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方醫科大學

鎖定
南方醫科大學(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為廣東省人民政府、國家衞生計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的一所重點大學 [49-50]  。學校是廣東省首批5所省屬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中唯一的醫學院校、中國首批“部委省”共建醫科高校、首批八年制臨牀醫學專業(本博連讀)的8所高校之一。 [1] 
學校前身為創辦於1951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1979年被確定為中國重點大學並且開始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1987年開始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1998年,學校被批准為中國首批臨牀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2000年被批准為臨牀醫學博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2004年8月整體移交廣東省,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2013年被認定為全國首批臨牀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之一。學校連續3年入選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500強,2023年入圍全球前400強。 [1]  [24] 
截至2024年4月,學校共有廣州和順德兩個校區, [68]  ,佔地面積16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4.6萬平方米; [113]  學校有22個院系專業、29個本科專業; [54]  擁有5個國家重點及培育學科;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 
中文名
南方醫科大學 [49] 
外文名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49] 
簡    稱
SMU [63] 
創辦時間
1951年10月30日 [51]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52] 
學校類別
醫藥類 [1] 
學校特色
全國重點大學(1979年入選) [1] 
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2016年入選) [1] 
“部委省”共建醫科高校(2016年) [1] 
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2015年入選) [1]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21年入選) [1]  展開
學校特色
全國重點大學(1979年入選) [1] 
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2016年入選) [1] 
“部委省”共建醫科高校(2016年) [1] 
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2015年入選) [1]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21年入選) [1] 
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2023年入選) [47]  收起
主管部門
廣東省教育廳 [49] 
現任領導
張玉潤(黨委書記) [2] 
黎孟楓(校長) [2] 
專職院士數
中國兩院院士4人(截至2024年4月) [1] 
本科專業
29個(截至2024年4月) [54]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截至2024年4月) [1]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5個(截至2024年4月) [1]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截至2024年4月) [1]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截至2024年4月) [1]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0個(截至2024年4月) [1] 
國家重點學科
5個(截至2024年4月)(二級學科) [1] 
院系設置
22個(截至2024年4月) [1] 
校    訓
博學篤行,尚德濟世 [49] 
校    歌
《愛在南方》 [49] 
校慶日
10月30日 [49] 
地    址
校本部: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沙太南路1023號-1063號(截至2024年4月)(510515) [1] 
順德校區: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馬崗大道33號(截至2024年4月)(528305) [1] 
院校代碼
12121 [65] 
主要獎項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期刊類項目,榮獲“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稱號。 [1] 
知名校友
黃園、姜世勃、李曉明 [53] 
知名教師
姚開泰、侯凡凡、鍾世鎮、 高天明、趙克森等 [66] 
佔地面積
1530 畝(順德校區) [68] 
專任教師
1867人(截至2024年4月) [69] 
本科生
3062名(截至2024年4月) [83] 

