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

鎖定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直管的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主要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及品種選育創新,以及作物栽培、植物病蟲草害防控、植物營養與土壤環境治理、農業信息與工程、農產品加工等技術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研究工作。 [1] 
1901年,湖南省農務試驗場在長沙先農壇創辦。1938年,更名為湖南省農業改進所。1957年,更名為湖南省農業科學研究所。1972年,更名為湖南省農業科學院。 [2] 
根據2017年10月官網顯示,科學院設有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植物保護研究所等15個研究所(中心)和隆平研究生分院等5個院直屬單位;建有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省(部)級創新平台57(4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野外試驗枱站和試驗示範基地49個,專業示範點200多個。 [1]  其中中南大學研究生院隆平分院有有博士導師20人,碩士導師63人;湖南大學研究生院隆平分院有博士115人,碩士335人,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46人。 [3-4] 
中文名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
外文名
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成立時間
1901年
主管部門
湖南省人民政府
簡    稱
湖南省農科院·HUNAAS
專職院士數
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
院    長
餘應弘 [48]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歷史沿革

1901年,在長沙先農壇創辦湖南省農務試驗場,由湖南省農務局主管。
1906年,湖南省農務試驗場更名為湖南中等農業學堂附屬農場。
1912年,湖南中等農業學堂附屬農場更名為湖南省農事試驗場,辦公地點移至嶽麓山,轉隸湖南省建設廳。
1929年至1938年,先後更名為湖南省第一、第二、第三農事試驗場(1936年增設增設湘米改進委員會)。
1938年,更名為湖南省農業改進所。1938年至1949年,所辦公地點經東塘先後遷至沅陵、芷江、耒陽,抗戰勝利後又遷回東塘。
1950年,湖南省農業改進所轉隸湖南省農林廳。
1952年,更名為湖南省農業試驗總場,辦公地點移至馬坡嶺。
1955年,更名為湖南省綜合農業試驗站。
1957年,更名為湖南省農業科學研究所。
1964年,更名為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轉隸湖南省人民委員會。
1967年,轉隸湖南省革命委員會。
1970年,更名為湖南省農學院北院,轉隸湖南省人民政府。
1972年,仍使用舊名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轉隸湖南省革命委員會。
1979年,轉隸湖南省人民政府。 [2] 
2003年11月,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與中南大學於聯合組建中南大學研究生院隆平分院。 [3] 
2005年2月,中南大學研究生院隆平分院正式掛牌。博士生和碩士生學位及教育接受中南大學研究生院管理。 [3] 
2015年3月31日,南華大學核農學與輻照技術·核科學與技術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在科學院核農學與航天育種研究所及瀏陽輻照中心掛牌成立。 [5] 
2017年11月,發起成立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聯盟 [6] 
2021年3月,協同共建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 [37]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科研條件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人員編制

