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京都市營地下鐵烏丸線

鎖定
烏丸線是自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的國際會館車站至京都市伏見區的竹田車站的京都市營地下鐵的路線。烏丸線是京都最初的市營地鐵路線。
中文名
烏丸線
外文名
Karasuma Line
烏丸線(からすません)
開通日期
1981年5月29日 [3] 
軌道類型
地鐵
所屬地區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
運營時間
5:18~23:39
起止站點
國際會館站~竹田站
運營線路
1條
線路長度
13.7 km [1] 
車站數量
15 [1] 
報站語言
日語、英語
車票價格
220 至 330 元(日元) [2] 
運營機構
京都市交通局

京都市營地下鐵烏丸線線路簡介

烏丸線(からすません)是自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的國際會館車站至京都市伏見區的竹田車站的京都市營地下鐵的路線。烏丸線是京都最初的市營地下鐵路線。
開業當初是為4車廂編成。另外,幾乎所有車站都將在未來為對應列車加長而加長月台長度。

京都市營地下鐵烏丸線歷史沿革

  • 1974年(昭和49年):烏丸線開工(着工)。開業試運行時期,可憑在這一年發售的“記念章及車票”乘車。
  • 1981年(昭和56年)5月29日:北大路車站 - 京都車站區間開業。10系電車開始投入營業運行。
  • 1988年(昭和63年)6月11日:京都車站 - 竹田車站區間開業。
  • 1988年(昭和63年)8月28日:開始直通運行至近鐵京都線新田邊車站。近鐵3200系電車開始營業運行。
  • 1990年(平成2年)10月24日:北山車站 - 北大路車站區間開業。
  • 1997年(平成9年)5月22日:東西線開業之前,御池車站改稱為烏丸御池車站。
  • 1997年(平成9年)6月3日:國際會館車站 - 北山車站區間開業,全線開通(自正午開始營業)。
  • 2000年(平成12年)3月15日:開始進行國際會館車站 - 近鐵奈良車站區間的直通急行運行。近鐵3220系電車開始營業運行。
  • 2011年(平成23年)3月25日:自這天起更新接近廣播和接近旋律,並導入入線旋律。
  • 2012年3月20日:時刻表修正。白天時間帶的急行列車60分鐘一班。
  • 2013年3月23日:交通類IC卡開始全國相互使用。
  • 2014年12月20日:在烏丸御池車站啓動可動式月台門(2015年在四條車站、京都站也設立)。
  • 2015年10月2日:除了年末年初和盂蘭盆節期間,每週五開始運行“コトキン・ライナー”。
  • 2018年3月17日:實施時刻表修正。平日時刻表的7點和10點各1往返及15-17點增加2往返列車。平日、週末時刻表都提前5分鐘在國際會館站始發。

京都市營地下鐵烏丸線線路站點

  • 所有車站都位於京都府京都市。
  • 普通、急行:烏丸線內各站停車。
烏丸線車站列表
車站編號
中文站名
日文站名
英文站名
站間距離
營業距離
接續路線
所在地
K01
國際會館站
國際會館
Kokusai-Kaigan
-
0.0
-
K02
松ヶ崎
Matsugasaki
1.6
1.6
-
K03
北山
Kitayama
1.0
2.6
-
K04
北大路站
北大路
Kita-Ōji
1.2
3.8
-
K05
鞍馬口站
鞍馬口
Kuramaguchi
0.8
4.6
-
K06
今出川站
今出川
Imadegawa
0.8
5.4
-
K07
丸太町站
丸太町
Marutamachi
1.5
6.9
-
K08
烏丸御池
Karasuma-Oike
0.7
7.6
K09
四條站
四條
Shijō
0.9
8.5
阪急電鐵阪急京都本線(烏丸站:HK-85)
K10
五條站
五條
Gojō
0.8
9.3
-
K11
京都
Kyōto
1.0
10.3
西日本旅客鐵道東海道本線(A JR京都線、琵琶湖線:JR-A31)、B 湖西線(JR-B31)、山陰本線(E 嵯峨野線:JR-E01)、D 奈良線(JR-D01)
近畿日本鐵道:B 京都線(B01)
K12
九條
Kujō
0.8
11.1
-
K13
十條
Jūjō
0.7
11.8
-
K14
水雞橋站
くいな橋
Kuinabashi
1.2
13.0
-
K15
竹田
Takeda
0.7
13.7
近畿日本鐵道:B 京都線(B05)(直通運行、參見下述)
近鐵線直通運行路段
○普通列車:
大部分列車僅直通運行至京都線新田邊站(另外近鐵始發前往烏丸線有1班由近鐵宮津站始發開往國際會館站的近鐵宮津電車區出庫直通交路列車),只有小部分列車延長終點至近鐵奈良站
○急行列車:
直通運行至奈良線近鐵奈良站
[1] 

京都市營地下鐵烏丸線路線數據

  • 路線距離(營業里程):13.7km
  • 軌距:1435mm
  • 車站數:15站(含起終點站)
  • 複線區間:全線
  • 電氣區間:全線電化(直流1500V·架空電車線方式)
  • 地上區間:竹田車站附近
  • 閉塞方式:車內信號式(ATC)
  • 最高速度:75km/h