南方醫科大學辦學歷史

  • 辦學背景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始抗美援朝。為適應形勢,中央軍委適時提出要有步驟地把解放軍建設成為一支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並決定有計劃地建設一批軍隊院校,為解放軍培養所需的各類人才。1951年8月上旬,東北軍區正式作出決定:“在齊齊哈爾市,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陸軍醫院(南方醫院前身)的人力、物力為基礎,組建軍醫學校”。 [38] 
  • 東北軍區軍醫學校階段
1951年10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醫院舉行成立暨開學典禮。彼時學校尚無正式編制,暫設校部、教學委員會、教育處和政治處,教育處下設8個學系;另有一個學員大隊,下設4箇中隊,負責學員的管理工作。12月14日,東北軍區頒佈關於學校成立的正式命令,學校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軍醫學校”。 [32] 
  • 第十一軍醫中學階段
1953年1月3日,根據中央軍委新的編制序列規定和東北軍區命令,學校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一軍醫中學”,東北軍區第二陸軍醫院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一軍醫中學附屬醫院”。 [32] 
  • 第十一軍醫學校階段
1954年5月20日,總參謀部頒發《軍醫中學整編方案》,學校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一軍醫學校”,第二陸軍醫院也隨同整編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6醫院”。1956年1月28日,學校由原屬東北軍區領導轉由總後勤部領導。1958年6月6日,國家衞生部、總後勤部發出《關於交接醫務學校和醫院的決定》,學校移交國家衞生部,具體由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領導。 [32] 
  • 齊齊哈爾醫學院階段
1958年7月20日,學校集體轉業,移交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領導,第十一軍醫學校與第2164醫院合併,改名為“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制由原來的3年改為5年。1962年1月3日,為適應軍隊培養訓練軍醫幹部的需要,國務院決定將齊齊哈爾醫學院(原軍隊第十一軍醫學校)移交給軍隊領導,歸屬總後勤部領導; [38]  1月22日,舉行重歸軍隊建制的交接儀式,學校番號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齊齊哈爾醫學院”,進入全軍高等醫學院校的行列。 [32] 
歷史沿革
  • 解放軍軍醫學院階段
1966年10月21日,根據總參謀部、總政治部指示,學校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學院”。1969年9月19日,學校遷至湖南省長沙市。1970年2月3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將廣州暨南大學校舍和營房撥給總後勤部軍醫學院使用。學校建制仍屬總後勤部並統一組織招生,其餘工作由廣州軍區領導。 [32] 
  • 第一軍醫大學階段
1975年7月24日,中央軍委同意將原由廣州軍區代管的軍醫學院改為總後勤部領導,其番號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 [32]  1978年2月13日,總參謀部批覆:決定將103醫院調給第一軍醫大學作為教學醫院,稱“第一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4月19日,中央軍委批覆,同意第一軍醫大學校址定在廣州市東北郊沙河鎮麒麟崗;9月10日,總後勤部通知:同意第一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在廣州市珠江南岸工業大道莊頭新建,對外稱“珠江醫院”。 [31-32] 
1979年4月30日,教育部和總政治部聯合通知:經中央軍委批准,第一軍醫大學等23所軍事技術院校列入中國重點高等院校;8月31日,總後勤部批准,一附院對外正式啓用“南方醫院”名稱及印章。 [32]  [44]  1980年2月18日,葉劍英為學校題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校名。 [32]  1981年11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成為中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46]  1985年12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成為中國第三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45] 
第一軍醫大學 第一軍醫大學
  • 南方醫科大學階段
2004年8月整體移交廣東省,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 [84]  2006年2月24日,廣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於建設中醫藥強省的決定》明確提出:“支持南方醫科大學發揮中西醫結合學科羣優勢,建設一所投資主體多元、醫教研一體、國內一流水平的南方中西醫結合醫院”。醫院於2006年10月開業,新住院樓於2010年6月啓用。 [29-30]  2007年4月23日,隸屬廣東省電信實業集團公司的廣州郵電醫院整體劃歸到南方醫科大學,其主體發展成為“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28] 
2012年11月9日,入選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承擔“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和“五年制臨牀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兩項改革試點項目。 [18] 
2014年9月22日,學校與深圳市政府正式簽約合作共建“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醫院由深圳市政府投資興建,委託南方醫科大學全面管理。 [33]  2015年6月30日,學校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中的“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37]  2016年6月8日,廣東省首家省級骨科醫院落户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當天舉行了“廣東省骨科醫院”掛牌儀式; [34]  12月30日,廣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省口腔醫院、省皮膚病醫院、省深圳牙科醫療中心成建制劃轉南方醫科大學管理的函》。 [36] 
2017年1月1日,廣東省口腔醫院廣東省皮膚病醫院廣東省深圳牙科醫療中心成正式交由學校進行管理,分別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和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 [36]  2月28日,順德區人民政府與南方醫科大學正式簽約,雙方將合作共建“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交由學校負責運營管理,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 [35]  12月28日,深圳市衞生健康委員會(原深圳市醫管中心)、南方醫科大學、坪山區人民政府簽署三方協議,攜手打造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坪山),填補深圳東部尚無市屬公立口腔專科醫院的空白。 [39] 
2018年8月6日,腎臟損傷與修復的機制及臨牀診斷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國家“111計劃”引智基地。 [41]  2019年9月6日,學校與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共建坪山區醫療健康集團協議》,雙方共建“坪山區醫療健康集團”。有助於坪山區全力推進醫療衞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深圳市東部特色醫療中心。 [85] 
2020年12月29日,學校與東莞市政府簽訂了合作共建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東莞醫院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在東莞市人民醫院的基礎上,共建“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東莞醫院”。 [40]  2021年2月5日,學校“基礎醫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入選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20]  2022年10月28日,南方醫科大學與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醫學科學院)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中建立更加密切、融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力爭建成“雙一流”醫科大學,建成國內一流、世界領先高水平醫院。 [27]  2024年3月,由南方醫科大學發起的健康醫療數據治理聯盟在廣州正式成立。 [48] 
南方醫科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辦學條件

