滿辯證的手法並列在一起,但又不是很個人化的作品。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