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聖王

鎖定
三聖王張聖王杜聖王薛聖王三位聖王,為古代流傳俗稱“王爺”,也叫作張王爺、杜王爺、薛王爺三聖王是中國民間信仰神明
閩水天來,荔樹顯真
張聖王、杜聖王、薛聖王三位聖王是由玉皇大帝賜封的三聖王,系由五代十國時期,從閩江上游洪水漂流得道至福州烏龍江鳳崗地帶,在荔枝樹下顯現神威,威靈顯赫。千年來坐鎮興洲境。
三聖王為福州南平等地區民間信仰道教神明春節期間,福州地區的信仰三聖王的弟子都會舉辦遊三聖王的傳統文化民俗活動遊神,三聖王巡遊各境,保境安民。
中文名
三聖王
別    名
三聖王爺
玉壇天帝
玉壇上帝
王爺
玉壇師相 展開
別名
三聖王爺
玉壇天帝
玉壇上帝
王爺
玉壇師相
玉京上相
玉封三聖王 收起
三位聖王
張聖王杜聖王薛聖王
主要事蹟
閩水天來、荔樹顯真
來    源
福州
誕    辰
農曆六月初八(十四社為農曆六月初七)
象    徵
手持金元寶
部    將
申將軍、朱將軍、趙將軍
語    種
閩語-閩東語-福州話
所屬類別
道教民間信仰

三聖王簡介

三聖王分別是張聖王杜聖王薛聖王三位聖王為玉皇大帝賜封的“三聖王”,古代俗稱“王爺”,也叫作張王爺、杜王爺、薛王爺以及張千歲、杜千歲、薛千歲。
三聖王大殿 三聖王大殿
相傳三聖王為玉皇大帝的結拜兄弟。三聖王為混元大羅金仙,一品玉壇師相,一品玉京上相,也稱玉壇天帝、玉壇上帝。 [1] 
三聖王為福州地區及南平地區民間信仰神明,為道教神明。每年春節期間,福州興洲境信仰地區都會按照正月初三、正月初四、正月初六、正月初八、正月初十、正月十二、正月十四、正月十五等時間遊神遊三聖王。三聖王巡遊各境,保境安民。 [2] 

三聖王由來

三聖王閩水天來

五代十國時期,鬧洪災,由閩江上游漂流一尊神像至福州烏龍江鳳崗地帶,流轉不離。有一村婦名曰劉八思娘,見其甚怪,抱神像於一荔枝樹下,用傘遮之。其間,一船經此貴地,雖奮力劃卻不離此地,心中犯疑,見岸上一荔枝樹下坐一尊神明,甚感疑惑,心中暗祈許願,若是平安上游,迴轉後蓋廟供奉。果為應驗,平安上游,後在此地蓋一座“三片瓦”廟供奉。 [1] 
另有傳記:神像漂流自此,流轉不離。近處一船伕在船上用斧頭砍柴,見此尊神像在此處流轉不離,甚感疑惑,對神像喃喃自語:如果有靈,我扔斧頭到江中,斧頭不沉,我就將神像抱到岸上供奉。隨後將斧頭扔到江中,斧頭果然漂浮不沉,船伕信服,隨即將神像抱上岸虔心供奉。

三聖王民間信仰緣起

人們在神像金身上發現,原來此尊神明姓張,和兄弟杜、薛二位一起被玉皇大帝賜封為“三聖王”。
三聖王祖殿 三聖王祖殿
三聖王受上天差使,得道此穴,庇佑黎民百姓。最早有三姓供奉三聖王,形成興洲境東社劉姓社(十五社、初四社、初八社、初十社)、興洲境東社林姓社(十二社)以及興洲境西社陳姓社(十四社),三聖王坐鎮興洲境,為興洲境主神。 [1] 

三聖王民間信仰

三聖王興洲境

民間信仰供奉三聖王的多為興洲境,興洲境又有七大社,分別是最早供奉三聖王的東、西社也叫三姓社的興洲境十五社(東社)劉氏、興洲境十二社(東社)林氏、興洲境十四社(西社)玉蘭陳氏,以及初四社、初六社、初八社、初十社。
七大社分別在福州倉山、閩侯南嶼、閩侯南通、福州台江、閩侯祥謙、福州馬尾,南平建甌、南平邵武等地建有二十餘座興洲境玉封三聖王廟。興洲境以坐落在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鳳崗地帶的鳳崗祖殿興洲境玉封三聖王廟為三聖王祖殿。