南方醫科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4月,南方醫科大學是唯一開設八年制醫學教育的獨立醫科院校。該校設有22個教學機構,開設本科招生專業29個。 [1] 
南方醫科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部分)
學院
本科專業(類)
基礎醫學(院士創新班)、基礎醫學、生物信息學
生物醫學工程(本碩連讀培養)、生物醫學工程
南方醫科大學麻醉學院 [107] 
/
藥學、臨牀藥學(卓越藥師班)、臨牀藥學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衞生學院 [90] 
預防醫學、應用心理學、精神醫學、應用統計學(生物統計)
臨牀醫學(本碩博連讀)、臨牀醫學、醫學影像學、口腔醫學、麻醉學
臨牀醫學(卓越創新班)、臨牀醫學、兒科學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臨牀醫學院 [103] 
/
護理學(卓越班)、護理學、助產學
生物技術(創新班)、生物技術、醫學檢驗技術
南方醫科大學衞生管理學院 [93] 
公共事業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法學(衞生法學)
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94] 
/
外國語言文學類(含外語、翻譯)
法醫學
通識教育部 [97] 
/
研究生院(黨委研) [98] 
/
繼續教育學院 [99] 
/
國際教育學院 [100] 
/
深圳臨牀醫學院 [104] 
消化內科(專科)、消化內科(本科)、神經內科(本科)、骨科(本科)、整形外科(本科)、護理學(本科)
康復治療學
中醫學(名老中醫傳承班)、中醫學、中西醫臨牀醫學(創新班)、中西醫臨牀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藥學
口腔醫學院 [105] 
口腔醫學(本科)、牙體牙髓病學和牙周病學(專科) [109] 
參考資料 [54]  根據官網顯示

南方醫科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4月,南方醫科大學有5個國家重點及培育學科、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0個廣東省重點學科;13個學科入圍ESI全球前1%,其中臨牀醫學入圍全球前0.5‰、藥理學與毒理學入圍ESI全球前1‰,ESI總體排名位居中國第47。學校有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 
學科建設基本情況一覽表(部分)
項目類型
學科名稱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基礎醫學、生物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生物醫學工程、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口腔醫學、藥學、臨牀醫學、護理學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基礎醫學、生物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生物醫學工程、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口腔醫學、藥學、臨牀醫學、護理學、中醫學等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臨牀醫學、口腔醫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臨牀醫學、口腔醫學、電子信息、公共衞生、護理、藥學、中醫、中藥學、應用心理、應用統計、生物與醫藥等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08] 
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藥學、中西醫結合、生物學、護理學、生物醫學工程、口腔醫學、中藥學
學科入圍ESI全球前1%
臨牀醫學、藥理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化學、免疫學等
國家重點學科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內科學(消化系病)、中西醫結合臨牀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外科學(骨外)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中醫腎病學、中醫痹病學、中醫腦病學、中藥藥理學、中藥藥劑學、中西醫結合基礎
廣東省重點學科
基礎醫學、臨牀醫學、中西醫結合、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學、藥學、護理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口腔醫學、社會醫學與衞生事業管理
資料來源 [55]  根據學校官網顯示

南方醫科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有國家級人才項目入選者330人次,省級人才項目入選者373人次,其中:兩院院士4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國家教學名師6人,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26人,國家“傑青”28人,國家特支計劃25人(青年拔尖人才7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0人,國家“優青”25人。 [1] 
師資力量(部分)
類別
姓名
中國工程院院士(專職)
劉超、高天明、夏照帆 [70] 
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
全國優秀教師
鍾世鎮 [72]  、姚開泰 [71]  、羅深秋 [73] 
全國模範教師
國家級教學名師
趙克森 [74] 陳武凡 [75]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馬驪 [77]  、周宏偉 [76]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呂志平、聶靜 [82] 
“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丁彥青 [81]  、周偉傑 [80]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劉叔文 [79]  、周偉傑 [80]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劉叔文 [79]  、馬驪 [77]  、劉克玄 [78] 
截至2024年5月

