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七舍鎮

鎖定
七舍鎮,隸屬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地處興義市西南部,東與敬南鎮接壤,南與豬場坪鄉捧乍鎮連接,西與雄武鄉相連,北與白碗窯鎮下五屯街道相連。距興義市區27千米 [1]  。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14.23平方千米 [2] 
1950年,設七舍鄉,屬捧鮓區。1954年,改七舍區。1958年,改七舍公社。1959年,改七舍管理區。1961年,恢復七舍公社。1984年,改七舍鎮 [1]  。截至2018年末,七舍鎮户籍人口為23615人 [2]  。截至2021年9月,七舍鎮轄6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七舍村 [1] 
2011年,七舍鎮財政總收入479.82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13元。2011年,七舍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900元 [1]  。截至2018年末,七舍鎮有工業企業35個 [2]  ,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4個 [2] 
中文名
七舍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
地理位置
興義市西南部
面    積
114.23 km²
下轄地區
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七舍村
電話區號
0859
郵政區碼
56241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貴E
人    口
23615人(2018年末總人口)

七舍鎮建制沿革

明、清屬彝族布雄營土司。
民國時期為七舍鄉,屬捧鮓區。
1950年,設七舍鄉,屬捧鮓區。
1954年,改七舍區。
1958年,改七舍公社。
1959年,改七舍管理區。
1961年,恢復七舍公社。
1984年,改七舍鎮,均為七舍區轄。
1992年,仍設七舍鎮。

七舍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七舍鎮轄七舍、革上、馬革鬧、俠家米、魯坎、糯泥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13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1年9月,七舍鎮轄6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七舍村 [1] 
七舍鎮區劃詳情
七舍村
魯坎村
俠家米村
革上村
馬革鬧村
糯泥村

七舍鎮地理環境

七舍鎮位置境域

七舍鎮地處興義市西南部,東與敬南鎮接壤,南與豬場坪鄉和捧乍鎮連接,西與雄武鄉相連,北與白碗窯鎮和下五屯街道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6.2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45千米,距興義市區27千米 [1]  。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14.23平方千米 [2] 
七舍鎮

七舍鎮地形地貌

七舍鎮地形呈帶狀分佈,多為丘陵,地勢北高南低。最高峯為白龍山,海拔2207.2米,是黔西南州最高峯;最低點位於糯泥村糯泥溝組,海拔1600米 [1] 
七舍鎮地形圖 七舍鎮地形圖

七舍鎮氣候

七舍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5℃。無霜期年平均270天。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 [1] 

七舍鎮自然資源

七舍鎮境內地下礦藏資源有煤炭、金、鐵、汞、水晶石、砂岩、貢巖等 [1] 

七舍鎮自然災害

七舍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山體滑坡、風災、旱災、洪澇、低温、霜凍等。雹災較為頻繁,最嚴重的一次雹災發生在1998年4月28日,致使1353户6326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157.1萬元 [1] 

七舍鎮人口

2011年末,七舍鎮轄區總人口為22518人。另有流動人口246人。總人口中,男性11956人,佔53.1%;女性10562人,佔46.9%;18歲以下5731人,佔25.45%;18~35歲7206人,佔32%;35~60歲6630人,佔29.44%;60歲以上2951人,佔13.1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1519人,佔95.6%。2011年,人口出生率9.26‰,人口死亡率5.92‰,人口自然增長率3.34‰ [1] 
截至2018年末,七舍鎮户籍人口為23615人 [2] 

七舍鎮經濟

七舍鎮綜述

2011年,七舍鎮財政總收入479.82萬元,比上年增長11.2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37.32萬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88萬元,增值税5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13元。2011年,七舍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900元。
2011年末,七舍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349萬元,比上年增長28.3%;各項貸款餘額3000萬元,比上年增長36.4% [1] 

七舍鎮農業

七舍鎮有耕地面積15840畝。2011年,七舍鎮農業總產值7397萬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1.7%。
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2011年,七舍鎮生產糧食3393噸,其中玉米2365噸。經濟作物以烤煙茶葉核桃、蔬菜為主。2011年,七舍鎮烤煙產量1500噸,茶葉產量32噸,核桃產量2噸,,蔬菜產量22960噸。
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七舍鎮生豬出欄5960頭,年末存欄6860頭;牛年末存欄4559頭;羊年末存欄1150只;家禽年末存欄28440羽。2011年,七舍鎮生產肉類652.9噸,禽蛋138噸;畜牧業總產值1404元。
截至2011年末,七舍鎮累計造林12921畝,林木覆蓋率31.9% [1] 

七舍鎮工業

2011年,七舍鎮有杜鵑山泉水廠1家,年產量5000萬噸;白龍山山泉水廠1家 [1] 
截至2018年末,七舍鎮有工業企業35個 [2] 

七舍鎮商貿

2011年末,七舍鎮有商業網點140個,職工158人。2011年,七舍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670萬元,比上年下降2%;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700萬元 [1] 
截至2018年末,七舍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4個 [2] 

七舍鎮交通運輸

2011年末,七舍鎮有轄區主幹道公路3條,境內總長65千米。轄區100%的村、96.3%的組通公路,總長190千米左右 [1] 
七舍鎮公路網 七舍鎮公路網

七舍鎮社會事業

七舍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七舍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6個,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3萬多冊;舞獅隊1支,會員24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
2011年末,七舍鎮有學校籃球場2個 [1] 

七舍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七舍鎮有小學10所,在校生1571人,專任教師14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6%;初中1所,在校生1055人,專任教師4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七舍鎮教育經費達476.3萬元,比上年增長10% [1] 

七舍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七舍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1個;病牀58張。專業衞生人員31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5人。
2011年,七舍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9778人,參合率93% [1] 

七舍鎮社會保障

2011年,七舍鎮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10人,支出41.5萬元,比上年增長17.79%,月人均314.42元,比上年增長42.7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877人,支出156.1萬元,比上年增長36.51%、月人均69.27元,比上年增長40.9%;農村醫療救助57人次,支出217740元。2011年末,七舍鎮共有6751人蔘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收取保險金共753.46萬元,參保率30% [1] 

七舍鎮基礎設施

  • 廣播電視
2011年末,七舍鎮有廣播電視“户户通”1000餘户,電視綜合覆蓋率99% [1]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七舍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19千米,投遞點49個,鄉村通郵率96%;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16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28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24萬件,徵訂報紙770份、期刊830冊,業務收入8.47萬元。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612户,寬帶接入用户105户 [1] 
  • 給排水
2011年末,七舍鎮鎮區供水工程於2008年進行管網改造,年供水量為5.11萬立方米 [1] 
  • 供電
2011年末,七舍鎮有鎮區變電站1座,全年供電量累計完成698.7萬千瓦時,同比增長29.63% [1] 

七舍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七舍鎮地名由彝語音譯而來,意為生長漆樹的地方 [1] 

七舍鎮榮譽稱號

2020年7月,被全國愛衞會決定命名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 [4]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丁治學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 貴州省卷 上[M].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7.03:1465-1466.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535.
  • 3.    七舍鎮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9-05]
  • 4.    全國愛衞會關於命名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