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鎖定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以下簡稱“地理資源所”)為中國科學院領導的科研院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納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是中國地理學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和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掛靠單位和全國科學院聯盟地理資源分會理事長單位。 [1] 
1940年8月,中國地理研究所正式成立;1956年,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成立; [2]  1999年9月,經中國科學院批准,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整合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1] 
截至2022年6月,地理資源所共有在編職工669人,在讀研究生1019人(博士生705人、碩士生314人,其中外國留學生37人),在站博士後216人,下設有7個實驗室、3個台站、1個綜合分析中心;6個專業實驗室、4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3箇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野外站。 [1] 
中文名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外文名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
簡    稱
地理資源所
創辦時間
1999年9月
主管部門
中國科學院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王生林 所長:孫福寶 [38-39] 
副所長:蘇奮振、江東、廖曉勇 [38] 
專職院士數
中國科學院院士8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碩士點
一級學科碩士點8個
二級學科碩士點3個
博士點
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
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個
地    址
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路甲11號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歷史沿革

  •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國地理研究所。1937年中央研究院開始籌建中國地理研究所,並聘李四光為國立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籌備處主任,後因戰亂及經濟問題未果。1940年8月由中英庚款董事會創建的中國地理研究所在重慶北碚正式成立,黃國璋任所長。所內設自然地理、人生地理、大地測量、海洋四個學科組、分別由李承三、林超、曹謨及馬廷英四人主持。所內並設地圖、圖書資料、事務等室,全所職工約40人。1946年上半年,黃國璋辭職,由李承三代理所長。1946年8月,中英庚款董事會由於無法維持中國地理研究所,將中國地理研究所改隸屬國民黨教育部。因李承三離所,所長由林超繼任。1947年夏中國地理研究所由重慶北碚遷至江蘇南京。1948—1949年由羅開富代理所長。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6月南京市軍管會文教部接管中國地理研究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1月1日,中國科學院成立。1950年4月,由南京軍管會文教部暫時代管的中國地理研究所,移交中國科學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有許多地理學的問題需要解決。中國卓越的氣象學家、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竺可楨教授倡導在中國科學院重建地理研究所。1950年6月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籌備處成立,由竺可楨、黃秉維任籌備處正、副主任。籌備期間設地理、地圖、大地測量三個研究組,分別由周立三、方俊、曾世英負責,施雅風任所務秘書,有工作人員29人。籌備工作歷時3年,1953年1月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在南京正式成立,有人員40多名,黃秉維任地理研究所副所長、代所長,周立三任副所長。
20世紀50年代初期,地理研究所分為南京、北京兩部分,南京是地理研究所,北京是中華地理志編輯部和地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中華地理志編輯部於1952年秋成立,辦公地位於東城區乾麪衚衕。1953年10月,中華地理志編輯部根據院部要求於遷入中關村,成為中國科學院在中關村的第一批研究機構,也是中關村的第一批居民,人員不到二十。
1956年8月,經中國科學院院務會議討論並經國務院同意,大地測量組獨立成為測量製圖研究室,任命方俊為主任,1957年遷往武漢,1958年改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測量製圖研究所。
1958年國務院決定,地理研究所南京部分遷京集中,11月,地理研究所正式由南京遷到北京西郊中關村生物樓,當時全所100餘人。第一副所長、代理所長黃秉維,黨委書記李秉樞。部分人員留南京另行組建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後改為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1964年4~5月間,地理研究所由中關村遷到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路甲3號917大樓辦公。1963年,地理研究所協助西南分院籌建地理研究所西南地理研究室,1965年經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准,由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地貌、經濟地理、地圖等方面的部分研究人員調整到成都,與西南地理研究室合併組建了“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後獨立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地理研究所”,90年代改名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同年以地理研究所沙漠和冰川凍土方面的研究力量為基礎,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冰川凍土研究所”(後分別建立“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現合併為“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1972年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併入地理研究所,1975年又從地理研究所分出。
