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川農業大學

鎖定
四川農業大學源自1906年創辦的四川通省農業學堂,1927年和1935年兩次併入四川大學,1956年由四川大學農學院整體遷往原西康省省會雅安成立四川農學院,1985年更名為四川農業大學。 [14-15] 
截至2024年2月,學校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個校區,佔地總面積約4500畝,館藏文獻資源1799萬冊(件);設有學院27個,研究所4個,開設本科招生專業76個;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0個,博士專業學位授予類別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0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類別16個;有教職工3440人,全日制在校生4.4萬餘人,其中:本科生3.6萬餘人,博士和碩士研究生8600餘人。 [16-17]  [50]  [79]  [96]  [104]  [113] 
中文名
四川農業大學
外文名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簡    稱
川農、川農大(SICAU)
創辦時間
1906年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農林類
學校特色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52] 
211工程
省部共建大學 [2] 
四川2011計劃
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展開
主管部門
四川省
現任領導
莊天慧(黨委書記)
吳德(校長)
專職院士數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17] 
本科專業
76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01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6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0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9個 [17] 
國家重點學科
4個
院系設置
學院27個,研究所4個
校    訓
追求真理、造福社會、自強不息
校    歌
《相聚在桂花飄香的時候》
地    址
雅安校本部:四川省雅安市新康路46號
成都校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區惠民路211號
都江堰校區: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設路288號
院校代碼
10626
主要獎項
國家技術發明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截至2024年2月)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截至2024年2月)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項、三等獎5項(截至2024年2月)
四川省科學技術特等獎3項、一等獎71項(截至2024年2月)
知名校友
周開達
榮廷昭
許為鋼
李登菊
趙世勇 展開
知名教師
榮廷昭、周開達、邱祥聘、楊鳳、吳德、李仕貴、陳學偉、李明洲、陳代文、李學偉等
治學理念
學生為本 學術為天 學科為綱 學者為上

四川農業大學歷史沿革

四川通省農業學堂
清末年間,在全國興學強國的潮流推動下,四川布政使許涵度上奏清廷,希望在四川設立中等農業學堂,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四川通省農業學堂在成都厚載門內寶川局右側舊倉庫內成立,這是四川成立的第一所農業學堂,也是四川農業大學的歷史源頭。
學堂於1906年6月1日先行開學,9月12日正式舉行開學典禮,四川總督錫良在典禮上頒示訓詞:”蜀中沃野千里,古稱陸海。夙以蠶絲之利與世相競,徒以墨守故法,利寖外溢,故不能不提倡農學,以為振興農業之預備“。四川通省農業學堂初設農業、蠶業、林業的預科和本科。
四川通省農業學堂時期 四川通省農業學堂時期
1910年4月,學堂遷往成都東門外望江樓附近的農業試驗場修建新校舍。
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
1912年辛亥革命後,經四川省軍政府批准改名為四川高等農業學校,設大專部和中專部。
1914年,改名為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增設農本科、蠶本科。
四川省立農學院
四川農學院時期 四川農學院時期
1927年8月,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與公立法政專門學校、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公立外國語專門學校、公立國學專門學校等五所專門學校合併組成公立四川大學,公立農專成為公立四川大學農科學院。
1931年,四川省政府決定,將原公立四川大學的工科、農科改辦獨立學院,農科學院定名為四川省立農學院。
四川大學農學院
1935年7月,四川省立農學院和重慶大學農學院併入國立四川大學,組建農學院。此後學院有較大發展。
1937年11月,農學院代辦省立高級農科職業學校,楊開渠擔任校長。 [64] 
1943年,英國生物化學家、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考察了中國高等教育後,在報告中把農學稱為川大“最強的學科”,對當時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的辦學實力給予了高度肯定。 [63]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在部分系調出的同時,先後將西南農學院、雲南大學農學院、川北大學和西昌技藝專科學校的農藝、林業、畜牧、獸醫專業調入四川大學農學院,為學院發展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四川農學院
1956年,經國務院批准,四川大學農學院從成都遷往雅安獨立建校,命名為四川農學院。1956年9月5日四川農學院在雅安舉行成立大會,時任四川省副省長鄧錫侯、省高教局局長康乃爾、省農業廳副廳長趙孟明和雅安黨政領導出席大會 [87]  。在校學生1134 人,教職工515人,其中專任教師205人。
1959年,開始招收水稻栽培、獸醫產科、玉米育種、家畜飼養和家禽育種專業三年制碩士研究生。後因“文革”中斷,至1978年恢復。
1977年恢復高考時,四川農學院設有農學、牧醫、農化、園藝、林學、農機6個系和農學、農經、畜牧、獸醫、土化、園藝、茶葉、林學、農業機械9個專業。 [63] 
1983年,學校率先與四川省大邑縣簽訂了校縣共建農業現代化實驗基地協議,推廣科技成果20多項。 [74] 
1984年,動物營養、動物遺傳育種、作物遺傳育種3個專業經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批准,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63] 
四川農業大學
1985年6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學校更名為四川農業大學。 [19]  同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親筆題寫校名。
1988年,經四川省政府批准成立水稻研究所,周開達任第一任所長。 [87] 
1989年,在時任院長楊鳳的帶領下,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被批准為本學科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 [63] 
1991年,批准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991年4月19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同志、書記處書記温家寶同志和農業部副部長陳躍邦同志等,在四川省省長張皓若、副省長謝世傑等陪同下,視察了學校小麥研究所。 [63] 
1996年和1998年四川農業大學先後通過國家“211工程”建設部門預審和立項審核。
1999年6月14日,經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批覆,同意學校作為“211工程”項目院校,在“九五”期間進行建設。自此學校正式進入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74] 
第一行政樓
第一行政樓(5張)
2001年,進入新世紀,學校在雅安建設了學校新校區,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2001年4月,原四川省林業學校整體併入四川農業大學,成為四川農業大學都江堰校區 [74] 
2001年10月27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來校視察。充分肯定了學校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的突出貢獻,對學校科技成果推廣轉化取得的成績和“川農大精神”給予高度評價。 [74] 
2002年1月3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温家寶同志在《國內動態清樣》第3007期就“四川農業大學吸引留學人員的啓示”一文作出批示:“‘川農大精神’應該總結、宣傳和發揚。” [74] 
2002年5月19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同志再次來校,視察雅安校本部,對學校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讚賞,充分肯定了學校結合新的形勢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75] 
2005年,學校在成都温江區開始建設研究生院和科學研究院,學校已有雅安、都江堰和温江三個校區。2005年12月10日至16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對學校進行實地考察,學校以“優秀”的成績通過評估。 [74] 
2006年10月,學校迎來百年華誕。校慶期間,學校召開了100週年校慶慶祝大會、大型文藝演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論壇”、“海內外學者論壇”、科技成果交流洽談會等多項活動。 [74] 
2007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温家寶在黨的十七大召開期間對川農大師生的彙報信作出批示:“川農大的工作很有成績,辦學經驗值得重視。” [74] 
2008年5月,5·12汶川地震後,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副指揮長李克強來到都江堰分校,詳細詢問了學校師生和安置點受災羣眾的狀況,高度讚揚了學校師生在抗震救災中的突出表現。 [87] 
2009年,都江堰分校正式更名為都江堰校區。 [74] 
2010年10月8日,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正式啓用並舉行了開學典禮。至此,四川農業大學“一校三區”辦學格局形成。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5年7月,學校成都校區機關完成歷史使命,學校邁入雅安校區、成都校區融合管理,都江堰校區延伸管理的新階段。 [74] 
2016年9月,成都市人民政府與四川農業大學簽署《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農業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把四川農業大學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農業大學。 [20]  2016年10月6日,學校舉辦慶祝建校110週年暨一流農業大學建設推進會。 [74] 
2017年1月18日,學校被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認定為四川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 [21]  9月,四川農業大學入選首批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22]  同年,學校“動物營養與飼養科學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全國第二批地方高校“高等院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成為四川省首個獲批“111計劃”的地方高校。此後,“作物學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成功入選。 [74] 
2018年6月,學校加入“一帶一路南南合作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
2019年12月,教育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簽署《共建四川大學等8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四川農業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 [91] 
2020年2月,學校科研成果“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寫入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大力推廣。 [87]  [89]  4月,學校林學院申報的“國家林業草原紅豆杉西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認定組建,該中心是四川省獲批組建的第一個國家林業草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99]  5月12日,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 [23]  同月,學校與西南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共建6個重大創新平台,成立成渝鄉村振興學院(成都)。 [74]  7月2日,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 [24]  9月,學校順利通過“雙一流”建設週期評估。 [90]  10月,四川農業大學入選四川省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88] 
2021年1月,科技部發文,正式批准學校西南作物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實驗室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四川在農業領域的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63]  ;同月,學校與四川省天府新區簽署協議,共建天府新區鄉村振興研究院。 [81]  3月,草業科學等11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城鄉規劃等13個專業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41]  4月13日,學校新設立草業科技學院。 [43]  5月15日,成為高等農林院校課程思政聯盟理事會員單位。 [44]  6月1日,四川農業大學申報的“國家林業草原西南森林與草原生態防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認定組建。該中心是全國首個生態防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45-46]  8月,學校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羣體。 [87] 
2022年1月,四川農業大學與雅安市人民政府、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五方簽署協議,共建雅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80]  ;2月,四川農業大學入選第二輪“雙一流” [72]  。6月,教育部公佈了2021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四川農業大學再獲批增加20個國家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至此,學校共有48個專業進入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 [73]  7月,四川農業大學牽頭申報的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部鄉村振興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77-78]  ;同月,四川農業大學與大北農集團共建現代產業學院,與中國電信四川分公司共建智慧農業創新實驗室。 [83]  8月,學校與都江堰人民政府共同簽署了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97]  9月,學校入選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 [98] 
2023年7月,學校與資陽市五糧液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36]  11月16日,四川農業大學召開國際化辦學推進大會暨“糧食安全”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成立“糧食安全”教育科技創新聯盟與“天府農業”國際研究院。 [154] 
四川農業大學雅安校區 四川農業大學雅安校區

