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個性傾向性

鎖定
個性傾向性是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動力系統,是個性結構中最活躍的因素。決定着人對周圍世界認識和態度的選擇和趨向,決定人追求什麼。包括:需要、動機、興趣、愛好、態度、理想、信仰和價值觀。它是個性中的一部分,個性可分為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徵兩大部分。個性傾向體現了人對社會環境的態度和行為的積極特徵,對消費者心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的選擇性,對消費對象的不同態度體驗,以及消費行為模式上。
中文名
個性傾向性
外文名
Personality tendency
定    義
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動力系統

目錄

個性傾向性需要

需要是有機體感到某種缺乏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傾向,它是有機體自身和外部生活條件的要求在頭腦中的反映。
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個等級構成: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歸屬和愛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馬斯洛認為這五種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與生俱來的,它們構成不同的等級或水平,併成為激勵和指引個體行為的力量。並且需要的層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強,潛力越大。隨着需要層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應減弱。在高級需要出現之前,必須先滿足低級需要。

個性傾向性動機

動機是推動人從事某種活動,並朝一個方向前進的內部動力。是為實現一定目的而行動的原因。動機是個體的內在過程,行為是這種內在過程的表現。
動機的種類有
1、根據動機的性質: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生理性動機有:飢餓、渴、性、睡眠。社會性動機有:興趣、成就動機權力動機交往動機
2、根據學習在動機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分:原始動機和習得動機
3、根據動機的意識水平分:有意識動機無意識動機
4、根據動機的來源分:外在動機內在動機

個性傾向性價值觀

價值觀是社會成員用來評價行為、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自己合意目標的準則。價值觀通過人們的行為取向及對事物的評價、態度反映出來,是世界觀的核心,是驅使人們行為的內部動力。它支配和調節一切社會行為,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總是相對穩定和持久的。比如,對某種事物的好壞總有一個看法和評價,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看法不會改變。但是,隨着人們的經濟地位的改變,以及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改變,這種價值觀也會隨之改變。這就是説價值觀也處於發展變化之中。
價值觀取決於人生觀和世界觀。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從出生開始,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生產方式及其所處的經濟地位,對其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報刊、電視和廣播等宣傳的觀點以及父母、老師、朋友和公眾名人的觀點與行為,對一個人的價值觀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