1978年以航空像片判讀利用研究室和地圖研究室製圖自動化組為基礎成立“地理研究所二部”,1979年底經國務院批准地理研究所二部獨立,成立“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1986年地理研究所改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計劃委員會雙重領導。1997年2月,地理研究所不再實行中國科學院、國家計劃委員會雙重領導,完全由中國科學院領導。
  • 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最早組織的科學考察始於1951年,即西藏工作隊對西藏的自然條件、自然資源及社會人文等進行了考察研究。1952年與1953年,廣東省與中國科學院組織了華南熱帶亞熱帶生物資源綜合科學考察隊。1953年中國科學院會同黃河水利委員會及其他有關部門在黃河中游地區進行了調查研究。1955年,由中國科學院組織院內外數十個單位的十多個專業,正式組建了黃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科學考察隊。同年,還組建了中蘇合作雲南紫膠工作隊。1955年4月為了更好地組織領導中國綜合科學考察工作,中國科學院成立“綜合調查工作委員會”。1955年6月2日,郭沫若院長正式提出中國科學院將成立“綜合科學考察工作委員會”,以適應全院日益繁重的綜合科學考察任務。1955年7月,成立“綜合調查委員會”,領導綜合性的資源調查研究工作。1955年11月,在中國科學院報送國務院陳毅副總理《關於調整和改善科學院院部直屬機構的請示報告》中,提出了“擬成立綜合科學考察工作委員會,協助院長、院務會議統一領導此項綜合科學考察工作”的建議。1955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學院成立“綜合科學考察工作委員會”,竺可楨兼任主任。至1957年底中國科學院已有7個考察隊同時開展工作,即新疆綜合科學考察隊、鹽湖調查隊、黃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隊、黑龍江流域綜合科學考察隊、紅水河生物資源綜合科學考察隊、雲南熱帶生物資源綜合科學考察隊和土壤隊。
1957年制定的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的任務範圍:(1)明確通過國家計劃委員會接受國家的任務,由國家計委與中國科學院雙重領導;(2)主要工作是從國家遠景計劃出發,進行科學的綜合科學考察,收集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社會經濟情況等資料,綜合成自然區劃、經濟區劃,包括農(林牧)業區劃,並提出合理配置生產力的方案。在積累各地區資料的基礎上配合有關方面進行全國性的各種區劃工作和全面的綜合。
1966年,“文革”期間,科學考察工作基本停頓。經國務院批准,1972年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撤銷,除部分人員分散到院內各研究所及省市單位外,大部分人員對口合併到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1974年12月,中國科學院決定恢復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機構名稱為“中國科學院綜合科學考察組(簡稱綜考組)”,主要任務是:根據中央的統一計劃,組織、協調自然資源(農、林、牧、水等)的綜合科學考察。並指出籌建新機構,要切實貫徹“精兵簡政”、“精簡機構”的原則,綜考組暫定編制不超過160人。1980年8月,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報請中國科學院改名為“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研究委員會”。198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在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能源研究室的基礎上,建立由國家經委、中國科學院共管的能源研究所(後改為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
1982年11月,中國科學院、國家計劃委員會發出《關於對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實行雙重領導的通知》。1998年1月1日起,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不再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計劃委員會雙重領導,完全由中國科學院領導。 [2] 
  • 合併發展
1999年9月,經中國科學院批准,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整合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並納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建設體系。 [1] 
2018年10月,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3] 
辦公樓 辦公樓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科研條件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人員編制

截至2021年底,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共有在編職工669人,包括“兩院”院士12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4人,歐洲科學院院士1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83人,副研究員及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96人。 [1] 
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孫鴻烈劉昌明石玉林鄭度陸大道周成虎崔鵬於貴瑞
中國工程院院士(專職):孫九林 [5]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邵明安、崔鵬、康躍虎、周成虎、張林秀、於貴瑞、陳同斌、葛全勝、黃河清嶽天祥劉衞東趙豔王訓明鄧祥徵湯秋鴻蘭恆星裴韜郭慶軍張揚建牛書麗葛詠吳朝陽高揚王姣娥廖曉勇 [6]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秦承志、盧宏瑋、吳朝陽、王姣娥、馬澤清、陳明星、高揚、唐榮林、劉小莽、楊宇、賈小旭、劉文彬、付曉莉、劉玉潔、陳智、寇亮、王江浩、孫思奧 [7]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科研部門

