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直刀

(兵器,刀柄帶環的刀)

鎖定
直刀是刀柄帶環的刀,也被叫做“環首刀”或“環柄刀”。因其刀刃(刀身部分)不彎翹,所以按形狀把這種刀分類為直刀。從西漢到南宋,這種刀,作為一種上好的短兵器而被廣泛使用着。
中文名
直刀
別    名
環首刀或環柄刀
起源時間
石器時代
組    成
刀身、刀柄和刀環
用    法
單手握刀
起源地
中國

直刀外觀

直刀 直刀
直刀由刀身、刀柄和刀環所構成,而且這三部分是一次成型製成的。刀刃材 料,是用當時材料最好的鋼鍛造而成。用來防止敵人兵器刺傷手部的護手〈稱做“格”〉,在唐代並沒有,但是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要,用鐵或鋼給以特殊加工。唐代以後,所見的直刀就都有護手了。為了手握着舒適並出於防滑的目的,在刀柄上一般都纏有皮條,而最高級的是使用鯊魚(也叫做“鮫”)皮。在漢代的時候,刀柄後邊的刀環,並非千篇一律都是圓形的。到了南北朝時代,除了圓形刀環外,也有許多是採用龍、鳳、麒麟、大象這些象徵着雄猛、虛幻的動物圖形。

直刀用法

直刀多是單手握刀,是一種以砍刺為主的兵器。據對出土漢環首刀受創部分的分析,其受創部多在刀首前二十公分,可見此處即是主要攻擊部位。
直刀分多種,漢,隋環首刀,多是單手使用,小格,但刀身長,多數在一米以上,一米二很常見,對腕力要求較高。且部分略有反曲,配盾或鈎鑲。唐橫刀,單手使用,小格,配盾;唐儀刀,雙手使用,多大格。唐佩刀,單手用,屬於短刀。宋朝手刀,造型前略寬後略窄,刀尖幾無,此時已是多用於劈砍,主雙手。

直刀直刀起源

刀和劍一樣,源遠流長,自古有之。石器時代有石刀,到了商、周已開始使用青銅刀了。在這個時期,刀的用途和劍一樣,主要用於防禦自衞、砍頭和割下敵人的左耳。從西周到春秋時代,產生了很多材質很高的劍。所以,劍是當時短兵器的主流。到了漢代,刀才取代了劍,成為短兵器中的佼佼者。
為了適應和以匈奴為代表的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需要,漢代大力發展騎兵,刀這種兵器也隨之得到發展,併成為主要的戰鬥武器。在戰場上騎兵首先使用的是弓箭和長兵器,只是在沒有了長兵器(扎進敵人身體拔不出或發生折斷損壞),或進行近戰的時候,才使用佩帶的短兵器。以近戰為主的騎兵,在騎戰中,常常相錯廝殺,適合劈砍的短兵器就成了主兵器被使用。在這種以劈砍為主的戰鬥中,刀劍相拼時,刀背很厚的刀類兵器就佔了構造上的優勢,不容易折斷。這樣,單刃的刀就取代了雙刃的劍,成為騎兵的重要裝備兵器。出於同樣的理由,步兵也大量裝備了這種厚重刀背的單刃刀。
刀之所以能取代劍的另一個理由,是刀的製造成本比劍低,而且生產時間短,因此用它來裝備軍隊更有利。
在漢代,由於刀的使用在軍隊裏相當普及,受此影響,從皇帝到大大小小的官吏,早時佩帶的兵器換成了後背的單刃刀,而少見帶劍的了。在西漢,官吏們佩劍是一種義務,而到了東漢,劍和刀已處於同等地位,擇其一種即可。但是,除了特殊的儀式或場面,佩帶刀則是最普遍的。在平時,官吏們隨身佩帶的劍和刀,完全是一種裝飾華美的工藝品,而在戰場上,仍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武器。

直刀直刀的發展

從三國時代到隋完成統一的這個時期,這種直刀,在諸多的短兵器中獨佔鰲頭,成為主要兵器。由於冶煉技術的進步,又處於戰亂時期,就更迫切需要有更多更好的兵器,於是就產生了製造了很多時實戰性強、材質也好的諸多兵器。
唐朝軍隊中,刀這種短兵器的裝備率很高,約佔20%。唐朝軍隊士兵裝備着弓、弩等遠射兵器和槍這類長兵器,同時還配備有刀這種短兵器。今天遠距離時,使用長兵器,在近戰白刃格鬥時,就拔刀而戰。在唐朝軍隊裏,雖然直刀和渠刀同時使用,但是官吏佩帶的,都是直刀。

直刀直刀的影響

中國的直刀,對周遍民族和亞洲許多國家--西至西域諸國,南至越南,以及東鄰的朝鮮和日本,都曾產生過很深的影響。從唐朝傳到日本的同一形狀的“太刀”,不僅是當時日本官吏的佩物,也是軍隊的主要裝備兵器。在正倉院和四天王寺仍可看到唐代的太刀。據説,傳到日本之後不久,日本就出現了刀身彎翹的日本刀。
把直刀用於實戰的最後朝代是南宋。據北宋《武經總要》記載,戰場上再也看不到直刀。當然,只憑文獻並不能完全確認直刀的有無。因為已出土了南宋時代的直刀實物。從刻在刀上的文字可以確認,這把刀是南宋鹹淳六年(1270)製造的。刀長83.3cm,刀刃寬大鋒利,刀柄帶有防止被敵人兵器傷害的護手,是一把刀柄帶環的環首刀。從當時的雕刻可以判斷,這把直刀不是隻單手刀,也常用雙手握着來使用的。
南宋以後,在唐朝復興起來的曲刀則成為短兵器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