四川農業大學辦學條件

四川農業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2月,學校設有學院27個,研究所4個,開設本科招生專業76個,學科專業涵蓋農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醫學、文學、教育學、法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門類。 [18] 
四川農業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校區
學院
專業名稱
科類
雅安校本部
理科
信息與計算科學
理科
理科
應用物理學
理科
理科
生物技術
理科
生物工程
理科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理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
理科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理科
食品科學與工程
理科
食品質量與安全
理科
包裝工程
理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理科
物聯網工程
理科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文理兼收
農業水利工程
理科
水利水電工程
理科
能源與動力工程
理科
人力資源管理
文理兼收
英語
文理兼收
漢語言文學
文科
社會工作
文理兼收
政治學與行政學
文科
文化產業管理
文理兼收
法學
文理兼收
廣告學
文理兼收
成都校區
農學
理科
植物保護
理科
植物科學與技術
理科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
理科
種子科學與工程
理科
煙草
理科
農村區域發展
文理兼收
動物科學
理科
草業科學
理科
水產養殖學
理科
動物醫學
理科
藥學
理科
動植物檢疫
理科
藥物製劑
理科
林學
理科
森林保護
理科
木材科學與工程
文理兼收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理科
產品設計
美術類
園藝
理科
茶學
理科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理科
農業資源與環境
理科
土地資源管理
文理兼收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理科
地理信息科學
理科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理科
生態學
理科
環境科學
理科
環境生態工程
理科
環境工程
理科
金融學
文理兼收
國際經濟與貿易
文理兼收
經濟學
文理兼收
投資學
文理兼收
農林經濟管理
文理兼收
財務管理
文理兼收
文理兼收
審計學
文理兼收
園林
理科
風景園林
理科
環境設計
美術類
都江堰校區
工程管理
理科
建築學
理科
城鄉規劃
理科
工程造價
理科
土木工程
理科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理科
工商管理
文理兼收
旅遊管理
文理兼收
審計學
文理兼收
會展經濟與管理
文理兼收
會計學
文理兼收
電子商務
文理兼收
資產評估
文理兼收
雅安校本部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體育類
體育教育
體育類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加工製造類
食品科學與工程
農林牧漁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信息技術一類
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
土木水利類
數字媒體藝術
美術類
視覺傳達設計
美術類
都江堰校區
土木工程
土木水利類
旅遊管理
旅遊服務一類
財務管理
財經商貿類 [25-26] 