南方醫科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有國家特色專業7個、廣東省特色專業16個、廣東省名牌專業6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5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0門,入選數量均位居中國醫藥院校第1。現有國家級規劃教材16部、國家級精品課程17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教學名師和團隊)2項、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獲首屆全國優秀教材建設獎2項、首批國家臨牀教學培訓示範中心1個、入選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自主試點單位。建成1個國家級研究生培養示範基地、25個廣東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 [1] 
南方醫科大學還建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臨牀教學培訓示範中心,3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已建成20門國家品牌課程。 [14] 
質量工程(部分)
類別
名稱
國家特色專業
中醫學(名老中醫傳承班)、生物醫學工程(本碩連讀培養)、臨牀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技術 [4]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
南方醫科大學-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康復理工實踐基地 [15] 
廣東省特色專業
中醫學、中藥學、應用統計學、康復治療學、護理學、臨牀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藥學、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學、預防醫學 [9-10]  [13] 
廣東省重點專業
臨牀醫學、護理學 [56-57] 
廣東省名牌專業
中醫學、中藥學、醫學影像學、生物醫學工程、臨牀醫學、護理學 [11-12] 
廣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
生物技術(生物製藥)專業 [58] 
廣東省戰略新興產業特色專業
醫學生物技術 [14]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名單(部分)
專業名稱
所屬學院
項目類別
入選年度
生物技術
檢驗與生物技術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19
生物信息學
基礎醫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19
生物醫學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19
基礎醫學
基礎醫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19
臨牀醫學
第一臨牀醫學院、第二臨牀醫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19
預防醫學
公共衞生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19
中西醫臨牀醫學
中醫藥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19
藥學
藥學院
國家級一漬專業建設點
2019
中藥學
中醫藥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19
醫學檢驗技術
檢驗與生物技術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19
康復冶療學
康復醫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19
護理學
護理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19
口腔醫學
第一臨牀醫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20
醫學影像學
第一臨牀醫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20
中醫學
中醫藥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20
兒科學
第二臨牀醫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20
臨牀藥學
藥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20
法醫學
法醫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20
應用心理學
公共衞生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20
公共事業管理
衞生管理學院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20
資料來源: [8]  [21] 
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名單
專業名稱
所屬學院
項目類別
入選年度
應用統計學
公共衞生學院
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19
助產學
護理學院
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19
精神醫學
公共衞生學院
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20
針灸推掌學
中醫藥學院
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20
法學
衞生管理學院
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2020
資料來源: [8] 
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一覽表
項目名稱
所屬學院
項目負責人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事件衞生應急演練虛擬實驗
公共衞生學院
李華
虛擬臨牀實驗室漫遊-臨牀實驗室規範佈局與生物安全防範的虛擬仿真
第一臨牀醫學院
鄭磊
情景化綜合急救智能訓練系統
第一臨牀醫學院
鄭維
資料來源: [16] 
  •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學校先後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49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近年來,畢業生中先後湧現出侯凡凡、夏照帆、高天明、劉超等多名兩院院士。中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中,該校臨牀醫學通過率最高排名全國第4,中醫學3次排名全國第1。“互聯網+”“挑戰杯”系列競賽成績穩居中國醫藥類院校前兩位,共獲國家級獎項48項,其中國賽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金獎12項。 [1] 
省級教學成果獎名單(名單不全)
《醫檢貫通,虛實結合,校企協同,構建醫學檢驗技術人才培養新模式》
《公共衞生協同創新育人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四位一體,雙向優化”提升本科教學治理能力的改革與實踐》
《慕課時代<醫學寄生蟲學>在線精品課程建設與改革實踐》
《築夢引航工程,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
資料來源: [17]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截至2024年4月,南方醫科大學有非直屬附屬醫院41所;附屬醫院15所,其中三級甲等醫院11所,展開牀位數約22000張,年診療服務人次約2200萬人次;擁有國家級臨牀重點專科43個、廣東省臨牀重點專科97個、廣東省醫療質量控制中心23個。南方醫院、附屬廣東省人民醫院、珠江醫院、第十附屬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進入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行列,7所附屬醫院獲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A以上等級。
南方醫院牽頭建設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國家區域中醫(風濕病科)診療中心、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入選國家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試點項目建設單位,附屬廣東省人民醫院牽頭建設國家心血管區域醫療中心。 [1] 
南方醫科大學直屬附屬醫院名單
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廣東省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坪山)
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坪山總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第十附屬醫院
資料來源 [22-23] 
南方醫科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名單
南方醫科大學廣州臨牀醫學院(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衡陽醫院(湖南衡陽市中心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深圳寶安醫院(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江門醫院(江門市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雲浮醫院(雲浮市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武漢臨牀醫學院(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滄州醫院(河北滄州市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深圳婦幼保健院(深圳市婦幼保健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新會醫院(江門市新會區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佛山醫院(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南京臨牀醫學院(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奉賢醫院(上海奉賢中心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順德第一人民醫院(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潮州中心醫院(潮州市中心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肇慶中醫院(肇慶市中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北京臨牀醫學院(北京海軍總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莆田醫院(福建莆田學院附屬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海醫院(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東莞石龍人民醫院(東莞市石龍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普寧華僑醫院(普寧華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八一臨牀醫學院(北京軍區北京總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鄭州人民醫院(河南鄭州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茂名醫院(茂名市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佛山婦幼保健院(佛山市婦幼保健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蘇北醫院(江蘇省盱眙縣縣中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一八〇醫院(福建解放軍第一八零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河南心血管病醫院(鄭州第七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花都醫院(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何賢紀念醫院(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龍華人民醫院(深圳市龍華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郴州醫院(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萍鄉醫院(江西萍鄉市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惠州中醫醫院(惠州市中醫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中山博愛醫院(中山市博愛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惠陽人民醫院(惠州市惠陽區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咸陽醫院(陝西咸陽市中心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廣東省口腔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小欖醫院(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普寧人民醫院(普寧人民醫院)
十堰市太和醫院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
---
---
---
資料來源: [19] 