截至2022年6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科研系統由7個實驗室、3個台站組成(包括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院重點實驗室和1個所重點實驗室),並設有1個綜合分析中心和6個專業實驗室構成的所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擁有4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3箇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野外站。建成中國物候觀測網、中國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研究網絡(ChinaFLUX)和水循環實驗網絡3個全國性觀測研究網絡,共同構成了研究所野外觀測研究平台。建成完整的數據共享平台,擁有2個國家數據中心。 [1] 
地理科學館 地理科學館
國家重點實驗室: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數據中心: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中心、國家生態科學數據中心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禹城綜合試驗站、拉薩高原生態試驗站、千煙洲地球關鍵帶與地表通量觀測研究站、西藏那曲高寒草地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陸地表層格局與模擬院重點實驗室、區域可持續發展分析與模擬院重點實驗室、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院重點實驗室、陸地水循環及地表過程院重點實驗室、資源利用與環境修復所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重點實驗室:院黃河三角洲現代農業工程實驗室
綜合試驗枱站:禹城綜合試驗站、拉薩高原生態綜合試驗站、千煙洲生態試驗站
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野外站:禹城站、拉薩站、千煙洲站
全國性觀測研究網絡:中國物候觀測網、中國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研究網絡(ChinaFLUX)和同位素觀測網 [1]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設施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0年底,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實體館藏總量93.63萬冊(件),形成了基本覆蓋地理科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生態學等學科,包含豐富文獻類型和載體形式的綜合性館藏體系。按照書刊、圖件和數據三大資料類型,以資料類別-學科系列化層級方式建設、管理與維護。各類資料依據學科領域劃分為二百多個系列。其中一些特色館藏規模已排在中國國內圖書館前列,如全國、省級、省會城市、地縣統計年鑑(5600冊),縣級以上新版方誌(7800冊),全國水文資料(6100冊)。除中外文書刊外,讀者可使用的文獻資源還包括上世紀50年代以來本所或所外科研機構未公開發表的研究成果、階段報告、野外科學考察報告、實驗數據、專業會議資料、內部期刊等(61036冊);古籍資料15989冊;本所博、碩士論文3286篇;外文圖冊500多本;民國資料600冊(件);縮微資料1500種。擁有AGU、Elsevier、Nature、OUP、PNAS、Proquest、Science、SPIE、Springer、Wiley、中國知網、超星百鏈、超星讀秀、維普等各類數據庫94個;電子圖書460萬冊;中國國內學位論文16萬篇;該所電子版學位論文4001篇;自建全文數據庫等各類特色數據庫5種,完成數字化資源200萬頁。 [32] 