根據2017年10月科學院官網顯示,全院在職職工1453人。在職員工中,正高職稱(研究員、教授)193人,副高職稱425人,中級職稱470人;博士115人,碩士339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 [7]  ,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4人,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才”9人,“國家萬人計劃第一批200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農業部“100個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4個,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首批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個,農業部第九屆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1人;光召獎獲得者、省傑出貢獻獎獲得者、省科技領軍人才、省優秀專家等4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共70人。 [8] 
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袁隆平 [9]  、鄒學校 [7] 
國家突出貢獻專家(4名):柏連陽、鄒學校、羅赫榮、單楊 [10]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名):袁隆平、柏連陽、鄒學校、單楊、曹孟良、羅孝和、戴雄澤、馬豔青、劉 勇、包小村、張亞蓮、趙政文、夏勝平、鄧華鳳、肖慶元、餘崇祥、鄭聖先、向德明、皮相鵬、劉庚峯 [11] 
國家百千萬人才人選(2名):鄒學校、鄧華鳳 [12] 
湖南省科技領軍人才(1名):鄒學校 [13] 
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5名):鄒學校、張亞蓮、趙政文、鄧華鳳、鄭聖先 [14]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科研部門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13張)
根據2017年10月科學院官網顯示,全院下設有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植物保護研究所等15個研究所(中心)、2個科研輔助工作機構和隆平研究生分院等5個院直屬單位;建有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省(部)級創新平台57個,2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野外試驗枱站和試驗示範基地49個,專業示範點200多個。 [8]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水稻工程實驗室、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 [15] 
國家地方聯合重點實驗室(1個):柑桔資源綜合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15] 
國家級研究基地(3個):國家茶樹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國家柑橘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湖南)、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6] 
國家級試驗站(4個):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綜合試驗站、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長沙綜合試驗站、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長沙綜合試驗站、國家玉米產業技術綜合試驗站 [17] 
農業部研究基地(1個):農業部柑橘綜合利用產地加工技術集成基地 [16] 
農業部實驗站(6個):農業部湖南茶樹及茶葉加工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華中地區蔬菜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湖南耕地保育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長沙作物有害生物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華中地區省果樹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制湖南科學觀測實驗站 [17]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8個):湖南省雜交水稻分子育種重點實驗室、柑桔湖南省工程實驗室、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農業部長江中下游秈稻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農業部長江中游平原農業環境重點實驗室、園藝作物病蟲害治理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植物微生態製品湖南省工程實驗室、茄果類蔬菜資源創新與應用湖南省工程實驗室 [15] 
省級檢測中心(6個):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稻米及製品檢測中心、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農化檢測中心、湖南省茶葉檢測中心、國家柑橘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湖南省茶葉出口檢測服務中心、農業部柑橘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 [18] 
省級研究基地(10個):湖南省柑橘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省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省研究生創新培養基地、湖南省油菜原原種擴繁基地、長江中下游轉基因水稻中試與產業化基地、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科研基地建設、湖南主要農作物育種南繁研發共享平台湖南省新型肥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輻照技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園藝研究所常德柑橘基地、湖南省水稻所海南南繁基地 [16] 
省農科院研究所(15個):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核農學與航天育種研究所、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農業信息與工程研究所、茶葉研究所、蔬菜研究所、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經濟和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水稻研究所、園藝研究所、農業環境生態研究所、作物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 [19]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設備資源

  • 數據資源
根據2017年10月科學院官網顯示,院內有9類文獻資源可供搜索。 [20] 
院圖書館知識服務平台
農業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台
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庫
智立方
博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
中國知網
長沙圖書館電子資源
博看人文社科期刊數據庫
農業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台
  • 種質資源
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於1989年建成,是湖南省最早的中期保存植物種質資源低温低濕庫。該種質庫位於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掛藏室內,佔地44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00平方米,設有中期庫、短期庫和可調庫。
自1992年正式投入使用以來,至2013年該種質庫累計低温保存來自全國23個省(市)、全球53個國家(地區)的稻種資源18738份。並根據不完全統計,累計為水稻、油菜、玉米、大豆、辣椒等湖南農作物短期保存資源、親本及中間材料23945份次;16個省市80家科研、教學、生產、政府質監等單位分發稻種資源22438份。 [21]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科研成就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成果

根據2017年10月科學院官網顯示,1949年建國以來,全院取得科研成果1340多項,育成良種480多個,其中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成果16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的成果468項,獲國家發明專利、品種權、軟件著作權789項。2000年國家實行新的科技獎勵制度以來,我院共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15項。袁隆平院士領銜的雜交水稻研究,先後獲得國家迄今唯一的特等發明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8] 
成果名稱
獲獎時間
獎勵類型
第一完成單位
主要完成人
首屆國家最高科技學技術獎
2001
國家最高科技獎
湖南農科院
袁隆平
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與應用
2013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雜優中心
袁隆平,石明松,鄧華鳳,盧興桂,鄒江石,羅孝和
水稻兩用核不育系“培矮64S”的選育及其應用研究
2001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雜優中心
羅孝和、李任華、白得朗、周承旭、陳立雲
南方蔬菜生產清潔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2009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植保所
劉勇,張友軍,張德詠等
秈米系列優質香稻品種選育及應用
2009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水稻所
胡培松,趙正洪,黃髮松等
南方紅壤區旱地的肥力演變、調控技術及產品應用
2009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土肥所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柑桔加工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開發
2006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加工所
單楊、程紹南、吳厚玖、焦必寧、何建新
秈粳亞種間優良雜交稻金優207的選育與應用研究
2005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雜優中心
王三良,許可,劉建兵等
湘研11-20號、湘辣1-4號辣椒新品種的選育
2003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蔬菜所
鄒學校、周羣初、戴雄澤、馬豔青、李雪峯
水稻大面積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開發與示範
2002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湖南農科院
青先國、鄒應斌、李建國、陳良碧、週上遊
湘研系列辣椒新品種(湘研1-10號)推廣
2000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蔬菜所
鄒學校、周羣初、戴雄澤、馬豔青、李雪峯
湘研系列辣椒新品種(湘研1號、3-6號)的育成
1995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蔬菜所
張繼仁、周羣初、李樹寶、鄒學校等
汕優晚三
1998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雜優中心
何順武、唐傳道、黃志強、龍和平等
水田除草劑混用技術研究
1997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植保所
李璞、李聯芳、龔慶維、熊繼東等
威優46的選育
1995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雜優中心
黎垣慶、張健、陳秋香、王成和
機採茶樹栽培技術研究
1990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茶葉所
王秀鏗、黃仲先、朱樹林
兩系法雜交高粱育種研究
1999
國家技術發明四等獎
土肥所
陳淑君、楊光立、李光林、湯文光、何英豪
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10月,參考資料來源 [22]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學術期刊

