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米特里·謝爾蓋耶維奇·梅列日科夫斯基

鎖定
德米特里·謝爾蓋耶維奇·梅列日科夫斯基(Мережковский Дмитрий Сергеевич,1865年8月14日—1941年12月9日),俄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有影響作家詩人、 文學評論家之一。是俄國文學白銀時代的傑出代表,俄國文學象徵主義創始人之一。他多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但是卻最終未能獲獎 [1] 
畢業於聖彼得堡大學文史系。19世紀80年代初結識納德松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並開始寫詩。早期詩歌受波德萊爾和愛倫·坡的影響,走向象徵主義。1889年與吉皮烏斯結婚。1901~1903年與妻子共同創辦宗教-哲學俱樂部,出版《新路》雜誌,鼓吹“新宗教思想”。對十月革命抱敵視態度,1919年流亡國外,先到波蘭華沙,後定居法國巴黎。在巴黎建立了哲學–宗教團體“綠燈會”。1936年拜訪墨索里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41年6月在電台發表演説,希望德國法西斯戰勝蘇聯。 [3] 
中文名
德米特里·謝爾蓋耶維奇·梅列日科夫斯基
外文名
Мережковский Дмитрий Сергеевич
出生日期
1865年8月14日
逝世日期
1941年12月9日

德米特里·謝爾蓋耶維奇·梅列日科夫斯基人物簡介

德·謝·梅列日科夫斯基 德·謝·梅列日科夫斯基
他1865年8月14日出生於彼得堡,父親是一個宮廷二等文官,祖上是烏克蘭貴族。1884-89年,他先後就讀於莫斯科大學、彼得堡大學的哲學語文系,1888年在彼得堡大學通過碩士論文答辯。80年代初開始發表詩作,是俄國象徵主義的首倡者之一。

德米特里·謝爾蓋耶維奇·梅列日科夫斯基個人著作

所著《論現代俄國文學衰落的原因及新流派》(1893)一書是俄國象徵主義的文學宣言,宣稱“新藝術的三要素”是“神秘的內容、象徵、藝術感染力的擴大”,並攻擊19世紀60年代俄國革命民主主義文學是“功利主義的庸俗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説三部曲《基督和反基督》(1895~1905)的中心思想是基督教多神教的永恆鬥爭,全書就按這個公式寫成,其中第一部《叛教者朱裏安》還滲透着尼采的超人思想。研究著作《列·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和創作》 (2卷,1901~1902)從宗教唯心主義觀點出發,認為托爾斯泰能洞察肉的秘密,陀思妥耶夫斯基能洞察靈的秘密;強調兩個作家世界觀中的消極因素不以暴力抗惡和馴順忍受等思想。這部書在西歐頗有影響。他還寫有歷史劇《保羅一世》(1908)、《阿列克賽王子》(1920)以及長篇小説《亞歷山大一世》和《十二月十四日》(1918)。1920年流亡國外,大部分時間僑居巴黎,所寫的詩文激烈反蘇。1939至1941年在法國納粹合作。最後死於巴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