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偶書

(北宋王安石七絕作品)

鎖定
《偶書》是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首兩句作者以戰國時期的穰侯自比,後兩句是作者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全詩生動地反映了在惡劣的政治環境中作者苦悶不安的心情,頗有自嘲的意味。
作品名稱
偶書
出    處
全宋詩
作    者
王安石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字    數
28

偶書作品原文

偶書
穰侯老擅關中事,長恐諸侯客子來
我亦暮年專一壑,每逢車馬便驚猜 [1] 

偶書註釋譯文

偶書詞句註釋

①穰侯:即魏冉,戰國時秦國大臣。一生四任秦相,後被秦王罷免,遷到關外封邑,由范雎代相。擅:專斷,獨攬。關中事:指秦國國政。
②諸侯客子:諸侯的説客。
③專:專斷、佔據。一壑:指作者晚年的住所。壑,坑谷,深溝。
④驚猜:指擔心朝廷中有什麼壞消息傳來。 [1] 

偶書白話譯文

戰國時,秦國大臣穰候魏冉獨斷秦國的國政,他常常懼怕各諸侯國的説客來秦國。
我晚年也佔據了一小塊地方,每逢有車馬來,就會擔心朝廷中有什麼壞消息傳來。 [1] 

偶書創作背景

北宋元豐八年(1085)三月,宋神宗駕崩,王安石變法失敗,反對新法的司馬光等一派舊黨上台執政。從此全面廢除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所以王安石的日子變得備受煎熬,時常擔心會有政敵向皇帝進讒言毀謗自己。 [1] 

偶書作品鑑賞

此詩首兩句“穰侯老擅關中事,長恐諸侯客子來”是王安石以戰國時期的穰侯魏冉自比,似乎頗有自嘲的意味。後兩句“我亦暮年專一壑,每逢車馬便驚猜”,是王安石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他雖然已經被罷相遷任江寧府,但之後的幾年幾度更換官職,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詩中這“便驚猜”恰恰反映了當時在惡劣的政治環境中,他那種苦悶不安的心情。 [1] 

偶書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慶曆二年(1042)進士。嘉祐三年(1058)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註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説》《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鈎沉》等。 [2] 
參考資料
  • 1.    東籬子解譯.王安石集全鑑.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20:65-66
  • 2.    繆鉞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