四川農業大學師資隊伍

温家寶同志在《四川農業大學師生給温總理的一封信》上作出批示 温家寶同志在《四川農業大學師生給温總理的一封信》上作出批示
截至2024年2月,學校現有教職工3440人,其中:教授487人、副教授601人;博士生導師340人、碩士生導師85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高級專家1人,何梁何利基金獲得者2人,特設崗位1人、青年學者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4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5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國家973計劃首席青年科學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5人,霍英東教育基金獲得者14人,四川科技傑出貢獻獎、傑出人才獎、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天府青城峨眉計劃入選者等省級高層次人才296人次,省教學名師、師德楷模、名輔導員等21人次;有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 [18] 
類別
名單
中國工程院院士
榮廷昭
國家傑出高級專家
何梁何利基金獲得者
周開達顏濟李仕貴、榮廷昭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李仕貴、陳學偉李明洲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曾凡同周開達易同培黎漢雲、李仁端、任正隆、黃玉碧、吳德、李明洲、馮琳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
李學偉、鄭有良、李平、陳代文、程安春、周永紅、李仕貴、劉登才、周小秋、吳德、李明洲、馮琳
國家級教學名師
陳代文
國家973計劃首席青年科學家
王際睿
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李明洲、盧豔麗、馮琳、沈亞歐
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周永紅、盧豔麗、李明洲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
劉登才、湯浩茹、李仕貴、張新全、程安春、李平、魏育明、汪銘書、顏澤洪、楊萬勤、周小秋、劉益平、王際睿、徐志文、王芳、陳學偉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周開達楊鳳、王世光、孫曉輝、李仁端、李實僨、邱祥聘易同培曾凡同黎漢雲顏濟、王林全、王祖澤、田彥華、馮澤光、劉世全、劉遠鵬、劉相模、江先炎、杜逸、李堯權、楊俊良、肖永祚、吳月良、邱德勳、冷懷瓊、宋育、張顯志、張慎蓉、陳可蓉、明道緒、羅安治、周壽榮、鄭鴻培、榮廷昭、胡延玉、錢文龍、高之仁、郭大智、陶家鳳、黃懷瓊、程濟棟、謝後清、賴仲銘、蔡霖生、廖德惠、端木道、熊慶娥王國龍、王康寧、鄧良基、田大成、喬紹權、孫東發、李國章、李桂垣、楊光蓉、楊克誠、何明清、餘建都、汪良中、沙國潤、張健、張仁綏、張化賢、張光倫、張曉龍、聶澤京、徐廷文、徐貴葆、高察倫、黃國壽、蔣華仁、傅淡如、曾偉光、任正隆、江心、陳瑁、胡祖禹、劉禮超、李代璽、汪旭東、何訓坤、郭萬柱、李仕貴、李學偉、汪銘書、鄭有良、倪昔玉、蔣必光、雷本鳴、文心田、陳聖偶、周安國、黃玉碧、潘光堂、王繼文、馮竹春、李晚忱、周祖基、蔣文燦、羅承德、周永紅、胡庭興、王紅寧、楊文鈺、李平、湯浩茹、劉登才 張新全 陳代文 程安春、馬均、朱慶、張敏、陳其兵、柯永培、李廷軒、吳德、周小秋、袁繼超、楊錦秀、傅新紅、曾憲銀、王剛、王文明、莊天慧、張克英、秦文、曹墨菊、王西瑤、王昌全、王繼翔、馮琳、李明洲、馬嘯、王之盛、盧豔麗、陳學偉、高世斌、蔣遠勝、魏育明
霍英東教育基金獲得者
任正隆、王小永、羅培高、王際睿、方正鋒、盧豔麗、李明洲、何軍、馮琳、蔡易、吳福忠、李地豔、陳舜、王靜、馮斌、李偉滔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個人獎
馮琳 [27]  [61]  [76]  [86]  [94]  [108]  [110] 
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負責人
獲批時間
團隊級別
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團隊
陳代文
2006年
國家級教學團隊
動物預防醫學團隊
文心田
2008年
作物科學與技術團隊
黃玉碧
2010年
教育部創新團隊 西南作物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團隊
潘光堂
2004年
豬抗病營養分子機制的研究團隊
陳代文
2005年
西南動物流行性疾病發生及免疫防治機理團隊
程安春
2009年
川豬遺傳改良與安全生產團隊
李學偉
2013年
動物抗病營養團隊
陳代文
2012年
農業部創新團隊
長江上游水稻種質改良與創新利用團隊
李仕貴
2012年
水禽傳染病防控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團隊
程安春
2015年
淡水魚健康營養技術及其應用團隊
周小秋
2015年
豬營養團隊
吳德
2013年
科技部創新團隊
獸醫學教師團隊
程安春
2018年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畜牧學教師團隊
吳德
2023年
水稻分子遺傳與應用團隊
陳學偉
2021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羣體
參考資料: [27] 

