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伯仲之間

(漢語成語)

鎖定
伯仲之間(拼音:bó zhòng zhī jiā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 [1] 
伯仲之間(伯、仲:兄弟排行中的老大和老二)比喻兩者不相上下,難分高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補語。 [3] 
中文名
伯仲之間
拼    音
bó zhòng zhī jiān
近義詞
不相上下
反義詞
天淵之別
出    處
《典論·論文》
注音字母
ㄅㄛˊ ㄓㄨㄙˋ ㄓㄧ ㄐㄧㄢ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補語

伯仲之間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伯仲之間”。 [1] 

伯仲之間成語故事

舊時由於農耕需要勞動力,因為多生子可以增加勞動力,所以形成多子和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多子則自然形成兒子出生先後的順序,也就有伯仲之分了。自古就以親如手足來比喻兄弟之間的親密關係。但是,如遇權、財相爭時則破壞了這種親情關係,甚至釀成互相殘殺的仇人結果。特別是在皇權之爭中,為了爭奪皇位,常常出現殘酷的血腥事件。這種兄弟間的相殘,可以説在封建皇權統治時期,是屢見不鮮的事情。 [4] 
曹丕的文章評述道:文人互相輕視,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兩人文才相當,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輕視傅毅。他在寫給弟弟班超的信中説:“傅武仲因為能寫文章,當了蘭台令史,但是卻下筆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總是善於看到自己的優點,然而文章不是隻有一種體裁,很少有人各種體裁都擅長的。因此各人總是以自己所擅長的輕視別人所不擅長的,鄉里俗話説:“家中有一把破掃帚,也會看它價值千金。”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2] 
當今的文人,也不過只有魯國人孔融孔文舉、廣陵人陳琳陳孔璋、山陽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幹徐偉長、陳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應場應德璉、東平人劉楨劉公幹七人。這“七子”,於學問可以説是兼收幷蓄,沒有什麼遺漏的,於文辭是自鑄偉辭,沒有借用別人的,在文壇上都各自像騏驥千里奔馳,並駕齊驅。要叫他們互相欽服,也實在是困難了。我審察自己之才,以為有能力以衡量別人,所以能夠免於文人相輕這種拖累,而寫作這篇論文。 [2] 

伯仲之間成語寓意

中國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傳統,文人相輕是很難改變的。但是,如果水平相差太遠,達到了“碾壓”對方的地步,這時候會很輕易地分出高下來。但是,即使真的可以“碾壓”對方,也不可以蔑視對方,輕視別人,視別人如糞土。成語告訴人們,每個人所擅長的領域不同,“伯”和“仲”是很難區分的。而能夠區分人不一樣的,是一個人的素養和情懷,是一個人的格局和器識。 [2] 

伯仲之間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伯仲之間”比喻兩者不相上下,難分高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補語。 [3] 
  • 運用示例
唐·杜甫《詠懷古蹟》詩:“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1] 
現代·魯迅兩地書》三四:“報言‘章士釘’將辭,屈映光繼之,此即浙江有名之‘兄弟素不吃飯’人物也,與‘士釘’蓋伯仲之間,或且不及。” [1] 
參考資料
  • 1.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73
  • 2.    文心,李廣主編. 邯鄲成語典故 故事大全集[M].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8.06:73-74
  • 3.    田衝,趙羽等主編. 中華成語全功能詞典[M]. 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 1998.08:77
  • 4.    李子丹著. 成語詩歌全集 上[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17.0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