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觀世音

(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

鎖定
觀世音菩薩,佛教菩薩名,為梵文Avalokiteśvara的意譯,亦譯作“光世音”,新譯“觀自在”“觀世自在”,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多伊濕伐羅”。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
佛教認為觀世音菩薩為大慈大悲的菩薩,遇難眾生只要誦唸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脱,故名。曾因唐代避諱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略稱“觀音”。
中文名
觀世音
外文名
Avalokiteśvara
別    名
觀世音菩薩
觀自在菩薩
別    名
光世音菩薩
蓮花手菩薩
生    日
農曆二月十九
成道日
農曆六月十九
涅槃日
農曆九月十九

觀世音主要事蹟

關於觀世音菩薩,《成具光明定意經》《維摩詰經》《放光般若經》《光贊般若經》《大寶積經》卷八十二及卷一百等處,皆列有此菩薩之名號,然未列本緣等事蹟。在《法華經》中設一品詳説此菩薩於娑婆世界利生之相。另外《悲華經》卷三〈諸菩薩本授記品〉敍述了阿彌陀佛過去生中為轉輪王無諍念時的長子不眴,出家在寶藏佛前,發願稱,若有眾生遭受種種苦惱恐怖,如果他能夠憶念我,稱念我的名號,即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寶藏佛即為他授記並命名觀世音。

觀世音中國的觀世音菩薩信仰

觀世音菩薩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相傳其生日是農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農曆六月十九,涅槃日是農曆九月十九,説法道場是普陀山。觀音信仰在中國影響深遠,造成民間有種種關於觀世音菩薩的傳説,如廣泛流傳的觀音為興林國妙莊王的三公主妙善公主的説法。這種女觀音傳説,最早可見於宋代朱弁《曲洧舊聞》。其後,宋末元初的管道昇著《觀世音菩薩傳略》成為完整的傳記。以此為藍本,還陸續出現了《香山寶卷》、《南海觀音全傳》、《觀音得道》等一大批觀音故事書。

觀世音觀世音菩薩形象

有各種不同名稱和形象的觀音,如六觀音七觀音及至三十三觀音(稱三十三身),但一般所説的觀音是指作為總體的聖觀音。中國寺院中的觀音塑像常作女相。女相觀音造像約始於南北朝,盛於唐代以後。“三十三身”觀音常被提及,按《法華經》卷七〈普門品〉所説,觀音由普現色身三昧示現之三十三種變化身:一佛身,二辟支佛身,三聲聞身,四梵王身,五帝釋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將軍身,九毗沙門身,十小王身,十一長者身,十二居士身,十三宰官身,十四婆羅門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優婆塞身,十八優婆夷身,十九長者婦女身,二十居士婦女身,廿一宰官婦女身,廿二婆羅門婦女身,廿三童男身,廿四童女身,廿五天身,廿六龍身,廿七夜叉身,廿八乾闥婆身,廿九阿修羅身,三十迦樓羅身,三十一緊那羅身,三十二摩睺羅伽身,三十三執金剛神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