四川農業大學學科建設

  • 建設概況
截至2024年2月,學校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二級學科50個,博士專業學位授予類別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二級學科10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類別16個;國家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4個,部省重點學科20個。2005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援疆學科建設計劃40所重點高校之一。作物學為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5個學科和1個學科分別入選四川省“雙一流”建設貢嘎計劃建設學科和培育學科。植物學與動物學ESI排名世界前1‰,農業科學、生物與生物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化學、微生物學、工程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社會科學9個學科ESI排名世界前1%,農學、獸醫學2023年分別排名軟科世界一流學科第11位和第19位。2017年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2018年作物學入選全國高等院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 [18] 
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 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
作物學
畜牧學
獸醫學
林學
生物學
農林經濟管理
草學
園藝學 [28]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
生物學
風景園林學
作物學
園藝學
植物保護
農業資源與環境
畜牧學
獸醫學
林學
草學
農林經濟管理
- [29] 
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9個)
植物學
動物學
生理學
水生生物學
微生物學
神經生物學
遺傳學
發育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生物物理學
風景園林學
作物遺傳育種
作物栽培與耕作學
果樹學
蔬菜學
茶學
土壤學
植物營養學
植物病理學
農業昆蟲與病蟲害防治
農藥學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
特種經濟動物科學
基礎獸醫學
預防獸醫學
臨牀獸醫學
林木遺傳育種
森林培育
森林保護學
森林經理學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草學
農業經濟管理
林業經濟管理
藥用植物學
煙草學
園藝產品採後科學
畜產品質量與安全
生物資源化學
農村與區域發展
農業環境保護
森林生態學
土地資源學
資源經濟與土地管理
動物生產學
-
-
- [29]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個)
應用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生物學
農業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食品科學與工程
風景園林學
作物學
園藝學
農業資源與環境
植物保護
畜牧學
獸醫學
林學
水產
草學
工商管理
農林經濟管理
土木工程
城鄉規劃學 [30] 
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88個)
國民經濟學
區域經濟學
財政學(含税收學)
金融學(含保險學)
產業經濟學
國際貿易學
勞動經濟學
統計學
數量經濟學
國防經濟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國近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植物學
動物學
生理學
水生生物學
微生物學
神經生物學
遺傳學
發育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生物物理學
農業機械化工程
農業水土工程
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
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
環境科學
環境工程
食品科學
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風景園林學
作物遺傳育種
作物栽培與耕作學
果樹學
蔬菜學
茶學
土壤學
植物營養學
植物病理學
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農藥學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
特種經濟動物科學
基礎獸醫學
預防獸醫學
臨牀獸醫學
林木遺傳育種
森林培育
森林保護學
森林經理學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水產養殖
捕撈學
漁業資源
草學
會計學
企業管理(含財務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
旅遊管理
技術經濟及管理
農業經濟管理
林業經濟管理
藥用植物學
煙草學
園藝產品採後科學
畜產品質量與安全
生物資源化學
農村與區域發展
農業環境保護
森林生態學
土地資源學
資源經濟與土地管理
馬克思主義法學
城鄉環境與視覺設計
城鄉景觀規劃與設計
木材科學與傢俱設計
農業信息工程
人力資源管理
動物生產學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
學科類別
學科名稱
首次批准時間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
作物學
2017年 [47] 
國家級重點學科
學科類別
學科名稱
首次批准時間
國家重點學科
1988
作物遺傳育種
2002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2007
2007 [92] 
省部級重點學科
學科類別
學科名稱
首次批准時間
農業部重點學科
作物遺傳育種
2000
林業局重點學科
森林培育
2006
四川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
作物學
2008
畜牧學
2008
獸醫學
2008
四川省重點學科(二級學科)
作物遺傳育種
1992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1992
預防獸醫學
1996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1999
土壤學
1999
森林培育
1999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2004.5
果樹學
2004.5
草業科學
2004.5
農業經濟管理
2008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2008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2008
植物病理學
2008
植物學
2008
土地資源管理(培育)
2008
水產養殖(培育)
2008
四川省重中之重建設學科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2003
預防獸醫學
2003
森林培育
2003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2008
  • 學科排名
根據2017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綜合計分,學校在全國農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別位居第7和第4。截至2023年3月,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生物與生物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化學、微生物學、工程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社會學9個學科ESI排名世界前1%,農學、獸醫學2022年分別入圍軟科一流學科排名世界前40強和前51-75強。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一級學科代碼
一級學科名稱
評價結果
位次百分位
1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0905
畜牧學
A-
5%~10%
2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0901
作物學
B+
10%~20%
3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0834
風景園林學
B
20%~30%
4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0903
農業資源與環境
B
20%~30%
5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0906
獸醫學
B
20%~30%
6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0907
林學
B
20%~30%
7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0909
草學
B
20%~30%
8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0710
生物學
B-
30%~40%
9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1203
農林經濟管理
B-
30%~40%
10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0902
園藝學
C+
40%~50%
11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0832
食品科學與工程
C
50%~60%
12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0904
植物保護
C
50%~60%
參考資料: [31-32] 

四川農業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24年2月,學校有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0個,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國家級和省級一流課程(含示範課程)123門,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1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691項;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20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省級一等獎33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5篇、提名6篇。 [17] 
類別
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林學、農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草業科學、環境工程、金融學、旅遊管理、農林經濟管理、農業資源與環境、生物技術、土地資源管理、園林、園藝、植物保護、工商管理、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土木工程、茶學、城鄉規劃、法學、化學生物學、經濟學、木材科學與工程、農村區域發展、農業水利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視覺傳達設計、藥學、中草藥栽培與鑑定、動植物檢疫、藥物製劑、森林保護、環境生態工程、投資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生物科學、物聯網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社會工作、體育教育、電子商務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植物生產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動物類實驗教學中心、作物科學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四川農業大學-四川鐵騎力士集團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特色專業
農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林學、園藝、農業資源與環境、茶學、草業科學、園林、農林經濟管理
省級特色專業
植物保護、園林、農林經濟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土地資源管理、生物技術、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水產養殖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中草藥栽培與鑑定、農村區域發展、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農業水利工程
國家拔尖創新和複合應用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農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林學、園藝、農業資源與環境、園林、農林經濟管理
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農學
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林學、園藝、農業資源與環境
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土木工程 [33-34]  [93] 
國家級精品課程
動物傳染病學
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序號
成果名稱
完成人
時間
1
構建大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文心田、羅承德、鄭有良、萬英平、夏繼明
2001
2
森林資源類本科人才培養模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胡庭興(合作)
2005
3
高等農林木科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文心田(合作)
2001
參考資料: [35] 

四川農業大學國際合作

截至2024年2月,學校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韓國等31個國家和地區(包含港澳台)的100多所高校或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係,共簽署了170餘項交流合作協議,與國(境)外知名高校開展了“2+2”“3+1”“3+1+X”“4+1”等模式的聯合培養項目。建有省部級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學校是全國首批有條件接受留學生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簽約高校,是“糧食安全”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創始高校,曾被國家6部委評為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工作單位,先後被國家外專局評為引進國外智力先進集體、外國文教專家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17]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學術科研

