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信仰至上

鎖定
信仰指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某人極度相信和尊敬,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信仰帶有情感體驗色彩,特別體現在宗教信仰上。
中文名
信仰至上
外文名
Faith is supreme
作    者
王均偉
基本解釋
對某種主張、宗教極其相信和尊敬
特    徵
受個人環境和教育影響較大
信仰對象
一般有政黨、宗教、情感等

信仰至上基本概念

指對某種主,,主義,宗教或某人極度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的行動的指南或榜樣。
周恩來 《抗戰軍隊的政治工作》:“要以耐心説服誘導的精神,爭取官兵和人民的信仰,團結他們在革命主義與政綱的領導下而堅決奮鬥。”
巴金小人、大人、長官》:“對長官的信仰由來已久。多少人把希望寄託在 包青天 的身上,創造出種種離奇的傳説。

信仰至上哲學概念

信仰至上心靈產物

信仰至上 信仰至上
信仰是心靈的產物,不是宗教或政黨的產物。宗教或政黨只起了催化劑的作用。沒有宗教和政黨,人同樣可以擁有信仰。
信仰是個人的意識行為,靠集體建立起來的信仰難以長久,靠集體的信念建立起來的信仰會隨着某個宗教、政黨、組織的解體而煙消雲散。信仰的內容五花八門,千奇百怪。天人合一信仰、上帝信仰、佛信仰、科學信仰、對權利、地位、金錢、聲譽、美色等的痴迷和崇拜也是信仰,“及時行樂”、“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得過且過”等也是信仰。
信仰是一種靈魂式的愛、關愛,它是人類最基本的一種情緒。信仰的東西往往超脱於現實,所以神、已故的親人,或者以人為靈魂主導的團隊、國家、宗教等。在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到國家、宗教是人們的信仰所發展的一種文化—國家文化、宗教文化;信仰最根本的就是以自身一樣為根本的同類所產生的一種愛,通過人的情緒,大腦所激發的無限的渴望。
信念跟信仰是不一樣的,信念是你堅信的東西或者事情,信仰則是人們靈魂的標註。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某人或某物極其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或榜樣。不過,信仰很少是對人身上的,宗教並非信仰物件,而是信仰的表現形式,表現形式不可作為信仰物件。

信仰至上哲學意義

信仰,即是你的信任所在。
與信任不同:信仰同時是你價值的所在。
信仰是人們對生活所持的某些長期的和必須加以捍衞的根本信念。不管科學技術發展到何等程度,人的有限性是不會改變的,雖然我們知道的比2000年前的人們多得多,隨着知識的增加,在一些問題的認識上獲得了進展,可一些新的困惑又會產生,而在有些問題上,比如在死亡所引起的恐懼這一人生終極問題上,則幾乎沒有取得進展。人類在欲知和未知、在有限和無限之間的鴻溝,與他們的祖先相比,縮小的幅度可能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大。在這道鴻溝裏,既生出希望,也生出恐懼,這就給信仰留出了地盤。人類永遠需要信仰,要依靠信仰盡力拉近有限和無限的距離。
因此信仰和人們一般所説的信念有所不同。信仰回答的是人生日常關切最有深度的方面。信仰的對象也是崇拜的對象,在人類經驗領域內的萬事萬物,一切無不是有限的,也只有有限的價值,這些只具有有限價值的事物很難作為信仰對象。信仰是為了超越,超越一切有限,惟有超越現實的無限才能真正成為彌補人自身侷限性的希望。上帝的真理便是人類尋找到的超驗真理,對上帝的信仰不是任何經驗命題可以相提並論的。