  • 設備設施
設備設施
平台類別
子平台
儀器設備(試驗場地)概況
室內分析平台
理化分析中心
擁有MAT253穩定性同位素質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儀(ICP-OE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離子色譜儀、激光粒度儀。
生態要素分析實驗室
擁有連續流動分析儀、總有機碳分析儀、氣相色譜、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及其它常規分析所需中小型儀器設備。
環境化學分析實驗室
擁有連續流動分析儀、GC-MS色譜-質譜聯用儀、原子熒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及其它常規化學分析設備。
環境修復與資源工程實驗室
擁有微波消煮儀、原子吸收光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原子熒光形態分析系統、總有機碳分析儀、氣相色譜儀及其它常規分析設備。
水土過程實驗室
其擁有的陸地表層水土過程實驗系統包括以下子系統,即:地殼升降裝置、人工模擬降雨系統、五水轉換動力模擬裝置、坡面徑流槽及侵蝕水槽、科普教育微型模型體系、多功能自動控制測橋、河流供水加沙系統、模型河流測驗與採樣系統、激光掃描地形測量系統、侵蝕基準面控制系統、製做初始模型人工智能技術系統。
古環境分析實驗室
新增放射性同位素分析系統(數字化高純鍺γ譜儀),重點開展土壤137Cs分析,標定土壤侵蝕等變化過程。
地表參數探測實驗室
主要從事空間數據的採集、計算和輸出,包括信息採集平台和信息處理平台。信息採集平台配備有陸、海、空不同空間多種信息的採集設備;信息處理平台配備有大型超算設備和各種形式的信息輸出設備。
野外觀測平台
禹城農業綜合試驗站
擁有自動換位式波文比儀、遙感信息自動操作系統、大型多功能土壤蒸滲儀、冠層温度分佈自動觀測裝置和IAG-II型中子土壤水分儀、渦度相關技術、水分和CO2 通量測定儀、20M2水面蒸發池等儀器設備。並且擁有農田生態系統綜合觀測場、農田水量平衡觀測場、農田微氣象觀測場、水面蒸發場、常規氣象觀測場、農田養份平衡觀測場、遙感試驗場等試驗場地。
千煙洲紅壤丘陵綜合開發試驗站
擁有農田生態系統綜合觀測場、稻田碳氮耦合過程試驗場、中亞熱帶人工林生態系統碳通量觀測場、中亞熱帶人工林土壤呼吸觀測場、常規氣象觀測場、農田養份平衡觀測場、降水轉移和人工灌溉實驗、生物炭輸入實驗、樹幹莖流觀測場、森林生態系統氮沉降模擬、冰雪災害恢復實驗場、農村面源污染試驗場等試驗場地。
拉薩高原生態試驗站
設置了達孜農田生態系統綜合試驗區(達孜本部)、當雄高寒草甸氣候變化研究試驗基地(當雄試驗基地)、和那曲退化草地重建實驗基地(藏北實驗基地)。擁有氣象、土壤水分、化學分析、生物測定、光合生理等方面的觀測儀器數十套,主要分為生態環境監測儀器和試驗研究儀器兩大類儀器。
那曲高寒草地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擁有氣象、通量觀測、生物測定、土壤呼吸、光合生理等觀測儀器數50餘套,價值2000萬,有較好的儀器設備基礎,在數據監測和課題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研究網絡
擁有8個微氣象和16個箱式/氣相色譜法觀測站。
中國物候觀測網
/
水循環野外觀測網
/
數據服務平台
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中心、國家生態科學數據中心、地理資源所資源環境科學數據中心
備註:以上資料來源於2023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 [8-10]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國際合作