四川農業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2月,學校擁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共建),教育部、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8個,教育部協同創新中心1個,科技部條件平台1個,農業農村部科學觀測實驗站等部省級科研站點5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技術中心1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4個,四川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3個。 [17] 
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台
名稱
批准時間
批准部門
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南作物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1
科技部
全國重點實驗室
豬禽種業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建)
2022
科技部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18個)
農業生物信息重點實驗室
2023
教育部
作物基因資源與遺傳改良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2016
動物抗病營養實驗室
2007
西南作物基因資源與遺傳改良實驗室
2005
畜禽生物組學重點實驗室(共建)
2022
農業農村部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加工與營養健康重點實驗室(部省共建)
2022
西南作物生理生態與耕作重點實驗室
2011
動物抗病營養與飼料重點實驗室
2011
西南玉米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2011
西南作物基因資源創新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
2008
耕地資源調查監測與保護利用重點實驗室
2021
自然資源部
長江上游森林資源保育與生態安全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
2018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精製川茶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2020
四川省
作物生理生態及栽培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2018
畜禽遺傳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2013
動物抗病營養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2010
長江上游林業生態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2008
動物疫病與人類健康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2004
廳局級重點實驗室 (25個)
西南區草種質資源創制利用四川林業草原重點實驗室
2023
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
“作物重大病害”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2015
四川省教育廳
牛低碳養殖與安全生產實驗室
2015
農業信息工程實驗室
2015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重點實驗室
2013
木材工業與傢俱工程重點實驗室
2013
魚類營養與安全生產
2010
果樹栽培與生態實驗室
2009
農業環境工程實驗室
2008
環境公害與動物疾病實驗室
2008
畜禽品種資源發掘與利用
2006
無公害農藥研究實驗室
2006
四川省風景園林工程重點實驗室
2006
茶葉科學與工程實驗室
2004
農產品加工與儲藏工程實驗室
2004
土地資源信息實驗室
2001
草業工程實驗室
2001
園藝植物種質改良實驗室
2001
森林保護學實驗室
2001
動物營養與飼料工程實驗室
1999
生態林業工程實驗室
1999
作物生物工程實驗室
1995
動物生物技術中心
1995
植物遺傳和育種實驗室
1995
四川省環境保護土壤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
2012
四川省教育廳、環保廳
廳局級長期科研基地 (3個)
都江堰靈巖山常綠闊葉林省級長期科研基地
2022
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
四川崇州禾本科草種質資源及育種利用省級長期科研基地
2022
華西雨屏區人工林生態系統研究省級長期科研基地
2019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8個)
西南動物疫病防控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22
教育部
動物抗病營養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07
西南作物育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06
西南玉米技術創新中心
2007
農業農村部
國家林業草原西南森林與草原生態防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21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國家林業草原紅豆杉西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20
四川省中藥材育繁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2021
四川省發改委
四川省畜禽營養與飼料工程實驗室
2019
四川省風景園林花卉工程實驗室
2015
四川省智慧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23
四川省科技廳
四川省農業生物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2000
四川省新型飼用作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5
四川省作物帶狀複合種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5
四川省動物生物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
2013
四川省環境保護農村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
2012
四川省環保廳
“農村水安全”四川省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
2015
四川省教育廳
四川風景園林藝術設計工程研究中心
2013
村鎮建設防災減災工程研究中心
2013
協同創新中心 (6個)
川豬產業升級與豬肉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2019
教育部
西南城鎮風景園林協同創新中心(培育)
2015
四川省教育廳、財政廳
耕地保護與農產品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2015
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2014
川糧豐產高效協同創新中心
2014
西南區生豬優質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2013
社科研究基地 (5個)
四川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
2007
四川省社科聯、四川省教育廳
西部鄉村振興研究中心
2021
四川省社科聯
西南減貧與發展研究中心
2015
四川省教育廳
德國研究中心
2013
四川農業特色品牌開發與傳播研究中心
2013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1個)
國家糧食安全與天府糧倉重點實驗室
2022
四川省社科聯
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4個)
小麥遺傳育種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2023
四川省科技廳
四川省動物疫病防控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2015
四川農業大學水稻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2005
玉米遺傳育種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2011
科學觀測實驗站 (5個)
農業農村部四川大豆綜合科研試驗基地
2022
農業農村部
獸用藥物與獸醫生物技術四川科學觀測實驗站
2011
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制四川科學觀測實驗站
2011
四川耕地保育科學觀測實驗站
2011
自然資源部成都平原國土生態與土地利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共建)
2011
自然資源部
條件平台 (1個)
國家實驗獼猴種源基地
2005
科技部
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 (3個)
葡萄資源四川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
2020
四川省科技廳
特色藥用植物四川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
2020
櫻桃資源四川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
2021
農產品全程控制技術中心 (1個)
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技術雅安中心
2022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 [36] 

四川農業大學科研成果

校史館相關獎狀 校史館相關獎狀
截至2024年2月,學校獲部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700餘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項,四川省科學技術特等獎3項、一等獎73項。70%以上的獲獎成果得到推廣轉化,累計創社會經濟效益1000多億元。先後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Cell》《Science》等發表高水平論文。 [17] 
獲省部級一等獎以上科技成果(1978年 -- 2020年)
序號
成果名稱
完成人/單位
時間
獲獎級別
1
秈型雜交水稻
四川農學院(主研單位)
1981
國家技術發明特等獎
2
小麥高產、抗鏽的優良種質資源繁六及姊妹系
顏濟、張顯志、王世光、楊俊良、孫福珍、鄒應龍
1990
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3
秈亞種內品種間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岡·D型雜交稻
周開達、李實賁、黎漢雲、李仁端、孫曉輝
1988
4
程安春、汪銘書、朱德康、賈仁勇、陳舜、黎淵
2013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5
榮廷昭、潘光堂、黃玉碧、曹墨菊、高世斌、蘭海
2008
6
玉米高配合力、高產、高抗多種病害新自交系48-2和S37
榮廷昭、劉禮超、倪昔玉、雷本鳴、黃玉碧、潘光堂
1996
7
促菌生的研究
何明清等(主研)
1987
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8
小麥族種質資源研究
顏濟、楊俊良、鄭有良、周永紅、劉登才
2000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9
《圖解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系列叢書》
朱慶等 [100] 
2020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0
周小秋、鄺聲耀、馮琳、戈賢平、劉輝芬、姜維丹、米海峯、吳培、劉揚、唐凌
2019
11
陳代文、車煉強、詹勇、吳德、餘冰、虞潔、張克英、何軍、韓繼濤、張璐
2018
12
青藏高原特色牧草種質資源挖掘與育種應用
馬嘯等(主研)
2017
13
朱慶、劉益平、趙小玲等(主研)
2014
14
黃玉碧等(主研)
2014
15
鄭有良等(主研)
2014
16
周小秋、鄺聲耀、戈賢平、王尚文、馮琳、劉揚、唐凌、高啓平、姜維丹、唐旭
2013
17
鄒立扣等(主研)
2012
18
陳代文、吳德、楊鳳、張克英、餘冰、方正鋒、羅旭芳、李芳溢、何健、李勇
2010
19
李仕貴、馬均、李平、黎漢雲、周開達、高克銘、王玉平、陶詩順、吳先軍、周明鏡
2009
20
陳其兵、張健等(主研)
2007
21
郭萬柱、婁高明、徐志文、孫迎中、石謙、王琴、王印、王小玉、季永誠、汪銘書
2005
21
汪旭東、吳先軍、李平、楊文鈺、高克銘、何禮、馬玉清、馬均、龍斌
2003
23
大穗型高配合力水稻優良不育系岡46A的選育與應用推廣
黎漢雲、劉代銀、周開達、龍斌、李仁端、黃世超、李仕貴、楊林、朱建清、馬均
2000
24
豬、雞營養參數及配方新技術研究
王康寧、趙玲等(主研)
1997
25
西藏自治區土地資源綜合調查與利用研究
劉世全等(主研)
1995
26
家畜家禽品種資源調查及《中國畜禽品種志》的編寫
邱祥聘等(主研)
1987
27
西藏作物品種資源考察
徐廷文等(主研)
1987
28
中國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表
楊鳳等(主研)
1985
29
紙漿竹林集約栽培模式研究
江心等(主研)
1998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30
涼山半細毛羊新品種選育
陳聖偶等(主研)
1998
31
雜交中稻培育再生稻的研究和應用
孫曉輝、李實賁、張景國、梁禹九、田彥華
1991
32
九省市主要經濟自然區土壤及糧食作物污染元素環境背景值的研究
劉世全等(主研)
1987
33
四川省玉米雜交種區域化選育佈局及配套應用研究
賴仲銘、榮廷昭等(主研)
1987
參考資料: [42] 

