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思而行

鎖定
三思而行(拼音:sàn sī ér xí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先秦《論語·公冶長》。 [1] 
三思而行指經過反覆考慮,然後再行動;常用於形容人行事謹慎。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4-5] 
中文名
三思而行
拼    音
sān sī ér xíng
近義詞
深思熟慮鄭重其事
反義詞
草率行事輕舉妄動
出    處
《論語・公冶長》
注音字母
ㄙㄢ ㄙ ㄦˊ ㄒㄧㄥˊ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

三思而行成語出處

先秦《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1] 
後世據“三思而後行”引申出成語“三思而行”。 [1] 

三思而行成語故事

春秋時,魯國大夫季孫行父,即季文子,為人謹慎,凡事都要多次考慮以後才決定做不做和怎樣做,即主張“三思而行”。 [2] 
季文子執掌着魯國朝政和財富,大權在握,一心安社稷。季文子身居位高權重的魯國上卿大夫,掌握國政和統兵之權,有自己的田邑,但是他的妻子兒女卻沒有一個人穿綢緞衣裳;他家裏的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獻子的兒子仲孫很瞧不起季文子這種做法,就問季文子:“你身為魯國的正卿大夫,輔佐過兩朝國君,可是你的妻子不穿絲綢衣服,你的馬匹不用粟米飼養。難道你不怕百官恥笑你吝嗇嗎?難道你不顧及與諸侯交往時會影響魯國的聲譽嗎?”季文子回答:“我當然也希望我的妻子穿漂亮的衣服,馬也用糧食餵養。可是,我看到國內老百姓吃粗糧穿破衣的還很多,而我家裏的妻子兒女卻過分講究衣着飲食。我只聽説人們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國家最大的榮譽,沒聽説過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馬會給國家爭光。”孟獻子聽到這件事,非常生氣,將兒子仲孫關了7天。受到管教的仲孫,痛改前非,也讓他的女人都穿粗布衣服,餵馬的飼料只用雜草。消息不脛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導下,魯國朝野出現了儉樸的風氣,併為後世所傳頌。 [3] 
然而,孔子並不十分贊同季文子的這種態度。孔子和季文子生不同時,孔子出生的時候,季文子已經逝世十多年了。後來孔子聽人説到關於季文子的謹慎態度時,便評價道:“再,斯可矣”。意思是説,沒有必要“三思”,只要能“再思”也就行了。 [2] 

三思而行成語寓意

凡事多加考慮,總體來説還是利大於弊。《論語正義》中説:“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審慎也。”成語告訴人們,説話做事不應該太魯莽,而應該事先權衡考慮,然後再小心翼翼地去做,以免出錯。 [1]  [4] 
季羨林先生曾説:“遇事必須深思熟慮。先考慮可行性,考慮的方面越廣越好。然後再考慮不可行性,也是考慮的方面越廣越好。正反兩面仔細考慮完以後,就必須加以比較,然後做出決定並立即行動。如果考慮正面,又考慮反面之後,再回頭來考慮正面,又再考慮反面,那麼如此循環往復,終無寧日,最終成為考慮的巨人,行動的侏儒。”這也是孔子所説的“再,斯可矣”的含義,物極必反,如果凡事考慮的過多,反而會患得患失,疑惑不定。 [1] 

三思而行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三思而行”指經過反覆考慮,然後再行動;常用於形容人行事謹慎。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4]  [5] 
  • 運用示例
宋·辛棄疾哨遍》:“古來謬算狂圖,五鼎烹死,指為平地。嗟魚欲事遠遊時,請三思而行可矣。” [6]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七回:“林沖諫道:‘兄長,人心難忖,三思而行。’” [7]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你做經紀的人,積攢不易,還要三思而行。” [7] 
參考資料
  • 1.    國元令編著. 常用成語典故[M]. 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8.10:256-257
  • 2.    巴城主編. 中華成語典故 1[M]. 北京:線裝書局, 2017.12:82
  • 3.    魏孔俊,張鑑,李實編著. 中國古代清官史話[M]. 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 2018.06:13-14
  • 4.    七彩童書館編委會. 注音美繪名師導讀館 中華成語故事[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04:141
  • 5.    成銘著. 小學生造句知識多用詞典[M]. 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 2000.01:500
  • 6.    (宋)辛棄疾著.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 稼軒詞編年箋註 下[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07:532
  • 7.    倪寶元/主編. 成語範例大詞典[M].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1997.01: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