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艾坦

鎖定
艾坦(阿帕替尼)是全球第一個在晚期胃癌被證實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也是晚期胃癌標準化療失敗後,明顯延長生存期的單藥。2020年12月,獲批用於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線系統性治療後失敗或不可耐受的晚期肝細胞癌患者。 [9]  該適應症於2021年12月被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1年)》,這是阿帕替尼繼胃癌適應症被納入醫保目錄之後的又一新適應症。 [10-11] 
2023年1月31日,“雙艾”(艾瑞卡、艾坦)獲得NMPA批准,用於晚期肝細胞癌的一線治療,實現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類藥物在晚期肝癌治療研究上重大突破,為晚期肝癌患者帶來了用藥的新選擇 [16] 
2023年7月24日,由南京金陵醫院/南京天印山醫院的秦叔逵教授牽頭開展的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一線治療晚期不可切除肝細胞癌的全球多中心Ⅲ期臨牀研究(CARES-310研究)主論文,全文在線發表於THE LANCET(《柳葉刀》)。13個國家和地區的95家腫瘤中心,200多位知名臨牀專家共同參與,獲得了預期的陽性結果。 [16] 
2023年10月17日,恆瑞醫藥宣佈,將公司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商品名:艾瑞卡)與Rivoceranib(國內上市產品名稱為阿帕替尼,商品名:艾坦)聯合用於治療肝細胞癌(“聯合療法”)在除大中華區和韓國以外全球範圍內開發及商業化的獨家權利有償許可給美國Elevar Therapeutics公司 [22] 
中文名
艾坦(阿帕替尼)
通用名稱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藥品類型
靶向藥 [6] 
用途分類
內科用藥

艾坦基本信息

艾坦,即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晚期胃癌靶向藥物中唯一一個口服製劑,同時也是被證實在晚期胃癌標準化療失敗後安全有效的口服藥物。經大量的臨牀研究表明,通過抑制腫瘤組織新血管的生成,艾坦能夠顯著延長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 [1] 
2014年12月13日,中國自主研製的用於治療晚期胃癌的小分子靶向藥物“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批准上市。 [2] 
2023年,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3年)》 [21] 
2024年,在ASCO會中,恆瑞醫藥創新藥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艾瑞卡®)聯合小分子靶向藥物阿帕替尼(艾坦®)(“雙艾”組合)治療不可切除肝細胞癌(uHCC)的全球多中心III期臨牀研究(CARES-310研究)最終分析數據(FA)由漢諾威醫學院的Arndt Vogel教授重磅公佈 [25] 

艾坦成分

化學結構式 化學結構式
艾坦主要成份為甲磺酸阿帕替尼
化學名稱:N-[4-(1-氰基環戊基)苯基]-2-(4-吡啶甲基)氨基-3-吡啶甲酰胺甲磺酸鹽
分子式:C 25 H 27 N 5 O 4 S
分子量:493.58

艾坦性狀

白色結晶性粉末

艾坦功能主治

艾坦單藥適用於既往至少接受過2種系統化療後進展或復發的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患者接受治療時應一般狀況良好。
本品單藥用於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線系統性治療後失敗或不可耐受的晚期肝細胞癌患者。 [5] 
按阿帕替尼(C24H23N5O)計:0.25g,0.375g,0.425g

艾坦用法用量

艾坦應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使用。
推薦劑量:850mg,每日1次。
服用方法:口服,餐後半小時服用(每日服藥的時間應儘可能相同),以温開水送服。療程中漏服阿帕替尼的劑量不能補充。
治療時間:連續服用,直至疾病進展或出現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

艾坦注意事項

艾坦禁忌

對艾坦任何成分過敏者應禁用;對於有活動性出血、潰瘍、腸穿孔、腸梗阻、大手術後30天內、藥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壓、3-4級心功能不全(NYHA標準)、重度肝腎功能不全(4級)患者應禁用。