四川農業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21年3月四川農業大學圖書館官網顯示,四川農業大學圖書館由雅安校區圖書一館、成都校區圖書二館和都江堰校區圖書館等組成,形成三地三館的格局;圖書總藏量1165.89萬冊,其中,紙質館藏204.05萬冊,電子館藏961.84萬冊;擁有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44770種,其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19050種;有國內外數據庫82個,自建特色數據庫11個,數據庫內容涵蓋所有學科專業,為學校的教學與科研構建了有力的文獻信息保障體系。 [37] 
  • 學術期刊
《四川農業大學學報》 《四川農業大學學報》
四川農業大學學報》創刊於1983年,主辦單位四川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學報》已正式被收錄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即CSCD-C刊2017-2018年),入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攬》2014年版(即第7版)之綜合性農業科學類的核心期刊。 《四川農業大學學報》曾獲全國優秀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四川省自然科學學術類質量一級期刊、四川省高校優秀學報評比中獲一等獎。2018年1月起正式由季刊變更為雙月刊。
學報主要反映生物學、作物學、園藝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學、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林學、草學、農林經濟管理等學科具有創新性或實用性的研究論文。 [38] 

四川農業大學文化傳統

四川農業大學學校校訓

追求真理、造福社會、自強不息

四川農業大學學校精神

“川農大精神”:愛國敬業、艱苦奮鬥、團結拼搏、求實創新

四川農業大學學校校徽

校徽 校徽
四川農業大學校徽由中英文校名、中心花狀主體圖案、1906、現第一行政樓及書本環繞的穗狀圖案構成。徽志為圓形造型,中心花狀主體圖案由古象形字“羊”和葉片圖形組成,其上方是數字1906,下方是學校雅安校區第一辦公樓(原西康省人民委員會辦公廳辦公大樓舊址)圖案,兩側是書本環繞的穗狀圖案,外環文字為學校中英文名稱。徽章為印有徽志的圓形證章,教職工佩戴的徽章底色為紅色,學生佩戴的徽章底色為綠色,圖案和字體均為金色。 [115] 
四川農業大學校名由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中心花狀主體圖案由花蕊和葉片構成,花蕊由古象形字“羊”變形而成,表示動物;圍繞花蕊的葉片表示植物。“1906”表明學校的前身是成立於1906年的四川通省農業學堂,中心下方的現第一行政樓為原西康省人民政府辦公大樓、學校1956年遷雅安獨立建校後的代表性建築。整個校徽圖案主題鮮明、內涵豐富、協調美觀,體現了學校悠久的辦學歷史、鮮明的辦學特色,象徵學校和諧、進取與勃勃生機。

四川農業大學學校領導

四川農業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
黨委副書記
駐校紀檢監察組組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
高雪松蔣遠勝、侯永翠 [39]  [101] 

