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偶書

(清代高鼎詩作)

鎖定
《偶書》是清代詩人高鼎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1] 
作品名稱
偶書 [1] 
作    者
高鼎 [1] 
創作年代
清代 [1]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1] 

偶書作品原文

偶書
高樓人去碧天長,點點帆迎落日黃。
敢冀舟中逢謝尚,漫勞市上識韓康
喪家畢竟非秦贅,憫世何曾是楚狂。
二十年來尤守拙,白雲滄海總茫茫。 [1] 

偶書註釋譯文

偶書詩詞註釋

謝尚:字仁祖。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人。東晉時期名士、將領,豫章太守謝鯤之子、太傅謝安從兄。
韓康:字伯休,東漢人士,皇甫謐著《高士傳》中人物,因賣藥三十多年從不接受還價而為世人得知。遂以“韓康”借指隱逸高士。
秦贅:典故名,典出《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秦代男子家貧無以為婚者,得入贅婦家。後因以借指贅夫。 [1] 

偶書白話譯文

我佇立在高樓之上,看着長空萬里,人來人往,同時觀賞着遠方點點帆影迎接着落日餘暉。
我心中渴望能與名儒謝尚相遇,並在市井中認識有隱逸高士韓康。
雖然我曾經喪失家庭,並遭受社會的不公平對待,但我並不憤世嫉俗,也不陷於狂妄自大之中。
在茫茫一片白雲和滄海之中,我最終選擇以平凡的姿態度過了二十年的歲月。 [1] 

偶書作者簡介

高鼎(1828-1880),字象一,一字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詩人,著有《拙吾詩文稿》。高鼎生活在鴉片戰爭之後,大約在咸豐年間(1851-1861),其人無甚事蹟,其詩也多不合那個時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為他寫了一首有名的與放風箏有關的詩——《村居》。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