南方醫科大學學術研究

南方醫科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南方醫科大學共有國家級科研平台5個、省部級實驗室,研究中心81個、廳局級研究機構6個、校級機構27個。 [59] 
國家級科研平台一覽表
名稱
承擔單位
立項時間
立項部門
省部共建“器官衰竭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方醫院
2013
科技部、廣東省人民政府
國家慢性腎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南方醫院
2013
科技部、中國科協
生物醫藥研發動物實驗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松山湖明珠實驗動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3
科技部
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公共衞生學院
2015
科技部
腎臟損傷與修復的機制及臨牀診治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南方醫院
2018
科技部、教育部
資料來源: [6]  截至2024年5月
省部級科研平台一覽表
類別
名稱
承擔單位
立項時間
立項部門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器官衰竭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南方醫院
2008
教育部
精神健康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礎醫學院
2019
教育部
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數字化診斷治療設備教育部工程中心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2008
教育部
應對核化生恐怖醫學防護教育部工程中心
公共衞生學院
2009
教育部
腦血管病診療技術與器械教育部工程中心
珠江醫院
2013
教育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急症製劑基礎實驗室
中醫藥學院
200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中醫藥學院
2008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實驗室
中醫藥學院
2008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新藥研究實驗室
珠江醫院
201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省級研究機構
廣東省腎臟病研究所
南方醫院
2010
省委編辦
廣東省骨科研究院
第三附屬醫院
2013
省委編辦
南方消化病研究所
南方醫院
2014
省委編辦
廣東省肝臟疾病研究所
南方醫院
2018
省委編辦
粵港澳大灣區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
-
2018
科技廳
省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組織構建與檢測重點實驗室
基礎醫學院
2002
省科技廳
廣東省蛋白質組學重點實驗室
基礎醫學院
2003
省科技廳
廣東省生物芯片重點實驗室
基礎醫學院
2004
省科技廳
廣東省分子腫瘤病理重點實驗室
基礎醫學院
2005
省科技廳
廣東省病毒性肝炎研究重點實驗室
南方醫院
2005
省科技廳
廣東省熱帶病研究重點實驗室
公共衞生學院
2005
省科技廳
廣東省腎功能衰竭研究重點實驗室
南方醫院
2005
省科技廳
廣東省新藥篩選重點實驗室
藥學院
2005
省科技廳
廣東省醫學生物力學重點實驗室
基礎醫學院
2005
省科技廳
廣東省醫學圖像處理重點實驗室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2005
省科技廳
廣東省醫學休克微循環重點實驗室
基礎醫學院
2005
省科技廳
廣東省中藥製劑重點實驗室
中醫藥學院
2005
省科技廳
廣東省胃腸疾病重點實驗室
南方醫院
2009
省科技廳
廣東省重大精神疾病防治重點實驗室
基礎醫學院
2013
省科技廳
廣東省腫瘤免疫治療研究重點實驗室
基礎醫學院
2014
省科技廳
廣東省骨與關節退行性疾病重點實驗室
第三附屬醫院
2018
省科技廳
廣東省胃腸腫瘤精準微創診療重點實驗室
南方醫院
2020
省科技廳
省臨牀醫學中心
廣東省慢性腎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
南方醫院
2018
省科技廳
廣東省病毒性肝炎臨牀醫學研究中心
南方醫院
2018
省科技廳
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放射診斷治療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2013
省科技廳
廣東省保健食品新功能及安全性評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藥學院
2014
省科技廳
廣東省惡性腫瘤的分子診斷與臨牀轉化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基礎醫學院
2014
省科技廳
廣東省肝纖維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南方醫院
2014
省科技廳
廣東省骨與軟組織生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第三附屬醫院
2014
省科技廳
廣東省人工器官與組織工程研究中心
珠江醫院
2014
省科技廳
廣東省胃腸疾病生物醫學工程中心
南方醫院
2014
省科技廳
廣東省遺傳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基礎醫學院
2014
省科技廳
廣東省應對核化生恐怖醫學防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公共衞生學院
2014
省科技廳
廣東省電子數據證據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2015
省科技廳
廣東省交通事故鑑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法醫學院
2015
省科技廳
廣東省實驗小型豬種質資源建設暨檢定用小型豬培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實驗動物中心
2015
省科技廳
廣東省數字醫學臨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珠江醫院
2015
省科技廳
廣東省重大疾病臨牀快速診斷生物傳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南方醫院
2015
省科技廳
廣東省微創外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南方醫院