四川農業大學歷任領導

一、四川通省農業學堂(1906—1911年)
四川布政使、學堂創辦人
監督(1908一1909年)
監督(1909一1911年)
監督(1911一1912年)
二、四川高等農業學校(1912一1914年)
校長(1912一1913年)
校長(1913一1914年)
三、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1914—1926年)
校長(1914年3月—1916年8月)
-
(1925年10月—1927年2月)
校長(1916年8月一1917年9月)
校長(1917年9月一1919年8月)
-
(1921年9月一1922年7月)
校長(1919年8月—1921年8月)
-
(1923年2月—1924年2月)
校長(1922年8月一1923年2月)
校長(1924年2月一1925年2月)
校長(1925年2月—1925年10月)
四、公立四川大學農科學院(1927一1931年)
鄧崇德 (微心)
學長(1927年2月一1930年1月)
佘耀彤 (季可)
院長(1930年2月一1931年)
五、四川省立農學院(1931一1935年7月)
佘耀彤 (季可)
院長(1931年一1932年5月)
院長(1932午5月—1933年10月)
高巍
院長(1933年10月—1935年8月)
六、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1935年7月一1956年8月)
曾省(省之)
院長(1935年一1938年7月)
院長(1938年7月一1939年1月)
院長(1939年7月一1942年8月)
院長(1942年11月一1949年底)
院長(1950年1月一1956年8月)
七、四川農學院、四川農業大學(1956年9月一)
院長(1956年10月一1962年2月)
王亦山
副院長(1957年11月—1958年11月)
郝笑天
副院長(1956年10月—1962年8月)
林雲
副院長(1960年1月—1965年10月)
郝計有
副院長(1964年5月一1966年3月)
葉萍
黨委副書記(1964年5月一1968年5月)
院長(1962年8月一1972年)
趙光榮
黨委書記,革委會副主任,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組長(1956年12月一1977年)
羅凱
革委會副主任(1968年12月一1977年)
吳明甫
革委會副主任,副院長 (1974年9月—1977年9月)
夏 戎
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革委會副主任,黨委書記 (1975年12月一1980年)
羅曦輒
革委會副主任、副院長、黨委副書記 (1974年5月一1982年3月)
劉正挺
革委會副主任,副院長 (1974年7月一1982年6月)
謝雲雪
黨委副書記(1977年6月一1982年8月)
李科瑞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紀委書記 (1978年10月—1983年9月)
副院長(1980年10月一1983年9月)
楊玉石
黨委副書記(1983年9月一1988年6月)
葉震業
副院長(1983年9月一1985年6月)
-
副校長(1985年6月一1989年4月)
黨委副書記(1980年11月一1983年9月)
-
代理書記(1983年9月一1984年12月)
-
黨委書記(1984年12月一1990年3月)
副院長(1980年10月一1985年6月)
-
副校長(1985年6月一1986年12月)
-
校長(1986年12月一1992年4月)
唐朝紀
黨委書記(1990年2月一1996年7月)
黨委副書記(1990年2月一1996年7月)
-
兼任副校長(1990年5月一1996年7月)
-
正校級調研員(1996年7月一1997年4月)
顏學仁
副校長(1988年4月一1998年2月)
副校長(1986年12月一1992年4月)
-
校長(1992年4月一1998年5月)
李洪福
黨委副書記(1992年2月一2000年7月)
-
兼任紀委書記(1996年11月一2000年7月)
副校長(1993年8月一1996年7月)
-
黨委書記(1996年7月一2002年4月)
劉克惠(女)
黨委副書記(1996年7月一2002年4月)
-
兼任紀委書記(2000年7月一2002年4月)
-
正校級調研員(2002年4月一2004年1月)
副校長(1992年9月一1998年5月)
-
校長(1998年5月一2008年12)
-
黨委副書記(2000年9月一2002年4月)
-
黨委書記(2002年4月一2008年11月)
副校長(1996年7月一2008年11月)
-
正校級調研員(2008年11月—2010年2月)
副廳級調研員(2009年8月—2011年1月)
副院長(1979年7月一1982年7月)
-
院長(1982年7月—1985年6月)
-
校長(1985年6月—1986年12月)
-
名譽校長(1986年12月一2015年12月)
黨委副書記(2002年4月—2016年1月)
-
兼任紀委書記(2002年4月—2016年1月)
何臨春(女)
副廳級調研員(2009年8月—2016年12月)
王曙光
副校長(2010年5月—2017年6月)
副校長(1996年7月-2004年9月)
-
黨委副書記(2004年8月-2008年11月)
-
黨委書記(2008年11月—2018年6月)
副校長(2004年9月--2004年12月)
-
黨委常委、副校長(2004年12月—2019年1月)
副校長(2004年9月—2004年12月)
-
黨委常委、副校長(2004年12月—2019年10月)
副校長(1999年2月—2008年12月)
-
黨委副書記、校長(2008年12月—2020年2月)
參考資料: [40] 

四川農業大學知名校友

科教界
專家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物遺傳育種學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玉米遺傳育種學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 [48]  、國家級高級技術人才,小麥育種專家
國家傑出高級專家,小麥遺傳育種學家,國際小麥族協作組成員,川農首位作物遺傳育種學科博導
著名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家
家禽遺傳育種學,中國家禽研究協會創始人
小麥遺傳育種專家、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美國康乃爾大學終身教授,世界動物營養研究領軍者
芝加哥大學教授,遺傳方面的世界級領軍人物
南京大學教授,世界生物研究界領軍人物,對破解生物多樣性起源有傑出貢獻
UCLA終身教授,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兼職教授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學院院長,美國馬里蘭大學教授
專家教授
四川農業大學校長
原四川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後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果實採後生理病理學研究組首席研究員,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博士後
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任種質資源專家(高級研究員),復旦大學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洛克菲勒大學、康乃爾大學、以色列希伯來大學訪問科學家,四川大學博士生導師
四川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四川農業大學自主培養的第一個傑青
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
曾憲垠
荷蘭國家動物科學與保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客座教授
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基因中心主任、英國BATH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全國優秀青年科技創新獎獲得者
赫爾辛基大學客座教授,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後
李莉
康奈爾大學教授,植物、土壤與營養實驗室高級研究員
四川農業大學特聘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傑青
劍橋大學教授,四川農業大學教授
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143] 
四川大學
蔣彥
四川大學
李廷佑
西南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李華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
王華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周俊初
華中農業大學
樂國偉
江南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沈高中
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
萬勇
美國皮滋堡大學
孫根樓
加拿大瑪裏特大學
魏容
美國生命中心
四川省農科院院長
蔣宗勇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兼黨組書記
向紅
美國生命中心
賀建華
湖南農業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
羅沙沙
四川大學MBA中心
張勇
瀋陽農業大學
宋代軍
西南大學
廣西大學
西昌學院黨委書記 [139] 
譚震波
北京農林科學院
龍喬明
美國康乃爾大學
楊漢春
中國農業大學
史憲偉
昆明動物研究所
陶玲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張小梅
上海交通大學
張遠彬
中科院生物研究所
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
楊寬菊
西南大學紡織學院
浙江大學
姜勳平
華中農業大學
陳玉瓊
華中農業大學
陳正鈴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蘭劍
寧夏大學
劉小川
浙江理工大學
雷曉明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民族大學教授 [106] 
李國民
長沙理工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農業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 [159] 
重慶市畜牧科學院院長 [160] 
工商界
企業家
希望集團總經理,華西希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劉永剛
世界第三大維生素公司安迪蘇亞太區副總裁(兼任南京大學教授) [157]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物產總裁,京東物流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及授權代表 [140]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155-156] 
喻麟
成都大帝漢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158] 
黃永
成都特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61] 
北京智雲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162] 
周悦
方正集團西南區總經理
郭黔龍
龍威實業集團
龍波
成都市新都區普蘭克豬業合作社理事長、高級技師
黨政界
人民公僕
國家部委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 [137-138] 
中央紀委常委,國家監委委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組織部部長,二級副總監察官 [111] 
四川省
原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原省政協副主席、省總工會主席 [54] 
原四川省政協副主席,原省委統戰部部長 [55] 
原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主任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141]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 [144] 
原四川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省編辦主任 [59] 
原四川省成都市政協副主席 [122] 
原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原四川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原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黨委書記、廳長
原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
原四川省科技廳一級巡視員 [123] 
四川省攀枝花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 [142] 
四川省委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 [102] 
四川省甘孜州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145]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院原院長 [148] 
四川省政協第十二屆委員會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56] 
四川省委編辦主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兼)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151] 
原四川省科技廳副廳長
四川省資陽市委常委 [167] 
原四川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監事會主任
四川省成都市政府副市長
原四川省政協農業委員會副主任 [129]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黨委副書記 [62]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委副書記 [149] 
原四川省雅安市政協主席 [126] 
原四川省廣元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130-131] 
四川省資陽市第四屆人大常委會主任 [150] 
原四川省眉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127] 
四川省南充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 [103] 
原南充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163]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 [164] 
四川省簡陽市委書記 [165]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 [166] 
原四川省宜賓市政協副主席 [128] 
四川省成都市民政局局長
四川省成都市政協秘書長 [60]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 [152] 
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副書記
原四川省遂寧市政協副主席 [121] 
原四川省綿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原四川省綿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原四川省雅安市政協副主席 [133] 
原四川省廣元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124] 
原四川省宜賓市政協副主席 [128] 
四川省達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原四川省廣安市政協副主席 [70] 
四川省南充市政協副主席 [153] 
原四川省南充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四川省南充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南充市委農工委主任
原四川省遂寧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四川省瀘州市副市長 [58] 
原四川省內江市政協副主席 [125] 
四川省自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原四川省雅安市政協副主席 [132] 
四川省雅安市政協副主席
四川省樂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四川省雅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35] 
原四川省雅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07] 
原四川省雅安市政協副主席 [126] 
原四川省雅安市政協副主席 [126] 
原四川省雅安市政協副主席 [126] 
四川省雅安市政協副主席
-
-
重慶市
重慶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 [119] 
重慶市人大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 [146] 
重慶市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
原重慶市萬州區政協副主席 [120] 
原重慶市農業委員會巡視員 [69] 
重慶市涪陵區政協主席 [134] 
重慶市江津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重慶市奉節縣政協副主席
重慶市涪陵區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
重慶市南岸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 [147] 
重慶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65] 
原重慶市萬州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67-68] 
貴州省
原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正廳長級)
熊文中
原貴州省農業廳副廳長、省畜牧局局長 [118] 
廣東省
原廣東省農業科學院院長 [66] 
廣州市增城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海南省
海南省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 [53] 
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 [57] 
遼寧省
遼寧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117] 
-
-

