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浙江海洋大學

鎖定
浙江海洋大學(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簡稱“浙海大”,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浙江省教育廳與舟山市人民政府共建重點高校,是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教育部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項目試點高校,長三角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聯盟成員,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野外實習基地(共建)以及國內首個海島野外生存教學實驗基地,是海洋類高校中唯一的國家級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共建)。 [1]  [6] 
截至2024年1月,學校有新城和定海2個校區,總佔地面積2608畝(其中海域使用面積720畝),校舍建築面積53.4萬平方米,紙質圖書209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超過5.26億元;設有11個學院,開設46個本科專業;擁有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8個專業碩士學位點;有教職工1607人,其中專任教師1232人;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17356人。 [1] 
中文名
浙江海洋大學
外文名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簡    稱
浙海大(ZJOU)
創辦時間
1958年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農林類 [3] 
學校特色
省部共建高校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浙江省國際化特色高校
浙江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省市共建高校 [2]  展開
學校特色
省部共建高校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浙江省國際化特色高校
浙江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省市共建高校 [2] 
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 [20] 
長三角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聯盟 [6]  收起
主管部門
浙江省 [23] 
現任領導
嚴小軍(黨委書記) [18] 
武傳宇(校長) [18] 
本科專業
46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
專業學位授權點8個 [1] 
院系設置
11個學院 [1] 
校    訓
海納百川、自強不息
校慶日
9月20日 [25] 
地    址
新城校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臨城街道海大南路1號
定海校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海院路18號 [26] 
院校代碼
10340
主要獎項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截至2016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5項(截至2017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截至2016年)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3項(截至2016年)
全國科學大會獎6項(截至2016年)
知名校友
王成海張海潮徐靜波葉益民馮志敏鍾杏菊

浙江海洋大學歷史沿革

浙江海洋大學學校前身

  • 浙江水產學院
太平洋畔的浙海大
太平洋畔的浙海大(13張)
1958年,舟山水產學院創辦於定海縣城關鎮北門外,初設海洋捕撈、養殖、水產品加工3個專業,學制4年。
1959年12月,根據中共浙江省委決定,舟山水產學院併入浙江農業大學,改稱浙江農業大學水產學院。
1962年,舟山水產學院從浙江農業大學分出重新建制。
1966年以後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學校本科教育停止招生達11年之久。
1975年8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恢復舟山水產學院,並改名為浙江水產學院。
1984年9月,學校借用寧波清水浦漁業基地建立教學點。
1985年8月,浙江省政府批准學校在寧波姚江建立寧波分院。 [4] 
  • 舟山師範專科學校
浙江海洋大學——楊詠曼圖書館
浙江海洋大學——楊詠曼圖書館(8張)
1958年,舟山師範專科學校創建。
1959年,舟山師範專科學校撤銷。
1978年,在舟山師範學校內設浙江師範學院舟山分校,學制3年,設物理、化學兩專業。
1983年,學校改建成舟山師範專科學校。

浙江海洋大學合併之後

1995年12月,省政府決定,浙江水產學院寧波分院劃歸寧波大學,浙江水產學院本部保留在舟山繼續辦學。 [4] 
1996年5月,浙江水產學院與舟山師範專科學校聯合辦學工作啓動。
1998年3月6日,國家教育委員會發文批准兩校正式合併,成立浙江海洋學院,校址在定海區文化路;9月20日,舉行浙江海洋學院掛牌儀式。
2000年1月,浙江省政府發文批覆,同意浙江海洋學院組建浙江海洋學院東海科學技術學院,
2003年7月,學校主體部分搬遷至定海區海院路新校舍辦學。
2006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文,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並於2007年招收捕撈學、海洋生物學2個學位點研究生。同年3月,舟山市普陀區政府和浙江海洋學院簽署聯合辦學協議,建立浙江海洋學院普陀科學技術學院。
2008年1月,浙江海洋學院創建大學工作啓動。
2014年1月,在浙江海洋學院普陀科學技術學院籌建獨立建制的浙江舟山羣島新區旅遊與健康職業學院。 [4] 
浙江海洋大學
浙江海洋大學(8張)
2014年6月,省政府決定,將浙江海洋學院蕭山校區劃轉浙江師範大學管理。 [4] 
2016年3月1日,國家教育部簽發《關於同意浙江海洋學院更名為浙江海洋大學的函》,浙江海洋學院正式更名為浙江海洋大學。
2016年11月9日,國家海洋局(現為國家自然資源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簽發《關於共建浙江海洋大學的意見》,支持學校建設以海洋為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2019年12月27日,浙江省教育廳舟山市人民政府簽署《“省市共建”支持浙江海洋大學創建一流學科的協議》,支持學校創建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優勢特色學科。 [4] 
2020年9月29日,成為全國高校海洋類學術期刊聯盟理事單位; [5]  12月26日,加入長三角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聯盟 [6] 
2021年1月,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與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合併轉設工作獲得鄭柵潔省長重要批示以及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藥監局、舟山市政府大力支持,已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19] 
2021年10月1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根據《教育部關於同意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轉設為浙江藥科職業大學的函》(教發函〔2021〕84號)和《教育部關於修改部分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標識碼的函》(教發函〔2021〕100號)精神,統籌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辦學資源,設置浙江藥科職業大學
2023年6月21日,浙江海洋大學醫學院成立。 [24] 