園區雪景 園區雪景
截至2022年6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設有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中國全國委員會秘書處、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處、全球碳計劃亞洲區域辦公室、全球土地計劃北京節點辦公室和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等13個國際組織或科學計劃的相關分支機構。 [1] 
據2023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該所歷年舉辦的國際會議有:中德城市與區域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第三次過去全球變化——亞洲兩千年氣候重建”國際研討會、森林聯盟之關鍵帶生物地化循環及地下生態學聯網研究2014國際研討會、“中國超大城市健康風險”國際會議、氣候變化與適應性水管理國際研討會等。 [11]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科研成就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科研成果

  • 科研概況
截至2021年底,地理資源所新爭取各類項目563項,其中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項目3項、課題10項,新疆三次科考項目2項、課題13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6項(面上34項,青年26項,外青3項,創新研究羣體1項,傑青1項,優青2項,重點基金4項,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1項,碳中和專項項目3項,組織間國際合作項目3項);新增先導A類專項項目2項、課題10項,院重點部署項目1項,院STS項目2項,院科研儀器設備研製項目1項。主持在研的重大項目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項目32項,課題97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1項;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任務2項、專題13項;第三次新疆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任務2項、專題18項;基金重點項目20項,重大項目課題8項,傑青5項,優青10項,創新羣體1項,儀器研製項目1項;院先導專項項目8項,課題38項;院新疆特別專項項目2項;院重點部署項目2項;STS計劃項目3項。
2021年,地理資源所發表論文合計2979篇,其中SCI/SSCI論文1938篇。出版著作(地圖集)68部,完成各類規劃17項、標準7項,獲各類授權專利242件,登記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32件。共有11份諮詢報告與建議得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家領導人批示。 [1] 
2022年5月30日,由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聯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多家單位組成的中國科學家團隊研製完成的世界首幅1:250萬月球全月地質圖,在線發表在國際綜合性期刊《Science Bulletin》 [4] 
2023年5月27日,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領銜完成的《人類活動對青藏高原生態環境影響的科學評估》對外發布 [36] 
  • 科研獲獎
2021年,地理資源所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9項。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全國脱貧攻堅先進集體表彰1項,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1項,省部級二等獎1項,作為第二完成單位獲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 [1] 
獲獎名稱
獲獎類別
獲獎等級
主要完成人
獲獎時間
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
全國脱貧攻堅先進集體
葛全勝(1)劉彥隨(2)龍花樓(3)王黎明(4)嚴茂超(5)葛詠(6)陳玉福(7)王介勇(8)李裕瑞(9)李玉恆(10)周揚(11)楊園園(12)王永生(13)劉正佳(14)郭遠智(15)曹智(16)
2021年
工業污染場地修復關鍵技術與應用
科技促進發展獎
/
廖曉勇(1)陳同斌(2)梁濤(3)曹紅英(4)雷梅(5)閻秀蘭(6)李尤(7)
2021年
基於時空大數據的重大呼吸道傳染病疫情防控
測繪科學技術獎 特等獎
特等獎
裴韜(1)宋辭(5)葛詠(6)王勁峯(9)陳潔(12)姚凌(14)胡茂桂(18)徐勇(19)杜雲豔(20)馬廷(21)許珺(23)徐成東(27)張書穎(28)
2021年
圖們江海陸探測與規劃技術
海洋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
方創琳(1)蘇奮振(2)楊曉梅(4)張國友(5)鮑超(7)王振波(8)馬海濤(9)付東傑(10)張薔(11)李廣東(12)吳文周(14)
2021年
全球長時間序列植被結構與生化參數遙感產品反演關鍵技術與應用
測繪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劉榮高(1)黃麟(3)劉洋(4)方紅亮(5)廖小罕(9)
2021年
水環境立體感知與智能決策關鍵技術及應用
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姚凌(6)
2021年
地理空間數據高性能與高安全管理技術研發及應用
中國測繪學會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
陳榮國(2)
2021年
華北平原包氣帶—地下水補給過程及其對硝酸鹽遷移的作用機制
河北省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宋獻方(2)
2021年
礦業密集流域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控技術及應用
廣西科學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雷梅(1)萬小銘(3)陳同斌(5)楊俊興(6)楊軍(10)
2021年
低CN廢水低耗高效脱氮關鍵技術及應用
河南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鄭國砥(5)
2021年
基於測繪地理信息的全區生態環境監測與應用
測繪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鄧祥徵(1)李志慧(4)
2021年
土地系統優化管理及生態效應動態評估
山西省科學技術獎
三等獎
鄧祥徵(1)李志慧(4)
2021年
地理分析模型網絡共享和模擬關鍵技術與應用
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
特等獎
秦承志(6)
2021年
多源數據農業乾旱預警關鍵技術及應用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唐榮林(2)姜亞珍(7)
2021年
中國森林植被調查
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嶽天祥(4)
2021年
城市黑臭水體大範圍遙感監測關鍵技術及應用
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葉虎平(10)
2021年
林草資源監管雲平台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董金瑋(4)
2021年
黃河流域水沙產輸機理與調控關鍵技術
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師長興(8)賀莉(13)
2021年
複合有機污染土壤與地下水原位修復及智能控制關鍵技術研究
環境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閻秀蘭(5)
2021年
寒地農業生產三大氣象災害遙感監測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應用
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劉榮高(6)
2020年
備註:本表格列舉了部分的科研獲獎內容,更多科研獲獎內容詳見 [33]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學術刊物