四川農業大學校園環境

四川農業大學擁有三個校區,分別是位於四川省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區的成都校區和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都江堰校區,佔地總面積約4500畝。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是“文革”後全國首批恢復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現有全日制在校生4.4萬餘人,其中:本科生3.8萬餘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近6000人。 [1] 
  • 雅安校區
雅安校區 雅安校區
地址:雅安市雨城區新康路46號
郵編:625014
概況:四川農業大學雅安校區(校本部)與雅安市區共生,佔地面積幾乎相當於三分之一個雅安市區。雅安校區由濆江分隔老校區和新校區,學校的所有機關職能部門均設置在雅安校區,是學校的“政治”中心。雅安校區環境優美,老校區有上百棵歷史悠久的法國梧桐樹,號稱“百萬大道”,新校區有一里長的“桂花大道”以及安靜優雅的“老闆山讀書公園”和富有特色的“農牧場”。雅安校區擁有四川乃至全國先進的動物疾病檢測儀器、動物疾病研究控制室、動物醫院。
  • 成都校區
成都校區 成都校區
地址:成都市温江區惠民路211號
郵編:611130
概況: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位於成都市温江區,佔地面積600餘畝。其前身是1988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1990年12月,水稻研究所從雅安遷到温江。2005年,建立四川農業大學成都科學研究院。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後,根據國家發改委等11部委批覆的災後重建規劃,學校將都江堰分校災後重建項目納入温江實施異地重建。2010年7月,學校撤銷成都科學研究院,成立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2010年10月10日,成都校區正式啓用。
  • 都江堰校區
都江堰校區 都江堰校區
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設路288號
郵編:611830
四川農業大學都江堰校區位於世界旅遊文化城市都江堰,佔地面積166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12餘萬平方米。其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四川省林業學校, 2001年4月整體併入四川農業大學設立都江堰分校,2009年11月更名為四川農業大學都江堰校區(2012年2月原小麥研究所地塊整體置入都江堰校區)。

四川農業大學所獲榮譽

時間
榮譽
1981年5月
四川農學院作為主研單位的“秈型雜交水稻”獲國家技術發明特等獎
1987年
徐廷文等主研的“西藏作物品種資源考察”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8年
時任水稻研究所所長周開達教授主持研究的“秈亞種內品種間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岡.D型雜交稻”榮獲國家發明一等獎
1990年
時任小麥研究所所長顏濟教授主持研究的“小麥、高產、抗鏽的優良種質資源‘繁6’及其姊妹系”榮獲國家發明一等獎。此後,學校主持研究的成果還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1993年
學校黨委被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此後於2001年、2006年再獲此殊榮
2001年
學校成果“構建大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此外,學校還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含合作),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8項(含合作)
2003年9月
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國家6部委聯合發出通知,表彰四川農業大學等22個“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工作單位”,時任四川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文心田等331位獲“全國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
2012年
學校成功入選全國首批10所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親自授牌
2015年7月
學校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2個學科ESI排名持續穩定躋身世界前1%。
2017年9月21日
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四川農業大學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2018年
動物醫學院程安春獸醫學教師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同年,園藝學院園藝系教工黨支部入選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党支書工作室和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此後,環境學院生態教工支部獲評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2020年
“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技術”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並在鄰國——巴基斯坦大力推廣,獲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點贊,後受到了時任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的高度讚揚
2021年4月20日
由四川省科協聯合教育廳、交通運輸廳、農業農村廳、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單位共同舉辦的致敬“四川百年百傑科學家”活動,致敬代表人選名單正式出爐。學校周開達、榮廷昭兩位院士以及楊鳳、楊開渠、楊允奎、顏濟4位教授入選
2021年
動物營養研究所黨委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2022年1月
學校化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
2022年2月14日
入選教育部公佈的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名單
2022年4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202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學校16項(含合作1項)教學成果獲省級獎勵,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
2022年7月
學校“微生物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
2022年11月
學校“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
2022年2月
楊文鈺教授帶領團隊歷時23年的攻關成果“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被寫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這是該技術繼2020年、2022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後的第三次入選,也是四川省首個三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加以推廣的農業技術模式
2023年3月
學校“社會科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
2023年5月
學校"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成為四川農業大學首個進入ESI前1‰的學科 [50-51]  [74]  [79]  [82]  [84]  [105]  [112]  [114]  [1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