浙江海洋大學辦學條件

浙江海洋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1月,學校設有11個學院,開設46個本科專業。 [1]  [9] 
浙江海洋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本科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土木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水產養殖學
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水族科學與技術
海洋資源與環境
船舶與海洋工程
航海技術
交通管理輪機工程(船機修造方向)
能源與動力工程
輪機工程(輪機管理方向)
海洋工程與技術
船舶與海洋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海洋科學(星頡實驗班)
海洋科學
生物科學
智慧海洋技術
食品科學與工程
護理學
藥學
食品質量與安全
物理學(師範)
機器人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
油氣儲運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安全工程
化學工程與工藝
海洋油氣工程
行政管理
旅遊管理
數字經濟
物流管理
經濟學
財務管理
漢語言文學(師範)
小學教育(師範)
歷史學(師範)
漢語言文學(高級文秘方向)
英語(師範)
英語
商務英語
俄語 [8] 

浙江海洋大學學科建設

單純簡約的浙海大古典建築美學
單純簡約的浙海大古典建築美學(11張)
截至2024年1月,學校有省優勢特色學科1個、省一流學科A類1個、省一流學科B類6個,其中海洋科學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位列第5,水產學科位列第8,植物與動物科學、農業科學、工程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擁有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8個專業碩士學位點。 [1] 
類別
名稱
浙江省一流學科(9個)
海洋科學、水產、船舶與海洋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中國史、數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機械工程
省重中之重學科(2個)
海洋科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省重點學科(11個)
海洋科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水產、船舶與海洋工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海洋生物醫藥、油氣儲運工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海洋生物學、行政管理 [11] 
碩士學位點
序號
類型
學位點名稱
牽頭學院
1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海洋科學
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2
水產
水產學院
3
船舶與海洋工程
船舶與海運學院
4
食品科學與工程
食品與藥學學院
5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石油化工與環境學院
6
機械工程
海洋工程裝備學院
7
水利工程
海洋工程裝備學院
8
數學
信息工程學院
9
農林經濟管理
經濟與管理學院
10
專業學位類別碩士學位授權點
農業
漁業發展領域
水產學院
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
食品與藥學學院
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領域
海洋工程裝備學院
農業管理領域
經濟與管理學院
農村發展領域
經濟與管理學院
11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領域
船舶與海運學院
12
教育
師範學院
13
藥學
食品與藥學學院
14
旅遊管理
經濟與管理學院
15
資源與環境
石油化工與環境學院
16
土木水利
海洋工程裝備學院
17
生物與醫藥
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10]  [12] 
  • 學科排名
2017年12月28日,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公佈。結果顯示,浙江海洋大學上榜2個學科,B類學科1個,C類學科1個。 [13] 
學科名稱
評估結果
全國排名
海洋科學
B
5
水產
C+
8

浙江海洋大學師資力量

浙江海洋大學——攬月湖和燈塔
浙江海洋大學——攬月湖和燈塔(11張)
截至2024年1月,學校有教職工1607人,其中專任教師1232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731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46人,其中正高級技術職務202人。擁有雙聘院士6人,國家級人才50餘人,省級人才110餘人,省級教學、科技創新團隊10個。 [1] 
類別
名單
全國優秀教師(1名)

