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scilab

鎖定
SCILAB 是由法國國家信息、自動化研究院的科學家們開發的“開放源碼”軟件。SCILAB作為一種科學工程計算軟件,其數據類型豐富,可以很方便地實現各種矩陣運算與圖形顯示,能應用於科學計算、數學建模、信號處理、決策優化、線性、非線性控制等各個方面。
SCILAB 還提供可以滿足不同工程與科學需要的工具箱,例如SCICOS,信號處理工具箱,圖與網絡工具箱等。
外文名
scilab
類    型
開放源碼軟件
開發國家
法國

scilab軟件簡介

與MATLAB類似,可以説,就基本的功能如科學計算、矩陣處理及圖形顯示而言,MATLAB能完成的工作SCILAB都可以實現。
Logo Logo
由於SCILAB的語法與MATLAB非常接近,熟悉MATLAB編程的人很快就會掌握SCILAB的使用。有意思的是,SCILAB提供的語言轉換函數可以自動將用MATLAB語言編寫的程序翻譯為SCILAB語言。目前,SCILAB除了WINDOWS與NT版本外,還有多種UNIXLINUX下的版本,如SGI MIPS Irix, PC Linux, Sun Sparc stations(Sun Solaris) 等。 [1] 
作為開放源碼的軟件,SCILAB的源代碼、用户手冊及二進制的可執行文件都是免費的,公佈於INRIA的網站上(中法實驗室已建立其鏡像網站),可以直接下載,在我們的網站也可以下載。用户不僅可以在SCILAB的許可證條件下自由使用該軟件,還可以根據自己需要修改源代碼,使之更加符合自身需要。對這一優秀的自由軟件,國外已有很多人加以關注、討論和讚賞。在國內,2001年1月SCILAB首次放在旨在推廣開放源碼軟件的“共創聯盟網站”上,短短不到一個月內,下載次數已達300多次。著名的Springer出版社於1999年6月出版了一本關於SCILAB的書:《Engineering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 With Scilab》,介紹了SCILAB的編程語言、函數、各種工具箱及其在控制、優化、圖形、信號處理中的應用實例。

scilab軟件歷史

Scilab始源於80年代在INRIA開發的計算機輔助控制系統設計軟件Blaise,其最初的開發者為弗朗斯瓦·底列貝克(François Delebecque)和舍齊·史迪爾(Serge Steer)。Blaise的誕生受到了克里夫·莫勒爾(Cleve Moler)當時用FORTRAN編寫的MATLAB軟件的啓發[1]。
1984年,Blaise更名為Basile,由Simulog(INRIA的第一個研發小組)負責分發。
90年代初,Simulog停止分發Basile。Basile更名為Scilab,由來自ENPC的Jean-Philippe Chancelier和來自INRIA的François Delebecque,Claude Gomez,Maurice Goursat,Ramine Nikoukhah,Serge Steer共6人組成的Scilab小組繼續進行開發工作。後來INRIA決定把Scilab作為開源軟件分發。1994年1月2日,Scilab的第一個釋放版本,Scilab 1.1上傳到一個匿名ftp站點。直到2002年底,Scilab都是由6人小組與一些外部開發者一道共同開發併發布的[1]。
從2003年開始,由新成立的Scilab協會負責Scilab軟件的後續開發以及相關技術支持。

