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儀刀

鎖定
儀刀多指唐代儀刀。魏晉兩宋稱為御刀,明代為御林軍刀,是苗刀的前身。它的戰場實戰出現在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以及民間武術家結合日本刀術,傳之於其部下,殺敵致果,斬將搴旗,賴以刀法,威震華夏。衝鋒陷陣,它既是刀又如槍。詳見苗刀
唐儀刀為唐刀四制之一,蓋古班劍之類,晉宋已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至隋,謂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
龍鳳是皇家象徵,所以那些裝飾豪華但是沒有龍鳳環的唐刀其實是橫刀。儀刀外型最接近其祖先“環首刀”,主要為禁衞軍千牛衞和儀仗使用。儀刀又稱“長刀”,“細刀”,“千牛刀”其實就是儀刀。多出現在重要的禮儀場合。
唐懿德太子墓、長樂公主墓中的壁畫中多可看見侍衞所配的長刀,長刀為環首,雙手持握頂部,或佇立身前,儀刀作為皇家御用軍隊和侍衞的重要兵器,刀比較長,形制上“施龍鳳環 ”,承襲漢環手刀式樣, 裝飾上 “裝以金銀”極盡奢華,這樣精美的環手大刀不僅是大唐威儀的體現,同樣也深遠影響了中國冷兵器的發展,這樣的環手大刀隨着各國使臣的往來,流向四方,深刻受到儀刀影響的有兩個國家和一個民族:高麗、日本、吐蕃。從現在考古資料來看,高麗、日本都出土環首刀,這些環首刀的刀環都是以龍和鳳作為主要的藝術表現形式,大量鑲嵌金銀,這些環首刀都是儀刀的傳承,而吐蕃保留了唐儀刀的造型特點。而中原大地隨着朝代的更替,戰爭的蹂躪,唐儀刀也消失和湮滅了。
中文名
儀刀
外文名
Instrument knife
藝術表現
以龍和鳳作為主要裝飾
特    徵
奢華,刀長
長    度
120cm~170cm
釋義1
帝王儀仗所持的刀
釋義2
羽林衞,御林軍,千牛衞佩刀
釋義3
同時也是明代苗刀的前身
年    代
唐朝

目錄

儀刀釋義

1 帝王儀仗,皇宮衞兵羽林衞御林軍,千牛衞所持的刀.用木或金銀製成。多為儀式之用彰顯帝王威儀。
2唐制四刀之一,環首,雙手柄,刀長,多為直刀,部分刀尖微彎,也是明代苗刀的前生。
明代以前儀刀不作為戰場之用,兩宋後中國更是失傳了雙手刀法。明代因日本刀法引進中國,以武士刀改進的戚家刀結合當時的引進的刀法大破倭寇,自此儀刀(御林軍刀)被武術家們重視,開始結合刀法,槍法,並應用到戰場對抗北方騎兵。殺敵致果,斬將搴旗,賴以刀法,威震華夏。衝鋒陷陣,它既是刀又如槍。
唐朝儀刀 唐朝儀刀
直到民國北洋政府曹錕,邀請民間武術家劉玉春為這種刀身細長,120~160釐米,形似禾苗的傳統長刀命名為苗刀

儀刀文物特點

儀刀 儀刀
刀長,威嚴,刀柄有皇家象徵的龍鳳環。因儀刀太長120~170釐米,無法懸掛腰間。唐代壁畫儀刀都是雙手持,豎着觸地,類似杵枴杖!許多刀柄環首高度都達到臉部!!

儀刀示例

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十五.(聖昭獻孝皇帝中開成元年:丁未,皇城留守郭皎奏:“諸司儀仗有鋒刃者,請皆輸軍器使,遇立仗別給儀刀!”從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