  • 《湖南農業科學》
湖南農業科學》先後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數據庫》、《中國農林文獻數據庫》、《中國農業文摘》CSTPCE(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核心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擴展庫期刊、等國內多家著名數據庫收錄,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萬方數據庫·數字化期刊羣全文上網期刊。 [23] 
  • 《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庫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知網等網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24] 
  • 《辣椒雜誌》
辣椒雜誌(原名《中國辣椒》,創辦於2001年6月)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科技期刊。
《辣椒雜誌》闢有專家論壇,專題綜述,試驗報告,工作研究,信息通報等板塊,涵蓋辣椒遺傳育種,栽培技術、新優品種,病蟲防治,產品加工,國外瞭望,辣椒文化,辣椒名人等欄目。 [25] 
  • 《茶葉通訊》
茶葉通訊》主要刊登茶樹栽培、品種、植保、生理生化、茶葉加工、經營管理和茶文化等內容,介紹科研新動態、新成果,推廣茶葉新技術、新方法,提供各種茶葉信息。 [26] 
  •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雜誌被國際權威檢索工具、CABI Full Text數據庫、AGRIS文摘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CA以及國內中國期刊網、萬方和維普三大數據庫全文收錄,並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所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27]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人才培養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學科建設

  • 中南大學研究生院隆平分院
根據2017年10月科學院官網顯示,院內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有博士導師20人,碩士導師63人。截至2013年底,已經招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41名。 [3] 
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生態學
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植物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作物學、生態學
二級學科碩士點(5個):植物學、植物營養學、蔬菜學、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植物病理學
  • 湖南大學研究生院隆平分院
根據2017年10月科學院官網顯示,院內有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有專業技術人員1000餘人,其中研究員193人,副高職稱425人;博士115人,碩士335人;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46人。 [4] 
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化學生物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生物學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教學建設

  • 研究生培養(湖南大學研究生院隆平分院)
湖南大學研究生院隆平分院碩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分為三個等級。 [28] 
學業獎學金等級
獎金額度
一等獎
10000元/人·年
二等獎
5000元/人·年
三等獎
3000元/人·年
  • 研究生培養(中南大學研究生院隆平分院
國家獎學金
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每生每年3萬元,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每生每年2萬元;名額分配:碩士研究生1人,博士研究生1人。 [29] 
院內獎學金
獎學金類別
比例
博士生
碩士生
全額獎學金
70%
45%
半額獎學金
20%
45%
零獎學金
10%
10%
共計
100%
100%
院內助學金
研究生類別
學科門類
最低助學金(萬元/人·年)
基本學制(年)
最低助學金總額(萬元/人)
學校承擔助學金總額(萬元/人)
導師承擔的最低助學金(萬元/人)
博士研究生
理學
0.6
3
1.8
1.5
0.3
工學農學
0.6
3
1.8
0.9
0.9
碩士研究生
理學
工學
農學
0.3
2.5
0.75
0.625
0.125
備註:博士生最低助學金為0.6萬元/年,碩士生最低助學金為0.3萬元/年。 [30] 
備註:湖南大學研究生院隆平分院與中南大學研究生院隆平分院為合作大學與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聯合組建並共同培養(非掛牌,為單獨機構),研究生由合作大學進行管理,畢業研究生授合作大學學位。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合作交流