截至2023年4月,地理資源所主辦的刊物有《地理學報》(中、英文版)、《地理研究》、《地理科學進展》、《自然資源學報》、《資源科學》、《地球信息科學》、《資源與生態學報》(英文版)、《全球變化數據學報》(中英文版)、《全球變化數據倉儲(電子刊)》(中英文)、《中國生態旅遊》等12種學術期刊,以及《中國國家地理》、《博物》和《中華遺產》3種科普雜誌。 [37] 
  • 學術期刊
《地理學報》 《地理學報》
《地理學報》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地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學術刊物。1934年創刊,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學科最高學術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學與相鄰學科的綜合研究進展,地理學各分支學科研究前沿理論,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並有較大應用價值的地理科學論文。 [12] 
《地理學報(英文版)》 《地理學報(英文版)》
《地理學報(英文版)》是中國地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學術刊物,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佈《2022 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2022 年版)》《2022 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數據顯示:《地理學報(英文版)》2021年度核心總被引頻次為1279,影響因子為1.024,綜合評價總分40.81,綜合評價總分在25種地理學期刊排名第10位。 [13] 
《地理研究》 《地理研究》
《地理研究》(GEOGRAPHICAL RESEARCH)(ISSN 1000-0585,CN 11-1848/P)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綜合性地理學學術期刊。主要刊登地理學及其分支學科、交叉學科的具有創新意義的新理論、新方法、新觀點的高水平學術論文,以及對地理學應用和發展有指導性的研究報告、專題綜述與熱點報道等。特別是,突出“鼓勵前沿探索,支持理論思辯,倡導學術爭鳴,助力經世致用”的辦刊特色。 [14] 
《地理科學進展》 《地理科學進展》
《地理科學進展》創刊於1982年,原名《地理譯報》,1997年更名為《地理科學進展》,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與中國地理學會聯合主辦。主要刊登反映國內外地理學發展的最新進展、地理學各分支學科的突破性理論進展,以及具有創新性和重要意義的原創研究成果。此外,還刊登有關國內外學術會議報道、學術信息與書評等。 [15] 
《自然資源學報》 《自然資源學報》
《自然資源學報》是由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的自然資源科學研究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報道自然資源學科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自然資源的數量與質量評價、自然資源研究中新技術與新方法的運用、區域自然資源的管理及可持續發展等研究成果,綜述和簡要報道國內外自然資源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主要欄目有:理論探討、資源利用與管理、資源安全、資源生態、資源評價、資源研究方法和綜述等。 [16] 
《資源科學》 《資源科學》
《資源科學》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刊登資源科學領域具有創新性的論文,報道最新的研究成果,發表相關的學術評論,介紹學科的前沿動態,為建立和發展資源科學理論體系、促進中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資源管理服務。 [17]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聯合主辦,由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南京師範大學)、三維信息獲取與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首都師範大學)聯合協辦的地球信息科學領域綜合性學術期刊,月刊。 [22] 
《資源與生態學報》 《資源與生態學報》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於2010年出版並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18] 
《全球變化數據學報(中英文)》 《全球變化數據學報(中英文)》
《全球變化數據學報(中英文)》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聯合主辦、中英文雙語、實體數據與期刊論文關聯出版期刊。 [19] 
《全球變化數據倉儲電子雜誌(中英文)》 《全球變化數據倉儲電子雜誌(中英文)》
《全球變化數據倉儲電子雜誌(中英文)》創刊於2020年6月,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主辦的期刊。 [20] 
《中國生態旅遊》 《中國生態旅遊》
《中國生態旅遊》(雙月刊)創刊於2011年,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是中國生態旅遊領域的高水準學術期刊。 [21] 
  • 科普雜誌
《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國家地理》由中國科學院主管,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主辦。前身《地理知識》,創辦於1950年,是當時全國最具影響力的科普雜誌之一。2000年雜誌正式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並提出“推開自然之門,昭示人文精華”的辦刊理念,將雜誌定位由科普期刊上升為科學傳媒。 [23]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人才培養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學科建設