艾坦特別注意事項

出血:VEGFR抑制劑類抗腫瘤藥物有可能增加出血的危險。
對於重度(3/4級)出血的患者,建議暫時停藥;
凝血功能異常(APTT>1.5×ULN或INR>1.5)的患者未被納入阿帕替尼臨牀研究中,因此尚不明確本部分人羣使用阿帕替尼的風險。
心臟毒性:臨牀研究中觀察到服用阿帕替尼可能會引起心電圖異常,包括QT間期延長或竇性心動過緩。應慎用於已知有QT間期延長病史的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患者或者有相關基礎心臟疾病、心動過緩電解質紊亂的患者。
用藥期間應注意嚴密監測心電圖和心臟功能。
肝臟毒性:臨牀研究中觀察到服用阿帕替尼可引起一過性轉氨酶升高或總膽紅素升高

艾坦患者須知

1、尚無艾坦與其他化療藥物聯合應用的數據,如與其他化療藥物聯合應用,可能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嚴重程度,請在醫師指導下謹慎使用。
2、在動物試驗中曾發現艾坦可引起卵泡發育障礙和精子生成障礙,因此育齡期男性和育齡婦女在用藥期間及停藥後8周內應注意避孕。
3、對於出現胃腸道穿孔、需要臨牀處理的傷口裂開、瘻、腎病綜合徵的患者,發生期間應停用艾坦。
3、藥物相互作用
艾坦尚未進行正式的藥物相互作用研究。
4、貯藏
遮光、密封,25℃以下保存。
執行標準
國藥準字H20140103

艾坦發展歷程

艾坦歷經10年研發,於2014年上市以來,開啓了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療的新時代。上市後,艾坦的研究成果被列入best of ASCO,2017年7月份,阿帕替尼正式通過醫保談判被納入了國家的基本醫療保險目錄。 [3] 
2020年,“雙艾”組合已進入國家肝癌診療規範,成為肝癌規範化治療方案的新選擇;2022年中國臨牀腫瘤學會(CSCO)診療指南發佈會上,“雙艾”組合用於一線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的推薦等級由II級(2B類證據)更新為I級(1A類證據)。 [14] 
2020年12月30日,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國家1.1類新藥——小分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2(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艾坦)新適應症上市申請的辦理狀態已更新為“審批完畢-待制證”,這意味着阿帕替尼的新適應症已經獲得批准,用於晚期肝細胞癌(HCC)的二線治療。這也是阿帕替尼繼2014年上市獲批用於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三線及三線以上治療後獲批的又一新適應症。 [4] 
2023年2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自主研發的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艾瑞卡)聯合阿帕替尼(艾坦)(“雙艾”組合)用於晚期肝細胞癌一線治療,這是中國首個獲批的用於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PD-1抑制劑與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藥物組合,為晚期肝癌患者帶來用藥新選擇。“雙艾”組合此次獲批的適應症為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患者的一線治療。 [14] 
2023年7月,卡瑞利珠單抗(艾瑞卡)聯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艾坦)(“雙艾”組合)用於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患者一線治療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已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正式受 [23] 
2023年10月17日,恆瑞醫藥宣佈,卡瑞利珠單抗(商品名:艾瑞卡)與Rivoceranib(國內上市產品名稱為阿帕替尼,商品名:艾坦)聯合用於治療肝細胞癌(“聯合療法”)在除大中華區和韓國以外全球範圍內開發及商業化的獨家權利,有償許可給美國Elevar Therapeutics公司 [17] 
2023年10月20日,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艾坦)在2023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大會上研究成果入圍 [18] 

艾坦“雙倍艾”援助項目

藥企通過創新支付和慈善贈藥等措施,進一步降低患者治療負擔,提高創新抗癌藥的可及性。恆瑞醫藥針對晚期肝癌患者推出“雙倍艾”援助項目,在一年援助週期內,患者累計購買4支及以上艾瑞卡、且累計購買90片艾坦治療後,即可向“雙倍艾”辦公室申請艾坦援助藥品。 [7] 

艾坦“瑞坦新生”患者關愛公益項目

此公益項目由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於2021年5月6日正式啓動。該項目旨在為接受免疫聯合靶向治療(卡瑞利珠單抗+阿帕替尼)的晚期肝癌患者提供最高價值超萬元的一系列患者支持服務,包括用藥福利、全程疾病管理、康復知識教育、抗癌經驗分享等,以進一步探索多元化的藥+險+患者全病程服務模式,切實減輕癌症患者家庭醫療負擔,幫助患者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提高生命質量,助力“健康中國2030” 目標的早日實現。首期項目計劃服務1000名肝癌患者。 [8] 

