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假言命題

鎖定
假言命題指形式為“如果A則B”的複合命題。又稱條件命題。表示條件的支命題叫做前件,表示結果的支命題叫做後件。假言命題陳述一種事物的情況是另一種事物情況的條件。
現代邏輯中,命題之間的這種真假關係叫做實質藴涵。在日常語言中,關於“若,則”還有其他含義,如因果聯繫、推論關係等等。
中文名
假言命題
別    名
條件命題
領    域
邏輯學
隸    屬
離散數學傳統邏輯

假言命題定義

所謂假言命題就是陳述某一事物情況是另一件事物情況的條件的命題,假言命題亦稱條件命題。
形式邏輯中,命題聯結詞“如果,則”被理解為“前件真而後件假”是假的,即“若A則B”假,當且僅當A真而B假;而當A假時,整個複合命題總是真的。在現代邏輯中,命題之間的這樣的真假關係叫做實質藴涵。在日常語言中,關於“如果,則”還有其他含義,如因果聯繫、推論關係等等。
例如:
1.如果在澱粉溶液里加入碘酒,那麼澱粉溶液會變藍。
2.只有水分充足,莊稼才能茁壯生長。
3.一個代數方程能得到根的計算公式當且僅當這個代數方程的次數不超過四。

假言命題內容

一般條件分為以下三種
  1. 充分條件:有其條件,則導致其結果
    • 一般形式:如果p,則q
    • 有效式
      • 肯定前件式:若p,則q;p;所以q
      • 否定後件式:若p,則q;非q;所以非p
  2. 必要條件:沒有其條件,則必不導致其結果
    • 一般形式:只有p,才q
    • 有效式:
      • 否定前件式: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
      • 肯定後件式:只有p,才q;q;所以p
  3. 充分必要條件:有之必然,無之必不然
    • 一般形式:p當且僅當q
    • 有效式:
      • P當且僅當q;p;所以q
      • P當且僅當q;非p;所以非q
      • P當且僅當q;q;所以p
      • P當且僅當q;非q;所以非p

假言命題分類

邏輯學考察的事物間的條件關係有三種:
1.如果有事物情況A,則必然有事物情況B;如果沒有事物情況A而未必沒有事物情況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條件,簡稱充分條件
2.如果沒有事物情況A,則必然沒有事物情況B;如果有事物情況A而未必有事物情況B,A就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條件,簡稱必要條件
3.如果有事物情況A,則必然有事物情況B;如果沒有事物情況A,則必然沒有事物情況B,A就是B的充分必要條件。例如:
1.A下雨;B地濕。
2.A特定的一羣人中,有一個犯人殺了人;B這羣人中有人死了。
3.A三角形等邊;B三角形等角
例1中的A是B的充分條件;例2中的A是B的必要條件;例3中的A是B的充分必要條件。
與此相應,假言命題也有三種,即: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和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命題。根據三種不同的假言命題的邏輯性質,相應地,也就有三種不同的假言推理

假言命題充分條件

充分條件假言命題是陳述某一事物情況是另一件事物情況的充分條件的假言命題。“如果,那麼”是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的聯結詞;“如果”後面的支命題稱為前件;“那麼”後面的支命題稱為後件。用p表示前件,用q表示後件,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的的命題形式可表示為:
如果p,那麼q
符號為:p→q(讀作“p藴涵q”)。
例如“如果物體不受外力作用,那麼它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
充分條件假言命題與其支命題(前件、後件)之間的真假關係是:如果前件真而後件假,則該充分條件假言命題才是假的;如果不是“前件真而後件假”,則該充分條件假言命題是真的。這種真假關係可用下面的真值表來表示:
p q 如果p,那麼q
p
q
p→q

假言命題必要條件

必要條件假言命題是陳述某一事物情況是另一件事物情況的必要條件的假言命題。“只有,才”是必要條件假言命題的聯結詞;“只有”後面的支命題是前件,用p表示,“才”後面的支命題是後件,用q表示,必要條件假言命題的的命題形式可表示為:
只有p,才q
符號為:p←q(讀作“p逆藴涵q”) 。
例如“只有有作案動機,才會是案犯”是一個必要條件假言命題。
必要條件假言命題與其支命題(前件、後件)之間的真假關係是:如果前件假而後件真,則該必要條件假言命題才是假的;如果不是“前件假而後件真”,則該必要條件假言命題是真的。這種真假關係可用真值表表示如下:
p q 只有p,才q
p
q
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