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傘房花耳草

鎖定
傘房花耳草(Hedyotis corymbosa (L.) Lam.)是茜草科耳草屬的一年生柔弱披散草本。其莖和枝呈方柱形,分枝多,無毛或粗糙。葉對生,近無柄,膜質,呈線形或狹披針形。花序腋生,有2-4多花,很少有單花。蒴果膜質,呈球形。種子每室10粒以上,有稜,種皮平滑,幹後深褐色。花、果期幾乎全年。 [8] 
傘房花耳草分佈於亞洲熱帶地區、非洲和美洲等地。在中國的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貴州和四川等地都有分佈。常生長於水田和田埂或濕潤的草地上。 [7] 
傘房花耳草是一味具有一定藥用價值的中藥材,《廣東藥用植物手冊》及《中國藥物志》 [9]  等諸多醫藥典籍中都有它的記載,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止痛的功效。外用還可治瘡癤、癰腫和毒蛇咬傷。 [7] 
中文名
傘房花耳草
拉丁學名
Hedyotis corymbosa (L.) Lam.
別    名
水線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茜草目
茜草科
耳草屬
傘房花耳草
命名者及年代
(L.) Lam.,1792

傘房花耳草形態特徵

傘房花耳草
傘房花耳草(26張)
傘房花耳草是茜草科耳草屬的一年生柔弱披散草本。高10-40釐米;莖和枝方柱形,分枝多,無毛或稜上疏被短柔毛,分枝多,直立或蔓生。葉對生,近無柄,膜質,線形,罕有狹披針形,長1-2釐米,寬1-3毫米,頂端短尖,基部楔形,干時邊緣背卷,兩面略粗糙或上面的中脈上有極稀疏短柔毛;中脈在上面下陷,在下面平坦或微凸;托葉膜質,鞘狀,長1-1.5毫米,頂端有數條短刺。 [2] 
花序腋生,傘房花序式排列,有花2-4朵,罕有退化為單花,具纖細如絲、長5-10毫米的總花梗;苞片微小,鑽形,長1-1.2毫米;花4數,有纖細、長2-5毫米的花梗;萼管球形,被極稀疏柔毛,基部稍狹,直徑1-1.2毫米,萼檐裂片狹三角形,長約1毫米,具緣毛;花冠白色或粉紅色,管形,長2.2-2.5毫米,喉部無毛,花冠裂片長圓形,短於冠管;雄蕊生於冠管內,花絲極短,花葯內藏,長圓形,長0.6毫米,兩端截平;花柱長1.3毫米,中部被疏毛,柱頭2裂,裂片略闊,粗糙。蒴果膜質,球形,直徑1.2-1.8毫米,有不明顯縱稜數條,頂部平,宿存萼檐裂片長1-1.2毫米,成熟時頂部室背開裂;種子每室10粒以上,有稜,種皮平滑,幹後深褐色。花、果期幾乎全年。 [2]  [8] 

傘房花耳草產地生境

分佈於亞洲熱帶地區、非洲和美洲等地。 [2]  在中國分佈於廣西、福建、海南、貴州、上海、湖南、廣東(西涌、七娘山、南澳(張壽洲等4258)、大鵬、排牙山、葵涌、梅沙尖、梧桐山、仙湖植物園(曾春曉等00592)、梅林(張壽洲等0640)、塘朗山)、雲南(家、昆明、丘北、硯山、蒙自、河口、石屏、景東、孟連、動臘、景洪、動海、鳳慶、保山)、澳門、香港、四川、浙江、台灣。 [3-4]  生於海拔850-2000米處的曠野、田間、溪邊、林下的草地上。 [4]  常生長於水田和田埂或濕潤的草地上。 [2]  [7]  [10] 

傘房花耳草生長習性

在中國山東省,年前落地或夾雜在小麥種子中的種子,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隨播種小麥同時出土,冬前長至5-10片葉後越冬,翌年2月下旬小麥返青後,傘房花耳草生長分枝,莖上各節均可分枝,3月底4月初始花,花期7-8天,4月中下旬開始結實;2月下旬出土的傘房花耳草,4月初生長分枝,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種子陸續成熟,蒴果開裂。 [6] 

傘房花耳草主要價值

藥用
傘房花耳草是一味具有一定藥用價值的中藥材,《廣東藥用植物手冊》及《中國藥物志》等諸多醫藥典籍中都有它的記載,全草入藥,甘、淡,涼,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尿消腫、活血止痛的功效。用於尿路感染,扁桃體炎,咽喉炎,腮腺炎,急性肝炎,闌尾炎,腫痛。外用還可治瘡癤、癰腫和毒蛇咬傷。 [4]  [7]  [9] 
化學成分
含有熊果酸、齊墩果酸和白樺脂酸等三萜成分,揮發油成分有十二烷、β-damascenone、十四烷、β-紫羅蘭酮、月桂酸、軟脂酸、肉豆蔻酸、六氫假紫羅蘭酮、十五酸、十六酸甲酯、十六酸、十七酸、植物醇、亞油酸、十八酸等。還含有氨基酸: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穀氨酸、脯氨酸、結氨酸、異亮氨酸等。 [1] 

傘房花耳草物種危害

傘房花耳草為旱作地、蔬菜地及稻田埂的常見雜草。 [5] 
傘房花耳草種子落地或隨小麥收穫混入麥種中,下年再隨小麥播種生長為害。據調查傘房花耳草密度<10株/平方米時,小麥減產5%左右,50-100株/平方米,減產8-13%,>150株/平方米,減產20%以上。 [6] 

傘房花耳草防治方法

苯達松防治麥田傘房花耳草,冬前雜草2-5葉期,畝用150毫升防效較好,用藥較少;春季出土的傘房花耳草的防治適期為小麥拔節前,畝用量以200毫升效果較好。苯達松是通過植物葉面滲透,傳導到葉綠素部位,抑制雜草的代謝和光合作用而造成死亡,温度10℃以上需經20-30天。噴藥7天后,闊葉雜草葉緣開始乾枯,並向內擴展,15-20天全葉乾枯,30天全株枯死。苯達松對小麥安全。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