2016
省科技廳
廣東省心血管疾病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珠江醫院
2016
省科技廳
廣東省醫學3D打印應用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基礎醫學院
2016
省科技廳
廣東省醫學大數據融合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珠江醫院
2016
省科技廳
廣東省醫學圖像大數據深度挖掘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2016
省科技廳
廣東省醫用放射成像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2016
省科技廳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肝病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醫藥學院
2016
省科技廳
廣東省口腔醫學臨牀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口腔醫院
2017
省科技廳
廣東省脊柱外科虛擬現實與器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南方醫院
2017
省科技廳
廣東省消化內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南方醫院
2017
省科技廳
廣東省臨牀數據倉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珠江醫院
2017
省科技廳
省級國際合作機構
廣東省新藥篩選國際聯合實驗室
藥學院
2009
省科技廳
人類疾病斑馬魚模型研究聯合實驗室
基礎醫學院
2010
省科技廳
中美聯合發育缺陷轉化醫學中心
南方醫院
2015
省科技廳
省工程實驗室
廣東省中藥製劑技術工程實驗室
中醫藥學院
2018
省發改委
廣東省醫學成像與診斷技術工程實驗室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2019
省發改委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
器官衰竭防治協同創新中心
基礎醫學院
2014
省教育廳
體外診斷協同創新中心
生物技術學院
2014
省教育廳
廣東高校重點實驗室
廣東高校抗體工程重點實驗室
生物技術學院
2005
省教育廳
廣東高校重大疾病的轉錄組與蛋白質組學重點實驗室
基礎醫學院
2005
省教育廳
廣東高校腦功能修復與再生重點實驗室
珠江醫院
2006
省教育廳
廣東高校骨與軟骨再生重點實驗室
南方醫院
2007
省教育廳
廣東高校神經可塑性重點實驗室
基礎醫學院
2009
省教育廳
廣東高校新發傳染病防治重點實驗室
公共衞生學院
2009
省教育廳
廣東高校基於人類疾病斑馬魚模型的高通量新藥篩選重點實驗室
基礎醫學院
2011
省教育廳
公共衞生政策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
衞生管理學院
2015
省教育廳
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
馬克思主義學院
2018
省委宣傳部
廣東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高校保健食品新功能和安全性評價工程中心
藥學院
2009
省教育廳
廣東高校中藥化妝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醫藥學院
2010
省教育廳
廣東高校感染性疾病診斷試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珠江醫院
2011
省教育廳
廣東高校人類遺傳病分子診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基礎醫學院
2013
省教育廳
廣東省公共衞生創新平台
公共衞生檢驗檢測技術創新平台
珠江醫院、生物技術學院
2017
省衞計委
重大疾病預防與干預技術創新平台
南方醫院
2017
省衞計委
性傳播疾病防治研創新中心
皮膚病醫院
2017
省衞計委
資料來源: [7] 

南方醫科大學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南方醫科大學共獲國家科技三大獎29項,省部級一等獎55項,獲國家科技獎數量位居廣東省屬高校第一。2023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38項,立項數位居全國高校第16位、全國獨立醫科院校首位、廣東省高校第2位,連續8年躋身全國30強。附屬南方醫院國家基金立項數連續3年位列全國醫療機構前10,其中最好成績為全國醫療機構第3位、廣東省醫療機構第1位。2023年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115項,位列全國高校第13、獨立醫科院校第1。《南方醫科大學學報》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期刊類項目,榮獲“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稱號。 [1] 
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2000年以來)
獎項
項目
第一完成人
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抑鬱症發病機理及抗抑鬱新靶點的研究
201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慢性腎臟病進展的機制和臨牀防治
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高天明
2011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7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0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侯凡凡
2004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侯凡凡
2003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3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大腸癌發生與轉移的分子調控及早期診治的綜合研究
2002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嚴重特殊類型肢體創傷修復新技術應用研究
200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外科實用管道鑄型標本製作法的研究和應用
200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參考資料: [116-126] 

