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意識動機

鎖定
無意識動機(unconscious motivation)指個人沒有完全意識到的任何內在力量,其作用在於發起、維持或指導行為以達到目標。
中文名
無意識動機
外文名
unconscious motivation
含    義
沒有完全意識到的任何內在力量
作用在於
發起、維持,指導行為以達到目標
提出者
弗洛伊德

無意識動機簡介

無意識動機指的是指個人沒有完全意識到的任何內在力量,其作用在於發起、維持,或指導行為以達到目標。心理學上的許多體系假設心理結構中存在一個無意識的部分,雖在當時不可覺察,但卻對行為有明顯影響。

無意識動機主要內容

所謂無意識動機,在弗洛伊德看來,就是構成無意識(潛意識)的那些個人的原始的盲目衝動、各種本能以及出生後和本能有關的慾望等。(從這裏我們看到,在弗洛伊德那裏,無意識是由無意識動機組成的)。無意識動機是行動的原因。弗洛伊德是強調對行為動機的探討的。他在《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學》一書中,蒐集了幾百個關於無意失言、無意錯誤和不由自主動作的實例,用以説明或多或少的隱蔽的動機。 [1] 

無意識動機理論背景

無意識動機屬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術語。認為人們往往意識不到他們的許多行為的真正理由。真正的理由是深藏的本能傾向, 以複雜而往往迂迴的方式表現出來。一個人的選擇和行動不常是對後果深思熟慮的產物。在這個意義上,人的行為是不合理的。不是人不瞭解他們行為的意義,而是他們的需要和慾望、目標和意圖,都傾向於把他們的大多數行為看作是和他們本身有意義地聯繫在一起的。但是,他們意識到的動機,往往是真正無意識動機的精心構造的虛偽的表面。他們對自身動機的瞭解只是一種合理化。弗洛伊德關於無意識動機的觀點已經和繼續發生深遠而廣泛的影響,延伸到有關人類的最外緣領域,如當代文學、藝術、教育、哲學、醫學等各個領域。

無意識動機分類依據

根據動機的意識水平分為有意識動機和無意識動機。在自我意識沒有發展起來的嬰幼兒身上,他們的行為動機是無意識的;在成人身上,也有無意識的或沒有清楚意識到的動機。例如,由活動的重複形成的定勢與對活動的模糊不清的意向等。人們意識不到無意識動機的作用,但能在它們的支配下產生各種各樣的行動。經過有意識的分析,這種無意識動機可轉變為意識到的動機。弗洛伊德理論中的動機也是無意識動機。他把人的本能衝動當成是人的積極活動的源泉,他又認為本能衝動存在於人的無意識之中,人的一切活動是由無意識動機支配的,人的所有內部衝突也都是本能衝動之間的無意識鬥爭。他以這種無意識動機為起點,通過各種防禦機制解釋人類的行為,認為人類的各種文化形式和複雜的活動以及個體行為都是無意識動機的結果。 [2] 

無意識動機相關研究

人的內心世界是意識與無意識的結合體,人的行為受到意識力量與無意識力量的驅動。犯罪行為既有主體意識到的犯罪動機激發與推動,也存在着神秘的無意識動機的驅使。青少年犯罪行為中的無意識動機從根源上來自生物進化而來的本能、傳承的羣體經驗智慧與沉積的社會文化的影響力,它們作為個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與社會無意識的特殊方面,以本能衝動力、罪惡情結動力、好奇心動機、逞強動機、逆反動機等多種動機成分體現於青少年獨特的人生髮展時期與越軌、攻擊行為之中。 [3] 
參考資料
  • 1.    林崇德.心理學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
  • 2.    木子. 創作心理中的無意識動機——榮格、阿德勒心理動力學初探[J]. 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8(2):32-39.
  • 3.    劉建清.論青少年犯罪行為的無意識動機[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5(05):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