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冉

鎖定
三冉是指孔子門下優秀的三位學生(冉雍冉耕冉求)的合稱。
三冉在孔門十哲之列。《論語。先進》載,“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子路;文學:子游、子夏。’”
本    名
冉耕、冉雍、冉求
所處時代
春秋
出生地
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冉堌鎮
主要成就
孔門十哲
國    籍
東周魯國

目錄

三冉釋義

孔門三冉,指中國儒家學派早期的三位學者冉耕冉雍冉求,他們是山東省定陶縣冉堌鎮冉堌集人,為孔子弟子孔門七十二賢

三冉人物介紹

三冉冉求

青年時期的冉求,曾做過季孫氏家臣,前484年率左師抵抗入侵齊軍,並身先士卒,以步兵執長矛的突擊戰術取得勝利。
冉有 冉有
在《春秋左氏傳.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春,齊為鄎故,國書、高無丕,帥師伐我,及清。季孫謂其宰冉求(此年冉有三十八歲)曰:齊師在清,必魯故也,若之何?求曰:一子守,二子從公(三桓之後: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御諸竟。季孫曰:不能。求曰:居封疆之間。季孫告二子,二子不可。求曰:若不可,則君無出,一子帥師,背城而戰。不屬者,非魯人也。魯之羣室,眾於齊之兵車。一室敵車,優矣,子何患焉?二子之不欲戰也宜,政在季氏,當子之身,齊人伐魯,而不能戰,子之恥也,大不列於諸侯矣(列,齒也)。季孫使從於朝,俟於黨氏之溝。武叔(叔孫氏)呼而問戰焉,對曰:君子有遠慮,小人何知(音智)?懿子(孟孫氏)強問之,對曰:小人慮材而言,量力而共者也(共音恭)。武叔曰:是謂我不成丈夫也。退而蒐乘(閲兵)。孟孺子洩帥右師,顏羽御,邴洩為右(將帥所乘兵車:將帥居左,御馬者居中,衞者執戟居車右。兵車:御者居中,車左之人執弓矢,車右之人執戟以衞)。冉求帥左師,管周父御,樊遲為右。季孫曰:須也弱(樊須,字遟,孔子弟子,是年三十一歲)。有子(冉有)曰:就用命焉(言樊遟懂得服從命令)。季孫之甲七千,冉有以武城人三百,為己徒卒(皆步兵),老幼守宮,次於雩門之外。五日,右師從之(不積極參戰)。公叔務人見保者(姬為,字務人,魯昭公之子,魯哀公之叔),而泣曰:事充(徭役煩)、政重(賦税重),上不能謀,士不能死,何以治民?吾既言之矣,敢不勉乎?師及齊師,戰於郊,齊師自稷曲。師不逾溝,樊遲曰:非不能也,不信子也,請三刻而逾之。如之,眾從之,師入齊軍。右師奔(逃也),齊人從之(從音縱,追也),陳瓘、陳莊(二人齊將也),涉泗。孟之側(孟孫氏之族人)後入,以為殿,抽矢策其馬,曰:馬不進也(衝鋒陷陣在前者勇,撤退殿後者勇,自謙之辭,不自伐功也)。林不狃之伍曰:走乎(逃也)?不狃曰:誰不如?曰:然則止乎?不狃曰:惡,賢。徐步而死(從容戰死)。師獲甲首八十,齊人不能師。宵,諜曰:齊人遁。冉有請從之三(從音縱,追也),季孫弗許。孟孺子語人曰:我不如顏羽,而賢於邴洩。子羽鋭敏,我不欲戰而能默(雖心有怯戰、想著逃跑的話,忍住不説出來),洩曰:驅之(奔逃也)。公為(公叔務人)與其嬖僮汪錡乘,皆死,皆殯(嬖童姓名曰汪錡,亦用成人葬禮,棺槨等裝殮),孔子曰:能執干戈,以衞社稷,可無殤也(殤,非正規葬禮,多用於未成年者之死,用瓦罐等裝殮)。冉有用矛於齊師,故能入其軍,孔子曰:義也。
又趁機説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幫助季氏進行田賦改革,聚斂財富,受到孔子的嚴厲批評“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後隨孔子周遊列國。子有多才多藝,性謙遜長於政事,孔子稱讚其才可於千户大邑,百乘兵馬之家,勝任總管職務。孔子晚年歸隱魯國 ,受到子有很多的照顧。唐贈徐侯,宋封彭城翁,必封徐公。

三冉冉耕

冉耕(約公元前544年-?):漢族,字伯牛,世稱“冉伯牛”或“冉子”。魯國陶(今山東省定陶縣冉堌鎮冉堌集)人,
冉耕像 冉耕像
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載的嫡裔。中國春秋時期著名學者、孔子門徒。為人質樸,擅長待人接物。官至中都宰。有“鄆侯”、“東平公”、“鄆公”、“先賢冉子”等封號。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與顏淵閔子騫並稱。因惡疾早逝。

三冉冉雍

冉雍是孔子的弟子,與冉耕(伯牛)、冉求(子有)皆在孔門十哲之列,世稱“一門三賢”。
論語註疏》卷五引馬融曰:“雍,(孔門)弟子,仲弓名,姓。”
冉雍像 冉雍像
仲弓父,賤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論語-雍也》
即:你好好幹,會有出頭日的。你雖然父母是賤人,你也當然是賤人,但只要你勤奮努力,即使入不了仕途,大人雖欲勿用爾,山川其舍諸?你還可以當個小巫祝小祭司,對山川祈雨,奉祀,獻祭。當時巫祝不吃香了,孔子本人就吃了虧。
獻祭本質是通過犧牲自己的一些或全部利益來對神表達忠誠,感激,懺悔和信賴等感情。你能夠割捨的東西越多,證明你的信心越大。
《墨子》中,墨子獻書楚王,楚王當面褒獎:良書也。私下卻大罵:墨子,出身賤人也,賤人何可厚也!
《中弓》第一支簡“季桓子使仲弓為宰,中弓以告孔 子”,從而引發了師徒之間的對話。仲弓根據《史記索隠·仲尼弟子列傳》引《家語》是“伯牛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嵗。”根據這句話我們可以推測仲弓是孔子較為早期的學生,如果是這樣那麼他為宰時也許還比較年輕。無論如何當仲弓得到季桓子的任命時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孔子,並徵求老師的意見。從《中弓》簡文看好像仲弓比較樂意接受這個使命,並有了長期為季氏家族服務的打算,所以孔子説:“汝思老其家”。
冉雍曾做過季氏私邑的長官,他為政“居敬行簡”,主張“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禮貌,
而諫不能盡行,言不能盡聽,遂辭去,復從孔子。居則以處,行則以遊,師文終身”。
冉雍在孔門弟子中以德行著稱,孔子對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譽。這是孔子對其他弟子從來沒有的最高評價。孔子臨終時在弟子們面前誇獎他説:“賢哉雍也,過人遠也。”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與孔子相提並論,説:“通則一天下,窮則獨立貴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蹠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
及孔子卒,恐失聖道之傳,他與閔子諸賢,共著《論語》120篇。又獨著6篇,謂之《敬簡集》。自經秦火,書已不存。冉雍死後,葬於曹州東南60裏冉堌鎮冉堌集,與伯牛、子有合祠,在其故里茶堌坡(今菏澤冉堌鎮冉堌集)建祠專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