浙江海洋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浙江海洋大學手繪圖
浙江海洋大學手繪圖(4張)
截至2024年1月,學校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6個,國家特色專業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3個,省重點專業9個,省優勢專業7個,省特色專業8個;學校是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教育部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項目試點高校,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野外實習基地(共建)以及國內首個海島野外生存教學實驗基地,是海洋類高校中唯一的國家級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共建)。 [7] 
類別
名稱
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
船舶與海洋工程、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浙江省優勢專業(4個)
船舶與海洋工程、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海洋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
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9個)
船舶與海洋工程、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海洋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生物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行政管理
省新興特色(國際化)專業(6個)
海洋科學、海洋資源與環境、藥學、船舶電子電氣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油氣儲運工程
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1個)
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
船海與港航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
浙江海洋學院—揚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教育實踐中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野外實習基地(1個)
長江口及鄰近海域海洋生物與生態野外實習基地
國家級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1個)
中國海洋科技創新引智園區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共建〉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
電子電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船舶與臨港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水產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生物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船海與港航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精品課程(17門)
海洋生態學、海洋科學導論、漁具漁法學、船舶電氣與通信、漁業資源與漁場學、船舶強度與結構設計、動物生物學、水產食品學、人體解剖學、大學體育、教育學、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英語寫作、液壓與氣壓傳動、區域經濟學、中國海洋文化、船舶快速性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
船舶與建築工程學院謝永和教授主持的船舶與臨港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7] 
  • 國防教育
2019年8月5日,浙江海洋大學《軍民融合 共建共育 創新具有海洋特色的大學生國防教育實踐》人選教育部首屆全國學校國防教育典型案例。 [14] 
  • 教學成果
浙江海洋大學定海校區風光
浙江海洋大學定海校區風光(7張)
截至2024年1月,學校教學成果曾獲國家二等獎2項,近5年來,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6項,二等獎3項。 [7] 

浙江海洋大學合作交流

浙江海洋大學風景圖 浙江海洋大學風景圖
截至2024年1月,學校積極推進教育國際化,深化與國(境)外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合作與交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與科研合作。與國(境)外5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學科研合作關係,與意大利比薩大學聯合設立浙江海洋大學比薩海洋研究生學院,與挪威生命科學大學、日本東京海洋大學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等高校開展6個聯合培養博士項目及多個雙碩士項目,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海洋技術大學合作舉辦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雙學士項目,海洋科學本科專業為浙江省首批國際化專業。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外國留學生培養資格單位、港澳台地區本科生招生和培養單位、“一帶一路”南南合作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單位、中國-中東歐“17+1”國家高校聯合會成員,建有浙江.泰國進步海洋絲路學院,設有省內唯一的俄羅斯教育與科學部俄語等級考試點。 [1] 

浙江海洋大學學術研究

浙江海洋大學科研機構

截至2024年1月,學校建有國家海洋設施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洋生物種質資源發掘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臨港石油天然氣儲運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海洋養殖工程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以及2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建有西軒漁業科技島,擁有“浙海科1號”和“浙漁科2號”兩艘科考船,其中“浙海科1號”進入國家海洋科學考察船序列。 [1] 
序號
平台名稱
批准部門
批准時間
平台類型
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
1
海洋領域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科技部
2008-06
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2
國家海洋設施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科技部
2011-12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3
海洋生物種質資源發掘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發改委
2012-10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4
臨港石油天然氣儲運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發改委
2016-10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省重點實驗室
5
浙江省海水增養殖重點實驗室
省科技廳
2008-08
省級重點實驗室
6
浙江省海洋養殖裝備與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
省科技廳
2009-09
省級重點實驗室
7
浙江省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
省科技廳
2011-07
省級重點實驗室
8
浙江省海洋漁業裝備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
省科技廳
2013-07
省級重點實驗室
9
浙江省近海海洋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
省科技廳
2014-08
省級重點實驗室
10
浙江省海洋大數據挖掘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省科技廳
2015-03
省級重點實驗室
11
浙江省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究聯合重點實驗室(共建)
省科技廳
2011-11
省級重點實驗室
12
浙江省海產品健康危害因素關鍵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共建)
省科技廳
2014-08
省級重點實驗室
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2011協同創新中心
13
浙江省海洋增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科技廳
2008-12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4
浙江省海洋生物醫用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科技廳
2011-11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5
海洋生物種質資源發掘浙江省工程實驗室
省發改委
2011-12
工程實驗室
16
石油天然氣儲運技術工程實驗室
省發改委
2014-12
工程實驗室
17
海洋設施養殖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省教育廳
2013-11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
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18
水產品加工及貯藏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省科技廳
2021-12
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省部級其他平台
19
東海區漁業資源動態監測網浙江省監測站
農牧漁業部
1986-12
農業部監測站
20
農業部漁業環境及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舟山)
農業部
2003-02
農業部檢測中心
21
浙江省船舶先進製造技術研發中心
省經貿委
2008-03
省級創新載體
22
國家頭足類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
農業部
2009-11
農業部研究中心
23
農業部重點漁場漁業資源科學觀測實驗站
農業部
2011-07
實驗站
24
浙江海洋藥物研究中心
省財政廳
2011-07
省級創新載體
25
江海通達新船型研發中心
省財政廳
2011-08
省級創新載體
26
浙江海洋功能保健產品研發中心
省財政廳
2013-08
省級創新載體
27
海洋設施養殖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省教育廳
2013-11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
28
海洋牧場資源增殖與利用工作站
農業農村部
2020-09
海洋牧場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全國工作站
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15] 

