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字)

鎖定
唱,讀chà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1]  該字最古形體見於《説文新附》中的篆文。本義是依據一定的音律發聲,後引申為歌曲、表演、稱讚等意。 [2] 
中文名
拼    音
chàng
部    首
五    筆
kjjg
倉    頡
raa
鄭    碼
jkk
字    級
一級(編號:2284) [1] 
平水韻
去聲二十三漾 [3] 
統一碼
基本區 U+5531
造字法
形聲字
四角號碼
66060
筆順編碼
25125112511
總筆畫數
11
部外筆畫
8
注音字母
ㄔㄤˋ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2] 

字源演變

“唱”,讀“chàng”,它是形聲字。它的最古形體是《説文新附》中的小篆,從口,昌聲。隸變後楷書寫作“唱”。
“唱”之初文,唱是在昌上疊加口旁而成的綞益字。其本義指日方出時呼喚大家起身幹事的叫聲。該叫聲大概多數有一定的調子,是歌唱的一個源頭。由本義引申出領唱義。《説文》:“唱,導也。”桂馥義證:“或借倡字。《周禮·樂師》:‘遂倡之。’鄭司農雲:‘樂師主倡也。’”《荀子·樂論》:“唱和有應。”由領唱引申出倡導、歌唱等義。歌唱之“唱”經傳多作“倡”,後兩字分化,“倡”表倡導, “唱”表歌唱。 [11]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chàng
動詞
領唱;領奏。
precent
唱和有應。——《荀子·樂論》
倡導;發起。後作“倡”
promote
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史記·陳涉世家》
歌唱,吟詠
sing
“非君唱樂府,誰識怨秋深?”——李賀巴童答
表演
play

叫,呼
call out;cry

稱讚

(齊)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説苑·君道》

名詞
歌曲
song

古詩體的一種

伍子胥諫吳王,言不納用,見戮投海,國人痛其忠烈,為作《小海唱》。——《晉書·隱逸傳·夏統》

形容詞
真,正。亦作“暢”

“一匝眼煮黃粱鍋米響,六十載光陰唱好是忙。”——湯顯祖《邯鄭記·生寤》
[2]  [4]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卷二】【口】尺亮切
導也。從口昌聲。 [5] 

説文解字注

導也。鄭風曰。唱予和女。
從口。昌聲。尺亮切。十部。古多以倡字為之。 [6] 

康熙字典

【醜集上】【口】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尺亮切。音廠。《説文》:導也。《玉篇》:《禮記》曰:一唱而三歡。○按《樂記》今本作倡。
又《廣韻》發歌也。《廣韻》:亦作誯。《集韻》:亦作昌。 [10] 
古籍解釋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左至右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字形對比:左至右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書寫演示

書法賞析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i̯aŋ

先秦
王力系統
ǐaŋ

先秦
董同龢系統
jaŋ

先秦
周法高系統
jaŋ

先秦
李方桂系統
jangh



jang


ja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陽唐

jɑŋ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陽唐

jɑŋ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陽唐

jɑ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tɕʰ
i̯aŋ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tɕʰ
ǐaŋ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tɕʰ
jɑŋ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tɕʰ
iɑŋ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tśh
jang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tɕʰ
ǐɑŋ [7-8]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韻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開口呼
次清
尺亮切
tɕʰjɑŋ
集韻

去聲

開口呼
次清
尺亮切
tɕʰiɑŋ
韻略


去聲





尺亮切

增韻


去聲





尺亮切

中原音韻

去聲
江陽
穿



次清

ʈʂʼiaŋ
中州音韻


去聲
江陽





痴尚切

洪武正韻

去聲
穿


次清
尺亮切
tʃ‘iaŋ
分韻撮要

陰去







[7]  [9]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國發〔2013〕23號  .國務院辦公廳.2013-06-05[引用日期2021-11-19]
  • 2.    唱的解釋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11-19]
  • 3.    唱的平水韻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1-11-19]
  • 4.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04:689-690
  • 5.    [東漢]許慎 ;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89
  • 6.    [東漢]許慎 ;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 2 全注全譯版.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05:226
  • 7.    上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11-30]
  • 8.    中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11-30]
  • 9.    韻書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11-30]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21
  • 11.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天津、遼寧: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8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