南方醫科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4年4月,南方醫科大學圖書館文獻資源累積量477萬冊;擁有SCIE(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Nature、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誌)、Lancet(柳葉刀),BMJ(英國醫學雜誌)等世界權威綜合醫學雜誌、各醫學學科外文核心期刊、電子圖書、實驗室指南、臨牀醫師考試題庫及手術視頻、解剖圖譜等數據庫;自建了南醫院士文庫、南醫學位論文庫、南醫專業課程電子教材庫、南醫機構知識庫和學科資源網等。 [25] 
校本部圖書館 校本部圖書館
  • 學術期刊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原第一軍醫大學學報)為高級綜合性醫藥衞生期刊;該刊已被美國《醫學索引》(PubMed)、美國PubMed Central(PMC)、美國《化學文摘》(CA)、荷蘭《醫學文摘》(EMBASE)、荷蘭Scopus收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0年版)》、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等中國國內外重要數據庫收錄;2019年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9次獲得“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2013-2020,2022);連續7年獲得“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2016-2022);是中國高校傑出科技期刊;是“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項目來源期刊;並獲得廣東出版政府獎。 [26] 
《南方醫學教育》是南方醫科大學(原第一軍醫大學)主辦的以宣傳高等教育理論研究和醫學教育改革成果,探索醫學教育規律及教育管理方法,交流教學體會、傳播臨牀帶教經驗和指導學習方法的學術性出版物。主要欄目:教育探索、教學研究、高教視閾、杏林文苑、學子園地、院校管理、醫學研究與實踐等。 [114] 
分子影像學雜誌》(ISSN1674-4500;CN44-1630/R)是南方醫科大學學報編輯部管理的國家正式期刊,月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115] 

南方醫科大學合作交流

根據《南方醫科大學2018-2019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學校制定“因公出國(境)培訓中期(2018-2020年)計劃”,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及管理幹部赴國際高水平醫學教研機構進修;2018年以來,先後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合作申報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項目,與澳大利亞昆士蘭衞生部開展“全科醫師核心能力構建與發展項目”,與意大利錫耶納大學醫院開展“專業人員中期培訓項目”,累計選派687人次教師出國(境)交流互訪、專題培訓。 [14] 

南方醫科大學文化傳統

南方醫科大學形象標誌

校名
學校中文名稱為南方醫科大學,英文名稱為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49] 
校徽
校徽 校徽
校徽整體呈盾牌形,由多元素巧妙組成,各設計元素內涵如下:
校徽內涵
元素名稱
元素內涵
皇冠
皇冠在西方文化中是頂級水平的象徵,校徽頂端用皇冠意指要把學校建成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多科性醫科大學的辦學目標
麒麟
校徽上方兩隻奮力攀登的麒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瑞獸,象徵祥瑞、繁榮與昌盛,同時也含有南方醫科大學坐落於麒麟崗的寓意
木棉花
木棉花是廣州市花,表達了南方醫科大學地處廣州這個國際大都市的地理優勢,同時一朵盛放的木棉花,也象徵了南方醫科大學欣欣向榮的景象和持續發展的勢頭
雙蛇杖
雙蛇杖可作為醫學事業的象徵,表達了學校的辦學性質是以醫科為主的多科性醫科大學
飄帶
波浪狀的飄帶寓義南方醫科大學人具有活躍的創造性思維和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的辦學思路
橄欖枝與五星
兩束相對的橄欖枝環抱在校徽兩側,既是軍隊的象徵,也是人類健康、和平友好的象徵。鮮紅的五星表達出了建設一流醫科大學的雄心。同時校徽通過橄欖枝與五星也表達了學校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的歷史沿革,以及學校發揚軍隊優良傳統,建設一流大學的決心
“南方醫科大學”
學校中文全稱(毛體),體現了辦學指導思想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學校英文全稱
1951
表達了學校於1951年建校的辦學歷史
盾牌
整個校徽為盾牌形,表達了學校甘作醫療衞士保衞人民生命與健康的理念
資料來源 [3] 