信仰至上神學觀點

著名文藝評論家殷謙:“不相信‘神靈’的存在,不相信因果報應,以至於人類變得無所畏懼,無恥之尤。通常我們會將這些神秘的靈性生命與宗教聯繫在一起,信仰‘神靈’就等同於信仰宗教,其實大謬不然,每個人都可以獨立地去信‘神’,無論這個‘神’叫什麼,只要不是人類自己,只要他一直都在你心中,你甚至不必去教堂和寺院,無論身在何處,‘神’就與你同在,這依靠的是一個人深刻的內在自覺,當然這也是信仰的最高境界。宗教不是迷信,也不是對靈性生命之謎探索的嘗試,而是為我們講述了一些賢者教人處世的經驗和他們為此所付出的諸多努力。
到底有沒有‘神靈’的存在?同時作為一個神學研究者,結合對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主要宗教的歷史、教派、教典、教義,以及道教、中國民間宗教、中國少數民族宗教歷史的悉心研究,我給出的答案肯定是有。既然“神靈”存在為何他從來不顯現給人類?正因為如此,所以那些‘迷瞪的人’,直到地獄門口還抱着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論著。
神學家對宗教學的研究結果認為,人類是“神靈”創造的,每個人都有其神性,這個神性是世界性的,要想使這種神性的本體顯現,就要求人必須在自己的本性中變化才能得以實現——諸如一些與世隔絕的道士、遠離俗世的高僧、孜孜追求真理的修士等等,只有他們更容易能夠接近‘神靈’,更容易獲得與‘神靈’溝通的機會,他們始終堅信,人類都有求生慾望,人類雖然會死,但靈魂不會滅亡,一個人的靈魂才是人的生命本體,他們只有在經歷一個嚴格的‘清算’過程之後,並在‘神靈’的指引下,會以新的生命重生。
這個不僅是佛教的説法,他也是中國道教、民間諸宗教的説法,在國外,這種説法同樣出現在福音書、柏拉圖哲學以及希臘各種神秘宗教中,雖然每個人在精神與肉體、興趣與才能、氣質與體質方面的差異都是明顯的,但在人的精神層次最深奧的靈性層次中,人類都是一樣的。為什麼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能夠超越若干世紀的歷史一直延續到今天,神學家認為,這些宗教所宣揚的是一種真理,而這種真理就是神的語言,是一種永恆的、根本的智慧。
可惜的是,這種智慧在歷史的進展中,被別有居心的人類所矇蔽和歪曲,甚至加以利用以達到自己的各種目的,以至於原本純正的宗教變得魚龍混雜,混沌不清,這也導致很多人原來堅定的信仰直接奔潰,人們對宗教信仰開始懷疑,漸漸地由自覺信仰變成了被動的傳統式信仰。
當前,迴歸這種永恆的、根本的智慧才是正途。關於我所提出的‘宗教式的信仰’,你可以信其有,也可以信其無,總之信其有總比信其無要好得多。我的意思是,假使這種“宗教式的信仰”能夠對解決人的問題貢獻巨大力量,假使這種‘宗教式的信仰’成為人類世界良好秩序的基礎,那麼它就應該是我們人類最普遍、最內在的存在,並且成為洗滌世界的聖水,隔離人與人的壁壘即會倒潰,人們才會有所懼怕,有所恐懼,才會懂得愛恨與善惡,只有這樣,‘神靈’才會再次向人類顯現,人類世界才會逐漸恢復與‘神靈’的溝通,甚至同處共存,人們才會在自己內心的聖所中擁有並崇拜真正的‘神靈’。”( 《心靈真經》,殷謙 著,黃山書社)

信仰至上作用反響

道德生活是伴隨人類發展始終的社會現象,而信仰是支撐道德生活的基石,是人類生存須臾不可分離的基本生存條件,它從根本上決定着人類道德實踐的範圍、層次和方式。
1.信仰不但賦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和意義,而且是人們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選擇的座標。
2.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們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們的道德人格。
3.信仰不但是道德行為的動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指向燈”。
信仰種類

信仰至上形態分類

(一)原始信仰
信仰
各種原始崇拜
巫術、禁忌
遠古神話
(二)宗教信仰
(三)哲學信仰
古代哲學信仰
中世紀準哲學信仰
西方近代哲學信仰——理性信仰
現代哲學信仰——非理性信仰
(四)政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