scilab軟件特點

數以百計的數學函數
高級程序語言
2-維和3-維圖形
高級數據結構及用户自定義數據類型
混合動態系統建模器及模擬器Xcos

scilab發展情況

科學計算軟件曾在工程界的研究和發展活動中掀起了一場革命。如今,這些軟件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工業工程實驗室中,成為各科研領域眾多學者、教師和學生的必備工具。法國國立信息與自動化研究院(INRIA)無疑是這場革命的先驅者。從1994 年開始,它推出的開放源碼軟件SCILAB 積極地推動了這場革命。SCILAB 綜合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是眾多學者心血的結晶,然而SCILAB 的誕生更應該歸功於它的六位創始者----SCILAB 小組成員:INRIA 的Francois Delebecque, Claude Gomez, Maurice Goursat, Ramine Nikoukhah 與Serge Steer 以及法國國立橋樑學院(ENPC)的Jean-Phillippe Chancelier.
可以説SCILAB 軟件及其工具箱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每月都有來自全球的近萬人次登錄SCILAB 網站,並下載該軟件。如此國際化的成功一方面因為該軟件本身的語法和基本功能完全可以和行業參照軟件MATLAB相媲美,另一方面因為它是完全免費的。此外,這份成功也應歸功於其源代碼開放的特徵;使用者可以完全控制其開發計劃,並通過嵌入最新最先進的技術,還可以優化SCILAB 軟件。
當然,每一個成功之後應該是有一個進步,SCILAB 完全能夠而且應該看得更高,走得更遠。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幾年中使SCILAB 成為一個優秀的數字科學計算工具;並在教育、研究以及工業領域內得到認可,成為一個具有國際水平的參照工具;藉助於免費的優勢促進其發展,加強 SCILAB 使用者和參與羣體的安全性;確保工業需要和行業先進技術的優先聯繫。為朝此目標發展,INRIA 決定在2002 年加大力度,並與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合作者共同建立“SCILAB 共同體”(Consortium SCILAB)。如此宏大的計劃如果僅僅侷限於法國或是歐洲範圍內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將其放在國際環境下才能取得成功。因此,SCILAB 小組的成員正努力逐步擴大SCILAB 在國外的影響。

scilab基本介紹

最為基本的、通用的科學計算軟件應該走向自由和共享。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計算機應用的普及程度,共享的結果可以彙集更廣泛的資料,使軟件不斷趨於盡善盡美的水平。科學計算自由軟件SCILAB正是在追求“自由,同創,共享”這樣一種理念下應運而生的,併成為自由軟件的一面旗幟。
科學計算(如加、減、乘、除、微積分、邏輯推理等)是計算機應用的主要內容之一。以完成這一類科學計算問題為目的應用軟件,我們稱之為科學計算軟件。在此,我們應該對“科學計算軟件”一詞有更廣義的理解。它不僅限於科學方面的應用,也包括各種工程技術、金融、經濟等方面的應用。目前這類軟件多數是以數值計算形式為主,然而基於符號推導(如公式推導)的計算軟件也變得日益普及。除此之外,科學計算可視化同樣是該類軟件的涵蓋內容。
如果你是理工科學生或研究人員,你將對MATLAB軟件不會陌生。目前書市中流行大量有關MATLAB軟件的叢書,介紹了這個當前國際上最好的商業版科學計算軟件。它的應用已經給科學與工程等諸多領域帶來了可觀的發展與進步。在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MATLAB已經成為許多理工學院學生、以及工業界工程師人員的必備工具。它所配備的數學工具如此之多以致於對常用的科學計算與分析方法無所不包。除MATLAB主體本身,可以根據具體應用情況配備各類工具箱:如信號處理,圖像處理,模糊系統,神經網絡系統,有限元分析,優化計算,小波分析,金融分析,系統辨識,各種控制方法等。
隨着科學技術的普及發展,以及計算機應用進入各個領域,使用科學計算軟件已經變成越來越常規的工作。在這樣的背景下,MATLAB(主要是基於數值式計算)、MAPLE(主要是基於符號式計算)等科學計算軟件得到了迅猛發展。正像計算機的許多發展已經超出我們的初始想象,科學計算軟件的廣闊發展前景以及未來得到的普及應用,同樣是我們不可低估的。