浙江海洋大學科研成果

浙海大首艘科考船——浙海科1號 浙海大首艘科考船——浙海科1號
截至2024年1月,學校科研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二、三等獎及全國科學大會獎13項。近5年來,累計主持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15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40餘項,年到校科研經費超過1.5億元;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0項,重要社會力量獎52項。 [1] 
國家級科研獎勵一覽表
序號
成果名稱
完成單位
獎勵名稱及等級
獲獎年份
授獎部門
1
風帆漁船動力化
主持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
全國科學大會
2
海帶人工養殖的研究
——南移
參與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
全國科學大會
3
紫菜人工養殖的研究
主持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
全國科學大會
4
圍網起網機
——JW1500公斤×2型
主持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
全國科學大會
5
石蕊
主持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
全國科學大會
6
船用氣力吸魚機
參與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
全國科學大會
7
對蝦工廠化全人工育苗技術
參與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5
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
8
東海羣系帶魚資源變動和管理技術的研究
主持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2
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
9
象山港、東吾洋中國對蝦移植放流技術
參與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5
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
10
基於異構信息融合的非線性動態系統估計技術及應用
參與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1
國務院
11
東海區重要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主持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4
國務院
12
金槍魚質量保真與精深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主持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6
國務院
13
魷魚貯藏加工與質量安全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
參與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7
國務院 [22] 

浙江海洋大學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浙江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是由浙江省教育廳主管、浙江海洋大學主辦的人文科學類學術性期刊。創刊於1984年,雙月出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等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該刊為2014年“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海洋文化研究》欄目為“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 [16] 
浙海大教學樓 浙海大教學樓
櫻花爛漫——浙海大
櫻花爛漫——浙海大(5張)
《浙江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由浙江省教育廳主管、浙江海洋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類學術性期刊。創刊於1982年,單月出版。為水產類中文核心期刊,聯合國《水科學和漁業文摘》(Aquatic Science and Fisheries Abstracts,ASFA)數據庫收錄刊物。2004年被列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生物學文摘》和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收錄刊物;作為核心期刊收錄於“中國海洋文獻數據庫”及其檢索刊物《海洋文摘》;另據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國際交流工作委員會,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對外聯絡委員會2008年4月14日發佈的美國《劍橋科學文摘(自然科學)》2007年收錄中國期刊一覽表,《浙江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除了被水科學與漁業文摘、水科學與漁業文摘作為核心期刊收錄外,還曾被《環境科學與污染管理》、《生物科學》、《海洋技術、政策與非生活資源》、《生物科學與生活資源》、《水污染與環境質量》等文摘或數據庫所收錄。 [16] 
  • 館藏資源
浙江海洋大學教學樓 浙江海洋大學教學樓
截至2022年12月,浙江海洋大學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204.73萬冊(兩校區),中西文電子圖書153.25萬冊(種),中外文報刊1400多種,中西文數據庫50多個。其中“海洋、水產數據庫”是該館的特色數據庫。 [17] 

浙江海洋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名譽校長
黨委書記
校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
副校長
謝永和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浙江省監察委員會駐浙江海洋大學監察專員
黨委委員、副校長
副校長
黨委委員、副校長
黨委委員、副校長
黨委委員
林靜
黨委委員
韓濤
黨委委員
王迎賓 [18] 

浙江海洋大學文化傳統

浙江海洋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海納百川、自強不息
釋義:
浙海大學生宿舍、食堂、活動中心
浙海大學生宿舍、食堂、活動中心(12張)
“海納百川”四字,首見於《文選》六臣注。《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唐李周翰注曰:“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李周翰以海納百川來比喻心靈空間的廣大,形象真切。吸納百川、吞吐萬有的大家風度乃是海洋之第一特色。擴大辦學規模,包容多種學科門類與學術觀點,鼓勵交流切磋,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多氣度恢宏、視野開闊、學術淵博的“海洋”型人才,應當是校訓中“海納百川”四字精義之所在,這是橫向拓開。
“自強不息”一語出自《周易》。《周易·乾卦》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古人師法自然,從大自然永不停息的穩健運行中,體會到應有的人生原則,即人應當不休止地自我策勵,積極奮進。人生是一個征程,要想實現遠大輝煌之目標,必須不斷奮進,否則將一事無成,這是縱向推進。
浙江海洋大學的八字校訓,從縱橫兩個方面的結合上,精粹而豐富地展示了恢宏奮進的海大精神。

