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倖存者偏差

(只考察倖存者特徵造成的偏差)

鎖定
倖存者偏差指的是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此資訊可能會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
倖存者偏差,是由優勝劣汰之後自然選擇出的一個道理:未倖存者已無法發聲。 [1]  人們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2] 
與倖存者偏差類似,數據的篩選還導致“伯克松悖論”,以及電話民調偏差等。
中文名
倖存者偏差
外文名
survivorship bias
定    義
只考察倖存者特徵造成的偏差
類    型
統計學觀點
提出者
亞伯拉罕·瓦爾德 [3] 
提出時間
1941年

倖存者偏差產生背景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瓦爾德教授(Abraham Wald)應軍方要求,利用其在統計方面的專業知識來提供關於《飛機應該如何加強防護,才能降低被炮火擊落的幾率》的相關建議。沃德教授針對聯軍的轟炸機遭受攻擊後返回營地的轟炸機數據,進行研究後發現: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機尾則是最少被擊中的位置。沃德教授的結論是“我們應該強化機尾的防護”,而軍方指揮官認為“應該加強機翼的防護,因為這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

倖存者偏差主要觀點

沃德教授堅持認為:
(1)統計的樣本,只涵蓋平安返回的轟炸機;
(2)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還是能夠安全返航;
(3)並非是機尾不易被擊中,而是因為機尾被擊中的飛機早已無法返航,寥寥幾架返航的飛機都依賴相同的救命稻草—機尾尚好。
軍方採用了教授的建議,並且後來證實該決策是正確的,看不見的彈痕卻最致命。
這個故事被後人用一個詞語概括——倖存者偏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