南方醫科大學精神文化

  • 大學精神
學校得大學精神是誠信務實、自強不息、敢為人先、追求卓越。 [3]  釋義:誠信務實,代表了南方醫大精神的內在品質,體現了南方醫大人誠信為本、腳踏實地的理念;自強不息,代表了南方醫大精神的剛性氣質,表達了南方醫大人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氣概;敢為人先,代表了南方醫大精神的傲然風骨,表現出南方醫大人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勇氣;追求卓越,代表了南方醫大精神的優秀品格,闡釋了南方醫大人永不滿足、超越自我的氣勢。 [3] 
校歌
南方醫科大學的校歌為《愛在南方》,由陳道斌作詞,胡平、紹章作曲。 [3] 
南方醫科法大學校歌
南方醫科大學校歌(歌詞版) 南方醫科大學校歌(歌詞版)
南方醫科大學校歌(曲譜版) 南方醫科大學校歌(曲譜版)
  • 教風
南方醫科大學的教風是品正、學高、敬業、愛生。 [3] 
  • 學風
南方醫科大學的學風是德能雙修、學以致用。 [3] 

南方醫科大學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省監委駐南方醫科大學監察專員
黨委副書記
張鍋紅
黨委常委、副校長
熊夢輝楊海文劉叔文馬驪、王冬、趙鎮
資料來源: [2] 

南方醫科大學校園環境

截至2024年4月,南方醫科大學學校有廣州校本部和順德校區兩個校區,兩校區實行教學一體化。 [1]  [110] 
  • 廣州(校本部)校區
南方醫科大學廣州校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沙太南路1023-1063號。 [49]  廣州(校本部)校區有實驗教學樓、生命科學樓以及曲解樓等各種樓層,在這些樓層會開展和學習一些公共性的實驗課程,比如實驗教學樓的實驗診斷學、解樓的系統解剖學以及局部解剖學等課程,其中,生命科學樓不僅是學校的病理診斷中心,同時也是中心實驗室。此外,有南方大道上的公共衞生學院、藥學院、第一臨牀醫學院;位於桃李路上的中醫藥學院、法學院、護理學院、研究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以及外國語學院等,緊挨中藥學樓的有圖書館、位於桃李路右側的教學館、位於桃李路兩側教學館對面有學生住宿樓、學生食堂、體育館以及操場、文化藝術中心。 [112] 
  • 順德校區
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原順德市)容桂街道馬崗大道33號,佔地面積120萬平方米(1800畝)。 [49]  [110]  其中建築面積約22.5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2萬平方米。校區教學生活設施配套有教學樓5棟,面積2萬多平方米;實驗樓5棟,面積約3萬平方米;圖書館1棟,面積2萬多平方米;學生宿舍11棟,面積為7.6萬平方米,可容納8000多名學生居住。 [111] 
順德校區共有四個書院:由公共衞生學院、第一臨牀醫學院和外國語學院組成德風書院;由衞生管理學院、第二臨牀醫學院和國際教育學院組成博雅書院;由護理學院、中醫藥學院、藥學院和法醫學院組成尚進書院;由檢驗與生物技術學院、基礎醫學院和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組成知行學院。 [64] 
順德校區有陶然軒(學生食堂)、如意坊(生活服務中心),陶然軒總共分為三層,一樓主要是自選餐廳,種類繁多;二樓三樓為特色餐飲檔口。陶然軒旁是如意坊,如意坊共分為兩層,包含餐飲、生活服務店鋪。順德校區教學區為春華堂和秋實堂,春華堂一般以理論課為主,秋實堂一般以實驗課為主,春華堂和秋實堂各有五棟。 [110] 
校區情況

南方醫科大學知名校友

校友
簡介
姓名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
中央軍委授一等功、燒傷專家、一級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內科(腎臟病)學專家、解放軍總後勤部“科技金星”、廣東省“三八紅旗手”
中國工程院院士、神經生物學專家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級教學名師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學院高級副研究員,晶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黃園 [62]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方醫科大學傑出校友、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劉超 [67] 
注:排名不分先後,僅列舉部分(截止2024年5月)

南方醫科大學所獲榮譽

所獲榮譽(部分)
時間
榮譽名稱
2023年6月
入選首批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名單
2023年9月
2020—2021年度廣州市無償獻血和臨牀用血先進單位
2023年
南方醫科大學團委獲評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單位
2023年
南方醫科大學團委榮獲“廣東省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參考資料 [42-43]  [60]  截至2024年5月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