浙江海洋大學形象標識

  • 校徽
校徽 校徽
浙江海洋大學校徽整體以藍色為主色調,象徵學校是一所以海洋為特色的農林類高校。校徽中間的“1958”數字代表學校前身舟山水產學院和舟山師範專科學校創立於1958年。數字上方的圖案以深藍和淺藍為色調,形似兩本翻閲的書籍,兩本書中間的空白部分形似一隻飛翔的海鷗,整體圖案構成了一幅海鷗在知識的海洋裏翱翔的畫面,象徵着學校將不斷髮展以海洋為特色的辦學實力。

浙江海洋大學學生社團

截至2021年9月,浙江海洋大學有海洋生物學會、綠舟環保協會、清風詩社、自然書法社、海天一社、馳風模型社、青衣戲曲社、ING街舞社、學生普法協會、中草藥協會等學生社團98個,社團類型涵蓋實踐服務類、體育文化類、學術科技類、藝術推廣類等四大類。有藍色大講堂、“書香海院”經典閲讀活動、“海洋杯”辯論賽、“海 油”科技文化節、社團文化節、大學生海洋詩歌節、外語文化月、國防文化節等校園文化活動。
掛靠單位
社團名稱
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綠舟環保協會、海洋資源協會
海洋生物學會、D調音樂室
水產學院
垂釣協會、海漁風韻協會、海洋環保協會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
馳風模型、發明協會、極客機器人協會、海天一社、喀秋莎俄語社、電子DIY協會
海運與港航建築工程學院
綠色建築創新協會、港航協會、AUTO協會、未來輪機工程師協會、
未來設計師協會、雅藝社、航海協會、海洋剪紙協會
食品與醫藥學院
中草藥協會、原味動漫社
食品安全與營養協會、乘衣歸漢服社
數理與信息學院
天文愛好者協會、計算機俱樂部、數學建模協會
石化與能源工程學院
籃球協會、棋牌協會、羽毛球協會、VOU英語協會
科技發明協會分會、演講與口才協會、乒乓球協會
化工設計協會、心言手語社
經濟與管理學院
經濟協會、“海之旅”旅遊協會、物流協會、海洋之星沙盤協會、卓誠會計協會
人文學院
方舟文學社、海洋文化研究會/舟山名人研究會、青衣戲曲社
清風詩社、自然書法社、歷史學社、局外社、凡人戲劇社
外國語學院
英語協會、瘋狂英語俱樂部、文心翻譯社、法語協會、日語社
體育與軍訓教育部
卓越定向運動協會、户外運動社協會、雙截棍協會、網球協會、足球協會、籃球協會
羽毛球協會、乒乓球協會、騎跡單車協會、旅遊協會
排球協會、游泳協會、健美操協會、海天棋社
心靈瑜伽社、ING街舞社、跆拳道協會、體育舞蹈協會
校武術社、wheel-fly輪滑協會、wheel-fly滑板社、海洋體育(水上)協會
黨委宣傳部
攝影愛好者協會、微電影協會
校美委
閒雲樂社、海韻歌友會、G-Time吉他音樂社、創藝繪畫社
校語委
大學生交際與口才協會
心理教育中心
動物保護協會
後勤服務處
愛心社
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
謙言演講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會
教師教育學院
未來教育家協會、模擬聯合國協會、學生普法協會、海洋意識促進協會
校學生社團聯合會
翰林辯論社
教務處
陶行知教育研究會、清和琴社、百川儒社
公共實驗中心
茶文化協會、學生多媒體社團

浙江海洋大學傑出校友

浙江海洋大學政界

葉益民
陳仕俊
-
-
-

浙江海洋大學商界

金波
金濱耀
虞建珍
金尚寧
馬永鈞
樓永志
童登勇
白植平
陳卓鈞
幹海宏
徐方成
-

浙江海洋大學學界

張道娜
胡夫祥
徐君卓
吳洪喜
尤仲傑
徐茵
李家樂
章守宇
錢國英
葉金雲 [21] 
-
-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