scilab在中國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和法國國立信息與自動化研究院(INRIA)聯合創辦的中法信息、自動化與應用數學實驗室吸引了中法許多大學和科研單位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緊密合作,從事了許多基礎性、公益性的前沿科學研究。
最近,雙方科學家又在推動發展和普及科學計算自由軟件SCILAB。他們組織了基於SCILAB平台的應用軟件比賽,又出版SCILAB相關的書籍,以便讓更多的同仁們瞭解和掌握SCILAB。中法科學家還在策劃進一步完善這一具有巨大應用前景(尤其是對中國科技與教育界)的開放源代碼自由軟件,體現了中法科學家共有的社會責任。
十餘年來,INRIA和法國國立橋樑學院(ENPC)的科學工作者堅持SCILAB的開放源代碼與自由軟件原則,最近又與中法聯合實驗室的同仁們共同努力準備將其在中國推廣普及,這一行為理所當然地受到了中法兩國科學家地支持。許多中國高校地學生還積極參與了基於SCILAB軟件平台的應用軟件比賽。中國科技部“863”計劃和法國駐華使館,也對此給予了積極的支持。由胡包鋼老師編寫的《科學計算自由軟件——SCILAB教程》的出版,是推動該工作在中國進一步開展的重要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SCILAB 中國經歷”的開始:法國國際農業研究發展中心(CIRAD)研究員Philippe de Reffye 功不可沒,在中國的三年中,他在中國科學院與INRIA 共同創建的中法實驗室(LIAMA)工作,在那裏他用SCILAB 軟件成功的開展了植物建模方面的研究。對於此項應用SCILAB 的創始者們是完全沒有預想到的。同時,他還與中國若干數學、計算機及農業研究所之間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就像種子一經播下,便迅速成長一樣, SCILAB 很快就在中國交到了許多朋友。2001、2002 年連續兩屆的SCILAB 研討會分別在LIAMA 和上海復旦大學成功召開。“2002 年SCILAB 競賽”在眾多中國大學的參與和支持下順利舉行,並借在北京舉行的中歐信息論壇之際舉行了正式的頒獎儀式。“2003年SCILAB競賽”也已經圓滿落幕,並於西安召開了2003 年中-法科學計算自由軟件SCILAB 研討會。
經過2003,2003兩屆SCILAB競賽,更多的中國大學生們瞭解和接受了SCILAB,競賽作品的水平逐年提高。現在, 2004SCILAB競賽的帷幕已經拉開,讓我們盼望着更多高水平作品和更多SCILAB使用者的出現。也希望隨着SCILAB在中國的傳播,自由科學軟件能夠逐漸為廣大教育科研人員所接受和使用。
活動總結如下:
2001 年4月9日-11 日
在北京舉辦“2001 年科學計算軟件-SCILAB 研討會”。
2001 年9月-2002 年3 月
由中法實驗室與INRIA 共同舉辦了“2002 年SCILAB 競賽”。
2002 年4月
在上海由復旦大學主辦、中法實驗室協助舉辦了“2002 年SCILAB 科學計算與工業應用研討會”,與會者四十多人。
2002 年5月
在中歐信息論壇會議上,由中法實驗室與INRIA 共同舉辦了“2002 年SCILAB 競賽” 頒獎議式。
2002 年9月
“SCILAB 中國代表隊” 共7 人訪問了法國INRIA,其中有3 名學生完成了一個月的訪問學習。
2002 年-2003 年10 月
清華大學主辦了“2003 年SCILAB 競賽”。
2003 年1月
第一本中文SCILAB 書籍《科學計算自由軟件-SCILAB 教程》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3 年-2004 年12 月
中法實驗室與西安及北京地區等單位共同獲得了國家863計劃資助,項目名稱為“開放源代碼軟件SCILAB 的開發及在中國西部教育的推廣應用”。
2003 年9月
為迎接“中法文化年”,中法實驗室完成製作併發行“SCILAB”徽章。
2003 年10月
“SCILAB 中國代表隊” 共3 人訪問了法國INRIA。 完成十多所中國大學SCILAB 推廣講座工作。這些大學包括:中國科學院北京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等。
2003 年10 月
西安交通大學與清華大學在西安共同舉辦了"2003 年SCILAB 競賽"。
2004年3月
“SCILAB中國代表隊”共10人訪問了法國INRIA。
2004年4月
在清華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方主任胡包鋼老師,Promotion Manager李實老師以及訪法學生代表,開展了兩次大型講座活動。
2004年10月
由廈門大學在廈門主辦了"2004年SCILAB 競賽"。
2005年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武漢理工大學在武漢共同舉辦了"2005年SCILAB 競賽"。
2005年12月
2005年Scilab競賽獲一等獎的五支代表隊一行九人訪問法國INRIA,參觀巴黎。
2006年9月
浙江大學在杭州主辦了"2006年SCILAB 競賽"。
2006年11月
2006年Scilab競賽獲一等獎的五支代表隊訪問法國INRIA,參觀巴黎。
2007年5月
由南海東軟信息技術學院與香港理工大學在廣東佛山共同舉辦了"2007年SCILAB 競賽"。
2008年10月中旬
2008年Scilab競賽在廣西柳州舉行。
參考資料