艾坦聯合化療

2022年9月10日,由南京金陵醫院秦叔逵教授領銜的一項國家I類新藥研究成果“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全球多中心、隨機對照Ⅲ期研究(SHR-1210-III-310)”,在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發布。經本年度組委會嚴格篩選和評審,該項研究成果從全球近3400份投稿中成功入選2022ESMO年會口頭報告。本次口頭報告展示了一項卡瑞利珠單抗聯合甲磺酸阿帕替尼對比索拉非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的隨機、對照、開放、國際多中心III期臨牀研究成果數據。詳細數據顯示,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中位總生存期(OS)達到22.1個月,可降低死亡風險38%;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組客觀緩解率(ORR)為25.4%。在所有緩解的患者中,最長緩解持續時間發生在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組,超過25.9個月。本研究總體安全性數據與研究藥物的已知安全性特徵一致,未發現新的特殊安全信號。基於此研究,卡瑞利珠單抗治療晚期肝細胞癌適應症還獲得美國FDA孤兒藥資格 [13] 
2022年9月10日,中國藥企自主研發的1.1類新藥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雙艾”方案)一線治療晚期肝癌,具有顯著的臨牀獲益和可耐受的安全性: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OS)達到22.1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達到5.6個月;與對照組相比,“雙艾”方案可降低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高達48.0% [12] 
2023年2月,“雙艾”組合適應症獲批上市,是基於恆瑞醫藥推進開展的一項國際多中心III期臨牀研究(SHR-1210-Ⅲ-310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雙艾”組合一線治療晚期肝癌具有顯著的生存獲益,中位總生存期(OS)達到22.1個月,為目前晚期肝癌一線治療最長OS獲益組合。研究結果表明,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對比索拉非尼作為一線治療可以顯著延長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其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為5.6個月,中位總生存期(mOS)為22.1個月,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 48.0%,患者死亡風險降低38%,使一線晚期肝細胞癌人羣取得顯著的生存獲益。此外,“雙艾”聯合治療方案的客觀緩解率(ORR)為25.4%、疾病控制率(DCR)為78.3%(基於RECIST 1.1標準),提高了獲益患者人羣比例,同時也對患者轉化治療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14] 
2023年6月,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王華英教授擔任主要研究者的“雙艾”組合(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治療子宮內膜癌的Ⅱ期研究被接收為口頭報告。該研究入組36例患者,數據截至分析時間為2022年12月31日,中位隨訪時間為13.9(IQR: 5.8-23.2)個月。36例療效可評估人羣中,客觀緩解率(ORR)為44.4%(95% CI: 27.9%,61.9%),2例完全緩解(CR),14例部分緩解(PR),16例疾病穩定(SD)。疾病控制率為88.9%(95% CI: 73.9%,96.9%),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6.4 (95% CI: 5.2, 13.0)個月。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在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全身治療失敗的晚期或複發性子宮內膜癌患者中表現出抗腫瘤活性,有望為此類患者提供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15] 
2023年8月,本次“雙艾”組合,是基於恆瑞醫藥推進開展的一項國際多中心III期臨牀研究(SHR-1210-Ⅲ-310研究, CARES-310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雙艾”組合一線治療晚期肝癌具有顯著的生存獲益和可耐受的安全性,中位總生存期(mOS)達到22.1個月,為目前已公佈數據的晚期肝癌一線治療關鍵研究中位OS最長的治療方案 [20] 
2023年10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李琛教授以口頭報告形式公佈了全球首個胃癌圍術期靶免聯合III期研究DRAGON-IV/Ahead-G208研究的突破性成果。研究結果顯示,意向治療人羣(ITT)中,阿帕替尼250mg+卡瑞利珠單抗200mg+SOX方案新輔助治療後接受手術患者的術後病理完全緩解(pCR)率高達18.3%(對比SOX方案化療組為5.0%) [19] 
2024年5月,由中國藥科大學附屬南京天印山醫院秦叔逵教授牽頭開展,全球13個國家/地區的95家中心共同參與,研究結果顯示,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一線治療晚期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肝癌具有顯著的生存獲益和可耐受的安全性,中位總生存期(mOS)為22.1個月,死亡風險顯著降低38% [2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