京都市營地下鐵烏丸線路線特徵

沿線有很多高等院校,因此烏丸線的學生乘客較多。
  • 京都精華大學(自國際會館站有穿梭巴士前往校園,但更多學生會利用睿山電鐵鞍馬線京都精華大前站)
  • 京都工藝紡織大學(也有較多利用松崎站、睿山電鐵修學院站的學生)
  • 京都府立大學、京都ノートルダム女子大學(北山站)
  • 京都產業大學(主要在北大路站、國際會館站換乘巴士。)
  • 大谷大學短期大學部(北大路站)
  • 同志社大學同志社女子大學(今出川校區:今出川站)
  • 平安女學院大學(京都校區:丸太町站)
  • 佛教大學(紫野校區:自北大路站換乘巴士、四條中心校區:四條站)
  • 龍谷大學短期大學部(深草校區:くいな橋駅、大宮校區:京都站。深草校區距京阪本線深草站較近)
也有眾多觀光客乘坐烏丸線,沿線的主要觀光地有京都御所(今出川站、丸太町站)和東本願寺(京都站、五條站)。前往其他觀光地則多換乘東西線,或自地下鐵各站換乘京都市巴士、京都巴士等公共汽車。

京都市營地下鐵烏丸線運行形態

除了在線內往返運行之外,也有在竹田車站直通運行至近鐵京都線的相互直通運行列車。2012年3月20日修改時刻表之後,在白天每小時運行8班列車(7分30秒間隔。線內往返5班列車、新田邊直通普通2班列車、奈良直通急行1班列車)。本路線並無任何短程區間運班次,所有列車均會途徑國際會館 - 竹田沿途各站。
線內往返
在平日非繁忙時段為每小時5班,繁忙時段(早上7至11點、下午4至8點)則為4~7分鐘一班。車站的行駛方向介紹和方向幕均只表示“國際會館”或“竹田”。除了京都市交通局的列車之外,也有近鐵的列車運行。其中3200系的方向幕(布牌)只顯示目的地而不顯示列車種別,3220系之運行標識板亦不顯示。
新田邊直通普通
在白天每小時運行兩班(30分間隔)自近鐵京都線新田邊車站發車的列車。方向幕顯示為“ 普通 新田辺”“ 普通 國際會館”。
早晨則僅運行有一班自近鐵宮津發車開往國際會館的列車(並無開往近鐵宮津的列車)。另外,急行列車並不在距同志社大學京田邊校區較近的興户車站停車。因烏丸線直通普通列車在新田邊站往返,近鐵普通列車的運行間隔為7分半 - 22分半。
近鐵奈良直通急行
在2000年3月15日時刻表修改之後登場。自近鐵奈良車站發車,為急行列車(在烏丸線內為各站停車),白天每小時有一班列車(60分間隔),早晨則只有國際會館發車的兩班列車(禮拜六、休息日為一班列車)運行。方向幕顯示為“ 急行 奈良”“ 急行 [京都]國際會館”。在列車到達竹田車站後進行線內返程運行時顯示變更為後者。另外,2012年3月20日時刻表修改之前,白天每小時運行兩班列車(30分間隔)。

京都市營地下鐵烏丸線列車

京都市營地下鐵烏丸線自有列車

10系在近鐵線內,只在和地鐵線直通運行的竹田車站 - 新田邊車站、近鐵奈良車站區間運行。並不只在近鐵線內運行。在烏丸線內,方向幕除了“國際會館”、“竹田”之外,也曾顯示為過去的終點站“京都”(近鐵列車中因有開往近鐵京都的列車,迄今仍然在使用)、“北大路”、“北山”,以及“烏丸御池”。因近鐵奈良線自2009年3月20日開始和阪神電氣鐵道相互直通運運行,在大和西大寺車站 - 近鐵奈良車站區間,可看見10系和阪神的列車(1000系、9000系)並行的場面。
自有列車

京都市營地下鐵烏丸線直通車輛

近畿日本鐵道3200系3220系兩者都也在近鐵京都線、橿原線(僅急行,主要是近鐵京都發車)、天理線(僅急行,數量較少)、奈良線、難波線(主要是普通、區間準急、準急)運行。全天只在近鐵線內,或地鐵烏丸線內運用。因此在京都車站,這兩種列車可進入烏丸線、近鐵線雙方的月台。另外,因兩者都無進行直通運行至阪神的改造,因此除了大阪難波車站 - 櫻川車站區間的回送列車之外並不直通運行至阪神線內。
直通運行車輛

京都市營地下鐵烏丸線建設規劃

油小路通被指定為高度集積地區,政府對當地的活性化頗具期待,也有將烏丸線自竹田車站和近鐵京都線分岐,延伸至橫大路附近(全長4.4km)的計劃。計劃中的線路將建設在大手筋的地下,到達京阪本線的中書島車站和澱車站之間的附近地區。近畿地方交通審議會(國土交通省的諮問機關)在2004年10月8日,作為中長期希望建設的鐵道網,報告了延伸至竹田車站以南的計劃。
並且也有越過宇治川南進,延伸至計劃在宇治川南部建設的洛南新都市的構想,但近畿地方交通審議會的報告中並未提及。
在北端也有延伸至巖倉地區的構想,但近畿地方交通審議會的報告中也未提及這個計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