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理論)

鎖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立足於中國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是研究和揭示現代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運行規律的科學,是在長期的經濟發展實踐中,初步形成的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提出時間

2015年12月21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首次出現在中央 層面的會議上,它的提出,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和深遠的理論意義。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重大原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
列寧指出:“政治經濟學的基礎是事實,而不是教條。” 習近平指出:“要深入研究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立足於中國 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是研究和揭示現代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運行規律的科學,是在長期的經濟發展實踐中,初步形成的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在未來的經濟發展實 踐中,我們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
1。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原則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是解決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 段。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自然的歷史過程,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目前我國仍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解放和發展生 產力仍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一要務。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習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根本最緊迫的任務還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2。共同富裕原則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根本原則和最終目標。鄧小平同志一再強調:“一個公有制佔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 根本原則。”“共同富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均富”、“共富”思想,而是消除兩極分化、真正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共同富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雖然不 能完全解決分配不公問題,但必須從制度上防止兩極分化。2015年6月18日,習近平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時強調:“消除貧困、改 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
3。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原則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也是中國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它既繼承和發揚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精髓和思想方法,又結合我國實際和時代特 徵進行了一系列理論創新;既借鑑西方主流經濟學指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合理方法和手段,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 度,牢牢守住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在馬克思恩格斯所創立的經典的社會主義理論中,社會主義意味着消滅商品生產,實行計劃經濟。但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實 踐表明,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經濟制度中引入市場機制才符合社會發展實際,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改革開放以來,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過程中,我們 逐步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華麗轉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要有三個原則:其一,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其二,將市 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起來;其三,社會主義國家要從宏觀層次上對市場經濟進行調控,以減少市場的盲目性和自發性,要用“看得見的手”引導“看不見 的手”。
4。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原則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為主體主 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 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要按照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要求,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保證各種所 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依法監管各種所有制經濟。
5。社會主義分配原則
對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分配製度,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提出過兩條基本原則:一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中,“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生產將以所有 人的富裕為目的”;二是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將實行按需分配原則。低級階段則要對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分配理論從以下三個方面繼承和 發展了上述分配原則:一是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二是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三是堅持效率與公平的統一,在 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關注社會公平,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
6。獨立自主同擴大開放、參與經濟全球化相結合原則
我國作為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發展經濟與社會事業應放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點上。同時,我們黨確立了對外開放和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 基本國策,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主要包括以下原則:一是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 配置,拓寬發展空間,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二是強調經濟全球化作為一個客觀進程,具有二重性。三是要正確處理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關係。
7。改革、發展、穩定三統一原則
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前提。改革是為了更好更快地發展;發展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實現共同富裕;穩定是給改革與發展提供一個和諧而寬鬆的環境。改革、發展與穩定是互相依存與互相促進的關係,改革的力度與發展的速度要考慮社會可承受的程度。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豐富內容

習近平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相結合,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創新並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為中國和世界帶來了新的經濟發展理念和理論。
1。經濟新常態的理論
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時首次明確提出新常態,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他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 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此後,習近平多次強調,要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 新常態。習近平明確闡述了新常態的三個特點:一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新的經濟主體;三是從要 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科學分析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準確把握我國基本 國情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所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是對我國邁向更高級發展階段的理論指南。
2。關於發展理念的新論斷
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 念。”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總結我國30多年改革發展經驗、科學分析 國內國外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基礎上提出的面向未來的發展理念,是對中國及世界發展規律的新認識。
3。關於市場與政府關係的新論斷
習近平指出:“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要講辯證法、兩點論……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機統一的, 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既不能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市場 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要正確認識市場和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不同作用,將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善於用市場調節的優 良功能抑制“政府調節失靈”,善於用政府調節的優良功能糾正“市場調節失靈”,下放導致官僚主義和無效率的“越位”權力,加強事先、事中和事後的全過程監 管。
4。關於基本經濟制度的新論斷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規定:“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習近平指出:“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 動各種所有制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同時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當前必須真正理解和積極落實黨中央關於推進國有企 業改革的“三個有利於”,即“有利於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做強、 做優、做大國有經濟。
5。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新論斷
習近平指出:“當前,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少集中在經濟領域,經濟體制改革任務遠遠沒有完成,經濟體制改革的潛力還沒有充分釋放出來。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就必須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不動搖。”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對其他領域改革具有牽引作用,抓住經濟體制改 革這個“牛鼻子”,就會帶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突破。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們要堅持以經濟體 制改革為主軸,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協同推進、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為政、分散用力。”
6。關於開放發展的新論斷
面對國內國外兩個大局的新變化、新特點、新趨勢,習近平及時提出開放發展新理念,豐富開放發展新理論。2012年12月,習近平同志在中央經濟 工作會議上強調:“必須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創建新的競爭優勢,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要在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善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 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基礎上,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維護我國發展利益,積極防範各種風險,確保國家經濟安 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學用

學好用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中國版”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它指導着中國的建設和發展。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全局和長遠意 義。2014年7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時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學好用好政治經濟學,自覺認識和更好遵循經濟發展規律,不斷提 高推進改革開放、領導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
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寧指出:“馬克思的經濟學説就是馬克思理論最深刻、最全面、詳細的證明和運用。”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 濟學中,我們黨尋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和基本政策的依據,進而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2012年6月19日,習近平總 書記視察中國人民大學資本論》教學中心時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大理論成果,追本溯源,這兩大理論成果 都是在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指導之下取得的。《資本論》作為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之一,經受了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始終閃耀着真理的光芒。加強《資本 論》的教學與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要學以致用,切實發揮理論的現實指導作用,進一步深化、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學好,指的是認知,也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揭示的客觀經濟規律的認知。2015年11月23日 [2]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 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習近平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為了更好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既要堅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 要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習近平同時強調:“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 義的必修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了當 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重要理論成果,這些理論成果,是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不僅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而且開拓了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用好,指的是實踐,按經濟規律辦事。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習近平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 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新的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對我們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獲得的 感性認識的昇華,是對我們推動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總結,要堅持用新的發展理念來引領和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不斷破解經濟發展難題,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中國獨有的創新理論,誕生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服務於世界, 為中國和世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提供理論支撐和科學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中國特色,彰顯時代精神,是指引當代中國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 力的科學理論,是引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南,將指引中國經濟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