2000年10月至2010年10月,研究所與烏拉圭甘德里亞公司、巴西派羅蒙公司進行了雜交水稻技術研究及推廣合作。科學院每年派出4名專家到烏拉圭和巴西進行雜交水稻新品種培育與技術研究,並在當地推廣中國的雜交水稻技術。培育了適合當地生態條件的不育系1個,新組合4個,並研究出了配套栽培技術,探索並初步研究出了適合雜交稻工程化制種的技術1套。
2002年,科學院與文萊華山農業合作公司、湖南省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在文萊成立了文中華山農業開發公司。科學院作為農業技術依託單位,派出了3名專家在文萊進行了為期2年的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與推廣,為當地篩選了一批適宜種植的雜交稻品種,並解決了當地土壤極酸的難題,效果顯著。
2006年,受柬埔寨政府邀請,科學院派出3名專家到該國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水稻生產技術指導,受到當地政府和農民的好評。
2009年至2012年,科學院承辦了國家科技部主辦的四期國際雜交水稻技術培訓班,培訓了亞、非、南美三大洲14個國家的77名雜交水稻技術學員,積極推動了科學院與上述國家在雜交水稻技術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加快了雜交水稻在全球的推廣與應用。
2013年至2014年,科學院承擔了中國科技部和泰國外交部共同主辦的中泰科技合作聯委會第二十次會議長期合作項目(雜交水稻技術),與泰國農業與合作部水稻司開展了雜交水稻制種技術合作研究。 [31]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文化傳統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院訓

務實創新,精誠奮進 [1]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院標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院標為綠色“H”與紅色“S”相結合,周圍斜繞一圈黃色光環。綠色“H”如同一座大山,紅色“S”類似蜿蜒向上的盤山公路,寓意着要不斷開拓創新,勇於進取,克服困難,直面挑戰。外部的黃色光環象徵着無盡的動力,鼓勵科研人員奮勇向前。 [1]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所獲榮譽

2021年3月25日,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2020屆湖南省文明標兵單位”稱號。 [36] 
2021年6月,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38-39] 
2021年12月21日,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集體”稱號。 [41-42]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領導信息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名譽院長
袁隆平
黨委書記、副院長
黨委副書記、院長
黨委委員、副院長
齊紹武、張德詠 [40] 
副院長
李高陽
黨委委員、副院長、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黨委書記
許靖波
參考資料來源 [32-34]  [43-46]  [49]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歷任領導

任職機構及時間
姓名
職務
湖南省農業改進所(1949-1952)
楊景輝
賀善文
所長
黨支部書記
湖南省農業實驗總場(1953-1954)
周幹
王耕
場長
黨支部書記、場長(排第二)
湖南省農業實驗總場(1956.12-1957.5)
王耕
吳曉明
場長
黨支部書記、場長(排第二)
湖南省農業科學研究所(1957.6-1964.5)
何光文
王星五
所長(兼)
黨總支書記、副所長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1964.6-1968.2)
劉洪源
曾廣成
院長(兼)
黨委書記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1968.3-1970.2)
賈久義
革委會主任(軍代表)
湖南農學院(1970.2-1971.10)
倪覺初
李運隆
臨時領導小組組長
革委會第一副主任(軍代表)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1972.2-1973.8)
李運隆
張興玉
龔復新
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軍代表)
黨委副書記、革委會第一副主任(兼)
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副院長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1973.8-1978.11)
何光文
龔復新
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
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副院長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1978.11-1979.2)
陳洪新
龔復新
李前義
黨委書記、院長(兼)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1979.2-1983.4)
陳洪新
賀湘楚
黨委書記(兼)
院長、黨委書記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1983.4-1986.2)
賀善文
傅勝根
黨委書記、院長
黨委副書記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1986.2-1990.1)
錢仁
傅勝根
黨委書記
院長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1990.1-1991.4)
傅勝根
錢仁
黨委書記
院長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1991.4-1994.6)
袁隆平
傅勝根
段德碟
名譽院長
黨委書記
院長、黨委副書記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1994.6-1997.5)
袁隆平
傅勝根
劉學文
左連生
名譽院長
黨委書記
院長、黨委副書記(1995.5)
院長、黨委副書記(1995.5接任)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1997.5-2000.9)
袁隆平
左連生
田際榕
名譽院長
黨委書記
院長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2000.9-2003.1)
袁隆平
左連生
彭海華
名譽院長
黨委書記、院長
黨委副書記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2003.1-2008.6)
袁隆平
宋再欽
鄒學校
名譽院長
黨委書記、副院長
黨委副書記、院長(2005.2)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2008.6-2013.7)
袁隆平
何鐵林
鄒學校
名譽院長
黨委書記、副院長
黨委副書記、院長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2013.7-2016.3)
袁隆平
柏連陽
鄒學校
名譽院長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院長
參考資料來源 [3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