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海洋科技創新引智園區

鎖定
中國海洋科技創新引智園區由國家外國專家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依託舟山市人民政府浙江海洋大學合作共建,基地將圍繞海洋重點產業開發和海洋科技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合作共建若干個國際科技合作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並重點支持浙江省海洋經濟產業帶關鍵領域和重點產業引進國外智力,建設一批國家級海洋產業引智示範推廣基地。經過多方努力,將中國海洋科技創新引智園區建設成為引智創新基地、引智成果研發推廣平台,成為海洋國際化人才培養中心和國際海洋人才智力優質資源的集聚高地。
中文名
中國海洋科技創新引智園區
主管部門
國家外國專家局浙江省人民政府
承建部門
浙江海洋大學舟山市人民政府
地    點
舟山新區

中國海洋科技創新引智園區園區介紹

引智園區學術交流會 引智園區學術交流會 [1]
中國海洋科技創新引智園區主要圍 繞海洋重點產業開發和海洋科技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積極整合引智資源,合作共建若干個國際科技合作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重點支持浙江海洋經濟發展帶關 鍵領域和重點產業引進國外智力,建設一批國家級海洋產業引智示範推廣基地;組織海洋科技、海洋產業發展急需的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出國出境培訓,培養一批掌 握國際前沿專業知識,具備跨文化溝通和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海洋科技領軍人才;共同舉辦中國浙江國際海洋科技論壇,研討海洋科技的重大課題,探索海洋可持續 發展的有效途徑。 [2] 

中國海洋科技創新引智園區園區創建

2010年3月1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國家外國專家局共建“中國海洋科技創新引智園區”簽約儀式在京舉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季允石分別在簽約儀式上致辭。省委副書記、省長呂祖善與季允石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蔡奇,副省長陳加元,國家外國專家局副局長李兵、孫照華、陸明、劉延國等出席。國家外國專家局常務副局長張建國主持簽約儀式。
根據協議,雙方將以中國(舟山)海洋科學城和浙江海洋大學的建設發展為載體,圍繞海洋重點產業開發和海洋科技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積極整合引智資源,合作共建若干個國際科技合作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重點支持浙江省海洋經濟產業帶關鍵領域和重點產業引進國外智力,建設一批國家級海洋產業引智示範推廣基地;組織海洋科技、海洋產業發展急需的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出國(境)培訓,培養一批掌握國際前沿專業知識,具備跨文化溝通和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海洋科技領軍人才;共同舉辦中國浙江國際海洋科技論壇,研討海洋科技的重大課題,探索海洋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3] 

中國海洋科技創新引智園區短期規劃

根據引智園區未來5年建設與發展規劃,園區將以中國(舟山)海洋科學城和浙江海洋學院的建設發展為載體,圍繞海洋經濟十大重點領域,全面啓動實施“中國·舟山海外引智雙百計劃”,即引進200名有一定國際影響、在學科領域具有權威地位的國外專家,組織開展200個與海洋經濟產業相關聯的引智項目。共建10至15個國際科技合作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建設東極、摘箬山島海洋科技研究示範基地,新建20個引智示範基地和示範單位。每年邀請一批國外著名專家來引智園區舉辦2期培訓班,每年選派2批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出國(境)培訓。每年選擇若干個主題,重點圍繞我省確定的海洋裝備、港口物流、海水淡化、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開展國際學術交流,不斷探索海洋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做大做強做響中國浙江國際海洋科技論壇品牌,共同打造立足舟山、面向浙江、輻射全國的引智平台,逐步將引智園區發展成為國際海洋科技創新中國中心。 [4] 

中國海洋科技創新引智園區學術活動

2011年11月11日中國海洋科技創新引智園區專家諮詢委員會學術交流會在新城舉行。本次交流會由浙江海洋大學、舟山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承辦,浙江省外國專家局局長黎雯和我校副校長徐士元參加交流會,首批聘任專家委員、泰國台灣地區的專家、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系統、舟山市各相關行業代表和我校師生代表100餘人聆聽了報告,並相互進行了交流活動。
副校長徐士元首先致辭,向來自國外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表示熱烈歡迎。他説,引智園區學術交流會的召開,不僅可以為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研討海洋領域的重大課題,學習國際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和優秀成果,探索海洋可持續發展搭建良好的交流與合作平台;也可以履行專家諮詢委員會為引智園區提供信息、提供諮詢、提供智力的服務職能,為引智園區建設發展提供科學有效的諮詢和建議。同時,他懇請各位專家委員對浙江海洋學院的發展提出建議、給予指導。
交流會上,泰國國家科學博物館館長皮猜·宋成、英國聖安德魯大學教授林特賽·帕特、挪威生命科學大學教授特朗·斯托巴根,韓國科技發展研究院研究員韓淳興、波蘭什切青海事大學教授拉克劍·古克馬等8位專家委員,就海洋生態、海洋工程、海洋生物、港口物流等方面的內容作了學術交流,與參會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