2018年3月,科睿唯安發佈了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以下簡稱“ESI”)數據。據統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有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位居中國科學院院屬單位前列。5個學科分別是“地球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農業科學”“社會科學”及“工程學”。 [34] 
截至2022年6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設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8個學術碩士研究生培養點,3個專業碩士培養點。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理學、生態學(含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學4個二級學科)
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地理學、生態學
二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環境科學、區域經濟學
學術碩士研究生培養點: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學、氣象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區域經濟學
專業碩士培養點:農業管理(農業碩士)、農業工程信息技術(農業碩士)、資源與環境(工程碩士) [1]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教學建設

截至2022年6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共有在讀研究生1019人(博士生705人、碩士生314人,其中外國留學生37人),在站博士後216人。 [1]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合作交流

  • 校所合作
2018年12月20日,江西師範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在北京舉行。 [24] 
2019年1月10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深化戰略合作座談會及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武漢市舉行。 [25] 
  • 政府共建
2020年7月19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江西省水利科學研究院、共青城市人民政府簽訂框架協議,三方在共青城市共建無人機遙感應用科技創新基地。 [26]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文化傳統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形象標識

  • 所徽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徽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徽
整個徽標呈正圓形。圓的外層上半部為中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對應的下半部為英文“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圖案中心以旋轉的“G”、“地球”、“綠葉”等為主要元素,象徵地質學(GEOGRAPHIC)和自然資源學(NATURAL RESOURCES),象徵兩大一級學科的緊密結合。 [27] 
  • 所訓
求是精神
關於“求是”的涵義,竺可楨曾作過多次闡述,他在《求是精神與犧牲精神》的演講中説:“所謂求是,不僅限為埋頭讀書或是實驗室做實驗。求是的路徑,中庸説得最好,就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單是博學審問還不夠,必須審思熟慮,自出心裁,獨著隻眼,來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瞭然於心,然後盡吾力以行之,諸葛武侯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敗利鈍,非所逆睹。”他所倡導的求是精神就是科學精神、犧牲精神、革命精神、奮鬥精神和開拓創新精神。 [28]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社團文化

廣場噴泉 廣場噴泉
該所自2003年起成立研究生會,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如一年一度的新年聯歡晚會,公益宣傳日活動、趣味運動會、登山比賽等,豐富了研究生的業餘生活。該所於2005年創建了“全國地理學研究生聯合會”(簡稱地研聯),該社團着力於搭建全國地理學及相關領域研究生的學術交流平台,發展了理事單位50多個,覆蓋全國地理學相關領域的高校和研究機構,是全國地理科學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研究生學術團體。 [29]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獲榮譽

2023年5月,被設立為“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2023—2025年)”。 [35]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機構領導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現任領導

姓名
職務
王生林
黨委書記、副所長
孫福寶
所長
蘇奮振、江東、廖曉勇
副所長
紀委書記
資料來源: [30]  [39]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歷任領導

屆數
姓名
職務
任期
第一屆
所長
1999.12-2003.12
黨委書記
1999.12-2003.12
第二屆
劉紀遠
所長
2004.1-2008.1
黨委書記
2004.1-2008.1
第三屆
劉毅
所長
2008.1-2013.5
成升魁
黨委書記
2008.1-2013.5
第四屆
葛全勝
所長
2013.5-2018.9
劉毅
黨委書記
2013.9-2017.5
廖小罕
黨委書記
2017.5-2018.11
資料來源: [3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