三聖王陳姓

興洲境十四社為興洲境西社,十四社為最早供奉三聖王的三姓社之一的陳姓(玉蘭陳氏)。玉蘭陳氏最早在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燕前村,後族人外遷甚多,在燕前、橫江渡、東厝州、元浦、牛道、祿家村等地建有多座興洲境玉封三聖王分殿。
燕前十四社三聖王金身 燕前十四社三聖王金身
文革時期,為保祖殿諸位神聖金身,神明夢託十四社弟子,十四社弟子保駕祖殿三聖王中的薛聖王金身和朱將軍金身、趙將軍金身以及嘉慶年間樟刻的二十八籤譜。現今,薛聖王金身和朱將軍金身、趙將軍金身以及二十八籤譜完好的保存在十四社分殿裏,為十四社的鎮殿之寶。

三聖王林姓

興洲境十二社為興洲境東社之一,為最早供奉三聖王的三姓之一的林姓,興洲境十二社祖為福州市倉山區橫江渡十二社。
十二社在橫江渡、六道江、洪塘以及馬尾、建甌等地建有數座興洲境玉封三聖王分殿。

三聖王劉姓

興洲境十五社為興洲境東社之一,為最早供奉三聖王的三姓之一的劉姓,興洲境十五社祖為福州市倉山區紅江十五社。
十五社在倉山區紅江村以及台江區紅星村蓋有興洲境玉封三聖王廟。

三聖王遊神文化

正月春節期間,三聖王巡行各社,七大社分別按照時間正月初三、正月初四、正月初六、正月初八、正月初十、正月十二、正月十四、正月十五等時間進行遊神,三聖王巡行各社保境平安 [2] 

三聖王祖殿

三聖王三聖王祖殿

鳳崗祖殿興洲境玉封三聖王廟在歷史的變遷中,曾由信眾多次修葺過。公元一九一四年(民國三年農曆甲寅年),當時由祖殿東西社又曰“三姓社”理事與各界信眾進行第三次重修,為歷來之最。此次修造工程宏大,且造工精細,規格甚高。前殿、天井、後殿三座全木石連體結構。佔地面積達兩千平方。中間建有戲台、天井、雙旁酒樓。酒樓兩旁木刻二十四孝圖。廟外兩旁蓋有龍舟厝,可放置六艘龍舟。前後殿彩繪油漆,有民國甲寅年石柱,石柱精刻題聯名畫,氣宇非凡,計十六柱,分別題聯:
“蜚澤長流以承三聖,鳳崗永鎮其蔭萬家”
“風和雨甘同沾聖澤,民安國泰共荷神庥”
“三聖著靈威忠昭日月,萬民蒙庇廕恩遍舟車”
“厚德宏敷閭閻託蔭,覃恩浩蕩桑梓蒙庥”
“福曜佑鄉閭求之則應,神功昭境土叩罔不靈”
“惟聖惟王千秋俎豆,無偏無黨萬姓帡幪”
“施聖澤以惠傳一方,仗神威而保茲萬姓”
“鹹五精靈均頌帝,登三神聖總稱王”
鳳崗祖殿石柱對聯 鳳崗祖殿石柱對聯
一九五七年,大躍進時期,廟前殿被拆一座。文革時期,廟改作碾米加工廠。一九九零年由各境社村祖殿理事會召集各境社進行募捐,修繕。重新將廟修建,屋脊雙龍搶珠,天井大殿重新裝飾。
鳳崗祖殿三聖王大殿 鳳崗祖殿三聖王大殿
現今三聖王祖殿卻小於前,但古蹟猶存,舊貌新顏。佔地面積為九百二十平方米,明清式建築藝術風格,三進式建築,大殿中間供奉三聖王、大世子、二世子、中軍、總管、觀音菩薩、符賜,左邊殿供奉朱將軍、申將軍;右邊殿供奉趙將軍,後殿供奉海樂爺、玄天上帝、守土尊王、順天聖母、本境娘奶,兩邊壁畫雷神電將與本境八將,108娘奶與八將諸位神聖。 [1] 

三聖王祖殿地理位置

三聖王祖殿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洪灣南路,西臨閩江烏龍江

三聖王法象

三位王爺的法象一般是頭戴金冠珠玉王爺帽,身披九龍四爪金龍袍,手持金元寶,三位王爺,張王爺為黑臉,一般三位都是黑臉,也有傳説杜王爺為紅臉。
張聖王
鳳崗祖殿張聖王 鳳崗祖殿張聖王
杜聖王
鳳崗祖殿杜聖王 鳳崗祖殿杜聖王
薛聖王
鳳崗祖殿薛聖王 鳳崗祖殿薛聖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