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聯盟

鎖定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聯盟於2017年11月26日在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成立,由中國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南開大學安徽大學等全國8所高校、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四川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等22家研究院、企業和創意農業聯合社以及行業組織共同發起成立的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1-2] 
聯盟旨在以知識產權為基礎,以技術創新需求為紐帶,以文化交流為平台,以契約關係為保障,有效整合產、學、研、用各方資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對鄉村振興產業共性核心基礎技術的研究及自主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標準、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帶動重大應用示範,實現從“跟隨”到“引領”的轉變,推動鄉村振興產業的建設和發展。 [1]  [3] 
中文名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聯盟
成立時間
2017年11月26日
聯盟成員
8所高校、22家研究院企業及組織
聯盟性質
鄉村振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聯盟聯盟簡介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聯盟作為全國第一家鄉村振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將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貫徹執行國家相關產業發展的方針、政策,立足於企業創新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通過掌握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形成產業技術創新鏈,促進城鄉融合和區域支柱產業的發展;通過開展技術合作,組織創意農業、鄉村振興以及鄉村旅遊經營主體、金融機構、科研院所、社會團體、行業配套服務機構等單位等圍繞鄉村振興共性關鍵技術的相關問題,以創意農業和鄉村振興為核心,開展技術合作,形成鄉村振興產業的核心技術競爭力,打造世界級優美城市,建設世界級優美鄉村,助推城鄉融合發展。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聯盟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聯盟
制定統一的策略,共同尋求政策、法規、資金、輿論等方面的支持,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聯盟成員和行業的願望與要求,為行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以及充分發揮聯盟成員資源和能力的原則,實現創新資源的有效分工與合理銜接;建立公共技術平台,實行知識產權共享;實施技術轉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業化運用,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積極宣傳黨和國家有關“三農”工作及創意農業與鄉村旅遊的政策法規,為成員提供相關諮詢服務;針對行業發展的創新經驗、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組織調查研究,及時反映情況,提出有關建議,為政府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1]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聯盟聯盟成員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聯盟由中國創意農業發展論壇組委會、全國創意農業精品教材編寫委員會、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聯合全國8所高校、22家研究院、企業和創意農業聯合社以及行業組織共同發起成立。 [1] 
類別
名稱
依託單位
高校
食品學院
旅遊與服務學院
農村改革與社會經濟發展研究院
新農村發展研究院
地理標誌研究中心
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戰略研究中心
-
研究院
中國中冶賽迪美麗鄉村與智慧城市技術研究院
四川天府畫院
成都天府新區國新大數據產業技術科學研究院
成都天府新區華商天道智能機器人技術研究院
天府智造成都徵信技術研究院
四川田園牧歌研究院
成都都市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研究院
錦觀創意成都市農業科學技術研究院
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研究中心
專業院校
-
企業
成都大梁文化旅遊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創意農業聯合社
四川西充縣眾聯現代農業聯合社
協會
成都農村電子商務協會
成都市天府新區文化創意產業行業協會
參考資料: [2]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聯盟聯盟宗旨

聯盟旨在以知識產權為基礎,以技術創新需求為紐帶,以文化交流為平台,以契約關係為保障,有效整合產、學、研、用各方資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對鄉村振興產業共性核心基礎技術的研究及自主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標準、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帶動重大應用示範,實現從“跟隨”到“引領”的轉變,推動鄉村振興產業的建設和發展。搭建此平台的目的是要促進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合作,引導聯盟成員跨界合作、協同創新;發揮聯盟連接政府、連接市場的紐帶作用;培育行業品牌,推介行業產品,促進全國鄉村振興、城鄉融合、創意農業和鄉村旅遊規範發展。同時,通過協同合作,降低風險和成本,促進聯盟成員的共同進步,實現共贏共榮。 [1-2]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聯盟核心任務

聯盟的核心任務是以突破鄉村振興共性關鍵技術和形成鄉村振興產業核心技術競爭力為目標,建立與政府溝通的機制、渠道及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的平台,促進成員單位的自身發展。同時,聯盟支撐中國自主鄉村振興技術和標準體系的建設和實施,推動實現鄉村振興發展,引領國際相關領域技術發展方向;推動東部、中部、和西部順應城鄉融合要求完善現代城鄉規劃體系、提升宜居宜業品質優化城鄉功能佈局、推進全域景觀化重塑新型城鄉形態、促進產業協同構建現代農業生態圈、實現自治法治徳治結合創新城鄉社區治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