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四大古建築羣

鎖定
中國四大古建築羣為:避暑山莊河北承德市),曲阜三孔(山東曲阜)、故宮(北京)、岱廟(山東泰安),四大古建築羣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
中文名
中國四大古建築羣
分類1
避暑山莊
分類2
曲阜三孔
分類3
故宮
分類4
岱廟

中國四大古建築羣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the Mountain Resort)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建造於18世紀初,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羣所組成。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時期,每年大約有半年時間要在承德度過,清前期重要的政治、軍事、民族和外交等國家大事,都在這裏處理。因此,避暑山莊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個政治中心。它不僅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是清朝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的象徵,也是一部研究十八世紀中國歷史的教科書和珍貴歷史文化遺產的博物館。
避暑山莊佔地564萬平方米,環繞山莊蜿蜒起伏的宮牆長達萬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藉助自然和野趣的風景,形成了東南湖區、西北山區和東北草原的佈局,共同構成了中國版圖的縮影。宮殿區建於南端,是皇帝行使極力、居住、讀書和娛樂的場所,珍藏着兩萬餘件皇帝的陳設品和生活用品。避暑山莊這座清帝的夏宮,以多種傳統手法,營造了120多組建築,融匯了江南水鄉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為中國皇家園林藝術薈萃的典範。
周圍寺廟由博仁寺、博善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廣緣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廣安寺、羅漢堂、殊像寺等12座金碧輝煌、雄偉壯觀的喇嘛寺廟羣組成,環列在山莊外的東部和北部的山麓,共佔地47.2萬平方米。每處寺廟都象一座豐碑,記載着清朝統一和團結的歷史。這些寺廟的建築風格使漢、藏文化藝術融於一體,寺廟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着精美的佛象、法器等近萬件,共同構成了十八世紀中國古代建築富於融合性和創造性的傑作。
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是一個緊密關聯的有機整體,同時又具有不同風格的強烈對比,避暑山莊樸素淡雅,其周圍寺廟金碧輝煌。這是清帝處理民族關係重要舉措之一。由於存在眾多羣體的歷史文化遺產,使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十大名勝、全國首批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和四十四處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
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距離北京230公里。它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約90年建成。 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中國四大古建築羣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歷代宮殿都“象天立宮”以表示君權“受命於天”。由於君為天子,天子的宮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宮”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宮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歷經明清兩個朝代24個皇帝。
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人們稱它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故宮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到72萬平方米,為世界之最;故宮的整個建築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着是周長3公里的城牆,牆高近10米,底寬8.62米。城牆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着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檐,72個屋脊,玲瓏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築中的傑作。
建築特色
故宮規模宏大,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間,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羣。為了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故宮有一條貫穿宮城南北的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上,按照“前朝後寢”的古制,佈置着帝王發號施令,象徵政權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在其內廷部分(乾清門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條以太上皇居住的宮殿---寧壽宮,和以太妃居住的宮殿---慈壽宮為中心的次要軸線,這兩條次要軸線又和外朝以太和門為中興,與左邊的文華殿,右邊的武英殿相呼應。兩條次要軸線和中央軸線之間,有齋宮及養心殿,其後即為嬪妃妃居住的東西六宮。出於防禦的需要,這些宮殿建築的外圍築有高達10米的宮牆,四角有角樓,外有護城河。

中國四大古建築羣山東曲阜三孔

孔子畫像 孔子畫像
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於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為廟,以皇宮的規格而建,是中國三大古建築羣之一,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曲阜孔廟是祭祀孔子的本廟,是分佈在中國、朝鮮、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國家2000多座孔子廟的先河和範本,據稱孔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後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為廟。此後歷代帝王不斷加封孔子,擴建廟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擴建成現代規模。廟內共有九進院落,以南北為中軸,分左、中、右三路,縱長630米,橫寬140米,有殿、堂、壇、閣460多間,門坊54座,“御碑亭”13座,擁有各種建築100餘座,460餘間,佔地面積約95000平方米的龐大建築羣。孔廟內的聖蹟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東西兩廡,陳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別是這裏保存的漢碑,在全國是數量最多的,歷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中國第二碑林之稱。孔廟是中國現存規模僅次於故宮的古建築羣,堪稱中國古代大型祠廟建築的典範。

中國四大古建築羣山東泰安岱廟

岱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稱東嶽廟或泰山廟。位於泰安市區北,泰山南麓。其南北長406米,東西寬237米,總面積9.6萬平方米,是泰山最大、最 完整的古建築羣,為道教神府,是歷代帝 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 [1]  創建歷史悠久,有“秦即作疇”、“漢亦起宮”之載。唐開元十三年(725)進行增修,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再次進行大規模的擴建,據《重修泰岳廟記碑》所載,時有“殿、寢、堂、闔、門、亭、庫、館、樓、觀、廊、廡八百一十有三楹。”金代部分建築被毀,元時又有增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廟內大部分建築遭到焚燬,清代再次修繕。岱 廟城堞高築,廟貌巍峨,宮闕重疊,氣象 萬千。岱廟創建於漢代,至唐時已殿閣輝 煌。在宋真宗大舉封禪時,又大加拓建, 修建天貺殿等,更見規模。其建築風格採 用帝王宮城的式樣,周環1500餘米,廟內 各類古建築有150餘間。
天貺(音況,賞賜意)殿是岱廟的主體建築,為東嶽大帝的神宮。 殿面闊九間,進深四間,通高22米,面積近970平方米。為重檐廡殿 式,上覆黃琉璃瓦。重檐之間有豎匾,上書“宋天貺殿”。殿內供奉 泰山神即東嶽大帝。民間傳説此神即黃飛虎。《封神演義》中,姜子 牙奉太上元始天尊敕命,封屢樹戰功的武將黃飛虎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命他總管天地人間的吉凶禍福。
岱廟
岱廟(4張)
天貺殿內北、東和西三面牆壁上繪有巨幅《泰山神啓蹕迴鑾圖》。 壁畫高3米多,長有62米。“啓”是出發,“蹕”是清道靜街,亦作 停留意,“迴鑾”是返回之意。描繪了泰山神出巡的浩蕩壯觀的場面。 畫中人馬,千姿百態,造型生動逼真。是泰山人文景觀之一絕。
參考資料
  • 1.    行攝旅途編輯部主編·攝影. 驢爸驢媽+小驢兒暢遊北京[M]. 2014 第3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